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福建元宵节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福建元宵节传统习俗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所以,福州元宵风俗严肃而活泼,浪漫而美妙。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深含诙谐的幽默感和浓浓的“虾油味”,成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据说,福州元宵庆典,汉时为一天,唐时为三天,宋时为七天,及至明、清则为十天。故谢肇淛谓:“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清乾隆《福州府志》载:旧时,福州“上元张灯,自十一日起至晦日止。十三、十四、十五三夜尤甚。影灯象人物、花果、禽鱼,裁缯剪纸及玻璃为之。庙刹架鳌山,玲珑飞动;又为木架彩棚,装演故事,谓之台阁;俳优百戏,煎沸道路,箫鼓喧阗,至于彻夜。又有舁木偶像摇兀而行,谓之闯神。前列长炬,枞金伐鼓,震耀耳目。城市村镇庙社俱有之。”于是,“仍弛门禁,远乡下邑来者,通夕不绝。”宋福州府司理方孝能诗:“街头如画火山红,洒面生鳞锦障风;佳客醉醒春色里,新妆歌舞月明中。”明徐熥《闽中元夕曲》:“满城箫鼓沸春风,爆竹声喧凤蜡高;三十万家齐上采,一时灯影照天红。”均记述了其时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街灯五光十色、镂金错采,红光辉映,喜气洋洋的狂欢场面。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旧时,福州元宵闹花灯,成为春节的重头戏。其时,城内闽王庙、南后街,台江茶亭街、中亭街一带,灯火通明,彻夜狂欢;沿街各色花灯争奇夺巧,千恣百态,“禽鱼鸟咸备,游者塞途。”留下了“街头宝炬夜初开,一曲新词怨落梅;怪底佳人好妆束,闽王庙里看灯来。”“人影渐随香雾合,月轮还让彩灯圆。”等诗句。佳节期间,福州高湖太平龙灯,更是通宵穿街走巷,长夜飞舞。据老人说:龙灯舞分为两种:以色别,有黄龙、青龙;以动势别,有迎龙、舞龙。参加者一般脚穿草鞋,扎腰束腿。表演时,群龙飞舞,小龙穿大龙,大龙卷小龙,双龙盘旋,时分时合,灵活自如。有时,龙灯急速翻滚,似一股股卷地而起的旋风;有时,忽而交叉穿梭,忽而立定造型,龙跃灯闪,生气勃勃。再加上围观者点放的烟火、爆竹,一时间“碧海青天皆紫雾,锦城无地不红尘。”真是“风景这边独好。”《福建通志·风俗志》说,闽都各地元宵节俗略有不同。《罗源县志》载:罗源县霍口香岭村陈姓人家的游灯独具特色:佳节期间,各家制作的彩灯两侧均系上两盏象征“牌九”、“麻将”的小灯,然后连日敲锣打鼓绕境游灯,警示族人:游灯之后禁止赌博,违者按族规处罚。《闽清县志》载:正月初八至十八日,坂东镇大户人家闹元宵规模和排场居全县之首。其时,祠堂里陈列数百合雕刻有人物、花草、飞禽走兽的锡制大烛台,上插百斤重的红烛;每条神香也达数十斤之重;案前陈列用数百只大公鸡装成的鸡柱和用二三百斤白粿叠成的白粿柱;天井则排列众多猪、羊牲品供奉神灵、祖宗。至夜,烛光、灯光相互辉映,煞是壮观。
正月十五日,仓山区下渡及闽侯县七里(尚干)一带的乡间,则隆重举行顺天圣母(陈靖姑)千秋华诞盛会。《藤山志》说:是日,女子出嫁多年未生产者,多有入庙求嗣。祷祝毕,向神前花瓶内采一枝鲜花,谓之“请花”。《邹陵志》载:夫人奶出宫时,年轻妇女由女长辈伴随,沿途脱鞋跪拜,“请花”求子;童子载木枷跪拜,祈求岁岁平安。福州郊区及长乐、连江一些农村,还有元宵佳节“看新人”的习俗。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凡是村中上年新婚的新娘子,都要打扮一番,由婆婆或大小姑陪伴,坐在自家厅堂,让村里未成亲的小伙子,敲锣打鼓,前来“看新人”。一个村里兴旺发达,新婚人家多,元宵看新人的喜主也多。这一来,东看一家,西看一家,接踵而来,顺序而去,为节日增添了许多欢乐喜庆的氛围。据说,此举也是为了图吉利。
旧时,洪山桥一带乡间,上年结婚或添丁的喜主,次年元宵还要在庙境里大办喜酒招待乡亲。是日,乡中男女老幼均可挨家随意登席,还可以吃过一桌又一桌,俗称“爬俤蒲”、“吃过桌”。福清城关的龙首桥又称利桥。每逢元夕,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倾城出动争过利桥,祈求岁岁吉利。过了利桥再游瑞云塔。《福州地名志》载,瑞云塔为明万历年间宰相叶向高之子叶成学所建。其后,每60年逢甲子岁首,就在塔顶点灯,以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意。明天启四年(1620_年)始,每逢点灯年份,此夕尤为隆重:许多民间诗社纷纷举行盘诗盛会,众多诗人墨客举杯抒怀、对月吟哦,气氛雅致而热闹;孩童们则在乡间空地拾瓦片叠垒“瓦片塔”,中置柴火、鞭炮,店半点灯烧塔,此时,爆竹声,欢笑声直冲云霄,别具一番情趣。据说,此俗至今仍在一些乡间沿袭。故有“六十年来一盛会,人生难得两回逢”之叹!物换星移,流光易逝。而今,福州的元宵旧俗,有的仍然保留,有的则已消泯。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弘扬健康的习俗,淘汰落后的旧俗。
元宵节各地的习俗
北京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舞龙舞狮、老北京叫卖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节传统节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这个节日的一大原因。传统的老北京元宵节活动主要由花会、灯会、吃元宵3个部分组成。
河北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安徽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凤阳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每逢元宵佳节,最让孩子们动心的还是“挑灯笼”。各种花灯早在几天前就纷纷“抢早”上市,造型各异的花灯将府城镇夜晚装点一新。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在凤阳农村,留心的孩子都会早早有意识地收集、准备着一些废旧扫帚、刷把,以备元宵节撂火把。
山西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
元宵节的经济价值
每年除了春节之外,元宵节这天是商铺最为热闹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元宵节之前一两个刑期,周边的酒店基本上都会被订满,超市卖货也异常火爆。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餐,如果大家的时间都安排不到一起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在元宵节这天一起聚聚餐。因此每年到了元宵节无论是酒店还是超市等店铺的热闹程度与除夕很相似,因此元宵节在带来幸福与快乐的同时,也给各种商家店铺酒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价值。
元宵节过法
元宵节这天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1、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
2、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3、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
5、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6、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8、走百病:元宵夜妇女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主要的目的是驱病除灾。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习俗,但是像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等,都是相同的。
福建元宵节传统习俗
上一篇:元宵节的传统民间习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