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600字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600字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现在,这头雄狮醒了,它发出了震惊世界的吼声,让我们的中国成为了东方一颗耀眼的明珠!我爱你中国!我为你感到骄傲、自豪!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经历了九十年的风风雨雨,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真地阅读着《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深深地触动着我,让我百感交集。今天我就从我家的住房为大家说说中国历史的巨变。

  2010年12月17日是我家乔迁新居的日子,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爷爷看到我家的新房子对着亲戚高兴地说道:“尚婧真幸福啊!”是啊,我现在生活在蜜罐里,啥也不缺。然而爷爷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平房,只有区区的茅草屋,晴天的时候还好,可是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是下小雨,爷爷他们还要用盆子在家里到处接水。爷爷苦难的童年生活让我一阵心酸。

  爸爸笑着说:“我可要比你的爷爷幸运多了!那时候,我们已经不再住低矮的茅草屋了,我们住的可是瓦房呢!虽说是瓦房,还是好不到哪里去。我们的房子夏天热,冬天冷,夏天的时候还有蚊虫叮咬。”爸爸一边说一边摇着头。

  和爷爷、爸爸相比我可算是个幸运儿了,在我这个年代,住的既不是茅草屋,也不是瓦房,我住的可是楼房!我家从一间16平方米的筒子楼过渡到5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如今在城里换上了近90平方米的新居,住宅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家今天所有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我在外婆家闲得无聊。没有纸,没法画画;书翻破了,自己都背过了;电视机坏了,看不了电视。我怎么这么惨!我忽然想起来了,《历史的选择》还没看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内容太精彩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在这本励志的书里,我知道我从不知道的时代人物名言:“砍头不经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这些爱国爱民的民族,为了新中国,奋着力抗战。

  在这本歌颂英雄的书里,我明白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党领导建立新中国!土地改革,是党领导的恢复国民经济,那是党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的制度。最终,我们向世界说“成功了”的时候,那是党领导勇攀科技高峰,不顾自己一点一滴抛洒的汗水呀!

  在这本伟大的书里,我还知道了吴登云是来自帕米尔高原的白衣圣人,孔繁森是领导干部的楷模,许振超是桥吊专家,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太空人……在这本书里,我还知道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近80年的时间里,先后经过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戍变法、义和团活动……最后,霹雳一声震天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大家努力着,终于打败了侵率者,有了新中国!

  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跟着共产党,珍惜幸福生活,当好接班人!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今天看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经的苦寒和风霜,涌现出的革命战士令我感触深刻。在我们享受着现在的幸福生活的时候,也不能忘记革命先辈,是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地与敌人的抗争,才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面对酷刑毫无惧色的江竹筠,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英勇的革命先辈。尤其是黄继光的故事令我难以忘记。

  上甘岭的战役打响时,黄继光调到营部当通信员。四天四夜的战斗中,他都是在敌人炮火封锁的道路上度过的。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攻下几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高地。在即将前功尽弃的时候,黄继光请求把任务交给自己。上级同意黄继光率领吴三羊、肖登良两位同志一起去完成任务。在摧毁了敌人的两个火力点之后,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身负重伤。紧接着,黄继光也中了弹,他忍着巨痛艰难地爬到碉堡前。在密集如雨的子弹威胁下,黄继光霍地抬起身体,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手雷炸掉了敌人的半边碉堡,但敌人残存的两挺机关枪还在垂死挣扎,喷射着罪恶的火光。已经身负重伤,身无一物的黄继光看着成排的战友倒在血泊中,他的目光变得冷峻起来。突然,黄继光猛地爬起来,朝敌人的火力点扑去,未等惊恐的敌人反应过来,他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喷着火光的机枪枪口。就这样,黄继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战斗的胜利开辟了成功的道路。

  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她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她并不懦弱,她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她——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九十年,路漫漫,沧桑几度风雨如磐。整整九十年啊!在这漫漫的征途,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做了多少?是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是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事实说明,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

  《历史的选择》叙述了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畏艰辛,在恶劣环境中决不低头,即使饥饿到要拿破牛皮鞋、枪皮带、牛皮带来充饥,有的甚至陷进了泥潭,献出了自己保贵的生命,但还是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了陕北,创立了革命根据地,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仅仅这一件事,就已经创造了历史的奇迹。书中还写了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英勇堵枪眼的黄继光;时代人物: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地质学的先驱—李四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劳模——王进喜。正因为有了这些英雄人物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快乐的生活。

  读后我心里真是感触万千,激动不已,这使我想到另一个英雄人物—赵一曼。1936年在同日军的一次战役中被敌人抓获。敌人想知道抗联部队向松花江下游转移的意图,就对赵一曼严刑逼供。敌人用细细的钢丝绳把她的双手吊到天花板上。皮鞭劈头盖脸地抽打在她的头上、身上。衣服被打烂了,殷红的鲜血淌了一地。赵一曼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敌人又把她绑在木架上,用一根根尖利的竹签钉进她的指甲里,顿时,赵一曼的手血肉模糊,钻心刺骨的疼痛使她昏迷了一次又一次。但她异常顽强,自始至终没向敌人吐露一个字。最后气急败坏的敌人残忍地杀害了年仅31岁的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多么伟大,多么坚强!新中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多少仁人志士曾经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当代中国事业的核心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历史的转折,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翻身曾经是人民的梦想,可是如今却成为现实。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功劳!是党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尝到翻身的喜悦;是党领导改革开放,富裕才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党倡导西部开发,戈壁才崛起新城座座!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创造的!胜利的功绩是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在这里我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作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党,回报社会,做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跟着共产党,做好接班人!

  《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历史是一片汪洋大海,大海里藏着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历史是一座大火山,火山烧去了痛人心扉的记忆。读了《历史的选择》使我明白,中国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把我们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之中解救出来,创造了今天美好、幸福地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革命英雄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还有那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倒下的一位位不知名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写了新的中国!读了《历史的选择》之后, 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江竹筠了!江竹筠 1948年6月14日因为叛徒出卖,在万县被捕。当敌人知道了江竹筠的身份后,便千方百计想从江竹筠的口里得到川东暴动组织的名单,可江竹筠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不知道。之后,敌人用了许许多多的酷刑,妄想从江竹筠的身上打开一个缺口。可江竹筠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坚定,她说:“你们这是野兽行为,你以为刑具是万能的,我看是无用的”。最后她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现在新中国成立了,我们不再受到别国的欺侮了。

  瞧,我国成功收复了香港、澳门, 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残奥会……杨利伟,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人民的航天英雄;王顺友,为了祖国的建设,倒在了职业岗位上;宋鱼水,一个手拿“金法槌”的好法官……中国的今天是无数人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辛勤劳动换来的,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当八路军,更不是打鬼子,而是努力学习,来创造祖国,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


相关文章:

1.《历史的抉择》心得体会600字

2.《历史的天空》读后感600字

3.谈读书心得体会600字6篇

4.上下五千年读后感600字

5.读历史书的读后感450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