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同学们了解吗?张顺京自发为牺牲战友守墓多年的事迹令人感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1
人们扫墓,敬献花圈,默哀。当默哀的钟声停下的那一刻,张顺京便为在场来吊唁的人们讲述英烈们的故事,揭开一段段被尘封已久的革命故事。
“王银生从小在华山采药,他带领7名解放军从一条小路上山夺取北峰,才有了智取华山的故事。智取华山一役是我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宋占中烈士牺牲时只有十七岁,他是为了抢救战友生命而牺牲的”
“王天锡烈士生前是骑兵大队长,苦练骑马作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
为了讲好英雄故事,张顺京查阅文献资料,找老革命了解情况。这些英雄们在张顺京的努力下,从尘封的历史深处走来,逐渐变得清晰、变得高大、变得鲜活。或许他们的墓碑上只留下了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但他们为革命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些历经岁月却依然滚烫的精神,在张顺京的努力下,被知晓和传承。
烈士陵园在张顺京的努力下,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顺京不但在烈士陵园里讲,也被邀请去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里讲。高强度的引导和讲解工作对张顺京这样一个身体不便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张顺京却说:“学生来的时候,我站在前面讲,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再苦再累我也高兴,我把红色基因传给他们。”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2
多年来,张顺京坚持义务讲解英烈事迹,先后有30余万人次聆听了他的讲解。他本人也荣获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国好人、陕西省第六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渭南标杆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每当国家有重要活动时,他都会来到墓碑前告诉烈士们:“我就想让他们知道咱们国家现在越来越强大了,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值了!”
当谈及他在战场上的经历时,张顺京的眼眶瞬间红了,他强忍着泪水哽咽道:“回忆战争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的一言一行我从未忘记,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坚守在陵园。”
如今的革命烈士陵园道路笔直,松柏常青,红墨相间的大理石墓座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不知名的小花在墓碑脚下悄然绽放。闲暇时,张顺京会在陵园内走着、看着、追忆着。他知道,那段红色岁月里孕育出的革命精神以及烈士们为之献身的坚定信仰,人们会永远记在心间,会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熠熠生辉,这是对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最好的慰藉。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3
张顺京在义务看守公墓的同时,将公墓里长眠的烈士的事迹编成小册子,讲给前来扫墓的学生。据统计,40年,他共为华阴、大荔、华县周边等地的学生、干部、部队义务做英雄事迹报告1000余次6万多人。很多学生在清明节扫完墓,听完讲述的英雄事迹后,再看着他的义举,在留言薄上写道:“英烈的事迹让我们很受感动,门卫张师傅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教材啊。”
张顺京多年为烈士守墓的义举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注,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西安电视台、渭南电视台华阴电视台多次报到,省民政厅、省退伍军人事务厅的领导在知晓他的事情后,多次指示有关部门“要及时给予照顾、支持,要大力宣传张顺京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他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20年 被授予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全省“三秦最美家庭”渭南市双拥模范,渭南市标杆人物,渭南市第六界党代表、华阴市劳动模范、爱国主义模范宣传员称号。荣院也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誉面前,他从不骄傲自满,总是一如继往地坚持义务宣传先烈的事迹,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荣誉面前,他从不骄傲自满,总是一如继往地坚持义务宣传先烈的事迹,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的张顺京,每天早上6点起床,锻炼完毕后,就投入墓园的打扫、管理工作中,乐此不疲。他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好战友的坟冢,“每天和战友聊上几句”。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4
1958年,张顺京同志出生于陕西富平的一个普通家庭。20岁那年,他怀揣着满腔热血参军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的枪林弹雨中,他为掩护战友不幸被炮弹炸成重伤,战友舍命将他从战场救下。1980年,他被安排到位于华阴市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1982年的一天,他无意间经过革命烈士陵园,看到陵园年久失修,烈士们的墓碑旁杂草丛生,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前辈与战友们的墓碑,我非常怀念前线牺牲了的战友们,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因为心怀对国家、对战友的感恩,经组织同意后,他毅然把家搬到了陵园,在这孤寂肃穆的陵园里,义务守护长眠于此的500多位英烈忠魂。
为了改善陵园环境,他日复一日地在陵园里忙碌着。他多方争取资金,终于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修葺了园内190座大理石墓碑,建起了全长60米的透视墙。同时,他还为祭扫者开辟了手植园,绿化了陵园。陵园中心安放烈士骨灰的“天福堂”两旁各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松树,好似为烈士们遮风挡雨一般。这是他和妻子胡海燕初到陵园时亲手种下的,它们见证了陵园的点滴变化,也见证了这对夫妻从青丝到白发对陵园的默默坚守。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5
1979年,张顺京在战斗中头部被弹片击穿,身上多处受伤。战斗结束后,10位战友把他从战场上背了下来,抬上运尸车。
“这人还活着!”军医发现张顺京还有一丝脉搏。
随后,他3次转院,6次手术,才保住了生命。但还是没能取出他头骨里的那块弹片,弹片压迫着脑部神经,使得张顺京整个左侧偏瘫,落下了一级伤残。
年仅22岁,张顺京告诉自己:身体残了心不能残。他说,“第二条命是战友们给的,我要替他们好好活着。”
每天早晨6点,他就起床了,拄着拐杖,开始了恢复训练。
他把手绑着、脚也用绳子牵引着,一下一下做着拉伸。这些魔鬼般的锻炼会带来怎样钻心的痛,常人根本无法想象。
两年后,奇迹发生了,张顺京丢掉了拐杖,恢复了行走、活动的能力。
时至今日,张顺京虽然左腿有些行动不便捷,左手抬起来还需辅助支撑,但他身板笔直,目光坚定、乐观自信。每年都要外出一次,去看望牺牲战友的家属。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6
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干一件事容易,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干一件事很难。40多年的坚守,让张顺京从青春年少步入花甲之年,改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初心。他通过自己执着,把一片荒凉的烈士墓地管护成风景如画、干净整洁的陵园,让长眠地下的烈士英灵得到慰藉,让烈士的高尚品格与无私奉献精神得以铭记与传承,功莫大焉。
“为战友守墓,我要守到自己动弹不了的那天为止,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张顺京说。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风里雨里执着坚守、面对艰难困苦勇往直前。无私者无畏,没有一分钱的回报,他拖着残疾的身体,辛勤劳作了数十个春秋。在这里,他没有抱怨,没有畏惧,有的只是感恩、思念、责任。____,方得始终。让我们因这份执着的坚守向张顺京同志致敬,让我们一起执着地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人生!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7
“没人守,我来守!”1981年,张顺京在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疗养期间,无意间看到了烈士陵园,当时陵园树木疯长,一座座土坟湮没在荒草丛中……他哭了。
向医院领导申请后,23岁的张顺京搬进了陵园。这一守,就是37年。陵园没有房子,他和妻子就住在骨灰堂里,那里不通水、不通电,夜里黑漆漆的,还存放着没来得及安葬的烈士骨灰盒。妻子埋怨他甚至要离开,他安慰和承诺妻子:“这里条件是差了点,但比起那些在战斗中牺牲长眠在地下的战友,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会把这里的条件改善好的!请你相信我。”
为了陵园的建设,他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争取资金,在医院的共同努力下。上级先后下拨资金数十万元用于陵园建设,修建了700㎡、高三层专门存放骨灰的“天福堂”,修建大理石墓座196个,种植了草皮,拆除了砖墙,改建成透视墙,如今的陵园环境幽雅,焕然一新,让人很难与荒草遍地、乱坟堆联系起来。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8
张顺京时常教育儿子女儿:“做人要讲奉献,有责任,有担当。”在他的感染下,儿子张盘石自上初中起,就帮助他打扫卫生,并邀请同学们一起参加义务劳动,聆听父亲讲述红色故事。“父亲成了同学们心中的英雄,我也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骄傲。”张盘石说。
后来,陵园里种植了草坪。张盘石又自费买了打草机,定期修剪,每次忙完,鞋子里、身上、头上到处都沾满了草屑。“我父亲经常告诉我,革命先烈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献出了生命。作为后人,就要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心里才能得到安慰。”
如今,张顺京刚到陵园时和妻子一同在骨灰堂前栽下的两棵雪松已经枝繁叶茂,苍翠欲滴。
每年清明节前后,是陵园里最忙的时候。张顺京不仅要接待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还要为前来祭扫的人们讲述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常常是饭都顾不上吃,腿站得酸痛难忍却始终不坐轮椅。2012年,烈士陵园被列为华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张顺京的感染下,由华阴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王会军组织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也定期到陵园开展活动。
“烈士都是国家的功臣。每次来到这里,我都心存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史东平说。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9
看到疫情肆虐,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支援抗疫时,张顺京想起了当年全国人民支援自卫反击战的情景。张顺京清楚地记得他吃的鸡蛋上、盖的毛巾被上那一个个亲切的名字,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他终生难忘。现在,人民遇到了危险,国家遇到了困难,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他一定要做点什么,他想到了捐款,他要像当年人民支援子弟兵那样支援抗击____疫情战斗,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可爱的人”致敬。
熟悉张顺京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境并不宽裕,妻子没有工作,张顺京每月几千元的抚恤金用于维持夫妻二人的日常开销,几乎没有什么积蓄,生活十分简朴,这次捐的1万元是他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得的奖金。
看到张顺京一下子捐了1万元,有人说捐得太多了,应该给自己留点。张顺京说:“对于军人来说,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命都豁得出,捐点钱算什么。何况国家对我照顾得非常周到,不缺吃不缺喝,比起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友,我己经很幸福了。”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精选篇10
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干一件事容易,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干一件事很难。37年来,张顺京通过自己执着的坚守,把一片荒凉的烈士墓地管护成风景如画、干净整洁的陵园,让长眠地下的烈士英灵得到慰藉,让烈士的高尚品格与无私奉献精神得以铭记与传承,功莫大焉。
37年的漫长岁月,让张顺京从青春年少步入花甲之年。改变的是容貌,不变的是初心。“为战友守墓,我要守到自己动弹不了的那天为止,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张顺京说。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风里雨里执着坚守、面对艰难困苦勇往直前。无私者无畏,没有一分钱的回报,他拖着残疾的身体,辛勤劳作了数十个春秋。在这里,他没有抱怨,没有畏惧,有的只是感恩、思念、责任。
37年来,张顺京风雨无阻坚守陵园,每天为不曾谋面的先烈擦拭墓碑上的灰尘。在几次伤口感染、病情危急的情况下,他依然不离不弃。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甚至可以治愈一个人身心的伤痛。在每日的劳作中,张顺京焕发出旺盛的精力,身体状况越来越好。通过义务为参观者讲解,他克服了因残疾造成的语言障碍,可以顺畅地表达。
____,方得始终。让我们因这份执着的坚守向张顺京致敬,让我们一起执着地对待工作、对待人生。
劳模张顺京守墓事迹介绍
上一篇:劳模张顺京同志的先进事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