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既然这样,那么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供大家参考!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1】
徐一戎出生于1924年,毕业于伪满时期的奉天农业大学。1951年来到密山农场从事勘测设计,1956年来到黑龙江省公安厅佳木斯地区良种场(后来变更为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从此,他与北大荒的水稻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余年的水稻科研生涯,徐一戎见证了北大荒水稻的发展……
应该说,他的人生经历,浓缩了北大荒水稻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心路历程。
“浅步人间古稀年,红褪腮边,白染鬓边。遍尝苦辣与酸甜,喜在眉尖,苦在心尖。
半是农民半是仙,血写真言,汗洒田间。还将老骨还稻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徐一戎
这词里的每一个字,都融入了他对水稻科研那痴痴的爱!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2】
新中国成立时,从奉天农学院毕业的徐一戎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当上了技术室副主任。他走遍将要开发建设的鹤立河、梧桐河等十多个农场,发现这些地方三分之二是低洼地,心里萌发了研究水稻的念头。徐一戎找到一些有关水稻栽培方面的资料,仔细研读起来。他还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北方几个省份,搜集到了938个水稻品种。
徐一戎的研究工作从最简单试种起步了。
第一年试种,徐一戎在8亩半地里摆开938个试种畦地,起早贪黑精心地观察、记录,甚至半夜还打着手电到地里看一看,用尺子量一量,用手摸一摸。操心忙碌了大半年,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结果却很惨,最少的亩产只有37公斤。
第二年,徐一戎又筛选出142个品种进行试验,并采取了一些增产的技术措施。到了秋天,有30多个品种亩产超过200公斤,最高的达到242公斤。他在小场院里来来回回地走着,看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稻谷,心想:仅仅亩产242公斤,要是推广起来,所付出的代价,远不如种小麦合算。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3】
1951年,徐一戎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从事农业科研。当他走遍鹤立河、梧桐河等十多个农场荒原时,发现这些地方2/3是低洼地,心里萌发了研究水稻的念头。
徐一戎一面对气温、土壤和水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一面对水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为了研究水稻,他把佳木斯市图书馆的农业技术类书籍几乎翻遍,积累的32本笔记和4000多张卡片,摞起来有1米多高。
“856农场刚建场的时候,小青山还是一片荒原,常有成群野猪出没。”回忆创业时情景,徐一戎脸上闪现出激动和喜悦。“一切都是创造出来的。马架子、小草房,甚至搭个帐篷,铺上草就开始搞研究。”尽管条件艰苦,但他筛选出的30多个水稻品种里,最高亩产达到242公斤。
研究刚有起色,又被突如其来的打断。1957年,徐一戎被打成“右派”。1969年,45岁的徐一戎被遣送回原籍辽宁北镇县。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的他,见到生产队长的第一句话是:“能不能给我找个有水稻的村子?”
回家乡后,徐一戎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最美的心愿是研究水稻。”很快,他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年,全县50多个村10多万亩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62公斤。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4】
在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的办公大楼四楼,一个门口挂着“专家办”牌子的办公室看上去和其他办公室没什么差别。推门进去,里面的设备朴素至极,对面靠着的两组写字台摆在窗下,其中一张桌子上有部电话,一旁是记事本、报纸、书籍,这便是徐老的办公桌。只要徐老不到田里去,每天早8点到晚5点,他必然是坐在那里办公。那部电话也就成了农业技术热线,连接着电话那头急切需要技术援助的农民。
徐老在各农场、各市县指导农民种植技术时结交了大批农民朋友。他在农民朋友眼里,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把势”,向他请教水稻问题可以在任何时间把电话打到他的办公室或者家里。有时候,徐老外出了,老伴康静云就做起了义务记录员,哪里来的电话,问些什么问题,都记在专用的记录本上,等徐老回来时逐一给予回复。这么大量的电话不分时段地打来难道不会影响徐老休息吗?徐老的老伴说,“农民的问题时常都是在下地劳作的时候产生的,而农民起早贪黑地劳作,问题也是随时都有,徐老也是一早一晚在家,这时更有时间跟农民交流。如果哪天没有农户打来电话交流地里的情况,他倒休息不好了。”有时,还有人登门来访,他都热情接待,对所提问题都认真地给予解答,直到对方满意而归。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5】
徐一戎1924年出生。1951年,他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担任技术室副主任。上班后,他把即将开发的10余个农场走了一遍后,看到这些农场有三分之二是低洼地块,他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北大荒土质肥沃,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但又因为北大荒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一年中有8个月都在冰雪的统治之下,冻土层最厚达到2.5米,所以人们不敢在这里大面积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对温度十分苛求,最怕冷害。过去,在北大荒的种植史上,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也是不可抗拒的。
不信邪的徐一戎一头扎进稻田里。种子是第一道关口。短短几年,徐一戎行程近万里,搜集到近千份水稻种子,进行试种。1984年,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重点推广的“合江19号”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寒地水稻禁区的大门第一次被叩开,水稻和玉米、大豆一样,进入北大荒主栽作物的行列。但是,北大荒每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每一次冷害都是水稻的灭顶之灾。尤其是水稻进入孕穗期后,如果连续三五天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直播技术把水稻的生长过程控制得再好,也无法弥补水稻在特殊冷害年份所欠下的积温,而积温不足就会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恰在此时,一名日本稻农在黑龙江方正县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徐一戎前去考察。回来后,他心里像开了一扇天窗般的亮堂:旱育稀植将稻种播在温室苗床上,待长成秧苗后再插秧入田。这么一来,至少可以帮助秧苗在生长的第一个月抢到300℃的积温。制约水稻稳产、高产的“紧箍儿”似乎有了解开的可能。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6】
“从佳木斯搬到哈尔滨一年了,可出了门就找不到家;到家了不会开门,开了门又不会锁;头一天见到的人第二天就忘了……”老人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上了年纪,什么都忘了。
可是有一件事,他怎么也不会忘,也许永远也不会忘。 给稻农们讲课时,老人从不带本子,就拿着三四支粉笔,一讲就是半天。别人问他:您讲课时那些数字怎么记得那么清啊?他回答:我脑袋里没别的,只有水稻。
有人说,徐一戎是个“稻痴”,他对水稻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一个人如果能穷尽毕生精力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他注定是无比幸福的。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篇7】
北大荒位于我国北纬40°10′-50°20′的高寒地带。漫长的冬季,最低气温-40℃
。冻土层最深达2.5米。在北大荒的种植史上,这里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
在北大荒,大约3年-5年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是一次灭顶之灾。徐一戎在近20年的观察研究中发现,进入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与冻害不同,冷害是暖中之冷,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在孕穗期间只要有连续3天-5天的低温天气,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选择出20多个有希望的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条件有限,他们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他们采用不同的调控措施,从中筛选适宜北大荒的耐冷品种。同时,徐一戎采用调控手段,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
经过1000多个日以继夜的不懈努力,在试验田中,徐一戎使用合江19号品种,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北大荒徐一戎个人事迹
上一篇: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