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一起看看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查阅!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文中的某些语句、文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
(3)认识并初步学习杂文这种文艺性论文,理解鲁迅的杂文的社会作用和实际意义。
(4)认真领会鲁迅杂文的强大说服力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5)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树立并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 鲁迅 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 1934年9月25日 ,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⑶驳论文简介。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思考文章的论证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批驳敌论。
第一个层次(3—5自然段)驳论敌论论证;
第二个层次(6—8自然段)驳敌论论
第三部分: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9自然段)
四、阅读第1、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五、阅读文章3~5段,思考: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观点,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逐层推进的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
七、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观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研讨课文三、四部分。
(二)整体感知
文章在批驳对力•论证的基础上作了正面立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三)教学过程
1.指名朗读6~8段,要求学生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
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 9月20日 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齐读文章最后二段。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5.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丁“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与本文背景相关的鲁迅的另一篇驳论文《“友邦惊诧”论》,学习其驳论点与驳论据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论据是真,但不能证明论点
错误 直接反驳 正确
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间接反驳我: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课前预习务:
1.借助课文注解或工具书理解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思,如: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等。
2.复印《水浒传》第12~18回故事情节给学生自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
3.预习思考题:
(1)课文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4)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5)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6)如文中题目,能否改为劫取生辰纲?试图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分析。
4.在阅读中注意标示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水浒传》-书的主题,成就等。
二.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三.围绕题目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难点)
四.概括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解疑释惑。
教学方法:以学为主,以读为本,读、思、议、问、写相结合,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教具:投影仪。
教学课时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语(1分钟)
大家知道刘欢唱的《好汉歌》,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学生:《水浒传》)对,就展现了108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选《水浒传》第十六回中的《智取生辰纲》。
二、了解《水浒传》的主题、成就等。(4分钟)
用投影仪显示以下内容
作者与《水浒传》简介
施耐庵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文学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领导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
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100回本和120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70回本。
《水浒传》是我国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三、由题启思.(5分钟)
用投影仪显示以下问题
1、请同学们想想这生辰纲按理应该说属谁的?()
A、杨志 B、吴用等七人 C、梁中书 D、蔡京
2、能否运用生辰纲一词,并联系上A、B、C、D中的人物,用简洁的语言造出一句能够概括出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的话来。
答:
(此题旨在检查学生对课文预习的整体把握情况,并有意训练学生对全文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小结:(略)
四.理清课文的叙事线索。(6分钟)
1.接着,大家讲讲课文在叙事上具有什么特点?
用投影仪显示全文线索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双线结构:
2.结合练习一思考:作品是怎样处理这两条线索的?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情节结构的理解〉
小结:(略)
五.讨论预习思考题。(13分钟)
用投影仪逐题显示,逐题讨论。
(1)课文直接写热的有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处,为什么要这样写?
(2)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4)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5)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一下他的思想性格特点。
(6)如文中题目,能否改为劫取生辰纲?试图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去分析。
(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亦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而要具体落实这个学习的重难点,可以通过讨论、分析、解决以上问题来实现,因为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人物形象、情节构思、作品语言等方面去设计的,真正帮助学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小结:(略)
六.学生自由思考与提问。(10~12分钟)
学生问题选录
1.文中的老都管姓什么?他是梁中书的什么人?
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诗在此有没有特别的社会意义?或者有什么作用?
3.……一个客人把钱还时,一个客人便去揭桶盖,兜了一瓢酒,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请问这里的几个客人是否同指一人呢?
4.酒一般是用来驱寒保暖的,怎么可以用来解渴呢?而且在文中写明是白酒(见P93页第一行),看来不会是假冒伪劣商品吧?(这个问题提得很令人感到意外,独到而有深度,说明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5.为何要到最后一段才把这八人的姓名交待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这环节旨在改变学生长期来处于被问的学习状态,实行教学民主,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善问、勇于探索的品质,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回答:(略)
七.课外练笔。(2分钟)
大家试想:假若吴用、晁盖等八人在黄泥冈直接用力取的办法,能否夺得生辰纲?请大家大胆展开想象,在写作中重点突出力取的场面描写。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写的小说最精彩。
(通过设计这道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创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八.小结。(1分钟)
今天只是学习了《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其实,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需要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鉴赏。下课!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水浒传》作为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小说,尤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在刻画人物时细致入微的笔法,矛盾冲突也成为人物展现个性特征的重要环节。《智取生辰纲》中既有个体形象,又有英雄群像,仔细咀嚼,这些人物便如浮雕般凸现于纸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文题或有关情节寻找突破口,深入体味人物的特征和命运,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资料显示屏]
《水浒传》是我国秀的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
由于《水浒传》的卓越成就,文人竞相学习、仿效,形成了明中叶以后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繁荣,出现了说唐系统、杨家将系统、说岳系统等不同系列的作品;除此之外,对其他题材的白话小说如《金瓶梅》,也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同《三国演义》一样,《水浒传》也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摘自《水浒传》前言)
设计A
1.思路:抓住题目《智取生辰纲》中的智字,由此做深入挖掘。取者无疑用了智,而失陷生辰纲者就愚钝到极点了吗?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或矛盾的双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
2.导语设计: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3.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人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与杨志故事相关的十二、十三回故事梗概,为学生将课文(第十六回)的内容与前面的故事内容很快衔接扫清障碍。
第三步:解释课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义(解释略)。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
第四步: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
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
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设计B
1.思路:以对小说中主要人物杨志的分析为主线,以对老都管分析为副线,看梁世杰对杨志命运的决定作用,从而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2.导语设计(同设计A)
3.教学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同设计A)。
第四步:设置归纳总结性题目。提供材料,由学生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组材料:
(1)杨志改变行程时间:
原:五更一日中
现:辰牌一申时
(2)那十一厢禁军,担子又重,无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鞭打,逼赶要行。
(3)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第二组材料:
(1)杨志道: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谁敢在这里停脚!
(2)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
(3)众军欲买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
(4)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着……胡乱容他们买碗吃罢。
问题:以上两组材料能表明杨志怎样的心理状态?
明确:第一组材料表明杨志在押运生辰纲途中时时小心,不敢怠慢。第二组材料表明杨志抵达黄泥冈后,对地形、对人、对事件的高度警觉。
总结:无论是时时小心还是高度警觉,都表明杨志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他太在乎此行的成功了,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解生辰纲这个任务了。因为他急于靠功而获赏,改变自己现在的罪犯身份,从而稳步上升,落个封妻荫子。杨志急于抓住这个契机,实现自己命运的转折,仍旧保持将门之后几世忠臣的美好声誉。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志把赌注重重押在了护送生辰纲这一行上,所以他不惜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纲别出事。
第五步:从老都管之口,看梁世杰对杨志的用。
老都管虽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但他的作用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由以下几方面可见其身份:
(1)老都管道:我自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杨志无可奈何)
(2)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只能辩解)
(3)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语气十分强烈):
(4)老都管竟来对杨志道:那贩枣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只能依从)
明确: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老都管身份不同一般,是梁世杰的亲信。
②梁世杰派老都管随行,相当于督押,是对杨志的监督。
③老都管言语中充满对杨志的渺视,足见梁世杰对杨志的态度。
总结:老都管是梁世杰的代言人。梁世杰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他用的是杨志的艺,而非杨志的人。杨志的悲剧也正在于此。杨志在失意得志之后,最终等到的是幻灭。梁世杰对他的用,决定了他的贼寇命运。总之,力图通过此设计来理解以梁世杰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起义英雄间的矛盾,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设计C、
1.思路:在执行设计.A或B的前提下,为理解、体会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技巧和《水浒传》结构有机结合又独立成篇的特色,附加阅读茅盾先生的文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以助阅读、理解功效。
2.导语设计、教学步骤同前。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模板
★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 下册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模板
★ 九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模板
★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 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模板
★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模板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上一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