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精选7篇)

“天宫课堂”将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和载人航天工程网广泛征集授课内容、互动提问和创意建议,择优纳入“天宫课堂”筹划实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范文7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1

振奋人心的那一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我国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神舟七号发射成功,5G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我国"首条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在京津两大城市间开通,"首个中国人基因组序列研究成果发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

蛟龙深潜,嫦娥探月。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日趋活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年梦想,今朝实现。去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天问一号于20_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20_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深空探测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截至20_年2月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飞行里程已超过4.5亿公里,距地球约1.7亿公里。

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按计划将在轨驻留6个月,在这6个月时间,主要工作是要进一步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的关键技术。具体来讲,就是要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一起配合进一步验证。

科技强,则国强。自信之路成功,为中国航天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2

当我哇哇坠地,爸妈就给我取了启航这个名字,他们希望我启航宇宙,当一名宇航员。没想到,这恰恰也是我现在的梦想。

每当夜幕降临,我仰望着浩瀚无际的夜空,满天的繁星光芒闪烁,像是黑绸缎上镶嵌着一颗颗的明珠,又像是孩子的眼睛调皮地眨啊眨。这时,我的脑袋瓜里泛起了无穷的遐想:宇宙有没有边呢?如果有,那宇宙有多大呢?天空中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呢。于是,梦想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我要当名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神七”、“神八”飞向月球的情景还依稀在眼前。神九又再次飞向月球,成功完成了与“天宫1号”的对接 。神州九号火箭发射升空了,气势那个壮观哪!熊熊燃烧的大火,像一个大力士,把火箭推向了天空,随后,载着三位宇航员的火箭冲天而去,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白色的光芒。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这幅既美丽又雄壮的画面。接着我又看到三名宇航员成功完成手动对接,比自动的还要精确。我的心潮澎湃,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敬佩之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还特别羡慕宇航员穿的宇航服,戴着那圆得像气球似的透明的头盔,穿着肥肥的像个充气人的服装,那感觉应该与众不同吧!我多想穿上试一试呀!

有了梦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我要快快长大,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加强体育锻炼,早日成为一名宇航员,能够进一步探索月球奥秘,为国增光。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3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从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这就意味着,相较于神舟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航天员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此时杨利伟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异常痛苦,可他却咬紧牙关告诫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图”。

在神舟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工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地耕耘劳作。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

“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有了理想,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有的人想当医生,用自己高超技术为人们解除病痛;有人想做一名考古学家,用自己的努力,挖掘更多的历史文物,还原历史的真相;有的想当一名军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祖国的安宁。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翱翔太空的宇航员。

小时候,我并不了解火箭、宇宙飞船,他们到底是是什么样子的,也没见过。但那次在电视上看见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后,宇宙飞船、太空让我充满了好奇。载人飞船就是搭载人进入太空的航天器,它借助火箭的反推动力升入太空。所载的人员就是宇航员。就在那一晚,我做了个梦:我穿着厚厚的宇航服,进入飞船舱,微笑着朝人们挥手,火箭越升越高,穿过了厚厚的大气层,离开了地球,来到了浩瀚的宇宙。我透过玻璃窗向外看,外面一片黑暗,但有许许多多的星星像珍珠般散落在不同的角落,熠熠闪烁。看远处,一个个星球大小不一,颜色各异,而我站在飞船上挥舞着五星红旗,向它们打招呼,这是多么神圣的事情啊!那些星球也有东西在晃动,可能是外星人吧,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向我问好。虽然我们不曾谋面,语言不通,但都友好的打招呼。这是多么开心快乐的事呀。飞船一个颠簸,吓醒了我,我回到了现实。

梦醒时分,我暗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能力。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业余时间我阅读大量的航天书籍,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识。

有了理想,就要行动。我坚信自己,只要付出100%的努力,理想一定会变为现实。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6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3名航天员带着全体中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

发射时间虽然是在凌晨,但“圆满成功”的消息一出,互联网却是一片欢腾,无数网民守候着这一时刻,为发射成功而心潮澎湃。

按照中国航天永不止步的“惯例”,神舟十三号也将实现多个“首次”:与核心舱实现径向交会对接;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首次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

此外,相比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也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停靠中国空间站之后,届时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而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也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而且,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需求,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正如网友所说“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航天”,中国航天总是在不断超越,一点一点实现技术突破,以越来越快的频率在外太空刷新刻度。经历了几代人的拼搏奉献,我们今天已经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已经是全世界宇宙探索的重要“玩家”,而太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人类足迹。

抛开技术层面带给我们的震撼,今天中国航天的整体气质也越来越从容、自信、温情、浪漫,越来越具有独特的中国韵味。

比如,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乘组包括中国首位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平,她在出发前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出差半年”,云淡风轻的幽默表达透着一股自信。在出征现场,王亚平的女儿还来为妈妈送行,高喊“妈妈加油”。这一幕令无数人动容,“妈妈出发给你摘星星了”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神舟十三号的任务为期半年,时间上将会跨过中国的农历新年,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同样备受关注。而更早之前,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给空间站送去“太空快递”的时候,已经为航天员们准备好了春节用品。航天员届时也会与所有中国人一起守岁,第一时间向国人送出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些细致巧妙的安排,让航天这种硬核的“科技叙事”,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文情怀。

如今,神舟十三号已经正式开启太空征程,我们预祝航天员们能圆满完成任务,也相信中国航天必将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将我们的大国航天梦带向更远处。

走到天宫上看一看直播观后感篇7

每当夜幕降临,我总会从窗户里探出脑袋,好奇地望着天空,无边天际,璀璨星空,浩瀚的宇宙是多么令人着迷与向往!每次不知不觉,我已沉浸在神秘的宇宙世界里。

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电视上讲解宇宙的知识,那“浩瀚的宇宙,灿烂的恒星,美丽的银河”,这些景象经常在我的梦中出现。不知从何时起,在我理想的土地上,有一颗种子正在萌生、发芽,那就是,长大后,我要做一名出色的女宇航员。

我喜爱宇宙探秘,想知道著名的“黑洞”是一副什么样子;想去到每一个星球上,去银河系外有缘的别的星系,探索一望无际的宇宙的尽头在那里,是什么样;我要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插上我的小旗子,以示我不朽的成绩;我要登上火星,看看火星上独特的环形山;我要登上金星,测量出它的温度;我还要观察流星长长的尾巴是些什么材料;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亲眼看到中国的奇迹——长城。能在太空中看地球、在太空中遨游着,这是十三亿七千多万人的梦想,也包括我。

航空航天行业从1956年至今,航天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5种类型、近50颗人造地球卫星和3艘试验飞船。航天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高技术群,荟萃了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许多最新成果。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究与发展,同时各种卫星应用技术、空间加工与制造技术、空间生物技术、空间能源技术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航空航天行业是支持整个中国的重要行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航天员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所以我天天坚持锻炼,做有氧运动,同时渊博的知识更是必备的条件,掌握科学知识,为宇航员而奋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