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通用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1】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后,加入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他对于敏从未出过国感到非常震惊,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1号”。正当于敏准备大展拳脚时,他的命运却迎来了决定性的转折。
选择题:出国深造还是为国效力?电视剧《功勋》艺术再现了这一幕:郝所长突然请于敏去听戏,称赞于敏和台上的诸葛亮一样是个角儿,于敏听出话里有话。随后两人吃馄饨时,郝所长问于敏愿不愿意参与氢弹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表示第二天就可以上班。
这个决定其实并不容易下。一旦参与了氢弹研究,从此注定隐姓埋名,把这当成“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于敏和妻子当时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得知于敏不能出国后,妻子只能无奈地撕下写满英语单词的笔记本,扔进火炉里。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2】
1957年5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率领日本物理代表团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和于敏一番学术交流之后,朝永振一郎问:“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
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都是国产的!”在得知于敏是一个从未出过国、从未受到外国名师指导的本土学者,完全靠自主钻研获得巨大研究成果后,朝永振一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回到日本,朝永振一郎在自己的著作中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1号”。
这位“国产专家1号”,如何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时年34岁的于敏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十载春秋。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于敏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转向研究氢弹原理。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3】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4】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宁河县芦台镇,在少年时代,于敏目睹了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的暴行,产生了强烈的自强意识。他从小就天赋异禀,成绩非常出众,还喜爱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成年后的他不负众望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举动震惊世界,经过慎重考虑后,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走上了科学救国之路。
1951年,毕业后的于敏来到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领域躬耕10年之久。即将取得成就之际,1961年,所长钱三强向于敏传达了上级决定:请他作为副组长领导“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于敏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热爱的领域和唾手可得的成果,开始了28年隐姓埋名、四处奔波的氢弹和核武器研制生活。罗布泊的大漠荒烟里,老算尺、小黑板、旧桌椅和演算纸,是于敏团队开展研究的简陋“标配”废寝忘食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投试爆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是世界上第四个,也是用时最短的国家。不久,于敏又转身投入“氢弹武器化”的新征程。由于核辐射和长期超负荷工作,于敏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抢救过来后依然争分夺秒地开展研究,十年如一日,以一力挑起国之重担,将我国核事业的蓝图一一实现。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5】
于敏在计算机房和宿舍里,埋头于输出纸带卷中仔细分析计算结果。他从众多的计算模型中挑出三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于敏发现在加强型原子弹中,聚变材料虽然能起到加强原子弹威力的作用,但对于加强弹中聚变材料自持燃烧,这种加强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个量变到质变可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技术途径不对”。
“这是个大科学工程,必须要凝聚大家的共识,依靠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我就想着把在原子能研究所探索氢弹机理时积累下来的氢弹物理知识,结合眼前加强弹优化设计的实践给大家做系列报告。”
10 月13 日,于敏开始了他在上海持续约两周的一系列报告的第一讲。他从炸药起爆开始,将加强弹的全过程分为原子阶段、热核爆震阶段和尾燃阶段,并对其中每一阶段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学术报告,大家对加强弹的物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6】
提起于敏先生,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世人多念同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其实,“两弹一星”一共授予了 23 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无可替代,功勋卓著。
于敏老先生的名字解密时间是1988年,而第一次公布于大众面前,是在1999年的“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发布会上,此时距离于敏从事氢弹研发,已经过去28年了。“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于敏的年少时期几乎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天津市里骑自行车,迎面而来开车的日本人顺势就想撞他,从此他的心中就生出一个念头:“国家强大起来,绝对不要再受外国人的欺负!”他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计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还要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许多人饿得全身浮肿,还要坚持在科研一线。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那时候的研究员们有多艰辛,我们可能根本体会不到。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篇7】
于敏紧紧抓住问题的关键,反复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原子能压缩热核装置,包括如何选用性能合适的材料,采取什么样的构形,才能促进起好作用的物理因素,抑制起破坏作用的物理因素?随着物理实质把握下的剥茧抽丝,氢弹构型的方向越来越清晰,新的构型开始浮现在于敏的思考中。于敏将新构型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梳理成6 个问题。
于敏就这6 个方面的问题给大家做报告,对这些过程做了详细的物理分解,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他又将初级能量传输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随后将三个阶段的物理现象凝练成20多个具体问题,进行物理分析。
10 月29 日晚饭后,于敏和研究室副主任蔡少辉在住地附近田间小道上散步,以得到短暂的身心放松。当他俩谈到应如何创造条件让热核材料充分燃烧时,于敏直截了当地谈到加强型核装置的构形不利于热核材料的压缩和燃烧。接着,于敏向蔡少辉详细地谈了他几天几夜以来苦苦思索出的想法。蔡少辉被于敏的崭新思维所吸引,也被于敏所列举的无可辩驳的论据所折服,并马上说:“那我们就马上动手干吧!”
于敏科学家功勋模范事迹
上一篇: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材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