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既然这样,那么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供大家参考!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

徐一戎,1924年出生,辽宁北宁人,汉族,无党派人士。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黑龙江农垦总局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被聘为我国北方水稻科学技术协会荣誉理事长。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徐一戎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寒地水稻事业,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重点宣传典型人物,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国水稻界的"南袁北徐",被广大群众尊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

徐一戎同志因病于2014年5月13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1岁。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

大学毕业后,徐一戎一心想从事农业科研。但当时的东北还是“沦陷区”,徐一戎不愿意为侵略者卖命,断然拒绝了学校的分配。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徐一戎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当上了技术室副主任。他很快走遍了即将开发的10多个农场荒原。看到这里2/3是低洼地块,徐一戎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北大荒位于北纬40°10′-50°20′的高寒地带,一年之中1/3的时间在冰霜笼盖之下,冬季最低气温-40℃,冻土层最深达2.5米。历史上,这里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

徐一戎想改变这一切。在合江实验农场的小土屋里,一切都从零开始。水稻啥时候种最好?种植密度、施肥量多大才合适?徐一戎决定从基础试验干起。白天,他和农场职工一起光着脚,拉犁翻地,弯腰插秧,顶风冒雨观察记录;晚上,把当天的观察记录梳理好,整理主要数据,记录气象日记和温度变化。短短几年,就摘录了32本笔记、4000多张摘录卡。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3

徐一戎说,17万元年薪和每月200元的返聘费之间是无法衡量的。但有一个事实不能忽略:我在这儿工作,是为全省的水稻种植服务的,组织上给我这个位置,便是我最大的荣誉。这是我一辈子最想干、最喜欢干的事;我要是为了钱给某个人工作,那我“徐一戎”便会被人看不起。我要用自己的一生为北大荒的水稻发展史写下完整的一笔。

徐老一年的时间被分为了三部分:100多天到各农场去讲课推广技术、检查水稻质量。100多天时间在六个实验基点的田里做现场科研,跟农技师、种植员一起劳作,像个普通农民一样泡在泥水地里。100多天在办公室里撰写、翻译科研著作,撰写科研论文、科研报告。

院里的同事从日本又带回一些关于水稻生产的资料,徐老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开始翻译、编写工作。同时2004年开始,徐老主持承担的“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群体素质标准及调控综合技术研究”这一课题也在继续,课题完成后将使垦区的寒地水稻生产由传统迈向现代。

用尽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徐老,获得的荣誉无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长特别奖、全国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徐老说,“获得这些荣誉是因为组织上多年安排我做这件事,才有了这个机会。获得的奖励,不是我个人的奖励,我是代表众多的科研人员来领奖。如果这些都没有,我还是要搞水稻科研工作、技术推广工作,用一生来做这件事。”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4

徐一戎回到北大荒。一见到实验田里的黑土地,徐一戎就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没进办公室就直奔那8亩半试验田。他掐一株稻穗,在手里捻一捻,又换个地方拔一株稻茬子,看了又看。

回到北大荒的第一个夜晚,徐一戎又一次失眠了。他为自己重新进行水稻研究兴奋不已,他憧憬着将来北大荒上万亩稻花香。第二天起,徐一戎重新开始了寒地种植水稻的研究,他一头扎进水稻田里,开始拼命工作。

为了方便研究,徐一戎婚后不久就从家里搬出来,住进了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他把8亩半地分成了几十个小区,种上水稻,开始了昼夜繁忙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因北大荒早午晚气候差异大,每天都要做出分组比较,记下分毫不差的数字。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5

喜温的水稻在东北曾经是稀罕物,在常年被冰雪覆盖的黑龙江只有零星种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大荒,两三斤小麦才能换一斤大米。

1954年初夏,已在垦区干了几年的大学生徐一戎被分配到合江试验农场进行水稻研究。“当时啥也不会,书上也没有东北种水稻的内容,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他回忆说。

从此,徐一戎踏上了一条漫长的水稻栽培之路:春天,他卷起裤脚,在冰冷的水田里一站就是一天;夏天,他泡在田头观察水稻的生长变化,烈日剥去了他身上一层又一层皮……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6

为寻找适宜北方寒地的水稻,徐一戎开始了寻找种子的“万里长征”。他四处写信求援,只要得到一点线索,不管百里千里,都要赶去寻求。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新疆,一去就是一个多月,一走就是十几个地方。由于走得急,坐车经常没有座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站着站着就睡着了。困得难受,就钻到座位底下的狭小空间躺一阵,为此还经常被乘务员轰来轰去。

这样颠簸6年多,行程近万里后,徐一戎收集到了近千份品种材料,为北大荒寒地水稻开发第一代品种提供了难得的亲本。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7

3月末,北大荒依然寒气逼人。徐一戎带着助手一起去打水田的池埂子。站在冻土上,靴子底下冰凉。泡田时,池子里还挂着冰碴,靴子往泥里陷,他索性挽起裤脚,赤脚下田,在水田里一干就是大半天。一忙起来,徐一戎就忘了冰冷激骨,出水经常是双脚麻木。

夏天,为了准确及时地观察每一个水稻品种长势变化,需长时间泡在水田中观摩样本,炽热的阳光晒脱了徐一戎身上一层又一层皮。他和助手一起整地、播种、施肥、灌水、除草、灭虫、收获,从头到尾一项不落,在劳作之余确保每一个数据的调查、记录、收集、整理。

徐一戎将试验田分门别类编制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定10至20个样株积累数据。徐一戎设定的调查点近300个,3天调查一遍。他和助手白天记下叶片数、叶片长、叶形态、叶面积,利用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归类分析。对于收集来的10多万个数据,刚开始,徐一戎他们用笔算,用算盘打。数据太多了,他们就从工程设计室借来计算尺。大数据计算时,他们就求助于一家科研所的手摇计算器。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8

我们已很难算清老人当年为了攻克一个个难关而付出的艰辛,数字记录了他探索的脚步:在50多年的时间里,他在稻田里累计走了8万多里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他写的论文、笔记和资料共计2300万字,比四大名著的总字数还多出好几倍。

即使是在人生的谷底,他也没有放弃对水稻事业的追求。在戴上了“右派”的帽子被遣回辽宁北镇县的老家时,他提出的唯一要求竟是希望去一个有水稻的地方。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徐一戎攻破了水稻种植的一系列难题:保证了寒地水稻能有计划地安全播种、抽穗、成熟,解决了水稻“旱育不旱、稀植不稀、跑粗走样”的问题,创造了寒地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这一切为上世纪黑龙江垦区从小麦到水稻的调整打下了基础,水稻从此在北大荒扎下了根,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27万亩增加到去年的1600万亩,单产也翻了近两番。去年,北大荒300多亿斤商品粮够一亿人吃上一年,而这其中,凝结了这位老人的智慧和汗水。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9

徐一戎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典型群体的杰出代表。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沿着实践出真知的探索之路,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潜心主持研究、推广了多项在国内乃至世界领先的寒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据不完全统计,仅1993年以来其科研成果在垦区推广面积累计就增效90多亿元,结束了黑龙江垦区由于技术问题而导致的水稻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的历史,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为黑龙江垦区乃至全省的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户致富奔小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广大群众尊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0

因为通晓日语和家庭出身不好,徐一戎曾多次跌入人生的“断层”。有一次,他被遣送回老家辽宁北镇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提“条件”:要求去一个有水稻的地方。

到村里的第二天,村主任找到徐一戎:“听说你会种水稻,能不能帮我们参谋参谋?”徐一戎跟着村主任来到稻田地,拾起一棵稻穗,看了看说:“你们去年种的是‘农垦21号’,亩产也就500斤吧。”

此语一出,周边哗然:“这个黑大个可不得了。往那儿一站,就把咱们的品种和产量都报出来了。”

打这以后,徐一戎就成了远近乡村的参谋。从整地到育秧、从播种到打药,乡亲们都来找他。徐一戎更是乐此不疲。他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课题。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1

徐一戎几乎像大海捞针般捕捉寒地水稻的生育特点,寻找高产途径。

5年过去了,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对试种的50多个水稻品种,详细整理出了它们的增产因素条件,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北大荒每一个气候区适用什么品种,什么时间栽培,都作了很具体的说明。

从此,徐一戎根据研究的成果开始传授讲课,他着力推广的“合江19号”等10多个品种在汤原等23个农场、萝北等14个市、县播种,最低亩产达到了359公斤,其中50%的播种面积首次亩产超400公斤,并在小面积上首次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创造了当时高寒地区水稻产量的最高记录。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2

离开大学校园已经60多年,徐一戎至今还记得,他在《农业经济学》的课堂上学到了“工农剪刀差”这个词。

老人微皱眉头:现在是该想办法来补贴农业了。

老人不仅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几年,他岁数大了,有些稻农担心他的身体不敢找他,为了不连累别人,老人每次去田间地头都在上衣口袋里放上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是自己愿意来的,出了什么事由我自己承担,与别人无关。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3

1974年,50岁的徐一戎重返水稻所,承担起农业部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冷害2个课题。他和助手丈量出6分地作为品种资源“小区”,播下了730个品种材料,后来又选出30个品种播进了余下的8亩“大田”。

为了准确及时观察每一个品种的长势变化,徐一戎长时间泡在水田中,整地、播种、施肥、灌水、除草、灭虫、收获,从头到尾一项不落,还要在劳作之余确保每一个数据的调查、记录、收集、整理。炽热的阳光剥掉了他身上一层又一层皮,他却因此掌握了寒地水稻生长期间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的特点。把握了气温规律,他便着手研究水稻低温敏感期、水稻生育期及栽培界限期,选用适于当地温度条件的耐冷早熟高产品种。1000多个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后,在8亩试验田中,徐一戎终于用“合江19号”,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4

徐一戎的寒地水稻正在推开的时候,1981年初秋,北大荒的一场突来的早霜冷害给水稻带来了严重损失。秋收后一算,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之后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就由43万亩一下子降到18万亩。

有人说,老徐,看来北大荒这个地方高寒早霜,天气变化无常,研究水稻没什么大希望了。还有人说些更刺激的话。

面对这些,徐一戎只是沉默。根据徐一戎的日记记录,那一年是他研究水稻以来跑路最多的一年。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人也瘦了10多斤。经过反复思考,徐一戎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研究课题。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5

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图什么?1989年刚刚从农垦科学院退休之后,有农场提出年薪7万元请他去当顾问,可他不干。“我要收了你的钱,就只能在这儿干,其他的地方我就去不了了。”老人撂下一句话,“你要给我钱,我就不来了,你一分钱不给,我照样来!” 老人这一生把钱看得很淡,但他却深知钱的分量。2008年金秋,他决定把老两口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的钱捐给农垦科学院,老人搜罗了自己所有的17张存款单,发现离100万元还差24000元钱,他又等了几个月,攒足了工资最终凑成100万元。

这是太沉的100万元。我们特别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老人捐出毕生的积蓄,可他却语气平淡:如果这点钱能为水稻事业做点事就算值了,结个半瘪子也比空壳强。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6

就在直播水稻技术慢慢推开的时候,1981年初秋,北大荒满山遍野一下子变得白霜茫茫。突如其来的早霜冷害,给新品种水稻造成致命打击。秋收后一算,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经此变故,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也由43万亩骤减到18万亩。水稻所的人也劝徐一戎:“老徐,看来北大荒这个地方,研究水稻没什么希望了。”

徐一戎在沉默中度过了几十个难眠之夜。随后,他给自己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课题。

北大荒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水稻是喜温、敏感性作物,一次低温就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尤其孕穗期间,如果连续出现三五天17℃以下的低温,就会出现空壳、瘪粒,导致大幅减产。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挑选20多个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

条件有限,他们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同时通过调控,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过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了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7

徐一戎先在水稻研究所和两个农场扣秧棚试验“旱育稀植”,确实大见成效后,他跑遍了北大荒87个可种水稻的农场、500多个生产队组织推广。 两年的时间里,徐一戎在水稻田里走的路,蹲在地头写的记录,伏在灯下写的研究材料,是前10年的3.5倍。

为了让农民更快地掌握种稻技巧,徐一戎精心编制了寒地水稻的栽培图和模式图。在这些图中,分蘖期、生育转换期、长穗期段落清晰,每个时期的叶片伸长、组织分化、减数分裂一目了然。

给稻农讲课,徐一戎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将高深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有一次,他在讲叶龄诊断技术时说,“这技术靠的是观察,把叶龄模式‘吃’到脑子里去,水稻咋种都有理。这叶子长得好坏,主要看上数第三片叶,那是功能叶片,就像一家子中的当家人。”徐一戎把在农业大学上的高等课程变成了“看图识字”课。

“跟农民在一起,不能算老师教学生,只能算同行间的交流。任何场合农民都是我的老师,哪怕他只有20岁。大自然每时每刻都有变化,地里的事他们比我更了解。”徐一戎说。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8

喜温的水稻在东北曾经是稀罕物,在常年被冰雪覆盖的黑龙江只有零星种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大荒,两三斤小麦才能换一斤大米。50余年来,徐一戎在稻田里走过了4万余公里的路程,积累2300万字的论文和笔记,让北大荒的粮食产量迅速提升,创造出1600万亩寒地水稻平均单产1200斤的奇迹。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孟昭河:他研究了一种叶龄诊断技术。叶龄诊断技术就是教给农民怎么样看,自己诊断自己的地。诊断完之后,相应地我们有一个配套技术,你根据你的地诊断完之后然后你就自己下一步怎么干,更精确了。现在不是精准农业吗?更精准了。

面对扑面而来的各项荣誉,徐一戎心态淡然。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19

徐一戎听说一名日本稻农在方正县德胜村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失败。这名日本稻农叫腾原长作,为表达对中国人民养育日本投降后遗孤的感激之情,来这里传送正风行日本的高产“旱育苗移栽”新技术,却不料水稻苗得了“立枯病”。

徐一戎赶到地里的时候,当地村民正和腾原长作焦急地商量对策。徐一戎抓一把床土在手里捻碎看了看,又拔出一撮稻秧从根到梢细观察了一遍,然后告诉大家,日本稻农用的育苗土全是商品土,进入市场前已严格进行了调酸消毒,而德胜村是自由取土。旱育苗的床土必须调酸、消毒才能防止立枯病。

徐一戎也从中受到启发:使用自己筛选出的稻种,配套日本的旱育苗栽培法,是不是能让产量大幅提升?在水稻研究所和两个农场试验“旱育稀植”,效果确实不错。他又马上跑遍北大荒87个可种水稻的农场、500多个生产队组织推广。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0

1999年,黑龙江农垦总局正式做出决定: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变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 北大荒水稻面积大了,徐一戎兴奋了,也变得更忙了。北大荒的辽阔土地上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

有一年,水稻正分蘖的时候,徐一戎来到了二九一农场的一块稻田,竖看横看以后走到地中间拔出一株稻秧,切掉根部后用刀片把细嫩的稻秆劈成两半,顿时,秆劈面上淡淡的绿液慢慢浸了出来。徐一戎先看了根系及分蘖和秸部,又看纹络,对农场工作人员说,眼下,上数第三个叶子已经显长,从解剖看,上叶还要长,这说明这块地比正常用量多施了起码有1/3的肥料,这样看,大约要比正常稻子提前6至7天封垄,一有劲风就容易倒伏,如果这样,产量就不会超过800斤了。

第二天,徐一戎又到了八五零农场的一块水田,见到移栽的稻苗枯黄且瘦小,拔出一株用刀片劈开稻秆,看了看说,这片稻子在棚里育苗时,十有八、九是翻浆有水、播上种子又复土了,这就不叫旱育稀植了,这成了水育稀植,不但不会增产,反倒会减产,亩产量不会超过600斤。

徐一戎的“预言”被验证了。那年秋天,正值稻粒灌浆时,二九一农场那块稻田被风一刮,全部朝北倒伏了,秋后亩产只有173.5公斤。八五零农场那块稻田产量也不过是200公斤刚刚出一点头儿。从此,徐一戎“稻医华佗”的美名传开了。

徐一戎每到一个像二九一农场或八五零农场的地方,都会留下“旧病不复发”的“药方”。他所诊断过的地方,第二年肯定还要再去一次,看看是否有“旧病复发”的现象,否则他心里不踏实。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1

徐一戎生性节俭,下基层多是搭乘方便车,也从不在单位报销差旅费。1997年以来,仅不要的讲课费和不报的出差补助就多达30余万元。在他家简易的居室里,摆放的还是他1979年结婚时的旧家具。一支只有7角钱的圆珠笔,一个获奖时的提包,他使用了30多年。然而,2008年10月的一天,他却捐出一生省吃俭用的所有积蓄100万元,设立了“黑龙江垦区一戎水稻科技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为寒地水稻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或团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院长马守义十分激动。

我接过这100万支票,心情无比激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感谢这个老爷子。当时,我记得老爷子捐钱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用这笔钱支持水稻科研事业,出了新品种也好,出了新技术也好,让农民多打一粒粮食,我的心愿就满足了。”

徐一戎说,离开水稻,他的生命就会枯萎。对于寒地水稻事业的未来,徐一戎满怀希望。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2

1998年和1999年,通过推广水稻科研项目与垦区大面积旱改水结合,北大荒连续两年实现粮食产量、职工收益成倍增加。黑龙江农垦总局当即决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变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

徐一戎还在不断攀登,他创新了高寒地区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每次去地里,他都不忘带那把“稻子手术刀片”。这年,水稻正分蘖的时候,他来到了291农场的一块稻田,竖看横看以后走到地中间拔出一株稻秧,切掉根部后用刀片把细嫩的稻秆劈成两半,杆劈面上淡淡的绿液慢慢浸了出来。徐一戎看了根系,又看纹络,对农场的陪同人员说,上数第三个叶子已经显长,从解剖看,上叶还要长,说明这块地比正常用量起码多施了1/3的肥料,因此可能要比正常稻子提前6-7天封垄。一有劲风就容易倒伏,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产量就不会超过400公斤了。

从291农场来到850农场的一块水田,见到移栽的稻苗枯黄且瘦小。徐一戎拔出一株,又用刀片劈开稻秆,看了看说,这片稻子十有八、九是在棚里育苗时,翻浆有水,播上种子又复土了。这就不叫旱育稀植,成了水育稀植,不但不会增产,反倒会减产,亩产不会超过300公斤。

当年秋天,正值稻粒灌浆时,291农场那块稻田全部发生倒伏,亩产只有173.5公斤。850农场那块稻田的产量,200公斤刚刚出一点头儿。“稻医华佗”徐一戎的美名,从此传开了。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3

徐一戎一生痴迷于水稻研究,记者问他,除了水稻,您还有什么别的爱好?

他想了半天,最后好像有些惭愧地笑笑说:“没了。”

仔细统计一下徐一戎每年的时间,会发现被分成三大块,而且都跟水稻事业息息相关。

100多天到各农场去讲课推广技术、检查水稻质量。细心的人曾算过,他每年奔走于各大小农场、科研单位的路程约合8万公里;

100多天在6个实验基地做现场科研。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跟农技师、种植员一起劳作,像个普通农民一样泡在冰冷的水田里,大量的研究数据就是这样得出的;

100多天在办公室里撰写、翻译科研论文、著作。51本笔记、1282张卡片、251本记载资料手册和6本专著,就是这样完成的。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4

眼下正是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的关键期,几场大雨过后,佳莲农场职工李传山的二百五十亩水稻变成了淡淡的红色,这可把老李急坏了。他赶忙给徐一戎打了求助电话,不一会,徐老就来到他的稻田里,很快诊断出李传山家的水稻得的是红斑病。

走出李传山的稻田,已经82岁的徐老又赶往一百公里之外的新华农场,处理那里的稻秧枯死病。像这样每天跑两三个农场对徐老来说是常有的事。其实,早在1989年,徐一戎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可稻农连续不断的求助电话,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技术咨询,让退休之后的徐老更加忙碌。

在从事水稻研究的五十二年时间里,徐一戎的足迹走遍了黑龙江垦区的一百多个农场。他主持研究的寒地水稻早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使当地的水稻单产由最初的1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700公斤,创造了高寒地区水稻生产的奇迹。徐老的这一科研成果已推广到内蒙古、新疆等地,累计为稻农增收九十多亿元。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5

徐一戎把走田埂戏称“走平衡木”,这是他此生最喜欢的“运动”。从水稻浸种、育苗、插秧一直到灌浆、抽穗、收割,哪里的水稻出现了问题,他就赶到哪里。每到一地,他都力争把浑身本事尽数传给稻农。北大荒的稻农们说,100个吃大米饭的人,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人,肯定有99个认识徐一戎。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退休以后,徐一戎每年1/3以上的时间,都是在稻田边度过的。几十年来,他已累计为垦区内外的235个单位、35000多位稻农开办过水稻栽培技术讲座。有细心人算了一笔账:徐一戎往返于各地水稻产区的路程,累计起来已有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走了2圈多。如果把他走过的稻田池埂连在一起,能从黑龙江的漠河一直连到海南的三亚。

为了让种惯了大豆、小麦等旱田作物的农民弄清楚、学明白水稻栽培技术,徐一戎不仅要对稻农进行技术培训,还要给他们算投入产出账。他的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话都对所有稻农公开,一些水稻种植户将其称为“财神热线”。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6

说起徐一戎的生活,他并不富有。1989年,徐一戎退休,黑龙江农垦科学院返聘他继续工作,月聘金50元,后来又增加到60元,有人开玩笑说,“一个月多了一条烟钱,干得还挺来劲。图啥?”

熟悉徐一戎的人都说,就是一分钱不加,他也会照样干。

当时,好多农场争着高薪聘请他,年薪从5万元涨到17万元。对这些,徐一戎无动于衷。他说,“就是后面再加一个零,我也绝不会动心。有了北大荒才有我徐一戎。”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7

为了让更多的稻农自学到栽培技术,徐一戎编写科普资料时力求要图文并茂、一看就懂。他利用2年时间精心编写的《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图历》,规范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点,受到农民欢迎。这本书先后被5次印刷,发行15万册,成为该出版社最畅销的一本实用技术书。

2005年,徐一戎将他历经几十年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制作成一幅简明的挂图,印刷8万张免费发给垦区的水稻种植户。他还把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制作成录音带和录像带,供电视和广播宣传。

随着寒地水稻栽培一系列技术难题的解决,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以前的21.6万亩猛增到现在的1100万亩,水稻单产、总产分别由159.7公斤、0.4亿公斤提高到2004年的513.5公斤、52.9亿公斤,水稻家庭农场的人均收入也由453元提高到6300多元。北大荒粮食年产猛增到90亿公斤,年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的1/4,“北大荒”成了真正的北大仓。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事迹精选篇28

2005年春天,徐一戎使用多年的3件“宝物”被收入北大荒博物馆。一件是他使用了20多年的黑皮包,那是1981年他被评为农垦总局劳模时发的奖品,虽然拉链坏了许多次,却一直没舍得扔;一件是一支圆珠笔,就是用这支笔,他写下了200多万的文字;再一件是在地摊上花几元钱买的放大镜。他曾深有感慨地说,搞农业科研不容易,农民种地更不容易,粒粒皆辛苦呀。

徐一戎这一生把钱看得很淡,但他却深知钱的分量。2008年金秋,他决定把老两口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的钱捐给农垦科学院,老人搜罗了自己所有的17张存款单,发现离100万元还差24000元钱,他又等了几个月,攒足了工资最终凑成100万元,这是徐一戎毕生的积蓄。

在徐一戎的日记里,他写下了这样的诗行:“浅步人间古稀年,红褪腮边,白染鬓边。遍尝苦辣与酸甜。喜在眉尖,苦在心尖,半是农民半是仙。血写真言,汗洒田间,还将老骨还稻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徐一戎在2005年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写有一个大大的“米”字。他解释说,“米字是上下两个八,怎么也得干到八十八啊!”

为了共和国的这把米,徐一戎实践了一生,奋斗了一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