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寒衣节禁忌有哪些

androidx86.net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寒衣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祭祖节日,相传它起源于周朝时期,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它是从迎冬礼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寒衣节禁忌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寒衣节禁忌有哪些

1、寒衣节禁谈婚嫁

寒衣节是民间传统祭祀的节日,即民间流传的鬼节,这天是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日子,是个伤悲沉痛的日子,不适宜婚嫁喜庆的气氛,同时,寒衣节婚嫁给新人姻缘会蒙上不长久的阴影。

2、寒衣节忌乔迁

寒衣节是民间传统祭奠亡亲的重要日子,十一寒衣节,路人忙祭拜,据老一辈人讲,寒衣节在道路两旁有亡亲收寒衣的阴魂,如果在寒衣节乔迁,会有亡魂跟随乔迁路人到家,对乔迁新宅不利。

3、寒衣节忌病人出院

寒衣节这天阴气重,这些阴气会着附在阳气不足的人身上,而住院病人刚刚恢复身体健康,阳刚之气不足,如果在寒衣节出院,在归途中可能会有浊气附身对身体健康不利。

4、寒衣节忌开业庆典

寒衣节是民间祭祀的节日,不适宜开业庆典,因为开业庆典可能会有鸣乐燃放鞭炮的习俗,这样情况会惊扰前来取寒衣的魂灵,另外,开业庆典喜庆的气氛不适宜寒衣节思亲的基调。

5、寒衣节忌晾晒衣被

寒衣节午后不要晾晒衣物,被子,因为午后阳气慢慢衰减,阴气加重,民间认为,午后晾晒衣被会有邪气附着,会给人带来不好的流年。

6、寒衣节妇女体弱者忌逗留野外

寒衣节忌讳身体羸弱者和妇女长时间在野外逗留,因为寒衣节当天阴气重,在野外长时间逗留会引发邪气附身,给人的身体和运势带来不利。

7、寒衣节祭拜忌饿肚子

寒衣节是祭拜先祖,缅怀亲人的日子,在祭拜之前,要吃饱饭喝好水才能前往祭拜,因为饿肚子会造成身体空虚,体力匮乏,容易引发邪气上身,再者过度伤悲容易引发各种不测。

8、寒衣节祭奠结束忌回头

寒衣节祭拜结束后不要回头看,特别是晚上在路上遇到声音不要应声,不要长时间在野外停留,否则会引发邪气跟随。

寒衣节吃什么

1、面条

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寒衣节吃面的习俗习俗由来已久。冬季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应酬较多的人,喝酒后最宜吃碗阳春面,不仅解酒,还能起到养胃补身的功效。

冬天是吃兰州拉面最好的季节。炸酱面是几种风味面中营养搭配最合理的。刀削面由于制作工艺的差别,面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尝试,而老年人就不该多吃了。吃面条应该多搭配一些蔬菜、蛋类食品。

2、红豆饭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红豆的表皮致密而坚实,需要提前浸泡处理一下,否则蒸出来会很硬。传统的红豆饭做法是将红豆事先泡水数小时,让其喝饱水后,有时候还需要提前煮一下红豆,然后再与大米一起蒸煮。现在可以稍微提前泡一下红豆(也可不泡),然后用高压锅直接蒸煮,半个小时,软糯香甜的红豆饭就可以出锅了。

3、饺子

洛阳有话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

民间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来源于医圣张仲景,他看到严寒中百姓耳朵被冻坏,故用面包了驱寒药材,煮熟做成“娇耳汤”治好了百姓的耳朵。通常饺子馅料有荤有素,这种合理营养搭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除了必须的肉类和蔬菜,大蒜等调味料也能起到提高肌体抵抗力的作用。

4、逆糍

在惠州传统的风俗中,“十月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是牛的生日,也是惠州传统的祭牛节。在这一天,惠州人要吃一种叫“逆糍”的传统食品。惠州人认为,牛为人类辛勤劳动了一年,要慰劳慰劳牛。

除了做些逆糍供奉牛神外,还有一些农户将菜叶包裹着逆糍来喂牛,祈求它身强体健。剩下的逆糍除了自己吃外,还会送给亲朋好友。久而久之,这逆糍就成了惠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食品之一。

5、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毕,勤劳的客家人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为皮,加入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寒衣节由来的三大传说

一、孟姜女哭长城

传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便从全国征调壮丁修建万里长城。

江南地区有位女子名叫孟姜女,与丈夫范杞梁刚刚成婚,正是如胶似漆的美好光景。因为范杞梁年轻力壮,也被抽中做了壮丁,被送到北方去修筑万里长城。

自从范杞梁被征调走后,孟姜女的公婆因为思儿心切,积郁成疾,不久便双双病亡,家中只剩下孟姜女一人,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于是,孟姜女决定去北方寻找丈夫,临行之前,日夜挑灯缝纫,为丈夫做了一套棉衣,然后抱着棉衣,一路向北走去。

可当孟姜女来到长城脚下,才发现丈夫在一年前的冬天,已经活活累死,尸骨就埋在长城之下。

孟姜女悲愤交加,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了丈夫的尸骨。孟姜女就棉衣摆在地上,焚烧了祭奠丈夫,然后将尸骨与棉衣灰烬一起掩埋,之后伏在坟头痛哭不已,最后泪尽而逝,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十月初一。

后来孟姜女的故事流传到民间,老百姓深受感动,此后每年的十月初一,大家就焚化寒衣,代孟姜女祭奠亡夫。后来,这个风俗就逐渐演变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二、蔡伦烧纸和蔡莫烧纸

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由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民间传说,蔡伦刚开始造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见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习。但蔡莫是个急性子,功夫还没有学到家,就急急忙忙开了一家造纸店。

结果因为造出的纸张质量太差,就没有人买,随时都可能关门。夫妻俩对着满屋子的废纸,正在愁眉不展之际,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鬼点子。

在一天的深夜,慧娘假装暴病而死,蔡莫在慧娘的棺材旁一边哭诉,一边烧纸,静夜的哭声,引来了周围的邻居们。

蔡莫烧了一阵纸后,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慧娘在里面喊:“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赶紧一起前去打开棺材。但见一个女人从棺材里跳了出来,此人正是慧娘。

只见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大家,她拿丈夫烧给她的纸钱,买通了小鬼,贿赂了阎王,这才被放了回来。

夫妻俩合演的这场双簧戏,让邻居们上了当,大家看纸钱能有起死回生的妙用,就纷纷买纸去烧,没几天的时间,蔡莫家囤积的纸张就卖完了。因为那天晚上是十月初一,所以人们便在这天上坟烧纸,以祭奠亡灵。

三、朱元璋“授衣”

相传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为了彰显自己顺应天时,就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的时候,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熬成热羹,赏赐给群臣品尝。

所以南京就流传下一句民谚:“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就从此演变而来,到了这个节日,人们就将冬天的衣物捎给远在外地的游子,以表达牵挂和关怀之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