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分界线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赤道(0°纬线):
1.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注:可以根据极点附近判断:极点附近是海洋,为北半球;极点附近为陆地,为南半球。
2. 南北纬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二.本初子午线(0°经线)与180°经线:
1.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2.180°经线以西是东经,180°经线以东是西经。
三.20°W和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
2.某点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此点经度为20°W。
3.某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此点经度为160°E。
4.“小东大西”:小于20°W的西经和小于160°E的东经在东半球,大于20°W的西经和大于160°E的东经在西半球。
注:可以根据海陆分布来判断东西半球。
四.五带的分界线
1.北回归线(23.5°N)——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
2.南回归线(23.5°S)——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端
3.北极圈(66.5°N)——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端
4.南极圈(66.5°S)——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端
注: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五.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
六.大洲分界线
七.板块边界
1.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一般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丰富;
2. 消亡边界(→←),碰撞挤压,在陆地上一般形成高大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中间是海洋的话,面积会越来越小,甚至消失;
3. 生长边界(←→),张裂运动,一般会形成裂谷或海洋,海洋的面积会越来越大。
拓展:
如何学好地理
一.理解概念并及时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诸 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恒星日、十太阳日;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 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进行。
二.抓原理并注重理解
从 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
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 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 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
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三.注重地理的综合性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 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你要多注意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注意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
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
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型)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
3.在中、低纬度海区,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
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洋流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七年级上册地理分界线知识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知识点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 七年级必背地理知识点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0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分界线知识
上一篇: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测试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