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91页)

老周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
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
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
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
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1、魔幻的颜色
日期: 9.5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9.8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三、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作业。
四、看录像结束教学
1、看课本第P1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
2、看录像。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原色,并通过亲手实践感受到了色彩的奇妙变化,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万花筒
日期:9.12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9.14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 筒。
(第2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教学反思 :万花筒是一种很奇妙的小玩具。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我建议他们家里有万花筒的可以带到课堂上来,因为凭空地回忆和想象远不如在课堂上亲自去观察和体验来得直接。观察前我稍做一下引导:你看到的图案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他们的组成是怎样的排列?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大人国与小人国
日期: 9.19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9.22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教学反思 :
1、欣赏图片时,图片展示过多,有点啰嗦。学生回答的问题,不需要再次重复。
2、上课时感情应该更为投入,气氛更为活跃。
3、多看些相关文章和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基本功训练。
4、前前后后
日期: 9.26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9.30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教学反思:
这节课利用〔荷兰〕霍贝玛的《林间村道》的画。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教学上被我用来作为示范作品。在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并了解。
教学反思:平时学生在做作业时及少能在画面上表现出前后,大小关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原来画面当中可以通过前后,大小关系表现出层次感.学习了本课,可以使学生的画面内容显得更丰富.
5、登山游戏 日期: 10.17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0.20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进行仔细地观察。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绘画和游戏创意结合,设计登山游戏棋。
3、通过游戏棋的设计、制作和共同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盘。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教师:PPT课件
学生:彩泥、彩笔及几幅游戏棋盘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1、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师出示游戏棋:同学们,喜欢玩游戏棋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请几个学生和教师对手进行游戏)
师生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游戏棋的种类。导入新课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学生展示带来的游戏棋棋盘,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师:大家来看一看老师带来什么棋?(出示课件)
师: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幅游戏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幅登山 游戏棋。(板书课题)
1、学生通过回忆,回答教师问题。师:同学们,自己和父母出游时爬过什么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 师生讨论
2、通过棋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的组成。棋谱组成
师: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标、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出示课件)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学生尝试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实践总结
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a)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初步领悟
b)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结合日常学习、活动中有意义的事件,想象 创作内容
要安排的景物。
c)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d)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出示课件)
1、提出要求:(出示课件)
a)路线清晰、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图案设计新颖。深层引导
b)四人为一组合作完成。创新设计
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一人搞装饰,两人设计路线,一人做棋子。
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选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展示作品
组与众不同的创想。交流心得
2、对路线清晰、构图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图案设计新颖的作品提出表扬。
3、玩一玩: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进行登山游戏。
这节课,大家设计制作的棋盘都很棒,既美观又好玩。希望大家在课堂总结后,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用泥或彩泥制作一幅象棋,跟同学或家人玩一玩,大家说,好吗?
教学反思:在制作游戏棋的教学活动中,学会发挥想象力,进行游戏事件的设计,将绘画和游戏创意相结合,设计不同的登山游戏棋。通过游戏棋的设计、制作,让学生灵活运用美术知识完成作品,并且在制作和游戏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棋类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儿童所接触的有各种各样的棋类,它们的游戏规则、画面、游戏线路及角色棋、骰子的设计各不相同。本课以登山作为题材,开展登山游戏棋的设计和制作。
6、黑与白
日期: 10.14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0.1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视频展示台、投影机、多媒体电脑; 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并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2.引 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体验黑白对称图形组合后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博采众长,按照作品产生的视觉效果将它们进行归类,进一步体验到黑白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设计意图:通过二次欣赏,让学生加深理解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进一步认识黑白图形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美感。]
三、欣赏评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黑与白图画? [设计意图:在欣赏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表现不同的黑白图形。]
四、创作表现: 1.用绘画或剪纸等形式表现黑与白的正负形。要求:(1)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2)线条流畅,涂色均匀。2.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发现与众不同的作品。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视频展示台上或贴在黑板上。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说说喜欢哪一幅作品及理由。
3.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说说自己这幅画有何需要改进的地方。
4、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成功之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课后拓展: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创作一幅漫画。教学反思:
黑与白,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而黑白画是一个很有趣的学习内容,在这堂课里让学生感受黑白画的美感。因此,我首先让学生欣赏自己曾接触过或见到过的黑白图形,初步感知黑白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通过二次欣赏,一方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可见美,另一方面通过感知作品中黑白图形的美激发学生创作的情趣。了解黑色与白色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用多种方法制作一幅对比鲜明的黑白画。
7、快乐的回忆
课时:2课时
日期: 10.21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0.2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3. 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教具准备:
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发展阶段:
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
技法学习: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
⑵作业设置: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课后反思:
吹塑纸这种材料学生很少见到,所以课堂上我让大家用硬卡纸来代替吹塑纸进行制作,学生更容掌握。
第二节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1.设计。2.制版。3.添加背景
4.剪、刻、品、贴。
三、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课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考验学生的构图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绘画的题材,让他们今后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材料。
8、星空的联想
日期: 10.28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0.31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教学重难点: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分成甲与乙两组,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甲乙两方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让学生欣赏科幻片作品,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
2、发展阶段
(1)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设计一张背景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
(2)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创作一幅较有新意的画面。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2、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四、收拾和整理: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的绘画方法学生没有用过,所以他们在作业过程中感到很有新鲜感,也就能有兴趣去学习新课.有少数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新的绘画技巧,还需课后多练习,教师多指导.
9、天然的斑纹
日期: 11.2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1.7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一)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学生认识肌理)
1、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2、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3、教师可以示范: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二)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
(三)想一想,说一说:怎么来拓印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学一学,试一试。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2、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3、作业展示:评评自己的作业,评评他人的作业。
三、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四、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 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绘画与动手制作相结合的课,同学们基本上都没有拓印过,所以他们学习的兴趣很高,也很积极.学生学会拓印方法后都跃跃欲试,那么上好这一课,课堂纪律就很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比赛竞争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去学习.
10、《美丽的花》
日期: 11.8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1.1
1教学目标:
1.了解花卉图案的设计与变化方法,能够把握花的突出特征,变自然形为艺术形。
2.能够将自己熟悉的一种植物创作成装饰花卉,使它更加美丽动人,并用来装饰盘子。
3、通过学习装饰花卉的设计应用,提高概括能力和装饰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盘子的装饰设计 教学难点:花卉图案的选择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花吧,你一般在什么地方看到花?公园里、街道边、广场上、小区里等。这些花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小结:美化环境、愉悦心情。节日里,情人节送玫瑰,清明节用菊花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在母亲节,孩子送母亲康乃馨,在婚礼上,百合花最多,代表了百年好合。为什么用花来表达感情?花美丽、漂亮,今天我们就学习利用这些美丽的花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出示课题:美丽的花
二、探究新知
1、了解花的基本构造 出示课件演示,包括:根、茎、叶、花蕾、花萼、花瓣、花蕊 欣赏几种美丽的花
2、了解花卉图案的变形方法 有夸张法、概括法、添加法、几何法、拟人法等,然后结合几种常见的花,课件演示其多样变化。
3、欣赏几幅适合纹样作品
4、展示生活中花卉装饰的物品
5、欣赏学生作品
6、欣赏教师示范作品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每位同学用花卉图案装饰一个餐盘
2、作业步骤:(1)先用铅笔轻轻画出花卉外形的骨架线。(2)用彩笔勾线、涂色
3、学生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大胆取舍; 2.应强调整体,减弱局部,添加细节要慎重; 3.以线、面为主,点为辅,; 4.上色时注意底色和花卉的色彩搭配,如底暗花明、底亮花暗等。
四、作品展示: 学生先自评,后互评
教学反思:要想画好画,没有观察力是绝对不行的.本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花”、“植物”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平时我们随时能看见的植物,要把它画到纸上去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11、各式各样的鞋 日期: 11.14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1.17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以 “看”“想”“说”为教学主线,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并通过动手“做”,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上网搜集有关鞋子的知识,使学生对鞋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很高,制作鞋子时小组之间合作得很好,许多学生在装饰鞋面时采取了很多种方式,如粘贴、绘画、染色、印小印章、贴小饰物等方法,制作的鞋子造型独特,色彩和装饰美感很强,学生学得开心,做得更开心!
12、团包纸工
日期: 11.18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1.2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
2.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3.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5.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的分析。
6.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3.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用课件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并引导学生欣赏。
2、在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
(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二、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 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4、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优秀作品要及时的表扬。
三、课后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由废变宝。
13、化平凡为神奇
日期: 11.22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1.2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不同材料美化环境的基本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各种废旧物品的材质特点,激发学生“化平凡为神奇”的设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多角度、多方面欣赏认识手工作品,初步掌握一些简单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形成“化平凡为神奇”的设计意识,初步掌握美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对材料进行联想制作
三、教学策略
本课包含的知识量大、材料需求广、制作方法多样、制作内容丰富,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重心放在对废旧物品创意欣赏上,让学生多感受、多体会废旧物品的艺术魅力,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在自由、合作、轻松、交流的氛围中感受实用美术的作用及其艺术魅力。教学中可以采用“收集准备──认识了解──启发创意──探究方法──动手创意”的教学策略,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寻找、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渗透环保的理念,教学中引导学生交流、从类别、形状、色彩等方面认识了解这些废旧材料,引导学生意识到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化平凡为神奇;接下来通过对废旧材料制成的创意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设计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对废旧物品改造的创意与新奇的想法;以塑料瓶为例鼓励学生进行制作方法与制作材料运用的探究,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进行制作方法的演示,鼓励学生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有趣的创意;最后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巧妙构思,以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奇思妙想,用自己的双手和创意变平凡为神奇!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收集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塑料瓶、旧报纸等。
通过对废旧物品的寻找、收集渗透环保的理念。
观察发现认识了解
观察、认识 废旧材料
1.(展示废旧材料制成的工艺品)
同学们,这件工艺品漂亮吗?
仔细观察,这件工艺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 你能不能看出这件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那么,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得呢?
2.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旧之后都会被我们丢弃掉,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
(1)你今天都带来了哪些废旧物品?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2)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废弃物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 3.这么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做成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的材料,都可以巧妙地利用,这节课让我们做个细心又有创意的人,化平凡为神奇,一起创造生活中的美。
(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交流、从类别、形状、色彩等方面认识了解废旧材料,渗透变废为宝的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化平凡为神奇的设计创作愿望。欣赏作品
启发创意
分类欣赏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做成的作品:
1.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废物,用完的易拉罐,瘪掉的乒乓球,废弃的洗涤剂瓶口.....这些毫不起眼的物品最终都会丢进垃圾桶,然而,在加利福尼亚的插画师Roger Chouinard的眼中,它们都带着温度和生命,在他的画笔下这些废旧物品被重新赋予了完全不同的第二次生命。
欣赏作品图片
仔细观察画家都运用了哪些废旧材料? 画家运用了什么方法化平凡为神奇?(联想、添画)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的创意?为什么?
2.(欣赏图片)这些作品是运用什么废旧材料创作的?(报纸)这位画家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创作?(拼贴)
这是美国艺术家Denise Fiedler的作品,作为一个阅读爱好者,Denise对报纸及书籍有着由衷的热爱,她将这些印有文字的页面重新进行组合排列,使用剪刀和胶水,一系列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及建筑形象被演绎,因为旧报纸所具有的某种特殊魅力,这些画面非常别致,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让人印象深刻。想一想,画家在创作时是先拼贴再联想,还是想好了形象再拼贴?
3、(出示纸筒)同学们,你们认识吗?这是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纸卷,可以有哪些神奇的变化呢?卫生纸筒造型百变,可立体可平面,五花八门的玩法绝对会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准备好没有,和我们一起踏上卫生纸卷的创意之旅吧!
欣赏卫生纸筒造型创意。说一说你喜欢哪个造型创意? 你能猜到是怎样制作的吗?
4.假期里我们曾听海浪、吹海风、光脚丫踩沙滩,而呆在海边最快乐的事儿莫过于在沙滩上捡拾各种漂亮的贝壳,那么,从海滩归来,收集的“宝贝”要怎么玩?老师接下来与你分享的各种贝壳创意花招,一定会让你过足瘾。
欣赏贝壳创意作品
想一想,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有趣的创意?(涂色、粘贴、组合)通过对废旧材料制成的创意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设计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对废旧物品改造的创意与新奇的想法。
了解、认识拼贴、联想、添画的创作方法。
以学生熟悉的物品为例,将平面创意转化为立体造型创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创作方法进行表现创意。探究方法
塑料瓶大变身
1.(出示塑料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瓶和饮料罐,如果用完后处理不当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想一想,我们如何将闲置和废旧的各种塑料瓶重新利用起来,变废为宝呢?
2.小组讨论:你想把塑料瓶变成什么? 可以运用什么方法? 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3.欣赏塑料瓶创意作品
《小动物》──家里用完的油瓶或者大牛奶瓶,用颜料上色,再用塑料瓶盖做配件。
《拖拉机》──瓶盖做驾驶盘和车轮,吸管做车轴,小纸盒当做座椅,剪一些废纸箱的圆片做车轮,塑料瓶子做车身,这个拖拉机好威风。
《全家福》──有爱的全家福,用木勺子做头部,瓶子做身体,发挥想像力来创造这些有趣的小人儿。
4.可乐瓶,塑料瓶因为材料的延展性很好,而且不会生锈,非常适合做一些有趣的家庭用品和精致的手工艺品,即装点了生活,获得了动手乐趣,又保护了资源。
教师结合作品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
以塑料瓶为例鼓励学生进行制作方法与制作材料运用的探究,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进行制作方法的演示,鼓励学生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有趣的创意 动手创意
1.构思练习
讨论形象的组合与材料的选择(1)出示几样大小不同的废弃物,请学生进行联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一个简单的草图。交流构思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想一想,制作这个形象的每一步都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学生交流)(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将自己手中的废弃物来设计一下使其变废为宝呢?
想一想,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制作呢?
2.布置作业:巧妙利用收集的废旧材料,化平凡为神奇,设计创作出新的形象。
创作要求:
(1)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作品。(2)根据废旧材质的特点进行创作。(3)大胆想象,体现自己的独特创意。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4.展示评价:
创设展示情境:工艺品展示店
(1)老师要开一个工艺品商店,这个工艺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艺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废弃物来制作而成的。而你们就是这些作品的设计师,现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制作的特殊的工艺品吧。
(学生展示作品)
(2)作品评价:学生扮演店员,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运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说一说自己独特的创意、想法;
其他学生扮演小顾客,选择自己心仪的工艺品,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大胆去探究实践、巧妙构思,以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进行奇思妙想,用自己的双手和创意变平凡为神奇!
教学反思:通过情境化的展示评价形式,引导学生大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介绍,以多样的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14、梦幻中的城堡
日期:11.28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2.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3、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教学重难点: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彩纸,线,橡皮泥,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1)、分角色表演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
(2)、分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
2、发展阶段
(1)、教师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2、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
3、利用制作的城堡表演节目。
四、收拾与整理(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作品展示
1、学生分组进行自评。
2、每组选出最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他评。
3、教师总结。
四、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家。
教学反思:
有些学生不能放开来大胆的想像,画面展现出来的东西不具备太多的新意.有一些学生是会讲但却不会画,笔触太潦草,颜色涂不均匀,这些已经是老问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的指正与辅导,以及多加强调。
15、我设计的自行车
日期: 12.2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2.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1)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2)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四、讲授新课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七、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九、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自行车(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3、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三、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五、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2、好在哪里?
六、收拾与整理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教学反思:
本课我分为两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是想像,绘画设计.第二课时是结合上节课的设计和这节课的材料,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想法大胆而有创意,这种教学内容比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工具.
16、新颖的电脑
日期: 12.9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2.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纸盒、彩纸、彩泥、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学生欣赏交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发展阶段
(1)、教师演示: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 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2、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2、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教学反思:
本科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同时教师在示范时要强调安全教育。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也培养了学生对周围一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17、会响的玩具
日期: 12.13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2.1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响的简易玩具。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玩具的装饰美化。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纸盒、竹筒、木片、毛笔、小瓶罐等、铅笔、彩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2)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响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会响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2、如何引导深长以材料为媒介结合科学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研究。
3、通过设计与应用课程如何培养深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教学后记:
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得很积极,很投入。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为了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思路和创作欲望,可以给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作品。
18、电脑美术---画布
日期: 12.19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2.2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图画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对现代化的工具产生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Windows图画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做好学生进电脑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确保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电脑设计和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优秀作品。
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演示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变化的电脑绘画方法。
让学生随意地使用一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一步掌握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现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机,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教学后记:
三年级学已有了一些浅显的电脑绘画知识,但是经验还不够足,因此,这堂课主要还是让学生感受体验电脑绘画所特有的功能与效果,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们表现得都十分投入,有的学生一堂课完了还不肯离开,从中可以感受到电脑绘画强烈的吸引力.
19、美术小记者
日期: 12.23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2.2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纸、笔、彩色笔、相机等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2)、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3)、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复习知识
3、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教学后记:
由于条件影响,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架照相机,所以,我是安排他们通过欣赏,了解一下照相机,再多看多观察一些摄影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20、迷人的动画片
日期: 12.30 课型:造型与表现 授课时间:1.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动画片,使学生发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动画片的同时,使学生发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还使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教学重难点:
1、了解动画片的主要类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2、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动画片VCD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把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欣赏,也 可利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甚至电影片等各种教学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以便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得来的各种动画片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欣赏。
2、发展阶段
(1)、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和所喜爱的动画片,说说这些动画片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让学生归纳一下,动画片有那些类型,以及动画片要经过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3)、学生绘画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画一画期中最喜欢的动画形象或试着自己创作一个动画形象。教师巡回指导。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中有多少人喜爱在国动画片,有多少人喜爱外国动画片。说明理由。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复习知识
三、观看动画片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了解它的艺术表现特征、分类及制作过程。通过欣赏与表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从而认识到动画片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对动画片的欣赏能力。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三年级学生对动画片也只处于感性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动画片的喜爱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了解它的艺术特征、分类和制作过程。在轻松愉快学习的氛围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认识到动画形象的夸张变形,还要用心去体会善与恶、美与丑、勇敢与胆小、正义与邪恶。
第二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题:1.我的小天地
1、显性内同与目标应知:
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启发学生通过感受、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取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难点:绘画时房间力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导入:
“天地”是人的天堂,在天堂里人人都是快乐的。大人的天堂是温馨的家庭,儿童的天堂是自己的卧室。有一位小朋友是这样描述他的小天地的:(认真听,动脑思考问题,这位小朋友的小天地有哪些功能区?)我也有个属于我自己的“天地”,它是那么温馨,那么美好,令我快乐。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我卧室的大将军,也是我的大功臣,我那只小床。每天,当我写完作业时,我会端来一杯牛奶加上点热巧克力,坐在上面喝上一口,可真是舒服啊!这时我会随手拿起一本课外书读起。夜深了,我感到一丝困倦,头躺在松软的枕头上甜美地进入了梦乡,那梦是那样甜„——————床、休息守护将军的是侍卫,我的老侍卫—台灯。这台灯是我上二年级时妈妈给我买的,它的样子又漂亮又滑稽。它全身都是黑颜色的,整天高昂着头,好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昂着脖子放开喉咙歌唱。仔细一看,它的头部长有两个灯管,身材细长,脚上长有一个调档按钮和一个调色按钮。亮度效果分十档,每档都有不同的效果,而且一档比一档亮。如果你打开调色按钮,灯管就会呈现黄色,这种黄色与普通的黄色不同,它是黄里带着白,白里透着黄,只有黄、白两种颜色融合在一起才构成的优美颜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继续按调色按钮,灯管就会变成粉色,它也不是单纯的粉色,这时,我的房间就被罩上一层朦朦胧胧的粉色,感觉非常温暖,我喜欢我的台灯。——————台灯带给房间色彩;我有一个大百科全书—书架,这个书架里有很多的藏书,有《淘气马小跳》;有《笑猫日记》;有《中国文学名著》;有《外国文学名著》;还有爸爸平时做饭用的《菜谱》,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它的胃口非常大,可是个大馋猫,每当有书的时候,总不会逃过它的大嘴巴。——————书桌、学习我还有一个万事通—电脑。这可是一位无所不知的圣人,当我遇到困难时,它会帮助我答疑;当我心情郁闷时,新鲜、刺激的游戏会给我带来快乐,所以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电脑、娱乐 教授新课:
一、当你们想到自己的小天地时,心里一定是温暖而又幸福的,在你的小天地里,在你的小天地里,你最喜欢的是那块地方?松软的大床还是书架的周围?自己书桌上的电脑区域还是?假如你有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小天地,你想把它装扮成什么样?(提示:从色彩、装饰、功能方面去思考)(讨论时间2分钟):(调动全员参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自我表现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互相学习,拓宽思路。)
二、欣赏图片
①同学没有这样的小天地,那么你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呢? ②经有自己的小天地的同学,想不想重新改变房间的颜色、物品的摆设,使自己常有新鲜
感、增加生活的乐趣呢?一起来学习吧!①猜猜房间的小主人是谁?
②这个小天地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里? ③给卧室起个名字。
④小朋友的房间太乱,你们来帮帮他。怎样让色彩装扮让房间给人活泼的感觉,发挥你的想象力,让你所设计的房间更加吸引人。
三、看书本中学生作品,教材选用的是4幅构图大胆的、新颖的学生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绘画内容不要搞得太复杂,只要表现房间的一个局部。
四、怎样布置房间?
①选择主要的东西,是书桌还是画架? ②选择装饰品。
③一切准备好后,开始布置吧。
五、小结:(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2)鼓励大胆想象的学生。
六、拓展延伸:
课件:欣赏居室设计欣赏不同色调的室内环境和不同风格的设计。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不断拓展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2课时
一、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 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
二、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三.学生作业 : 作业布置:
小天地的设计能体现出人的品味,人的文化层次,把你幸福美满的家中属于你的小天地用最美的图画表现出来,边画边体会小天地带给你的快乐。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实用、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老师准备在你们当中寻找最优秀的设计师,加油!让老师看到你们设计的天赋!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第2课 机器人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指导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2.能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
3.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难点:生动地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和多种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调节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A、出示课件:
(1)展示机器人文字资料。(2)展示机器人图片资料。(3)展示表现机器人的优秀作品。B、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观察机器人的种类和特征,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1)为什么叫机器人?(2)机器人能做什么?(3)机器人必须是人的样子吗?(4)机器人是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C、展示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科学知识,体会机器人与人的关系。)提出问题:机器人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师概括,在各行各业中(农业、工业、服务行业、军事等)都用到了机器人,它的种类非常多。能帮助人们做好多的事情。D、出示课件:讲解机器人制作的基本方法。(手工制作和绘画的方法)
手工制作: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机器人。绘画法:用水彩笔或水粉染料完成。E、展示学生作品:
(1)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课本上都用了哪些废旧物品制作的?
(2)绘画作品中,画的是什么内容,她是怎么样表现机器人的功能的?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方法,完成一组帮助人们做事的机器人。(也可以设计一个多功能的机器人)指导要点:
(1)制作的时候注意安全。(2)要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3)要有创新,设计要新颖。(4)要体现出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六、小结:
展示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机器人,比比看谁的机器人本领大、谁的最神奇、谁的最实用,能为人们做好多的事情。
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做的好的同学及时表扬。
第3课
有趣的拼图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鲜艳的纸片、形状多样的植物籽粒、果壳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耐心的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会制作纸片、植物籽粒、果壳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教学难点 :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拼图。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各种颜色的纸片、果壳等、胶水(胶水或白乳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各种材料。(出示各种植物籽粒、小纸片、果壳等)
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并告诉同学们植物籽粒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礼物,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提问:你能说出这些植物籽粒的名称吗?说一说这些植物籽粒用什么用途?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幅画? 再依次出示纸片、果壳的课件让学生认识、了解不同材料都可以制作拼图。
导入本课,出示课题:《植物籽粒拼图》
二、感知探索(出示课件)
师讲解知识点:一个个的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的线组成面,点、线、面试图形构成的基础。
1、欣赏分析课本第6页的三幅作品哪些地方运用了点、线、面?它们在外形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2、分组思考与讨论:
(1)如何巧用才纸片或植物籽粒、果壳的外形、色彩特点来拼图?
(2)生活中的哪些废弃物还可以拼图?
(3)课本第7页下面参考图例中哪些地方适合用线、哪些地方适合用面来表现?
生答:
3、你想制作哪种材料的拼图?
4、(出示课件)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
⒈用铅笔画设计稿;
⒉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
⒊用选择好的材料制作拼图。
三、实践创作 作业要求:
请你分析现有材料的形状和色彩设计图稿,并且和同学们共图完成一幅用彩纸片或果壳、植物籽粒制作的图样。
1、学生取出准备好的材料。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彩纸片、果壳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指导要点:
(1)画稿设计要简洁,概括,有创意。
(2)涂胶水要均匀,稍微多一点,注意不要涂到画稿的外面。(3)选择材料要合理,颜色、排列要好看。
3、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 “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拼图作品,并让学生自己谈谈在拼图中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以及用各种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体会。
七、拓展延伸:
根据本课的学习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完成漂亮的拼图,回家试着做一做。
课后反思:当堂课学生制作兴致很高,但也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抹胶问题,有涂抹过多,一节课胶干不透,有抹胶不按照画稿来,涂抹出线,导致画稿变形,走样。个别学生时间不够,不能完成等等。
第4课
连环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连环画资料、美术纸、水彩笔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师:(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课件)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吗?
生: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
2.(课件)想一想:什么是连环画?
连环画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随意回答{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创作新作品做铺垫。}
(二)新授创作:
1.导语: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组连环画,大家想不想看啊?(师边展示范画边讲故事---小猴子下山)
{设计意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画画的动力。} 2.师:同学们喜欢看连 环画吗?如果你是这只小猴子,你都想去哪里呢?
生:我想去菜地,苹果树下,桃树下,西瓜地,花园,追小猫,追蝴蝶。
师板书苹果树,西瓜地,花园,追蝴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画的连环画----新版小猴子下山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三)探究式学习(媒体展示)
1.根据每四人小组提供的连环画资料,小组合作研究:
(1).连环画和以前学过的画有什么不同?
(2),连环画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2、反馈交流:
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研究情况。
3、师生共同总结:
连环画的特点:故事性强,图文并茂,画面内容和形象具有连续性,色彩丰富等。
连环画的组成:封面设计,图画,文字
4、对于封面设计,文字你觉得应该应注意些什么呢? 封面设计:有题目,主要形象,作者名字,色彩漂亮等。
文字:简洁
(设计意图:提供资料,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从中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和组成)
第2课时
一、欣赏课件,引导分析
(1)课件演示教材中连环画的内容。
(2)你能根据作品讲讲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3)小组研究:作品如何在不同的画面里表现同一个形象的不同动态。
(4)组际间的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师生共同分析解决构思,形象,构图问题)
二、动手实践,创作连环画
小组进行分工合作,自编或已准备好的小故事画成连环画
(设计意图: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构思分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连环画的创作能力)
三、展示评价
学生组际间相互介绍自己组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欣赏他人的意识)
四、课后拓展
课后将这些作品在年级里搞一个巡回连环画小展览,相互学习。
课题5:演电视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的发展、简单知道有关电视片的拍摄过程。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成连环画。
2、利用废旧物设计和制作电视机外壳,会画简单的连环画,会合作完成作品、表演作品。
3、渗透设计意识,合理利用材料。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电视机壳,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新颖的设计,连环画的内容有趣,能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三、教学准备:
废旧纸盒、纸袋、剪子、刻刀、胶水、彩色笔、彩色纸
四、教学过程: 课 时 一 1、欣赏导入:
(1)放映电视片段,回忆电视内容:短片讲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人物和场景?
(2)你喜欢看电视吗?想自己来演电视吗? 2、调查讨论(1)同学们喜欢看怎样的电视节目?(2)电视节目里有哪些情节?
(3)电视节目里有哪些角色?动物、人物还是卡通形象?(4)电视节目发生的场景是怎样的? 3、分析电视机外壳
(1)交流收集到的电视机外形资料,你喜欢哪一些?为什么?(2)电视机外形有什么不同?有哪些装置?
(3)欣赏电视机外形设计或广告、海报,小组讨论: 能设计更新颖、漂亮的电视机吗?需要安装哪些装置? 收集到的哪些材料适合做电视机身? 怎样进行装饰? 4、小组分工
带问题看书,自学课本,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
分组活动,分工明确自己任务。(导演、美工、编剧、演员)5、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课 时 二
1、点评小组制作情况
(1)总结小组活动情况,推荐优秀小组活动形式,指出不足。(2)展示各组电视机外壳成果 2、表演方式介绍
(1)小组共同合作表演,要有旁白、首尾、剧组人员介绍。(2)集体讨论评价方法、设计不同奖项: 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美工奖、最佳演员奖„„ 3、分组表演
教师协助学生串场,提供场地及必要设备。4、评价小结
(1)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2)谈小组合作中的成功与不足,怎样合作会更好?(3)推荐评比出各种奖项(4)颁奖,教师小结
课题6 红色的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记忆运用色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练习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感受体验三原色中的红色,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红色的实物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感知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共同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魔术激趣,引入课题
1、小魔术:将盖子上涂有颜料的矿泉水瓶摇一摇,分别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
教师: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
2、红色是三原色之一,在很多国家,很多的场合有特殊的意义,本课我们就以红色为主来创作一幅作品 出示课题——红色的画
二、讲授新课:
1、节日——感受红色
教师:考考你,在节日或喜庆的场面,哪种颜色用的最多?它给人什么感受?
生:红色,快乐、红红火火(出示过节日的图片)
小结:红色是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它鲜艳、温暖,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庆祝活动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
2、色彩小集市
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红色(1)自然界中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水果 生:苹果、草莓„„(2)动物有哪些是红色的 生:金鱼、红猩猩、火烈鸟„„
(3)生活中那些红色的物体或情境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3、看看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了解红色的画 欣赏农民画《剥玉米》
(1)请你找一找画面中深浅不同的红色(2)考眼力:除了红色,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还有蓝色、黄色、绿色„..(3)红色的画在画面中起到什么作用?(4)这幅画的美体现在哪里?你感觉到了吗?
小结: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这幅作品正是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表现到了极致,整幅画面以大红色铺底,上面添加了一些黄、黑、蓝、绿灯对比强烈的颜色,使得作品绚丽多彩,艳而不俗,给人愉悦的视觉美感。
4、游览名家画廊 欣赏中外名家的红色的画
思考、讨论、交流,画面中用红色表现了什么内容?你喜欢哪一幅作品?
(1)《鸡冠花》林风眠:表现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画面。(2)《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李可染:处于对毛主席的崇敬,表达了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使用朱砂使画面中的秋色更红火,更热烈(3)《百万雄师下江南》
(4)《阿尔泰傍晚》周韶华 :“天山红”已经成为周韶华艺术的一个标志
(5)《红色的和谐》法国 马蒂斯:它是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通过这幅画让我们看到他奇特、神秘的想象。
5、游览小小画家画廊:小朋友的画表现了哪些题材? 思考: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你想表现什么内容?
三、艺术实践:请你以红色为主色调,将生活中感受最深的场景创作出一幅红色的画
四、评一评,谁的作品将红色表现得喜庆,热烈丰富
课题7 黄色和蓝色的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①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和认识黄色和蓝色,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艺术效果,并试着采用各种不同的黄色和蓝色,分别画出以黄色为主的画和以蓝色为主的画。
② ☆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③ △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二)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具:图画纸、绘画工具。
三、教学重点: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原色中的红色,这节课我们去了解黄色和蓝色,看看它们与红色到底有哪些区别。
播放动画片《冰河世纪》片段,提出问题:这一段动画片,它的主色调是什么?用蓝色组成的画面优美吗?(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一起看一看画家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的插图,你会对黄色和蓝色有更深的了解。创设情境: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儿赤着脚蜷缩在马路边的墙角,她的衣服非常单薄,寒风吹得她瑟瑟发抖, 但她不敢回家,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想象着对面窗里温暖的火炉,丰盛的晚餐……
2.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用画面来表现上面的情节,你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寒冷的冬夜?又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窗里温暖的火炉和丰盛的晚餐呢?(生答)
3.师:看看画家是怎样来表现的。(画家主要用不同的蓝色表现了夜晚的寒冷,用窗口透过的黄色灯光来表现室内的温暖.)4.继续欣赏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黄色与蓝色的表现。
5.听了这段故事,看完这些图片,黄色与蓝色分别给了你们哪些感受?(黄色:温暖、明亮的感觉。蓝色:清冷的感觉。)6.继续欣赏作品。进一步感受黄色与蓝色带来的不同感觉。7.欣赏黄色的作品。
8.这些画为什么称其为蓝色或黄色的画?
9.在画面中如何处理黄色与蓝色的搭配。(以什么色为主就是什么色的画)
三、出示要求,学生实践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一幅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的画。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组织学生评价 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设置: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一幅以黄色或蓝色为主的画。
六、板书设计:
7、黄色和蓝色的画 蓝色:清冷 黄色:明亮、温暖
课后反思
本课与上节《红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让学生体验色彩的情绪、提高审美情趣是教学的重点。蓝色赋予我们一种虚幻、圣洁、闲适、一种隐藏于平静之下的激情,灿烂、阳光的黄色又是那么活泼、热情。欣赏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能理解黄色和蓝色,并知道黄色和蓝色分别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明白,黄色是属于暖色调,而蓝色是属于冷色调。一幅黄色为主的画面是不是所有黄色都一样,一幅蓝色为主的画是不是所有的蓝色都一样呢?从画中让学生明白无论黄色还是蓝色,都随其深浅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蓝和黄,在作业中让学生能了解到画一幅黄色或蓝色的画,不是从头到尾就一种颜色,而是随着深浅的不一样,有变化。
课题8 身边的设计艺术
1、显性内容与目标
⑴、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设计艺术,了解艺术设计的“适用美观”的特色,感受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
⑵、在欣赏设计艺术作品、讨论评价、尝试创作、作品互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中体验到设计艺术的乐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⑴、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
⑵、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设计艺术特色,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运用艺术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创作。
难点:感受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教学流程
一、发现美
1、小朋友喜欢逛超市吗?
2、超市里有什么?
3、小朋友对超市真熟悉!今天老师也开了个小小超市,想不想看?(师揭布)喜欢吗?
(1)、请你来挑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4、奖励糖果,请生自选:
(1)、你选的是什么形状的?
(2)、它是啥样的?
(3)、你怎么会选这颗?
看来,小朋友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
二、感受美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杯子、闹钟,还有好多既能用,又很美的东西呢!你们发现了吗?
2、书上的小朋友也找到了好多东西,请大家把书打开,p34-35,我们来欣赏一下。
这些东西,你们都熟悉吧?请选择一件最喜欢的物品介绍给你的同桌听。(生互相介绍)
师表扬:小朋友介绍得真细致,象个小小推销员。
三、欣赏美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1)、点击汽车(花朵形)
这是一辆汽车,你们觉得他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如果你来设计,想怎样打扮? 还有精彩的地方吗?你会怎么变?
点击汽车(汉堡型)
你们看,这就是改变了形状、花纹和颜色后的新款汉堡车,坐在里面可舒服了,这位设计师的想象力真丰富啊!继续点汽车(各款汽车)
这儿还有更多款式新颖的汽车呢!(2)、点击床(月牙型)猜:这是什么?
告诉你们吧,这是一张——床!
意想不到吧!看来,改变物体的形状时,我们的想象可以更奇特,更大胆,甚至可以来个超级变——变——变呢!你还可以把床变成什么样子? 点击床(各种床)
小朋友真聪明,设计师也想到了!看,这些都是!
4、小结:设计师们的想象太奇妙了,小朋友,如果你来当回小小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呢?
四、创造美
1、小朋友想的物品真多啊!你们知道吗,大家最喜欢的米老鼠公司正在举办一个“创意设计”大赛,只要我们把身边的物品变一变,画一画,变得既实用又美观,你就可以得到最佳创意奖,(师出示奖章)想不想得到?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比赛时间只有十分钟,大家可要抓紧哦!
2、学生作业,师适时点拨(播放图片音乐)
3、作业展评(1)、指名评
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说说原因。你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 老师这儿有好多智慧星,请摘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2)、集体评
其他小朋友也可以选一颗,贴在你喜欢的作品下。(3)、师生互评
这几位小朋友的作品最与众不同了,得的星最多,我们请这些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把最佳创意奖颁给他们。
4、总结:
小朋友,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艺术设计,因此,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只要我们开动脑子,动起灵巧的双手,发挥聪明才智,用心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你就会觉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那么精致可爱,世界也变得更加五彩缤纷!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如果大家还不能太理解,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给大家听。
老师讲述毛泽东与自己恩师的故事。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6、今天我们一起拿起手中的画笔将心中最敬爱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
7、板书课题。
二、体验、探索: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看看这些同学画的老师画像,你能猜到他们画的都是哪些老师吗?
学生自由分析,找到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加以引导。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点:
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教学难点:
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
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工艺品等等。
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
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下课。
第2课 卡通大亮相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力。
2、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3、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4、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设计:
活动一:
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 外延伸
活动要求: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
活动:
1、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的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
2、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为什么?
3、再把具有代表性卡通形象来分析艺术特点,和生活中的形象进行比较。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活动二:
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要求:
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活动: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成若干个场景。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每一幅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幅画面。
4、整理装订。
第3课 鸟之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美好情感,开创学生创造美的信心和兴趣。
2、培养学生对各种鸟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运用已有知识,大胆创造鸟之王的美丽形象。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创造鸟之王的形象。
教学难点:表现鸟之王的外形与华丽色彩。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鸟的图片、描绘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百鸟的美好生活氛围
1、放音乐,学生体会百鸟的争鸣生活
2、讨论听音乐的感受
二、看图片,赏析百鸟之王的形象特征。(课件)
1、赏析各种鸟的形象特征:
展示各种鸟的图片,分析其形象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想象百鸟之王
外形:集各种鸟类最美的造型于一身
色彩:集各种鸟类最美的色彩于一身
才能:聪明勇敢、有特别的本领
2、赏析凤凰的形象特征
出示有关凤凰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
凤凰被人们认为是最美的鸟,它是吉祥的象征。凤凰是我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的,并经历代流传演化而来的。它集百鸟最美丽的色彩,形状变化组合于一体。
3、赏析教材作品
内容
构图
线条特征、形态
三、想表象、创作美丽的鸟之王形象
1、你想象中的百鸟之王是怎样的?比它们更美吗?
2、学生想象创作。播放音乐,营造想象的氛围
四、展示作业,评价鸟之王的美
第4课 会走的小人 年级
三年级
课目 会走的小人
制作者
教学程序
学习活动
CAI工作模式
导入:1、出示课件动画,猜一猜课件中的小人是用什么走路的。导入课题。
学生观看并思考回答问题。
课件:情境导入
二,体验探索
1、观看课件录象(唐僧师徒四人的对话表演),激发学生制作和表演的兴趣。
学生思考,唐僧师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课件:活动剪影
2、教师先提问让学生回答先制作什么,再制作什么。然后用课件动画演示制作步骤。(1、画轮廓;
2、涂色;
3、剪小人;
4、挖孔。)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课件:制作步骤
3、结合实物和课件动画,让学生明白挖孔时不要太大,也 不要太小。
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和实践自主发现挖孔应注意的事项。
课件:注意事项
4、课件游戏,不同身份的小人怎样表现?
学生自主发现:改变小人的装扮,小人变换身份。
课件:换角色游戏
5、欣赏课件图片其他学生的作业,开拓眼界提问:你想制作什么样的小人?
学生欣赏完作业,说一说想制作什么样的小人
课件:作业欣赏
三,学生作业 播放轻快音乐,出示课件图片(学生表演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学生在音乐声中开始创作,并可观看其他学生表演的图片。
课件:学生作业
四,表演课件图片——表演背景,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背景,然后在背景和音乐的映衬下进行表演。
学生编故事表演家看(可以选用课件中的表演背景),再进行小组内的表演。
课件:表演背景
第5课 旋转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设计制作旋转卡。
2、在游戏中感觉视觉暂停现象,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3、培养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玩、学生看或师生一起玩旋转卡的互动方式创设情景,认识旋转卡,引出剪、贴、画的学习活动。
二、观察分析
理解卡片两面的图案是相互关联的,掌握制作相关联的画面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卡片的外形的形状变化和大致分类,了解到在简单外形的基础上可修剪出丰富的外形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信念。
三、自主表现
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
四、游戏活动
五、交流评析,说感受。
第 6 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第7课 留住秋天
教学目标:感受秋天的美好,色彩的丰富,用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落叶拼贴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用落叶拼贴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
教学难点:充分运用落叶的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特点,变化出不同的生动的形象。
教学准备:教具:CAI课件
学具:收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落叶、胶水、胶棒、双面胶、白纸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目标
1、欣赏秋天的美景。
Flash课件展示一副副秋天的美丽图画,最后定格在五彩缤纷的落叶画面上。
学生在美丽的图画中感受秋天的温暖,色彩的缤纷。
2、秋天,叶儿落了。
看看这些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落叶,你能想想办法留住秋天吗?(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叶拼贴画。
课件展示一幅由落叶拼贴而成的有趣画面。
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感受落叶拼贴画的神奇魅力。
3、看看你自己带的叶子,你也能拼贴出有趣的画吗?
想不想试试看。不知道怎么下手的画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录像吧。(多媒体展示一个小朋友拼摆的过程。)
原来第一步要拼摆,而不是急着贴,学生尝试拼摆。(自由合作和讨论)
在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的部分作品,师生共评,指出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课件展示一个小朋友拼摆的过程。
在投影仪下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通过媒体的提示学生领会拼摆是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投影仪的展示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也更容易理解拼摆的方法。
4、你会拼摆了吗?我要考考大家。
在电脑上用鼠标进行操作:老师定主题:小鸟。(请不同的学生拼摆出不同的鸟的造型。)
小结:同一个形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摆。
在电脑上用鼠标进行操作:看电脑上的不同树叶,你能拼摆出哪些形象呢?
小结:相同的树叶也可以拼摆出不同的形象,所以你应该在拼摆的过程中多试几次,选择你最满意的画面。
Flash出示的互动教学环节,学生用鼠标点击进行简单的拼摆操作。
人机互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同时也能很好的向其他学生演示拼摆的过程。
5、拼摆好了就可以贴了,但树叶的粘贴不同于纸,细小的地方少涂胶或用双面胶。(媒体录像展示)
课件出示录像:粘贴的过程。
形象的提示了学生粘贴的方法,要注意胶水的使用。
6、学生创作,小组合作。
课件循环出示学生优秀作品。
优秀作品的出示能鼓励学生做得更好也能给部分学生提示。
7、分组展示学生作品。
第8课 玩偶大本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2.让学生利用废旧物来重新创作新形象,发展学生创新精神。
3.培养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制作玩偶。
难点:造型的多样化及装饰。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成品玩偶,彩纸,蛋壳,细绳,纸盒,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纸,蛋壳,细绳,纸盒,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两个手指偶表演。
2.教师分发指偶。
学生拆一拆,看一看,说一说,指偶是如何做成的。
3.学生上台来折一折。
评一评:折对了吗?
学生讨论:还有哪里不会折。
4.各组派代表讲述本组分发的手指偶的装饰方法及材料。
5.学生讨论自己的打算。
(三)作业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几个手指偶。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游戏。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教师出示蛋壳,学生说说像什么?
2.出示蛋壳玩具。
3.提问:
a.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b.为什么蛋壳可以做出这些东西?它们相似在哪里?
4.分发蛋壳,学生观察感受。
说说用了哪些材料?为什么用这些材料?
5.小结:
方法:剪贴、卷、画。
材料:色纸、毛线、橡皮泥、笔。6.欣赏教材范作。
说说蛋壳偶人的人物特征。
a.时间:
古代——发式,头冠 现代——发式,服饰
b.地域:中国,外国
c.故事:现实,神话
7.师生交流创作构思。再分小组讨论。
(三)作业要求:
以蛋壳为主,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偶人。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评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出示吊线偶,玩一玩。
每组分发一个,学生感受,讨论如何制作。
提问:
a.用了什么材料?
b.猜猜如何制作说说步骤。
2.分组讨论制作什么样的吊线偶?
如:人物,动物等。
3.分组制作(看教材示意图)
4.师生交流制作中的困难。
a.什么地方不会做?
b.请最快的学生说说自己如何制作,帮助大家解决困难。
c.教师示范制作脚。
5.学生再次作业,要求生动有趣,并能操纵、玩耍、表演。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游戏。
第9课 花样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中花样的艺术魅力。
2.让学生掌握一些花纹的组织形式。
3.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民间美术中的花样种类。
难点:能运用花样组织形式装饰生活用品。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色彩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色彩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分小组传阅课前收集的花样图片、资料。
2.分小组派代表评述。
3.师出示大量图案纹样,学生区别、认识。
4.欣赏教材中呈现民间花样。
5.出示图案组织形式的正误进行对比鉴赏,加深认识。
(三)作业要求:
寻找自己喜爱的物品描画或剪贴上合适的图案花纹,让它成为有个性的工艺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手绘,剪贴都可。
(五)展评小结。
第10课 纸盒“城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优秀的建筑艺术摄影作品和纸盒“城堡”模型,引导学生感受立体形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意识。
2、学生通过运用堆拼、剪挖、粘接、围摆等方法组拼纸盒,集体合作组拼“大城堡”的尝试体验活动,感受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创造美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城堡”的特点;
尝试运用堆拼、剪挖、粘接、围摆等方法组拼纸盒,集体合作组拼“大城堡”。
教学难点:
拼摆、剪挖、粘接等方法的恰当运用;
集体分工合作,完成独特、新颖的“大城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有关城堡的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城堡文化,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课件组件1:童话故事动画)
二、欣赏评述——
通过古代城堡与现代城堡、外国城堡与中国城堡的对比,让学生主动的发现城堡形状、风格、用途的差异;观赏与城堡图片相对应的纸盒 “城堡”,让学生对纸盒组拼“城堡”有感官的认识。(课件组件2:城堡图片浏览、城堡图片对应纸盒 “城堡”展示)
三、堆砌成型——
通过尝试用纸盒堆砌城堡,让学生探索城堡的高低层次变化;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纸盒,巧妙堆拼城堡。(课件组件3:纸盒堆砌层次变化的动画、相同纸盒的不同拼摆组合)
四、制作表现——
通过学生探索城堡现实价值,结合城堡的特点,运用剪挖、粘接等方法制作表现城堡,个体作业完成设计城堡的各个部分。(课件组件4:学习与体验/分工制作
方法学习:动画展示“剪、挖”等方法的合理运用:合理的方法及不合理的制作呈现、装饰性物件的提示;(个体作业提示:学生分工操作照片、单个作业图片)
五、集体围摆——
集体合作,将城堡各部分围摆、组合成有新意的大城堡。
(课件组件5:集体作业提示、城堡群俯视图片)
六、想象拓展——
学生观赏评价集体组拼的大城堡,大胆想象,编一个有关奇特城堡的故事;通过沙漠城堡与黑夜城堡的出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把城堡文化与科技、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课件组件6:沙漠城堡、黑夜城堡的图片)
第11课 开心台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年中特殊的日子,增进感情。
2.让学生掌握用剪贴、切割、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一个台历。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作一份特殊台历。
难点:台历别致有创意。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色彩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出示四份台历和挂历:
a.普通印刷的; b.手工制作的。
提问思考:挂历的作用和内容。
2.出示手工挂历:
a.一年中的某一天,立体的; b.某一年的每个月份,平面的;
3.你对一年的哪些日子特别注意:
生日:出示有趣的一页台历
4.出示树形立体台历。
思考制作步骤,先做基座,再配上日期或画面。
(三)作业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展评小结。
第12课 我是生活小主人
一、教学目标
1画出自己刷牙、洗脸或帮妈妈干家务活的场面,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用线造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小主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线表现生活场面。
难点:构图主题突出,动态自然。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色彩工具,彩笔,白纸等。
学具:色彩工具,彩笔,白纸等。
四、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上台表演刷牙、洗脸、洗澡等生活情景。
2.教师出示学生作业,逐个分析。
3.小结:
构图:a.突出人物的表情;
b.背景与人物生活场景十分丰富。
4.学生讨论:你最感兴趣最开心的是什么活动呢?
5.作业要求:
要求画面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四)展示作业,小结。
活动二:
1.给各小组分发居室设计图,看一看,评一评,说一说。
a.这图中的居室你喜欢吗?
b.居室运用了一些什么东西来装饰?
c.这居室有什么功能?它是按什么来整理的? 2.欣赏教材中的居室设计图,说一说对他们的看法,分小组抢答。3.学生进行书包整理。a.自己整理。
b.同学检查,评议。
c.再次整理。
d.说说整理方法。
4.教师小结:
你会动手干什么?用什么方法装饰自己的房间?说说回家的整理计划。5.小结:有什么收获?
第13课 幸福乐园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从记忆到现实再创作设计,表达感觉;
2.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记忆画表现自己在少年宫的活动场景;
2.分角色进行化装,进行舞台布景;
3.人物特征的表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
(二)新授:
1.教师问:少年宫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答:少年宫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场所。可以看书、画画、唱歌、跳舞、学科技……
2.说说少年宫的模样:
教师示范画一些少年宫的全景和某一游乐场所。
3.说说在游乐场最快乐的事情。
4.欣赏教材中的范作:
a.近大远小,人物丰富,色彩对比强烈;
b.有主次之分;
(三)作业要求:
想象画出少年宫的场景。要求画面构图饱满;
画少年宫的某一局部,人物突出,有动态,色彩鲜艳。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五)展评小结。
活动二
(一)组织教学,检查工具。
(二)新授:
1.六年级“六一”儿童节表演与平日有什么不同?
2.教师讲述一个简单课本剧(睡美人)
师化妆,请学生说说合适吗?
不合适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还可以整理化妆。
公主、王子各是什么样?
3.尝试作业:化妆。
解决角色化妆,抓住特征。
4.教师出示各种材料,提问:它们适合装饰在哪些位置。
5.分小组发剧本:
讨论角色各有什么特征,如何运用已有材料。
(三)作业要求:
根据节目内容扮演角色化妆,要注意人物特征的表现。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五)学生根据角色进行表演。
(六)总结下课。
活动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教师播放录象“六一”儿童节舞台布景。
2.设计:
a.为什么这样设计?说细节。
b.谈动机。
c.讨论还可以做什么样的舞台布景?
3.欣赏书中舞台布景图,谈谈你的看法:
a.主题是否突出?
b.是否有创意?
c.是否有一定可操作性?
4.提出作业要求:
为主题队会画一幅舞台布景图样。突出主题,有价值。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四)展示作业,小评。
黄泥坳学校 邹金环 2012-9-1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 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贴出定义)。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e.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同学传色,师生共同做这补色游戏。在玩申学,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三、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作业。
四、看录像结束教学
1、看课本第P1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色、间色的定义,也知道了哪几种色是三原色,哪几种色是主间色,我们还应该懂得三原色、三间色在日常生活申处处可见。如课本中: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有海永、天空,绿色的荷叶、小草、树叶等。
2、看录像。
师:大家一起来观看一组录像,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原色、间色,师播放,生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更应该热爱生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丽的人生。
五、收拾与整理
六、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第二课 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2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第三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第4课 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五课 天然的斑纹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教学重难点:
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
2、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一)摸一摸,说一说。(引导学生认识肌理)
1、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2、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3、教师可以示范: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二)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
(三)想一想,说一说:怎么来拓印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学一学,试一试。
二、发展阶段
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2、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拓印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3、作业展示:评评自己的作业,评评他人的作业。
三、收拾与整理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四、课后拓展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6课 校园里的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写生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盆栽,分别摆在教室的几个地方,请学生观察:
(1)、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
(2)、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3)、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 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走进观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内写生。)
三、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植物的形状。(边示范边讲解)
2、教师小结: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五、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指导点评。
2、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第7课 最受尊敬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 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范画,一些名人的图像;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如:五官的特点,着装的特点等。
3、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4、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5、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为什么”?“他为什么受尊敬?”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二、发展阶段
1、带领学生进一步讨论,得出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
入手,并能进行描述。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
2、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 制作品。
3、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4、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四、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第8课 今天我值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
2、在画的过程中,如何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
值日时做些什么事?
学生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1)、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2)、教师在学生描述时,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3)、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4)、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复习知识点
2、检查作业
3、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教学拓展
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第9课 有趣的鞋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第10课 团手包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
1.是否发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及简单的构建原理。
2.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3.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闪趣。
4.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5.各种材料在组合使用效果的分析。
6.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3.教师和学生在课收集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用课件展示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并引导学生欣赏。
2、在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
(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二、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4、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对优秀作品要及时的表扬。
三、课后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第11课 巧巧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6.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2、教师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3、学生观察,并分小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2、“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四、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第12课 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2、合理运用各种材料。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五、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第13课 梦幻中的城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动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采用折,剪,镂,绘制等方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3、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研究。教学重难点:能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彩纸,线,橡皮泥,废旧盒子和其它材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1)、分角色表演
让学生扮演国王与王后,王子与公主,并且分别夸张地描写自己城堡的外形,他们想对自己的城堡进行改造请“大臣们”(学生)为他们出谋划策。
(2)、分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大臣们”(学生)根据自己对城堡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设计想法和表现的形式。
2、发展阶段(1)、教师肯定学生的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地创造和表现。(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剪,镂,折,贴,画等制作或表现的方法,表现一幅较抽象的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的形式要与使用的材料相适合。
2、展出制作完成的深长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自己设计的作品。
3、利用制作的城堡表演节目。
四、收拾与整理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三、作品展示
1、学生分组进行自评。
2、每组选出最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他评。
3、教师总结。
四、课后拓展
1、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动画片中的城堡,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2、鼓励学生根据生活与学习中各种有趣的内容,采用变形与夸张手法进行创作,也可以收集各种材料尝试作,学做小艺术设计家。
第14课 我设计的自行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课件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1)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2)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四、讲授新课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七、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九、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自行车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3、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三、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五、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2、好在哪里?
六、收拾与整理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第15课 星空的联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教学重难点: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你对星空了解多少?
学生分成甲与乙两组,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甲乙两方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
(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3)、让学生欣赏科幻片作品,进一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
2、发展阶段(1)刮蜡画技法: 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设计一张背景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2)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创作一幅较有新意的画面。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2、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四、收拾和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三、课后拓展:
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第16课时 新颖的电脑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纸盒、彩纸、彩泥、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学生欣赏交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发展阶段
(1)、教师演示: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2、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四、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五、课后拓展
1、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2、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6课 盘泥条
[分析]盘泥条
一、教 材 分 析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6课 盘泥条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盘泥条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盘泥条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盘泥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二、教 学 目 标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6课 盘泥条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示范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明了“学习制陶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体会失败、从头来过,再失败再从头来过的过程,”把握“泥条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环节设计:
1. 作品赏析,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盘泥条。
2. 自主探究,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试搓泥条、盘泥条。
3. 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
第一,搓泥条: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第二,盘泥条: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4. 掌握技法,盘条成型:
第一步,搓泥条; 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
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5.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6. 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
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作业要求: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教学应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可根据学情和条件进行调整。
*泥条盘筑的方法,即搓泥条、泥条粘接的技法要领要让学生掌握,对于作品的造型无需做过多要求,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所长。
*对于学生在做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探索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给学生以提示。
*陶艺课更注重做陶的过程,对学生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不要用对或错来简单评价学生的想法,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做陶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应适时进行评价和激励。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在陶艺教室上课,可以将学生作品再加工,上釉、烧制成陶艺作品,并进行陈列展览,提高学生对做陶的兴趣。
[教案]贺佳妮老师的教案
第6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
提示: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活动: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