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知识点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知识点

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知识点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_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初二语文知识点下册的归纳总结

第1课

(一)重点字词

1、生字

藤野(téng)发髻(jì)芦荟(huì)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

不逊(xùn)诘责(jié)烂熳(màn)匿名(nì)深恶痛疾(wù)

瞥见(piē)解剖(pōu)绯红(fēi)油光可鉴(jiàn)

2、词语解释

抑yì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绯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宛如:好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杳: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喝采:大声叫好。决意:拿定主意,。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不可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的学习技巧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