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中考语文、物理、化学试卷名师评析及高考诗词鉴赏常考描写技巧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语文、物理、化学试卷名师评析及高考诗词鉴赏常考描写技巧

  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精学堂的刘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诗词鉴赏常考描写技巧,赶快收藏!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常考描写技巧

  烘托与对比

  1.衬托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1)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比映衬,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2)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析】本诗与《石头城》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

  2.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元代王冕《白梅》的前两句:“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将“冰雪林”中洁白的梅花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花之高洁守志,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对比——对比手法鉴赏,我们要注意它的特点,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这里不多讨论,仅举一例: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析】“小白长红”指白花少,红花多。园中春花的艳丽和“日暮嫣香落”的结局,形成对比,藉以抒发个人感慨。作者正值青春年华,犹如“越女”,然而因避父讳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如花盛开时无人欣赏,其悲戚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诗悲剧气氛浓烈。“嫁与春风不用媒”说得轻松,其实花何尝愿意离开本枝,随风飘零。

  例: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陆游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技巧。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如《采莲曲》,这首诗歌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如陆游诗,“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晚常啼杜鹃。”两句,诗人以“林莺巢燕”的无声,反衬杜鹃的有声,好处是以寂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

  例: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析】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所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上面七绝,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亨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词,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也开启了下句中的“ ”。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析】(1)解行舟;人已远。(2)前者用“红叶青山”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用“满天风雨”是寓情于景,用悲凉之景来表达作者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虚实结合

  概念: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1.诗歌中的“虚”。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 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2.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划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关系: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诗上下片各分两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

  【析】这首诗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金圣叹在《水浒》批语中说:“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适合于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增加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化主题。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为实。对中学生的考试,不会太难,因此,能注意这几点区分就行了。比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析】程千帆说“西风吹老洞庭波”有三奇:秋城的到来,不从草木变衰而从湖水兴波见出,一奇也;湖波能老,二奇也;湖波之老,是由于西风之吹,三奇也。其实这首诗还有一奇,那就是只此一句写实,其余三句均为虚。“一夜”句是想象中有夸张,“醉后”句哪来实景?“满船”更在梦中。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析】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动静结合

  概念: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例1:简析下面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手法之一。如《山居秋暝》,对景物的刻画细致入微,既有自然风景图,又有田园生活图。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例2: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析】前两句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后两句明暗对比:一缕夕阳射进蔚然深秀的树林,落日余晖打在一块青青的苔藓上。这里为声衬静,用了衬托,也用了对比。

  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蜀相》一首是杜甫的七律名作,由诸葛亮的祠堂写到这位蜀汉贤相的一生事业。其颈联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之所以显得格外厚重,就是因为它所包容的内容异常丰富:前一句,抵得一篇《隆中对》,后一句,抵得两篇《出师表》;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他与先主刘玄德的君臣遇合,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治蜀的政绩和北伐的功业;“天下计”言其宏图,“老臣心”表其忠贞;……。老杜以外,哪个诗人曾有过这样的笔力?类似这种手法,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细节描写

  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如: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析】寓引古鉴今之意,抒凭吊今昔之情,向来极负盛名。《唐诗别裁》说它:“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养一斋诗话》称它:“一十个字,足赅《连昌宫词》六百字,尤为妙境。”究竟妙在何处?在于“小处寄慨,倍觉喝叹有情”(纪昀)。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谈资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下列小诗,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各显其妙: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张佑《咏内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欣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皆以陆为名。——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老龙钟七十强。犹有嫁时尘埃镜,东涂西抹不成妆。——陆游《阿老》

  【析】李端的《听筝》,以“时时误拂弦”的细节,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情态;张佑的《咏内人》,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陆游的两首小诗,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特别是张籍的《秋思》,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致使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推崇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

  色彩的渲染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析】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观察角度的变化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析】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描写紧十八盘时,运用的便是这种手法:远眺“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仰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近看“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俯视“低头望着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总之,景物描写,只有不拘一格,不一而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详尽描摹,才能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 仰视 ,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低头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

  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上文两句诗,即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例: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地表现了什么内容?怎样表现的?

  【析】这句诗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1.以少总多: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唐朝刘知己《史通•叙事》:“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王安石“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二是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够限制读者的联想。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溅欲迷人眼,钱草才能没马蹄。“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景物增加了个性,使我们知道这是早春,不是暮春。

  2.以小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

  特点:一是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 如:“梅花落地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这是小景,风吹初开柳叶,一一联想,东风驰荡,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二是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任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乔命运是“小事”,但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

  中考语文、物理、化学试卷名师评析

  今年中考语文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坚持落实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坚持考查语文核心素养。试题设计科学,注重品德修养,厚植家国情怀;讲述奋斗故事,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弘扬爱国精神,写好奋进之笔。

  姜东老师认为,试卷在继承以往命题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亮点突出。

  命题作文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立意积极向上,写作对象指向明确,选材自由有宽度。“声音”可以从多角度进行选材,如自然界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时代脉搏、世界回响等,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材料作文聚焦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表达集中到传统节日的视角,以清明、端午、春节为例,列举了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具有恒久生命力,同时又关注了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的当代表达,与时俱进。引导学生认识到“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

  综合实践“我和我的祖国”向祖国母亲70华诞献礼。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以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在试题之中,营造极富时代特点和联系实际的语境,彰显中考育人功能。启示考生深刻领悟新中国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幸福安定的生活,同时要牢固树立“安不忘危”的思想意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青少年都要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每一个人都要实现自身价值。

  杜晓明老师认为,阅读材料的选择注重思想内涵,关注学生品德修养。材料内容涉及古代文言经典,古典名著,现代散文,红色书信,报纸时政。切实发挥了优秀文化的浸润功能。诚信守时,勤奋刻苦,自我反省,仁义宽厚,为他人着想,不追求物质享受,专心致志学习,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进取精神,在试卷中都有充分体现,成为今年中考落实立德树人导向的有力支撑。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将关注读书学习的命题立意润物无声地贯穿于试卷始终,意在引导学生真实阅读、深入阅读,培养健康的阅读方式。整套试卷以《论语·子张》中的语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开始,课内文言文以宋濂讲述自己刻苦求学的故事作承接,课外文言文来自“关中书院学程”,与课内文言的求学内容巧妙对接,现代文中张抗抗讲述了自己从农场到艺校学习的目的“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整套试卷充盈着一股书香之气,坚定笃学的品质涵养,简约深刻的阅读启迪从古至今贯穿其中。

  两位老师一致认为,对联进入长春市中考试卷,从命题内容到形式与文言内容考查完美融合;中高考改革方案中的改革内容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关于书写能力的考查出现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值3分,意在引导师生加强书写训练,提高书写能力。

  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注重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持续关注优秀文化的考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关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综合考查文化传承与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在服务学业考试、兼具选拔功能的同时,引导语文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基于生活实际 注重能力发展

  2019年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评析

  两位多次承担中考命题任务,并担任组长的长春市骨干教师董国武老师和吉林省骨干教师、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市兼职教研员闫明哲老师,接受了访谈,对今年中考物理试题进行了专业评析。

  今年中考的物理试题注重基础,同时兼顾选拔功能。充分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并且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关心科技发展,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物理课程基本理念。同时关注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和逻辑推理等综合学习能力,考查视角比较新颖,对今后教学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减轻思维负担,注重能力培养

  从整体来看,试卷的构思和布局合理,绝大多数试题的思维不偏不怪,没有繁难的推理和计算,考查知识非常全面,各部分知识内容分配合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每道大题的设问从易到难,逻辑性强,学生思路清晰。试题更多的指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践能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上更加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如第1、2、5、12、16、23题,都体现了这一点。

  二、呈现方式科学,充满人文关怀

  试题文字精炼,表达精准,极大的减轻了学生阅读压力。从而更好的投入到思维推理和解答之中。试卷图文并茂、图形清晰、信息明确,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学生作答。如第14、16、23、24题图都是在尊重科学事实和实验基础上描绘而成,更加直观。

  三、重视基础知识,关注生活应用

  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基础知识中渗透安全意识(第6题)、科技前沿(第8题)、生活常识(第1、2题),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大胆质疑,并能尝试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积极探究并勇于创新,促使学生关注生活、走进生活。

  四、重视实验探究,灵活巧妙创新

  试卷中实验能力考查占到30%以上,学生如果不真正动手实验,是无法体会到题中对细节的考查。有利于引导日常教学重视实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第19、20、22题,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巧妙的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做出了改进,避免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应对测试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能力。

  五、重视核心素养,积极引导教学

  中考是指挥棒,对日常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试题的背景材料选择跟初中物理概念密切相关,关注国家科技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第8、24、25题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而避免“填鸭式”的灌输知识,靠“刷题”、“硬记”来提高应试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真正地让知识自然内化,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凸显特色 注重基础 联系生活 聚焦素养

  2019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题评析

  多次承担中考命题任务,并担任组长的吉林省骨干教师吕慧老师,吉林省骨干教师、市兼职教研员康波老师,接受了访谈,对今年中考化学试题进行了专业评析。

  2019年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内容充分体现了“凸显特色,注重基础,联系生活,聚焦素养”的要求。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又能对考生进入高中后的化学学科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凸显学科特色,渗透学科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2011年版课标、2012版教材分别设置了8个学生必做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动手实验感受实验对于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本套试题中与实验相关的试题所占分数为卷面总分数的50%,如第4、9、10、14、18、21、22题,将8个实验中的6个实验以不同的考核层次和形式呈现在试题中,使做实验和不做实验的学生在评价结果上呈现出差异。指导学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实验,加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试题注意化学学科思维的渗透,如第7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微观变化的本质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二、突出重难点知识,

  聚焦学生能力考查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酸碱盐又是学生面临的主要难点。试题中的第10、17、20、21、22题中都涉及了酸碱盐知识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试题还关注了学生能力的考查。如第21题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第22题则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以此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重点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密切联系生活,体现学以致用

  化学学习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本套试题中的第1、2、5、6、8、13、14、15、17、20题均从生产、生活实际入手,以生产实践来做为试题情境,加强对化学原理和方法的考查,进而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0题考查的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环保问题——雾霾的形成。该题以图示的形式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起点高、落脚点低,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完全能够解答,不仅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现了化学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贡献,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聚焦核心素养,催生观念转变

  2019年的化学试题全方位、多角度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命题立意。如第20题,以化学反应流程图的方式呈现信息,初步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再如第22题,以实验报告的方式呈现问题,考查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分析推理能力。可见试题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对试题的整体分析中可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重视实验教学,摒弃“讲实验,背实验”的传统作法。学生应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灵活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关注过程与方法,提高核心素养,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