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精选多篇(一)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精选多篇(一)

  【导语】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一

  一、背景介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督促石朝乡中层以上干部精准目标、精准发力、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2016年9月,务川自治县对石朝乡镇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精细化管理,让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倒逼干部认真履职,确保早日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目标。在务川自治县16个乡镇(街道)中,石朝乡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发展基础薄弱,干部整体力量不足,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为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发挥干部潜力,促进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务川自治县根据《务川自治县未减贫摘帽乡镇中层以上干部微信公众平台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对石朝乡中层以上干部实行精细化管理。石朝乡共有干部65人,其中股级干部23人,副科级以上干部10人,纳入精细化管理的中层以上干部33人。到目前整体运行顺利,综合反映较好。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日常报送,突出干部履职精细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中层干部每天向乡镇党委报告工作情况,重点报告“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便于乡镇党委全面掌握中层干部每天工作情况;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向党委书记报告工作情况,重点报告“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打算”,便于乡镇党委书记全面掌握脱贫攻坚工作进度,同时为党委书记做好全乡工作调度提供准确依据;党委书记每半月向县委组织部报告工作情况,为县委组织部开展重点督查提供依据。通过中层干部日报告、班子成员周报告和乡镇党委书记半月报告,掌握中层干部每天、班子成员每周和乡镇党委每半月工作情况,实现了干部履职的精细化了解,强化对乡镇中层以上干部的履职管理。同时,县委组织部每半月形成一次运行报告,对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和调度,为干部日常报送做好服务工作。

  (二)强化日常核查,突出干部管理精细化。通过受理举报核查、常规抽查和问责处理,督促干部按时报告、如实报告。一是受理举报核查。在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微信平台上开通举报投诉平台,专门受理干部群众来信来访举报。对反映内容具体的举报或实名来电来信,由县委组织部或乡镇党委明确专人进行调查核实,做到有访必查,有查必果。二是开展常规抽查。乡镇组建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组长的常规核查工作小组,负责对乡镇中层干部报告内容进行抽查核实;县委组织部组建由分管副部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核查工作组,主要负责对科级后备中层干部、班子成员和乡镇党委书记报告情况进行抽查核实。三是建立问责机制。对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的干部,视情节轻重进行提醒、函询或诫勉谈话。截至目前,县委组织部及乡镇党委共开展常规抽查21次,没有发现报告不实现象。

  (三)强化日常研判,突出干部培养精细化。一是乡镇党委对干部的履职研判。乡镇党委定期结合干部报告和抽查情况,对中层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并将其作为乡镇党委进行干部培养、轮岗调整和工作督促的重要依据,突出奖勤罚懒,为加强工作督促发挥了较好效果。二是组织部门对干部的培养研判。借助精细化管理平台,县委组织部进一步强化了对乡镇班子成员的履职管理,特别是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乡镇优秀干部的履职情况和作风表现,为县委组织部培养和发现乡镇优秀干部储备了第一手资料。

  (四)强化日常调度,突出干部奖惩精细化。一是开展工作调度。乡镇班子成员根据中层干部工作日报告掌握的情况,及时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干部进行提醒,加强工作调度,推动工作开展;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根据班子成员周报告,及时掌握本乡镇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加以调度,确保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正常推进。二是完善过程档案。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工作报告专门档案,对干部报告内容进行立卷归档,做到有据可查,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对后进干部开展警示提醒、函询及诫勉谈话的重要依据。

  三、工作成效

  (一)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试点的石朝乡通过“精细化管理”,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实行分级报告,实现了组织对干部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干部履职意识,促进了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深入项目一线调度落实,深入村组察民情、干实事的情况明显增多,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增进了干群关系,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有了明显提升。

  (二)精准了干部表现的研判。未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对干部表现的评价,主要依靠直观印象和常规考核测评结果来评定,在准确识别上有差距,甚至会出现误判。通过实施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报告,强化核查,建立专门的工作档案,使干部作风、工作实绩一目了然,成为评定干部优劣重要参考。2016年,石朝乡通过精准管理,向县委组织部各推荐了1名正科级、2名副科级人选纳入后备干部管理,提拔了1名股级干部到副科级领导岗位任职。

  (三)实现了服务功能的提升。干部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了乡土人情、政策咨询、投诉平台、支部活动、办事指南等板块,为对外推介和群众办事搭建了平台,成为招商引资和方便群众办事的快速通道。同时,拓展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通过微信平台加大了党员干部间的互动交流,并成为凝聚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党员的较好载体。

  (四)加快了减贫摘帽的进程。通过实施干部精细化管理,倒逼干部扎实工作,形成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加快了减贫摘帽各项任务的推进。石朝乡2016年已实现脱贫1250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800元;顺利实现“减贫摘帽”目标,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很大提升,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几点启示

  极贫乡镇干部实行精细化管理,运用“四级报告”①创新不同职级干部管理方式,为极贫乡镇精准扶贫提供人力保障,切实督促干部认真履职,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管理成效也在较短时间得到显现,从精细化管理探索实践中,我们取得如下启示。

  (一)强化干部管理,创新工作思路,才能筑牢脱贫攻坚基础。做好新时期扶贫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干部工作出生产力的理念,突出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此,我县积极探索,着力在创新扶贫乡镇干部管理工作上狠下功夫,把干部管理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打破过去套路化的干部管理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载体,对干部日常工作开展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对干部精准履行脱贫攻坚职责的有效督促,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贫困乡镇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才能提振脱贫攻坚信心。石朝一直处于发展的相对滞后地区,“穷甲黔北”“苦甲黔北”,干部群众对发展的信心往往不足。对乡镇中层以上干部实施微信公众平台精细化管理,在于督促干部精准职责、精准目标、精准对象、精准发力,帮助群众共同查找致贫根源、制定脱贫计划、实施脱贫措施。自该工作开展以来,在定期调度和示范引领下,石朝乡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部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深入一线开展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有利于干部群众克服畏难情绪,有效提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信心。

  (三)挖掘干部潜力,实现精准发力,才能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发展看干部”,农村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仅靠干部的常态化工作,显然不够。较大程度依赖干部的整体素质,更需要充分挖掘干部的工作潜力。实施干部精细化管理,让干部群众对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适时对干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判,激发干部内生动力,有利于干部向外界充分展示自身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及工作成效,有利于让干部形成竞争追赶、不甘落后的工作态势,因此干部们都会千方百计发挥挖掘自己的最大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从而加快了贫困地区发展,助推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步伐,真正体现了“干部工作促进生产力”。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二

  一、主要背景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前身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推动国有银行和企业改革发展而成立的首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10年6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截至2016年底,拥有33家分公司和9家一级子公司,服务网络遍及全国。

  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信达在银监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扛起来,坚定不移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有机结合,同时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不良资产化解、困难企业脱困、实体经济转型中积极发挥作用,取得了“国有经济充满活力、国有资本功能放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良好效果。在此过程中,随着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员流动性增大,特别是公司基层分支机构多,点多面广,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落实好“一岗双责”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公司各基层支部书记基本都是兼职,他们在业务上是行家里手,但对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特别是党务工作的原则方法,了解得不够多,把握得不够准,特别是一些新任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不熟悉,对党务工作要求把握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针对这些情况,信达公司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重点,突出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以迅速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特别是新任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创新方式方法,对公司系统330名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讨论的模式,采用全新的应景式培训和实景模拟演练,通过对支部各项工作的模拟、各个角色的扮演、各个环节的演练,使支部书记迅速熟悉党务工作要求,掌握了支部工作规范流程。得到了参训学员和上级党委的一致认可,在中国银监会系统予以宣传推介,并上报中央组织部,具有较强的创新示范效应。

  二、主要做法

  (一)以基层党建调研为基础,编写规范化教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伊始,公司党委领导带队,先后对25家下属分支机构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专门抽调人员,集中编写了《公司党支部工作实用手册》和《公司党员手册》等培训教材。教材主要依托党建读物出版社等权威党建书刊,在力保系统性和权威性的同时,突出针对性和操作性,把公司系统基层党建工作中抓得不到位、不规范的地方作为重点,明确规范要求。为便于学习使用,《手册》还附了工作流程图、常用表格、基本文书及范例,并列示了相关制度依据文件。

  (二)以支部日常工作为主线,开展全流程演练。培训将全体学员分成10个小组,围绕党支部的各项日常工作,设定了支部换届、选举党代会代表、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评先创优、处置不合格党员、处分违纪党员等15个场景。每个小组结合这些场景,在组内轮流分派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演练。演练过程突出规范性、程序性和实战性,比如:结合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小组成员分别担任上级党组织代表、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普通党员、预备党员。从召开支委会研究换届工作、向上级党委提交申请、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召开支委会选举支部书记、副书记到报上级党委审批、材料归档等各环节进行全流程的演练。在严格模拟各项程序的同时,还要求形成请示、报告、决议、会议记录等规范文书,并熟悉组织关系转移三联单、入党志愿书等制式材料。通过真实的模拟和演练,参训各位支部书记迅速熟悉了党务工作要求,掌握了支部工作规范流程,从“门外汉”成为了“明白人”。

  (三)以疑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组织现场汇报展示。培训后半段,针对支部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容易出错的环节,又设置了10个题目,组织进行汇报展示。题目由各小组在展示前随机抽取,现场模拟展示。题目涉及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研究部署支部工作、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研讨、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延期转正、组织关系转接、处理不合格党员、民主评议、处分违纪党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设置疑点和易混淆的环节,对学员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考察。展示过程中,公司领导作为评委进行现场点评,重申流程要点,纠正问题错误,并打分排序。

  (四)以考试测评为推动,巩固提升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前,又围绕党支部书记应知应会内容,突出知识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组织全体学员开展党务工作知识闭卷考试,并将每位学员的培训成绩向所在单位党委反馈,对在培训中表现优异的学员提出表扬,既巩固了培训效果,又提升了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经营的意识。

  三、主要成效

  通过精心的组织,扎实的推动,整个培训过程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实现了以学带练、以练促学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通过培训,公司基层党组织书记从严管党治党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定位更加准确,责任更加明晰,执行上级规定更加自觉。基层党支部书记全面掌握了工作防范,开展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强化基层堡垒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公司系统党建责任体系更加完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更加凸显。

  (二)基层支部书记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入的培训学习,公司各基层支部书记党性观念不断增强,坚持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作风进一步增强,推动在经营、工作中更加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响应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作出贡献。

  (三)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通过培训学习,各党支部书记找到了问题,看到了差距,澄清了疑点,学到了方法,为党支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训后,各党支部书记迅速行动起来,运用所学知识,引领带动广大党员更加积极的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工作上积极进取,党员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不断提高。

  (四)创新党建工作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实践证明,找准中央精神与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探索新路子、找到新办法,就能取得让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满意的成效。培训中的一系列方式方法,都是公司在落实上级党委工作要求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的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不会做”“做不对”“做不好”的问题,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五)抓党建促经营成效进一步凸显。国企党建立得住,关键要看党支部;国企支部强不强,主要还看“领头羊”。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通过培训学习,各级党组织书记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公司基础管理和基层管理能力随之提高,业务经营和各项工作稳健发展,为下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训期间,中国银监会党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全程观摩了演练,高度肯定培训效果。信达公司作为典型代表在中国银监会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会、中国银监会系统“从严治党”电视电话会议等场合作了交流发言,银监会《组工信息》对培训作了经验介绍。2017年,信达公司党委将继续按照中央和银监会党委部署,认真总结和继承以往基层党建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继续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三

  一、基本情况

  余庆,地处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是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结合部,辖8镇1乡1街道70个村居30.4万人,现有国家干部6328名。200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工作重心下移、国家干部下派、工作业绩下评”的要求,长期下派200多名国家干部常年驻村工作,主要承担基层党建、农村社会治理、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等重要工作,每个村(社区)派驻国家干部3人以上,充分激活组织资源、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培养锤炼干部,有力地夯实了基层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做法

  1、推行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规范化,营造良好驻村环境。一直以来,余庆县委始终把下派国家干部驻村作为加强基层组织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围绕“办公有阵地、学习有场所、服务有平台、食宿有着落”的“四有”目标,对村级组织阵地按照“七室齐全九项配套”的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县级财政先后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完成了全县70个村级办公阵地建设,各村(社区)办公场所均不低于400平方米。规范设置了支书、主任、计生专干、党建、综治调解、群众休息室等办公室,配套建立了会议室、图书室、宿舍、食堂和服务大厅。统一对桌椅、文柜、电脑等室内办公设施进行配置和优化,对办公阵地环境进行绿化、亮化,打造出一批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便捷高效的村级办公阵地。按照600元/月的标准,每年另预算50万元专门用于村级食堂补贴解决炊事员工资,为村干部构建了安全可靠、舒适便利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

  2、实行国家干部驻村工作常态化,夯实基层工作力量。县委坚持压缩县直机关编制,将全县事业编制向乡镇站所倾斜,站所实有人员从严控制,其他干部派驻村级工作,实行“一挂靠全脱钩、三在村三考核三从优”管理机制。即:驻村干部编制挂靠乡镇站所,工作与原单位全脱钩;工作、学习、食宿“三在村”,“上班考勤、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三项考核由村两委负责;“选优评先奖项名额、业绩考核奖励金额、干部选拔推荐名额”三个方面优于乡镇站所,使每个村派驻国家干部3人左右,常年保持200人以上国家干部在村工作。建立了“村选干部、干部选村”的“双向选择、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国家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村计生专干、村财务人员,切实让国家干部成为村级建设的“主心骨”、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建立村级干部分片包组、联系服务群众、民主评议村干部和考核奖惩等20多项管理制度,促使国家干部沉得下、驻得稳、能履职。县委明确规定,将国家干部驻村工作经历作为干部职务晋升、机关选调干部的必要前置,将村党组织书记任职经历作为选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优先条件,每年新招录的公务员和事业干部除特殊岗位外,必须到村工作至少一年以上,推动形成了干部梯次成长、提拔选调向基层倾斜的良性循环。

  3、打造民选干部工作职业化,建强村级班子队伍。全面实行村级民选干部“编制”管理,根据地域大小、村民人数、工作量等因素,合理设置民选干部职数,确保村支监“三委”驻村工作人数保持5至7人左右。稳步增加民选干部工资报酬,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晋升标准,建立了农村医疗保障机制、民选干部养老机制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县委每两年增加一次民选干部基本工资,由原来的正副职220元、200元增加至2000元和1800元,支书、主任一肩挑2300元,实现了民选干部工资“七级跳”,缓解了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每年开展一次“十佳”村干部评选活动,对特别优秀的11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工资达4500-4800元,切实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岗位职责,将民选干部与驻村国家干部统一纳入日常管理,每年定期举办1-2期支书、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培训,着力提升民选干部素质能力,使民选干部工作走向“职业化”。

  4、建立村级管理体系标准化,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牢固树立全村工作“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如何“干得好”, 全面推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村委会“海选”、村监委村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实行村“三委”分工负责制,对驻村国家干部和民选干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任务,建立责任清单,实行责任量化。以“六项行动”为载体,创新推行“干群联系双向100%”机制,采取“3+X”模式,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至少联系3户以上,科级干部至少联系2户以上,机关干部至少联系1户以上,全县6328名干部与10万户群众“结亲联户”,做到100%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100%的群众有干部直接联系。坚持“四议两公开”,做到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互相听取意见。全面实行财务报账制,做到村财镇管,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加大村级干部选拔任用力度,近年来80%的乡镇班子成员驻村担任过支部书记,选拔了1名农村干部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极大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三、主要成效

  一是夯实了执政基础。通过选派国家干部驻村工作,把“精兵强将”充实到基层一线,有效解决了农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三偏”问题,切实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全县村支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2.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38.56%,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86.89%,整体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特点。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密切联系群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锤炼了干部能力。通过选派年轻国家干部到村任职,实现了驻村国家干部与民选干部在思想观念、专业特长、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缺乏的农村干部,在国家干部的影响和激励下,增强了学习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国家干部在民选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干中学、学中干、学干结合,既发挥了专业特长,又学会了农村工作方法,增强了群众观念,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茁壮成长、脱颖而出。自“撤区并村”以来,全县从县、乡(镇)两级下派驻村干部3000余名,经过一线锤炼,1525名干部被选拔为中层干部,732名干部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三是激发了创新活力。国家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始终坚持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自2001年以来,驻村干部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中,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和群众所需所盼,及时发现捕捉基层创新“火花”,总结推送基层创新做法,为县委创造性地提出“四在农家”、“五心教育”、“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三不出一不上交”等影响全国、全省的重大经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余庆摘取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等50多块全国性殊荣提供了基础保障。

  四是推动了经济发展。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农民增收路子狭窄等困难,机关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农村群众理思路、谋规划,出点子、找路子,选产业、跑项目。积极帮助争取和提供政策、信息、资金、项目、技术等支持和服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致富主导产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县7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积累总量达3944.95万元,在遵义市率先实现全面消灭“空壳村”目标。全县发展优质烤烟8万亩、优质茶园15万亩、花卉苗木4万亩、精品果蔬12万亩,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0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950元增长为现在的8940元,增长699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

  四、几点启示

  ——长期坚持“三个倾斜”是推动驻村工作的必要提前。总结余庆十多年来的实践,下派国家干部驻村工作的核心经验在于“三个倾斜”。即:一是工作保障重心向一线倾斜。从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人员编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向村级组织倾斜的政策措施,解决了驻村干部“派得出、留得住”的问题。二是干部培养选拔向一线倾斜。“年轻干部一线培养成长、优秀干部在村级组织选拔”的用人导向树立后,在干部中形成了“晚去不如早去”,“到村级组织中锻炼成长”的共识,实现了从“要我去”到“我想去”、“争着去”的转变,营造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三是考核激励向一线倾斜。长期坚持对驻村干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使他们感受到在“政治上有奔头、名誉上有想头、经济上有搞头”,增强了责任感和获得感。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了驻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村级组织才能成为“广阔天地”,驻村干部才能大有作为。

  ——正确处理“三委关系”是驻村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下派国家干部到村任职后,国家干部与民选干部“两套人马”能否和谐共事,直接影响到三委(村支委、村委、村监委)班子团结问题,关系到“领导核心、村民自治”两个作用的发挥。余庆之所以能坚持十多年下派国家干部到村任职工作,主要得益于从制度设计上系统地解决“村三委”班子建设问题。一是通过推行民选村官职业化,建立了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民选村官队伍,使民选干部在价值取向、工作理念、考核管理等方面与驻村干部更加合拍。二是建立科学的运转机制。建立了支委会交叉任职制度、驻村干部协助分工和捆绑考核制度,公开透明的议事决策制度,使“三委”班子在决策过程中引导不代替、建议不干涉、分工不分家,班子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村民自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规范运行、充满活力。三是建立互相监督制约机制。驻村干部侧重于对上级负责,推动行政工作任务落实,民选干部则侧重于对选民负责,重视解决村民关心的问题,虽然侧重不同,但都需要配合才能更好推进完成,自然形成了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对上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因此,要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抓“三委班子”建设积极作用,班子抓好了,驻村工作就事半功倍,反之则要么“融不进去、留不下来”,要么“团不拢人、干不成事”。

  ——努力实现“三方满意”是检验驻村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当前,一些地方驻村工作流于形式,“派不出、留不住、干不好”的问题突出,造成“单位不愿派、干部不想去、基层不想要”的被动局面。然而余庆通过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呈现出“三方满意”的良好态势。即:一是“党委满意”。为各级领导班子、机关单位培养输送了一批群众观念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优秀骨干。二是干部满意。参与驻村工作不但使驻村干部进一步丰富阅历、增强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还增强了他们对基层的理解、对群众的感情,发至内心地感恩在基层和群众中受到的教育使其受益终身。三是群众满意。通过长期源源不断地向基层注入新鲜血液,使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活力,有力地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实惠,纷纷为驻村干部好评点赞。余庆驻村工作的成效让人深思,驻村工作绝不是“派一个干部帮助和支持基层工作、给一点项目资金帮扶或救助一下困难群众”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干部培养锻炼的平台问题,关系到干部的能力养成、基层基础的稳固,甚至是执政根基的夯实。基于此,更应该从教育干部的角度去思考和深化驻村工作,让国家干部真正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目标扎根基层,用驻村工作的实效和基层群众的评价来检验干部培养的成效。唯有如此,才能取得“多方满意”的效果。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四

  一、背景动因

  唐河县委之所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中开展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开展大比武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效载体。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直接服务群众、推进“两学一做”向纵深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把抓好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作为根本,常抓不懈,才能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实践证明,建设一个好支部,关键是抓好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班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抓好村(社区)党组织领头人。开展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大比武,通过建立“主动学”的机制,强化“领着干”的自觉,营造“比着干”的氛围,激发“想着干”的潜能,为他们搭建了施展本领的平台。

  第二,开展大比武活动是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如何,尤其是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比武活动,就是要通过抓好村支部书记这一基层党组织中的“关键少数”,让大家进一步明白新常态下农村工作怎么抓、抓什么,进一步明白怎样才能干成事、不出事,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和先锋意识,激发工作热情,进而影响和带动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绝大多数”,在推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发挥“火车头”作用。

  第三,开展大比武活动是加强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事务纷繁复杂,要求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既要懂经济,又要精党务;既要会管理,又要善服务。在新的形势下,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少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视野狭窄,坐井观天,盲目自大,保守自负,不会干、不想干、不敢干等问题;必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套适宜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成长的制度,注入竞争活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实现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促进。

  基于此,唐河县在广泛调研座谈、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在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开展“抓发展、提形象、强党建、促和谐”大比武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大比武活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强村支部书记争先创优的荣誉感、不负重托的使命感、担当作为的责任感和不敢懈怠的压力感,促其履职尽责,把广大群众的事情办好。

  二、主要做法

  大比武采取自评测评、互评点评、对标检查、现场观摩、成效公开等办法,每月进行一次考评排队,每半年进行一次比武竞赛,每年进行一次集中点验。

  一是突出重点定内容。大比武以“人争先进、事争一流、有旗必扛、逢先必争”为工作导向,将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美丽乡村、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全面开展比(比武)、排(排队)、亮(亮晒成绩)、兑(兑现奖惩),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党的建设方面要求村支部书记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切实履行抓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建好阵地,落实好有关制度和机制,最终实现基层基础大提升、党员素质大提升;经济发展方面包括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施精准扶贫等方面,最终实现农村收入有提高、集体经济有增加;美丽乡村方面包括改善村容村貌、创建村风文明、树立良好形象等方面,最终实现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风民俗健康向上、干群素质得以提高,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社会稳定方面包括强化治安防范、化解矛盾纠纷、落实信访责任、开展法制教育、抓好安全生产等方面,最终实现治安状况良好、信访形势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高。

  二是强化素能打基础。大力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素能提升”工程,探索建立以县委为主体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县委常委带头讲党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讲座、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现场教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和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观摩学习等形式,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培育培养力度,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着重从治村贤人、致富能人、经济富人中选拔、培养、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在管理中发现培养人才,并逐步推动其尽快走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岗位。

  三是对标定位抓经常。各乡镇根据县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各村(社区)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按照“四项重点”,设定年度工作目标。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对标定位,确定年度岗位目标,细化年度工作措施,制定年度工作规划,并与乡镇党委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岗位责任目标清单,向本村(社区)党员群众公开作出承诺。每月由乡镇党委进行一次督促检查、点评指导、考评排队,定期公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目标和具体进度,强化过程监管,抓牢工作落实。

  四是比武点验激活力。各乡镇根据“四项重点”,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分别筛选树立本地工作标杆,引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一步牢固树立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和竞赛意识,积极参与比武竞赛,努力掀起学榜样当标兵的工作热潮。比武竞赛以乡镇为单位,每半年组织一次。各乡镇根据年度目标任务,采取“面对面”“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和发言交流与实地观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互评与乡镇(街道)相关领导点评相结合等形式,以比思想觉悟、比基础设施、比经济发展、比服务民生、比措施落实、比工作实绩、比特色亮点等为内容进行台上比武、互评打分。2016年,各乡镇共评出优胜村88个。集中点验由县委牵头,每年组织一次。各乡镇对照“四项重点”,从比武优胜村(社区)中筛选推荐1-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集中点验。2016年度集中点验,全县各乡镇共派出30个优秀村同台角逐,通过现场观摩、擂台比武综合打分,最终评出前十名为全县“优胜村”、后二十名为全县“获胜村”。

  五是科学评价显实绩。按照具体考评方案,综合考评排队、比武竞赛、集中点验等方面成绩,形成大比武结果,并与经济奖惩、评先评优、年度考核挂钩。大比武活动中,优胜者要给予重奖,落后者进行处罚。优胜者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并积极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大比武结果要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在年度大比武活动中,有一次比武竞赛处于末位的,年度考评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有两次比武竞赛处于末位的,年度考评不得评为“称职”及以上等次。同时,还要作为年度评选“优秀(功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提高其政治、经济待遇的主要依据。2016年,县财政拿出166万元,用于表彰奖励比武优胜村和获胜村。对10个优胜村(社区),每村奖励5万元、奖励李怀玉等10名村(社区)支部书记每人1万元;对20个获胜村(社区),每村奖励3万元,奖励李中林等20名村(社区)支部书记每人3000元。

  三、初步成效

  通过开展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导向,端正了风气,提振了士气,凝聚了合力,促进了工作,全县上下人心思进、只争朝夕、加快发展成为工作新常态。《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唐河县党委摆擂、支书比武的做法予以报道关注。

  一是找准了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抓发展上,郭滩镇李庄村瞄准银杏种植、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良种繁育四大产业,多渠道增加了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年终比武点验获得全县优胜村第一名,成为各村竞相学习赶超的标杆。在提形象上,毕店镇夏庄村、上屯镇甘河湾村等村着力从美丽乡村建设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成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在强党建上,一些村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筑阵地,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带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涌现出像龙潭镇段庄村支部书记刘丰珍、黑龙镇尹田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勤等一批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老当益壮、斗志不减的先进典型;涌现出像上屯镇甘河湾村党支部书记李中林、湖阳镇周安村党支部书记陈林玉等一批年富力强、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昂扬向上的先进典型;涌现出像城郊乡刘马洼村党支部书记鲁俊合、源潭镇李湾村党支部书记袁德国等一批善于抓班子聚民心的先进典型,使这些村实现了由乱到治、后进变先进。在促和谐上,一些村注重治安防范,积极排查信访苗头,化解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社会大局长期保持和谐稳定。城郊乡果园村推行“三怕三不怕”工作法(“不怕村里有纠纷,就怕干部不认真”,“不怕群众有意见,就怕干部方法简”“不怕群众不服气,就怕干部没底气”),三十年来共调处村民纠纷1800多件,件件不出村,事事有结果。

  二是提振了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在大比武活动中,各村主动找差距、查原因、立标杆、下战书、定措施、补短板、表决心,比出了打擂的“火药味”,比出了竞相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大比武活动,一方面,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先进村不再坐井观天、盲目自大,普遍感到有点坐不住了,知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后进村知耻而后勇,纷纷自加压力,奋勇向前,极大地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把“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基础比发展”的热潮引向了农村一线;另一方面,既亮晒了成绩、展示了风采、树立了标杆,又比出了短板、比出了差距、比出了压力,更比出了干劲,激发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赶超的浓厚氛围,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振士气、加压鼓劲、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效果。上屯镇高庄村70多岁的支部书记,任职30余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勋村支部书记,因一心为民、踏实干事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拥护,近年因年龄偏大萌生退意,思想上出现了滑坡,导致工作动力不足。通过大比武活动,使他看到了先进村的发展势头,正视到自身的差距不足,感到触动很大,从而激发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再创一流的斗志。标杆高了、担子重了、压力大了、节奏快了、劲更足了成为村支部书记的一致共识,创造争优正在成为唐河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搭起了施展本领的大舞台,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村支部书记队伍。唐河县委注重两手抓,一手抓培训提素质,一手抓活动练本领。2016年以来,先后对全县525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9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进行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首次对全县525个村支部书记进行“双节”廉洁恳谈,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乡镇半年、年度比武,县委年度集中点验,搭起了村支部书记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舞台,有效解决了等靠要、慵懒散、进取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村支部书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升了带领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打造了一支有思想觉悟、有工作激情、有责任担当、有丰硕业绩的高素质村支部书记队伍,进而树立了“一个好带头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传统,一个好思路,一个好产业,一个好民风”六个好标杆,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四、几点启示

  启示一:开展大比武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一种有效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在“学”上抓重点,在“做”上创实效,在“常”上出实招,唐河县顺应时机,在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开展了“大比武”活动,把“学与做、比与创”贯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过程,同步推进,同频共振,持续开展,找准了学习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契合点,较好地发挥了载体平台的引领、牵动、督导和落实功能, 丰富了学习教育内容,在建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长效管理机制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为加强这一群体的管理和考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启示二:开展大比武活动是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考评体系的一种有效突破。在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考评的问题上,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评的内容、方法、程序、结果运用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因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千差万别,各个乡镇的考评体系又存在差异,结果导致考评工作不均衡。而唐河县开展的村支部书记大比武活动,按照“抓乡促村、以乡抓村、分级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定量对比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确保考评结果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坚持分层负责与分级推进相结合,其中对乡镇党委活动组织情况的考评,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活动参与情况的考评,由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实施,确保考核主体职责分明、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坚持岗位对责与绩效对账、强化特色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突出对标定位,实现考核内容和考核对象全覆盖;坚持平时考核、擂台比武、集中点验、年度考核相结合,以日常考核为基础,突出擂台比武,将考核评价贯穿于大比武活动全过程,较好发挥了考核评价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启示三:开展大比武活动是落实农村工作“书记抓、抓书记”的一种有效手段。村支部书记是关键中的关键、堡垒中的堡垒。为有效解决农村党支部书记“没干头、没盼头、没落头”的问题,在大比武活动中,我们将农村工作目标量化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美丽乡村、社会稳定四大项20余小项内容,通过擂台比武的形式比出成效、亮晒成绩,并加大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支部书记干得好不好让实绩“说话”,干得突出不突出让考评“评价”,上与下让等次“发话”,通过传导压力,进一步强化了村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主业主责意识,找到了一把激活基层党建的“金钥匙”,起到了“落一子而活全局”的良好效果。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五

  一、背景和起因

  建立干部召回管理制度,从严从实开展干部召回管理工作,是凤冈县委立足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凤冈发展实际,围绕全县干部现实需要所开展的一项应时顺势的工作。

  (一)开展干部召回管理,是凤冈落实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作风建设八项规定、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等制度,将从严治党提上了重要日程。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更是将从严治党推到至新高度,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制度,让从严治党、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严实。党中央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硬态度和政治决心,各级党委政府就必须顺应形势,按照要求,坚定不移地抓好贯彻落实。凤冈开展干部召回管理,就是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具体手段,落实从严治党的具体抓手,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干部召回管理,是推动凤冈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凤冈县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与发展较好的兄弟县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总的说来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上的差距和“软环境”上的差距。硬环境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水利、城镇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这些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硬件不足,软件来补。凤冈要奋力发展,要后发赶超,就得在软环境上求突破。软环境的关键在“人”,软环境的差距主要就是“人”的差距,所以,凤冈通过干部召回管理,真正让干部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强化担当,凝聚起推动凤冈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开展干部召回管理,是凤冈教育管理干部的现实所需。

  在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更强了,违规违纪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在工作作风上,在担当精神上,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有的干部不想干事。没有真正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在工作中既不违纪,也不干事,“不作为”一定程度存在,疲沓拖拉,能拖则拖,无紧迫感、无责任感。有的干部不敢干事。在面对发展机遇时,争的力度不够、抢的意识不强,不怕耽误发展,就怕担上责任,畏首畏尾,怕出乱子、怕打棍子、怕丢帽子。有的干部干不成事。有的能力不足,缺本领又安于现状,不愿提升;有的缺乏钉钉子精神,遇到困难就躲,碰到麻烦就推,避开了挑战,也错过了机遇。凤冈县开展干部召回管理,就是要通过集中教育、跟踪考察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回炉淬火,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问题,为凤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定规矩、立标尺,推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政令畅通。县委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常委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委组织部,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干部的副部长任副主任,从县纪委、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人社局等部门抽专人办公,保障了政令畅通,一个声音传到底。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保障公平公正。在借鉴黔西南州实施干部召回管理的经验上,办公室起草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和干部召回管理方案,对召回管理的对象、召回管理方式、处理办法、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规定,然后召集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进行座谈,修改后再次下发各乡镇各部门,广泛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形成共识后,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三是把好方向原则,落细落小抓常。县委出台的《办法》和《方案》,在召回情形、召回程序、管理方式上,从方向性和原则性给各单位党委(党组)宏观把控,具体的实施细则,由各单位结合单位工作性质、干部作风实际自行制定。重点从干部上班、开会迟到、早退,玩手机、打瞌睡等,这些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抓起,并形成常态化。全县14个乡镇67个县直部门均制定本单位的干部召回实施细则。

  (二)严规则、重执行,保障干部召回制度常态化。一是突出公平公正确定召回对象。为保证干部召回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开展,确立了“双服气”(被召回管理的干部服气,未被召回管理的干部也服气)的原则要求,坚持不定指标、不分名额,采取各单位主动上报、对照县委政府督查局的通报和纪委(监察局)处分文件、县级领导建议等多种方式收集召回管理人员初步名单,最后由干部召回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研究确定,确保做到应召尽召。二是突出从严抓实集中教育。对召回管理的干部,开展为期一周的封闭式集中教育管理。集中教育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直至培训结束,学员一律不准外出。为保证集中教育取得实效,县召回办、纪委、督查局轮流派专人紧盯学员课堂纪律。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开设了党纪政纪法规、执行力建设、政德建设等课程,并组织到县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和看守所接受警示教育,用发生在身边的鲜活事例,教育被召回管理的干部,进一步增强规矩意识、纪律意识。集中教育结束后,还通过严格的考试测评,并结合心得体会、遵守纪律情况,对召回管理干部进行量化考核。三是分类进行跟踪考察。对集中教育考核不合格的干部,县委分别安排到县级难度大、任务重、矛盾多的重点项目进行跟踪考察;考核合格的干部,由其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安排重点工作开展跟踪考察。跟踪考察为期1个月。考核单位严格按照跟踪考察要求,安排召回干部的具体工作,严格管理,认真填写《召回干部跟踪考察总结鉴定表》,并就考察是否合格、是否愿意接收回原单位提出具体明确意见。对跟踪考察不合格的,将进入组织处理环节,包括转岗、待岗、免职、降职、降级、辞退或解聘等处理方式。

  (三)抓宣传、强引导,凝聚干部召回转作风的共识。一是策划“你如何看待干部召回管理制度”电视访谈。明确县电视台,围绕“你如何看待干部召回管理制度”,邀请12名领导干部解读干部召回管理制度,畅谈对干部召回管理的看法。12名领导干部的解读分六期在凤冈电视台滚动播出。二是策划“你如何看待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大家谈。从评论、解读的角度,分别向广大党员、干部征稿,将优秀稿件通过网络平台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凝聚了共识。三是组织“召回干部谈心谈话”座谈会。干部召回集中教育、跟踪考察结束后,县召回办组织被召回的干部进行谈心谈话。通过大家坐下来面对面沟通,由被召回干部谈感受、讲认识、说转变,进一步疏通干部思想,提高干部对纪律规矩的认识,解决了丢面子、怕影响等问题。

  三、工作成效

  (一)干部思想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通过集中学习教育,干部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理解认同、感谢组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真正的转变过来了。一名乡镇干部因不按时完成任务、上班期间饮酒被建议召回,在座谈会上谈认识时说:干部召回是县委关心干部的加油站和助推器,虽然被召回后,年终考核时,经济上损失了1万多块钱,但是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在这里得到的改变,那是你花1万多块钱都买不到的。一名公安干警在谈认识时说:如果没有这次召回,我的亲朋好友同学还会继续找我违规帮他们办理业务,我很感谢组织,让我悬崖勒马。一名被召回的科级领导认为:召回总比解聘好,集中教育总比走进监狱强。

  (二)干部工作作风发生历史性逆转。干部召回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极大转变。从会风看,往常开会迟到、早退、会场接听电话、随意走动、打瞌睡和开小会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从上班看,不再有上班一张报、一杯茶,各个科室随处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从日常行为看,随意停车、乱穿公路,不守规矩进歌厅、娱乐场所的现象日渐减少。一名已从乡镇调县直部门的干部,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假外出等问题被召回并退回原单位工作,他接受采访时说:通过集中学习,让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现在在工作中,我常常检查自己,随时提醒自己严守规矩,别犯错。如今已经成为乡镇的村书记,受到干部群众和党政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干部干事效率发生突破性提高。干部一旦思想认识上去了,工作作风转变了,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和激情,工作的效率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一名村总支书记因开会打瞌睡被召回,学习教育结束后回到工作岗位,带领全村干部想办法、出点子、找项目,无中生有的创造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村集体经济翻了几番,成了全市党建扶贫现场会的观摩点,在2016年换届中被提拔为副镇长。一名科级干部被召回后,回到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干部职工和单位领导的广泛认同,后被组织调整到更为重要的工作岗位,独当一面。

  四、几点启示

  (一)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党委必须高度重视。干部召回作为推进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抓手,是党委分内工作职责,必须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上下齐心,共同发力。干部召回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实施干部召回管理,最终是要达到“不召回”的目的。各单位在对待干部作风问题上决不能有“护犊子”、避重就轻的心态和行动,决不允许有的单位在真枪实弹、老老实实的干,而有的单位则可干可不干或持观望等待态度。同时,干部召回不能只针对普通干部,不能只搞上级监督下级,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除按县委规定的方式召回外,还要主动的把自己摆进去,做到以上率下、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二)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思想必须放在首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干部思想症结解决不好、作不通,任何手段都 不可能激发干部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干出成绩。因此,实施干部召回必须坚持对事不对人、公平公正,必须与被召回干部做好思想沟通,必须让被召回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后思想认识有根本性转变。

  (三)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干部召回管理是“一把手”工程,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主体责任是“一把手”的份内之事和应尽之责。“一把手”要严格落实抓党建、抓班子、带队伍的主体责任,要自觉把管干部、带干部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从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转变为主动管、创新管、大胆管。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尺对准人,杜绝拉关系、讲人情,不搞“下不为例”,以铁的纪律、严的要求召回惰政干部。

  (四)实施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必须着力常态长效。干部召回管理重在平时、要在细节、贵在经常。要扭转“一阵风”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思想,要重点针对干部存在的小毛病小问题,及时提醒、及时打招呼,防微杜渐。制度要求做到的,坚决执行;令行禁止的,坚决不做;灵活把握的,从实际出发。通过从严要求、从严整治,保障制度的稳定性、严肃性、连续性。

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相关文章:

1.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范文集合(一)

2.基层干部工作心得感悟

3.基层干部个人述职报告范文精选3篇

4.2019年基层干部个人工作计划

5.工作创新心得体会精彩范文

6.基层干部工作心得体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