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种子的保有就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如何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如何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种业,涉及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要的民生问题。2012年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带动中国粮食连年丰收。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尽管如此,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水平不高、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亟需破难题补短板。
正因如此,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不仅要“破难题”聚焦少数主要依靠进口的种源,也要“补短板”充分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在品种产量、性能、品质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更要“强优势”加快现代育种新技术应用,巩固强化育种创新优势,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转变,我们要坚定信心,正视差距,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从源头上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种业要振兴,关键要创新,企业是种业创新的关键主体。《通知》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提出“把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阵型企业作为企业扶优的重点对象”“把推进‘三对接’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平台”“把创设扶持政策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手段”“把净化发展环境作为企业扶优的重要保障”“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企业扶优工作的重要要求”。“六个重要”落地落实落细,确保实施一条,见效一条,必将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的种业发展新格局,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为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种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通知》提出,支持科研单位与阵型企业对接,开展科技、资源、技术、人才长期战略合作,共享国家科研设施平台,共建研发平台或产学研创新联合体;鼓励金融机构与阵型企业对接,推出更多适合种业特点的金融保险产品,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形成长期稳定支持。种业企业加快联结科研院所和资本,打通研发、市场,不仅提高了行业门槛,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优,让企业拥有更多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更有助于推动种业向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加快行业创新发展。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科研单位、种业企业、金融机构等方方面面,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在进一步改革完善种业发展体制机制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种业装上更多的“中国芯”,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说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点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首位,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粮食的生产和安全,对建设和谐社会,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办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粮食,每个共产党员都不应当忘记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在我国,粮食始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着人民和国家的安危。
粮食安全问题,从1992年粮食安全的概念被提出来后,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已经关系到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尽管中国人现在已经稳稳端牢了自己的“饭碗”,但是国家对粮食安全从未懈怠。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先前国内学者基于对粮食安全的研究讨论,将中国的“粮食安全”定义为“数量上应满足人口食用、工业发展、养殖需求和其他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所需;质量上应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价格上应符合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要求”。
粮食安全是广大人民的需要,是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粮食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对保粮食安全的认识要有新高度。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12年以来,对粮食安全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批示,强调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这三个“紧”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新高度。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了2021年目标任务,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
其次,保障粮食安全要从根本要害抓起。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耕地和种业放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且首次提出,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在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生物育种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种业企业创新等重要方面做好工作。一号文件还明确要求,“十四五”时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总的来看,一方面,我国粮食种子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水稻和小麦单产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在提高粮食质量方面仍有很大空间。
再次,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保障粮食安全。一般来说,粮食安全涉及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质量监管、粮食价格调控、粮食消费等多个方面。为了确保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粮食全产业链角度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强智慧农业建设,试点的“智慧麦业”在节水、节肥、节种和增效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现,为其他地区借鉴推广提供了许多经验。在流通加工环节,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在两个统筹方面,要“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2年以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过多次强调和批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掀起节约“新食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
最后,要强化保粮食安全的制度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开始全面部署落实这一制度,迄今为止,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功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这就要求“十四五”时期,各级领导都要承担起保障当地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层层压实,扎实做好包括粮、棉、油、糖、肉在内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好组织保障。总的来说,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大粮食政策扶持力度,为新时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强大的根本保障。
如何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上一篇:2023婚假法定多少天休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