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欢迎查阅!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1
一、 新课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
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滋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无药可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1、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展示艾滋病防治的标志,见右图)
◆过渡语:20世纪80年代末,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其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吁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的国际性标志。标志所蕴含的含义归纳为三个方面:关心与关注、希望、支持。
2、除此之外,同学们对艾滋病都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 新课讲授
◆导入语:同学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对于艾滋病,不了解的人,听起来觉得可怕,甚至有“谈艾滋色变”,对患者避而远之的误解。所以我们要科学认识艾滋病,正确识别易患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并关爱艾滋病患者。
(一)艾滋病
1、同学们能告诉我,什么是艾滋病?(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并回答。)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英文名缩写HIV,如右图)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理解
免疫缺陷——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用现代的观点来讲,人体具有一种“生理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视”的功能叫“免疫”。而人的免疫功能丧失,就会导致其它平时不会致命的小病毒入侵没有防御的人体,感染其它疾病,从而引发多种症状而致命。
(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过渡语: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免疫功能的破坏是可怕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警惕和防御艾滋病呢?这里,我们必须要弄明白一个问题: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课前学生搜集了一些艾滋病的有关资料,下面我们分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发言,介绍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案例展示——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某边远地区张某,结婚后生了一女儿。后来在一家不正规诊所输液时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他全然不知。不知不觉通过性传播传给了他的妻子,不久妻子又怀孕了,又将艾滋病病毒通过母亲传播给了小女儿,小女儿在出生后由于艾滋病不久就夭折了。随后张某和妻子也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大女儿活在世上。
2、张某、妻子和小女儿分别通过什么途径感染了艾滋病而死亡?(学生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3、师生归纳:艾滋病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
1、性接触传播:
(1)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2)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2、血液传播:
(1)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2)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3)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
3、母婴传播:
(1)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2)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3)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三)艾滋病预防措施
◆过渡语: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其中细化的内容也是易患艾滋病的危险行为。那么作为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来预防艾滋病呢?(讨论归纳:中学生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性行为;
2、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最危险的行为之一,抵制毒品,珍爱生命;
3、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输血、打针,不与他人共用医疗器械;
4、不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5、不共用剃须刀;
6、不接触易刺破皮肤和粘膜的器械,如美容、纹身等;
7、不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
8、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等。
三、课外延伸
◆过渡语:我们中学生,要科学认识艾滋病,学会识别日常生活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
1、展示正常人与艾滋病人各种行为的图片,如握手,拥抱,亲吻等,如图。
2、练习:识别不会患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3、师生归纳:与艾滋病人一起工作、吃饭、握手、拥抱甚至同居一室,都不会染上艾滋病毒,所以艾滋病的恐慌是不必要的。并且还不应对艾滋病患者避而远之,而应该给予关爱。
4、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以此呼吁全世界的人们行动起来,关爱艾滋病患者,共同预防艾滋病。
(1)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
(2)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的独立广场上,孩子们排队站成象征着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标志的红丝带形状。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每天的每一分钟都有一名儿童死于艾滋病。
四、本课小结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我们来总结一下学习的主要内容:
1、易患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可以从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来区别: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2、与艾滋病患者的正常接触行为包括一起工作、吃饭、握手、拥抱、同居一室等。
3、关爱艾滋病患者,共同防治艾滋病。
五、课后作业
◆过渡语:学知识就是要学以致用,那么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1、向亲戚朋友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2、写1~2条广告语,呼吁社会共同关注艾滋病患者。
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班会教案: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
二、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艾滋病
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请谈谈你们自己的看法。
(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2、小组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三) 艾滋病预防措施
1、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
2、小组讨论总结
(四)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1、小组讨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有什么危害?
2、小组代表发言
三、课外延伸
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 )
(3)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
(4)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
(5)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
四、布置学生家庭作业:
回家后将本节课所获取的知识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
《预防艾滋病?识别危险行为》教案
(2009-11-06 19:28:17)
授课稿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3
一、活动背景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我们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什么是艾滋病;
2.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3.感染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4.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主办单位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班委会
四、活动对象: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数学与计算科学系2015级3班全体学生
五、活动主题
对艾滋病的了解与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
六、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5年12月3日
地点:数学楼211
七、活动内容
1.前期准备
宣传委员在班上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大力宣传,让同学们提前大概去了解一下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2.中期阶段
(1)主持人介绍什么是艾滋病及艾滋病的流行状况,让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学生代表甲发言,主要是告诉同学们艾滋病的一些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去预防艾滋病。
(3)学生代表乙发言,讲解艾滋病患者在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的主要症状。
(4)学生代表丙发言,就艾滋病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进行分析。
(5)同学们自由上台发言,就你个人对艾滋病的了解和看法进行描述。
(6)班长对本次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为主题的班会进行总结,主持人宣布此次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7)整场班会过程由相关人员进行视频的录取与照片的拍摄。
八、活动总结
此次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虽说这次班会的准备有点仓促,但班委的各项分工合作中仍是有序的进行,同学们也非常积极的配合,这些无疑是本次班会的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仍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积极参与进来,还处在氛围之外,这样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4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10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
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重点介绍两方面。
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学生自主发言
2、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学生小组讨论
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四、课堂小结
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5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活动重点;
1.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如何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致孤儿童。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朗诵配乐诗:一种声音--致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一种感觉叫受伤 /有一种心情叫绝望/我终于知道/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感觉不到阳光/也看不到希望/我站在人前/销蚀得只剩下一团悲伤/黑暗难道比光明更永恒/痛苦难道比幸福更深刻/我大声质问智慧/没人能告诉我/这灾难到底是谁的错/当孤单不再孤单/当茫然不再茫然/我终于明白/
生活本来没有太多答案/有一个温柔的声音提醒我/提醒我的尊严和坚强/即使没有了翅膀/目光依然会飞翔/即使没有了目光/心依然会向往/来吧我的战友/擦去眼泪手拉起手/让我们登上高山之巅/傲然面对苍苍青天/在这里立下永恒誓言/站起来是巍巍山关/倒下去是洋洋江川!
通过配乐诗朗诵,引出艾滋病的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名字叫--艾滋病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仅受到疾病的侵扰,而且还要遭受别人不理解和歧视的痛苦。
(二)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艾滋病的危害
1.PPT展示艾滋病的具体案例
2.学生分组讨论
(1)艾滋病对个人有哪些危害(2)艾滋病对家庭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艾滋病之所以可怕在于它具有传染性并且目前不可治愈,所以我们要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注重预防。
(三)通过对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激发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欲望,从而转入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学习。
1.请生A简单介绍艾滋病的概念、起源等基本常识(课前准备)
2.请生B做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态势的国情报告,用详实的数据让学生感受我国艾滋病态势的严重性。(课前搜集)
3.请生C回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
4.学生讨论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5.教师讲解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两个概念的区分。
(四)播放姚明和NBA篮球巨星约翰逊等所做的公益宣传片,复习所学内容,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增进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
(五)小品表演《与她在一起》
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不但人长得漂亮,成绩也非常优异。同学们都愿意与她交往,但后来偶然得知:这位同学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原来的学校因为受不了别人对自己歧视的压力才转学到新的学校。于是在班里引起了恐慌,后来在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下,同学们都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了正确的认识,同学们又和她走在了一起。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2020年艾滋病宣传主题班会教案优秀内容
★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 2020防艾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初中
★ 12月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记录内容
★ H1N1流感病毒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三篇
★ 《禁毒法》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远离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上一篇:121艾滋病宣传日主题班会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