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梳理
同学们,你们一定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遇到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那种“看完就能明白”或者“练完就能掌握”的知识点。还在为知识点零散而烦恼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使用。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其具体体现,如:①在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②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③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下,有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精神等。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为什么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③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我们青少年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要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6、什么是发展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包括两方面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8、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为什么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9、思想道德建设
(1)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要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10、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地位: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11、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例,如“创三优”活动、“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文明户”评选活动等。
1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或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3、我们青少年如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作贡献?
①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行为得体,注重形象,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②积极参与并宣传提升中国公民行为素质的活动。
③学习并推广文明礼仪知识,让更多的人更加健康文明。
④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梳理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一)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依法继承权等)
公民应依法自觉纳税。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按章纳税是违法行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国法律鼓励、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组成。(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国公民享有的自由和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其原则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二)
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继承方式包括医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正义的判断标准: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都是正义的行为;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我国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C、制定依据: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三)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培养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我国人口国情: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特点: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实行计划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的主要特征: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我国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一位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5)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3)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4)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5)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
(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
(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坚决不做。否则就是违法犯罪。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四)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不利于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对外开放可以促进我国的发展,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稳定(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坚持计划。
21世纪我们面临的三大任务――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国两制),三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世纪的三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初中政治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9.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初中政治中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4
1、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2、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竞争与合作。
3、怎样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既有优点又有,优点是竞争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和智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缺点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竞争。应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对自己有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4、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合作不仅是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合作。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5、怎样提高竞争意识?①增强竞争意识。②提高竞争能力。③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但不能采取不正当手段。④在竞争中要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6、在竞争中应注意:①诚实守信②遵纪守法③公平公正④遵守竞争规则。
7、怎样培养合作意识?①从身边小事做起。②参加集体性竞争活动。
8、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构成了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没有力量的;另一方面,合作能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
初中政治中考知识点
诚信是金:
1、诚信的含义?
答: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为什么要诚实守信?(课本115页)
答: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③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3、如何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实守信)?(课本117页—118页)
答: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③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承诺,就应努力兑现。④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实实在在做事。(或诚
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为什么在诚信做人方面既要做大事,也要拘小节?(课本118页)
答:①我们对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②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③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做诚信的人
5、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怎样的?(课本119页第一段)
答: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或我们应遵循哪些诚信守则?)(课本120)
答: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以一己私利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③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④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诚信所维护的不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
7、诚信的智慧有哪些?(课本121—123页)
答:①把诚信的要求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②正确处理诚实与隐私的关系③正确处理诚实与谎言的关系
初中政治中考重点知识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什么是宽容?宽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要宽容他人?(、宽容的重要性?)(课本102-104页)
答: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个性。②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能赢得友谊和他人的尊敬,获得更多的朋友。③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别人能使我们的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④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对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和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3、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应该怎么办?(课本102页)
答:①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②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4、如何学会宽容他人?(课本104页)
答: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具体地讲应做到:①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②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③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④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5、怎样宽容自己,悦纳自己?(课本104页)
答:①既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②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课本105、106页)
答: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7、己欲立而立,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课本106页)答:①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②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③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8、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什么?(课本107页)
答: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