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新鲜出炉,任新民事迹大家有哪些想知道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篇1】

探索之路充满曲折坎坷。1978年,氢氧发动机首次试验,由于违章操作致使10人受伤。这次失败,导致上报给原国防科工委审批的机要稿中,常规发动机成为第一方案,氢氧发动机次之。听到消息,任新民连夜从日本回国,再次力主将氢氧发动机列为第一方案。然而,1984年,挫折再次降临。1月29日,携带“东方红2号”的“长征3号”火箭只把卫星送到远地点6480公里的小椭圆轨道上,未达同步轨道。既定目标没有完成,问题就出在氢氧发动机上。时隔6年,争论再起,很多人开始对氢氧发动机持怀疑态度。

任新民面临很大的压力。但面对技术问题,他并没有那么倔。他相信,化解争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同时要容忍、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比坚持自己的意见重要”。1984年4月8日,“长征3号”搭载“东方红2号”试验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通信卫星、掌握极为复杂的液氢液氧推进技术的国家。

此后,任新民又担任了实用通信卫星工程、气象卫星工程等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总总师”的称谓也延续了下来。任新民曾说,有了问题不可怕,要敢于承担、敢于解决,中国人是不怕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就会达到辉煌的彼岸。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篇2】

1945年,任新民被选送到美国辛辛那提磨床铣床厂实习,挥别满目疮痍的山城重庆、山河破碎的故国热土,乘军机辗转到印度,再搭乘轮船前往这所世界知名的机床跨国公司。实习期间,任新民吃苦耐劳,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在异国他乡的重重困难,工读兼顾,在实习结束后考取了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他在学校近乎“痴迷”地专注于学习和研究,仅用4年时间就取得了密歇根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在博士毕业前被聘为布法罗大学工程系讲师。

随着国内局势渐趋明朗,归心似箭的任新民欣喜若狂。1949年6月,任新民乘邮轮回国,快到上海时吴淞口被国民党军队轰炸,邮轮只能返回香港。任新民在海上几经辗转,终于在一个多月后到达了天津塘沽港。阔别多年,任新民已学成归来,而他立志报效的祖国也旧貌换新颜。

归国后的任新民参与筹建培养武器装备研制和使用科技人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56年,在钱学森的主持下,任新民参与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的编制。随后,任新民从哈尔滨调入北京,参与筹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创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任总设计师室(六室)主任。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篇3】

他,密歇根大学博士,在新中国一穷二白时,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回国开启两弹一星的征程!

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西方放言:“中国导弹夭折了”。他带着火箭的发动机研制组,来到了北京的南苑。在一个很破烂的修理厂,而且漏风漏雨。但他和小组成员,就是用最简陋的板凳和工棚,硬是让我国仿制的第一枚液体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东风3号发射时,火箭屡次冒烟,经过分析以后,他力排众议,继续发射。“决策错了我负责”,最终,中程导弹发射成功!

长征4号发射时,他已经70岁高龄,坚持力挺新型氢氧发动机。有领导问,发射成功有把握吗?他说:“不成功我负全责,包括坐牢、砍头!”中国火箭,自此踏上新征程!

他被称为“放卫星的人”,因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他负责领导设计和发射升空!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篇4】

发动机研制完成后投入试验需要用到地面试车台。当中方研究人员问及试车台、试车规程的资料时,苏联专家回复要把仿制好的发动机拉到苏联去试车。任新民意识到不能在国内试车必然会卡住中国导弹事业的独立发展,他与同事们既为技术上的钳制气恼又为导弹研制进程心急如焚,在少有资料辅助的情况下,任新民与同事自主摸索、研究发动机试车台的设计与建设。经过几个月的分析、计算和研究,任新民带领专家们编写出一份极为详细的试车台设计任务书,又经过近一年的工程建设,中国第一台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验收成功。

1960年7月,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在中国导弹事业研制的关键时期,历史风云变幻、测试机故障频发,任新民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而此时“1059”已经在大漠戈壁的塔架上整装待发。

1960年11月5日,“1059”如期发射,一举成功!聂荣臻元帅称“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059”后改名为“东风一号”,此后东风家族在中国导弹事业征程中不断开拓、节节胜利、步步为营,成为中国现代化国防的“镇国重器”。

任新民科学家个人事迹【篇5】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北京的抗震形势也十分紧张。为了防范余震,按照规定,人们不允许再进入建筑物,都住进了防震棚。

那时,“331”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时任七机部副部长的任新民常常“违反”规定,并被工作人员“抓个正着”。

一天夜晚,巡逻人员发现办公楼三层竟然还有房间亮灯,上楼推开门才发现,任新民还在“沉浸式”办公。巡逻人员多次“劝返”,他才略显尴尬地笑着说:“好,好,这就走,这就走......”嘴上一个劲答应,却不见起身,大家也拿他没办法。

白天,任新民把自己反锁在办公室查阅资料。一次,内勤班长临时返回办公室取东西,发现隔壁有动静,于是打算一探究竟。她用内勤班的钥匙打开任新民的房门,两人一照面都被吓了一跳,打过招呼恢复常态后,任新民又埋头钻进资料中。

这位内勤班长时常感慨:“任部长话语不多,不摆架子,是个干工作不要命的主儿。”

为了工作,任新民“冒险”的场景还有很多。1983年5月25日,“长征三号”三级进行第一次全系统试车,仪器舱部位起火,实施了紧急关机。消防设备随之启动喷水灭火。警报还未解除,任新民就要爬上试车台,试图查明起火原因。

工作人员赶紧拦他:“任老总,发动机还没有冷却,有爆炸危险!”任新民认为不要紧,他坚持爬上试车台,找出故障所在时,全身也被淋得湿透了。

在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后,8月14日,“长征三号”三级第二次全系统试车,参数稳定,试车取得了成功!“331”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