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奋力拼搏,用忠诚担当书写精彩的人生华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优秀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1

1982年,阎良姑娘胡海燕嫁给了富平小伙张顺京。新婚之后,这个24岁的年轻姑娘跟着张顺京来到烈士陵园,心一下子凉了。

“周围的土墙都倒了”,草比人都高,还不通水电。陵园最中间是一间骨灰堂,里面摆满了烈士的骨灰盒。这里,就是小两口的家。

没有围墙,小两口就砍下树枝扎成篱笆把陵园围了起来;没有水,他们就去最近的华山中学、镇政府打水。张顺京腿脚行动不便,挑水的活儿都由胡海燕来干……

一到雨天,“外面下大雨,骨灰堂里面下小雨”。张顺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比自己的床铺湿了都着急。

不少人劝张顺京:“你一个伤残军人,国家给你发抚恤金,你守那个陵园一分钱没有,图个啥?”

“我们回家吧……”胡海燕忍不住央求丈夫。

“要回你回,我不回,我会把这儿变好的。”张顺京有着一股子“执念”,他觉得战场上的生死考验都挺过来了,“坚持就是胜利”。

那年,省里领导来视察。为了争取陵园修建款,张顺京不顾陪同人员阻拦,向领导直言:“这些烈士都是民族脊梁,不能置之不理!”

这次“顶撞”省里领导之后,张顺京等来的不是责怪,而是一笔30万元的修建款。那段时间,他高兴得连走路都哼着歌。

儿子出生了,张顺京给儿子取名张盘石。盘石,取意“坚若磐石,不动如山”。胡海燕从儿子的名字里看出了丈夫的决心,刚在老家生产完的她,一咬牙又跟着丈夫回到了陵园。从此,她再没提离开的事。

光阴似箭。如今,他俩的儿女都已各自成家。他俩守护了37年的烈士陵园,也发生了巨变。

当年破旧不堪的骨灰堂被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取代,省里一位老干部为陵园写了“天福堂”三个字。“天福堂”前的路上专门装上了路灯。张顺京保存下来的两块烈士墓碑,被省里列为一级保护文物,政府还拨款修建了祠堂。

去年,文物局给陵园铺草坪。张顺京不放心,每天都盯着。“草皮第一年不好活,得多操心。”如今,每周末都有一辆水车驶进陵园,给草坪洒水。

“你看天福堂这个名字起得多好!”张顺京说:“国家一天天强起来,日子一天天富起来,他们住的地方也不能差。”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2

1982年,张顺京第一次来到这里,眼前是一片荒芜。因长期无人打理,这里四处杂草丛生、坟堆交错……眼前的景象让这位伤残老兵心里不是滋味。刚刚经历过生死之战的他,眼眸里装的满是战场的炮火硝烟和战友牺牲时的壮烈。这些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和牺牲的战友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没人守,我来守!”这一守,就是37年。

2019年3月14日中午,61岁的张顺京像往常一样坐在陵园中间的那张石桌前,慢悠悠地抽着烟。他的身后,是一座名叫天福堂的三层建筑,里面陈列着300多位烈士的骨灰盒,门口拉着一条黑底白字的横幅: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天福堂的四周,是整齐排列的196块墓碑。

不一会儿,身高1.9米的他站起身来,一瘸一拐出了大门。他要上街给卧病在床的妻子买饭。

37年,13000多个日日夜夜。张顺京拖着这条瘸腿,带着妻儿,始终像身后的华山主峰一样,守护着这一方天地。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3

远眺华山,这座浑然天成的花岗岩巨石,与绵延起伏的秦岭山脉融为一体,像一条巨人的臂膀,拱卫着八百里关中平原。

走近华山,“奇险天下第一山”才露出了冷峻的面庞。怪石嶙峋,壁立千仞。东、西、南三座主峰,仿佛三个严守阵地的钢铁战士。

阳春三月,慕名前来的游客涌向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山镇。在游人驻足拍照的玉泉路北段,有一处松柏成荫的幽静小院。这里,便是伤残老兵张顺京坚守的“阵地”——华山烈士陵园。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4

1979年,当兵入伍的张顺京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不幸负伤被战友抬了下来。

全国模范退伍军人 张顺京:“好多战友以为我牺牲了,又把我抬上了运尸车,一位好心医生发现我还有脉搏,从鬼门关把我拉了回来。”

经过多次手术救治,张顺京的身体里先后取出了几十块弹片,但有一块嵌入后脑的弹片无法取出。1980年2月,退伍后的张顺京被安排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在此期间,他得知华山脚下的烈士陵园需要人看守,于是便萌生了为战友守墓的想法。1982年1月,张顺京把住所搬进了烈士陵园。没有住房,他就睡在骨灰堂里,就这样开始了义务守墓的工作。

全国模范退伍军人 张顺京:“我都已经是死过一回的人了,比起长眠的战友们,我活一天赚一天 我非常幸福了。”

不只是守墓,张顺京还操心起了陵园的建设维修工作,最终,在他的多方奔走和争取下,先后向上级争取资金60余万元,修建了700平米放置骨灰的“天福堂”;平整了土坟岗,建成现代化的大理石墓座196个,使陵园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张顺京还自学讲解,把陵园每一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和精神进行了整理,义务为大家进行讲解宣传。同时,在他的努力下,华山烈士陵园已被华阴市列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5

在华山烈士陵园,有一位特殊的守墓人,他叫张顺京,他用37年的坚守兑现着自己的承诺,守护着这里不同时期为国牺牲的500多位烈士。用他的话说,我活一天,就要给战友们守一天墓。

每天清晨,张顺京都会清扫陵园卫生,这已成了他37年来的习惯。有时清扫累了,他也会点支烟,站在战友的墓碑前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全国模范退伍军人张顺京:“我就想告诉我的老战友、烈士们、祖国越来越强大,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6

4月6日清晨,在位于华山脚下的烈士陵园里,63岁的张顺京和老伴儿胡海燕正忙着擦拭墓碑,清理陵园。

张顺京在战场上受过伤,一条腿至今伸不直,每次清扫都需要克服身体上的困难,而这样的坚守,至今已走过了38个年头。

“这两棵松柏见证了我们在烈士陵园的38年时光。”望着天福堂前那两棵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的松柏,张顺京说,“这是38年前,我和妻子初到陵园时亲手种下的。”

张顺京是陕西富平人,19岁时光荣参军,随部队驻扎在四川眉山。1979年,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被战友们从战场上背到了后方。1980年,张顺京被安排到位于华阴市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经过两年艰苦恢复训练,他勉强可以行走。

1982年的一天,张顺京外出散步时,无意间来到烈士陵园,看到年久失修的陵园围墙倒塌、荒草遍地,他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后他找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领导,要求去烈士陵园守墓,并把家搬到了陵园。

从那时开始,张顺京和妻子从早到晚在陵园里忙碌着,清除杂草、整理陵园。没有围墙,他砍下树枝扎成篱笆,把陵园围起来;没有水,他让妻子去附近的学校找水;没有电,他就靠点煤油灯和蜡烛照明。

“我的命是战友们救下的,我永远不会忘记。”每年的清明节,张顺京都要为每位烈士烧上一炷香,敬一个庄严的军礼,以此寄托对战友的思念。

张顺京守护的烈士陵园,长眠着500多位革命英烈。往年每到清明节,都是他和家人最忙的时候,华阴市机关单位、部队官兵、中小学生等社会组织、团体纷纷来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革命先烈。他不仅要接待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还要为祭扫的团体讲述先烈的英雄事迹,常常饭都顾不上吃,腿即使站得酸痛难忍也坚持不坐轮椅。有时忙不过来时,儿子和女儿也会帮忙。

张顺京说,今年受疫情影响,烈士陵园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云祭扫”。清明节当天,他和家人为每一位烈士都献上了花篮。

疫情发生后,他还通过武汉市慈善协会捐款一万元,希望能为一线医护人员买一些防护用品。

张顺京的儿子、女儿都是在烈士陵园出生、长大的。在他的感染下,儿子、女儿自懂事起,就和父母一起打扫陵园,还邀请同学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听父亲讲红色故事。

在张顺京一家人的精心打理下,现在的烈士陵园四季常青,肃穆而静谧。这些年,烈士陵园还修建了天福堂,建成了大理石墓座。

张顺京还担任陵园的义务讲解员。为了讲好烈士的事迹,他多方寻找烈士家属了解情况、查阅相关资料,把烈士的英雄事迹一笔一划地记在本子上。现在,他坚守的烈士陵园已成为华阴市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张顺京还不时被邀请到机关单位、学校进行党日活动宣讲。他说:“只要能将红色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我累一点儿不要紧。”

“38年了,清明节我从来没有回过富平老家为先辈祭扫,觉得愧对父母,但我不后悔。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坚守在陵园,烈士陵园就是我的家!”张顺京说。

劳模张顺京的典型事迹精选篇7

在奇险峻秀的华山脚下,有一个四季常青、肃穆静谧的小院子,院子里长眠着500多位为捍卫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的革命英烈。有这样一个人,从25岁开始到如今两鬓斑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守护在这里,他就是国家一级伤残军人——张顺京。

这天,华山烈士陵园迎来了一批由党员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他们在陵园里参加义务劳动,打扫路面,清理垃圾,擦拭墓碑,认真聆听革命故事。

他就是张顺京,19岁时参军,21岁那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身负重伤,后来被安排到位于华阴市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休养。25岁那年,张顺京外出散步时,无意间来到烈士陵园,看到年久失修的陵园,他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后,他找到医院领导,要求去陵园守墓,并义无反顾地把家搬到了陵园里,每天从早到晚和妻子清除杂草,修整荒冢。

张顺京守护的烈士陵园,长眠着500多位革命英烈。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是他和家人最忙的时候。他不仅要接待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还要为祭扫的团体讲述先烈的英雄事迹,常常饭都顾不上吃,腿脚即使站得酸痛难忍也坚持不坐轮椅。

陵园里那些因战牺牲的烈士遗属,张顺京也时刻牵挂在心,不远万里走访慰问,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关怀关爱。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又通过武汉市慈善协会捐款一万元,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现在,他坚守的烈士陵园已经成为渭南和华阴市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已经63岁的他心里只有一个愿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