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分享
五柳先生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文化名人,他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提出了“多读书,不求甚解”的观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
读书的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
读书的态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现在许多人断章取义的以“不求甚解”为读书的方法,却忽略了前者得是“好读书”,而后还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种联系,便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其居室环境: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意思为: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分享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百读不厌,在这篇袖珍短文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独立特行的五柳先生。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五柳先生其实就是陶渊明。读《五柳先生传》,感受五柳先生的率意而为,恬淡自足,“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被五柳先生的独特人格深深感染。
一、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个“闲”字,写出了五柳先生那种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追求来。豁达超脱,飘逸,非一般世俗人之所能做到。五柳先生淡定自然,无欲则刚。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愿多语,喜欢清净,独自“种豆南山下”。从这“闲”字,我想到了“草盛豆苗稀”的原因,但不是偷懒,更不是得过且过。闲是什么?是悠闲自得?是淡定自如?是不愿参与,甘愿沉沦?是不热衷功名利禄?是看破红尘?是超然物外?是耶?非耶?“闲”是和“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因为不在乎荣利,所以甘于清闲,甘于悠闲。闲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由此,我想到了《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苏轼被贬,远离庙堂,失意之时,以赏月自娱,成了名副其实的“闲人”。可是,苏轼的“闲”,给人一种酸楚之感,还没有达到五柳先生的孤高境界,五柳先生的“闲”完全是一种放弃,是一种彻底的决裂。是一种淡定,是看透之后的了悟,不愿为无谓的事忙碌。也许只有“闲”才能觅到静,才能过瘾!人淡如菊,心静如水,不起波澜,这就是人生的境界。
二、五柳先生“好读书”。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根据个人的阅读习惯,可采取自己最喜欢最惬意的方式。五柳先生喜欢囫囵吞枣,喜欢领会要旨,重在品味意趣,不去纠缠个别的词句,而是专心体会玩味大意。五柳先生在乎的是读书的那种独特滋味,寻觅的是读书的快感,追求的是读书的那种意境。而不在意点滴的知识,不拘泥于个别的字词,这是读书的一种超脱。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五柳先生全身心投入到书中,会兴奋起来,高兴的忘记了饮食,忘掉了这个世界,达到痴迷忘我,完全进入一种境界。心中只有书,只有快乐,只有情趣,确实非同一般。这才是真正的好读书,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者。五柳先生读书的兴趣,投入,那份陶醉,让我们羡慕。
读书不需别的,只要喜欢就行,只要好读就行。只有好读,才能读好。在读中寻找快乐,在读中寻找满足。五柳先生读书,不是单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寻找快乐,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兴奋点,也许是想到书里躲一躲这个污浊的社会吧!
三、五柳先生“性嗜酒”。酒是什么?“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好酒成了五柳先生的性格,成了五柳先生的爱好志趣,成了他的天性。五柳先生率真直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为何要醉?为何“必醉”?不醉不能算喝酒。必须醉,一定醉,并且把人家的就喝得精光,喝尽,这才是五柳先生。五柳先生豪爽率真,不遮掩,不避讳,不伪装,无所顾忌,这才是一种真生活,是一种真洒脱,这是一种纯粹的汉子。
五柳先生用酒故意麻醉自己,想进入一种特殊的世界,想和这个污浊的社会做短暂的告别?也许只有麻醉自己,才能得到暂时的超脱。这种醉是幸福的,是快乐的,自由的。五柳先生的这种快意人生,值得玩味。五柳先生的醉,也许不是真正的麻醉,而是陶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酒成为五柳先生的知己,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五柳先生虽贪但不过度恋,他敢于舍,他懂得退。舍很重要,退更重要。“不吝情去留”,不纠缠,不迷恋,这是喝酒的一种境界。有的人,喝酒贪,过于迷恋,无度无束,不知道收敛,不懂得罢休。醉后的等待是可怕的,既然要醉,为何还要期待什么?当停则停,当止则止。五柳先生,嗜酒,但没有成为酒徒,也没有摆出一副疯癫之象,这就是饮酒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
四、五柳先生安于贫困。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箪瓢屡空”,甘心“短褐穿结”。对于这样的生活,他“晏如也”。安然,淡然,自然,超然,这就是五柳先生的生活境界。五柳先生视富贵为粪土,淡泊名利,喜欢“闲”,喜欢清净,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喜欢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为了摆脱贫穷而丧失人格,没有为了追求富贵失去自我。虽贫穷但有气节,虽贫穷但有自己的品格。五柳先生淳厚朴实,坦然面对生活,在贫困中实现了人生境界的自我提升。
污浊的官场是一个无情的大染缸,他不愿意进去,怕被染黑,怕失去真实的'自己。贫穷不可怕,怕得是在摆脱贫困中失去自我。荣华富贵不是他的追求,不是他的目标。他为了守住节操,甘于抛弃名利,甘于辞官归隐。退也吧,隐也吧,都是为了躲避这个社会。归隐好啊,到一个洁净的地方,独享那份清白,独享那份纯洁。这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五、五柳先生“常著文章”。五柳先生喜欢著文章,而且笔耕不辍。他写作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不为获得官方的认可,不为炫耀自己的天才,而是“自娱”。五柳先生那颗孤独的心,很少有人能理解,很少有人能读懂,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最明白。他借著文安慰自己,挥洒自己,解放自己,排解自己。他通过写作来解愁,来打发时光,写作是他和这个世界最好的对话。他在诗文中展示自己的志趣,表达自己的理想。《桃花源记》、《归田园居》、《归去来辞》都是他
心灵的写照,都是他追求的结果,都是他理想的寄托。五柳先生的志趣在哪里?五柳先生的理想是什么?在南山下的豆田里,在菊香四溢的东篱边,在桃花源人的梦里。
“心远地自偏”,心静自然凉。五柳先生觉得那颗心最重要,最需要清醒。自己立志远离污浊,就一定找到自己的归宿,美好的灵魂就不会被玷污。因为没有功利,没有利益驱使,全是心迹的表露,所以五柳先生留下的美文跨越千年成为经典,惊醒了千人万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他在不断地追求着,实践着。“忘怀得失”何意?不能要的,坚决要抛弃,要理直气壮地舍弃。得到就是罪过,就会玷污灵魂。不把富贵放在心上,不把名利放在心上,不要把荣辱放在心上。有就是无,无也是有;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五柳先生不计较,不算计,不装在心上,懂得放下,懂得抛弃,所以才成就了伟大的人生。五柳先生的胸怀最宽广,也最洁净。五柳先生自始至终,都坚守节操,追求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这才是了不起的人生,这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分析
他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读书。五柳先生认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读很多书,对各种题材都要有涉猎,这样才会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
不求甚解。五柳先生认为,读书不要求甚解,不一定要把每个字都看懂,而是要读得宽、深、多,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敞开心扉。五柳先生主张敞开心扉,不固执己见,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才能从别人的经验和知识中吸取最大的精华。
深入思考。五柳先生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的过程,可以培养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注重读得多、广、深,不求甚解,敞开心扉,深入思考,这些方法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要固执己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
上一篇:做书签的方法简单又漂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