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经常要总结经验,从而得到一些理论,这就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归纳总结能力,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课题1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首先制得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6.实验后剩余气体的性质(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特点: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课题2氧气

考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考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

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少量的水,防止瓶底炸裂。

(三)与某些化合物(蜡烛、甲烷)的反应——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内壁出现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等。

总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考点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考点四、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E(简称“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可表示为:AB→A+B+……。(简称:“一变多”)

课题3实验室制取氧气

考点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空气

(1)具体过程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1、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化学方程式:2KClO3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加热高锰酸钾:

D、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有连续均匀气泡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E、易错事项:

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G、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考点三、催化剂: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

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

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

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

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

九年级化学学习方法

1.基本概念“块”。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

九年级化学学习技巧

1、最重要的还是要上课听讲。听课的重要性不用多介绍,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学霸做到了,而学渣只看到了,听讲的时候除了要集中精力,而且一定要多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向老师提问。

2、有问题要独立思考。一直提倡不懂就问,在学习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千万不要一遇到问题马上就请教别人,先独立思考一下,真正解决不了再去问,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整理

★ 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

★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归纳三篇

★ 九年级上册化学所有知识点梳理归纳

★ 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笔记整理

★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2021最新

★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2021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三上册化学最新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1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