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精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立国传家之本,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柱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移风易俗倡议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一)
为推进移风易俗、抵制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现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倡议“一带头、两不超、三原则、四禁止”,望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从“我”做起,破除陋习。
“一带头”——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
“两不超”——出殡车辆不超过5部;送葬人员不超过百人。
“三原则”——遗体告别原则上在县殡仪馆举行;出殡路线要按照就近原则;出殡时间原则在早上八点前。
“四禁止”——禁止鼓号队参与送葬;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制作电子花圈;禁止送葬车队安装电子花圈使用礼炮;禁止在城区主街道搭设灵棚、架设高音喇叭。
柘荣县城区丧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2019年7月25日
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二)
全镇广大干部群众:
近年来,我镇认真抓好移风易俗工作,推进力度大,创新意识强,成效较为明显,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码头人民的主流和共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受传统思想和周边环境的的影响,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仍然存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动我镇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大操大办,树立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特向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要破旧立新,树立文明新风。广大干部群众在办理各类喜事时,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自觉抵制互相攀比、奢华讲排场的不良习气,做净化风俗的推动者!
二要保护环境,维护镇容镇貌。广大干部群众要主动参与,爱护环境、爱护公共基础设施,自觉抵制各类在公共场所燃放烟花爆竹、乱撒纸钱、张贴红纸、随意涂画等不良习俗,做文明乡镇的创建者!
三要厚养薄葬,推行丧事简办。广大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传承尊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自觉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在生活中,给予老年人足够的精神慰藉,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物质需求。在办理丧事时,自觉摈弃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高音播放音乐、撒纸钱烧纸扎冥币、大肆燃放烟花爆竹、大摆宴席等不良行为,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做社会新风的建设者!
四要力行节俭,崇尚婚事新办。广大干部群众要提倡适度办婚礼、节俭过日子,摈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自觉抵制使婚姻变质的高额彩礼、婚车扎堆影响交通、鞭炮滥放污染环境、大办宴席铺张浪费,力戒恶俗闹婚,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倡树婚事新办新风尚,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
五要积德行善,涵养和谐家风。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自觉抵制黄赌毒。积极参与捐资助学、修桥铺路、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关爱他人、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平时工作生活中,做到文明上网、文明用餐、节约水电,绿色出行,养成科学健康节约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和谐家风的守护者!
广大干部群众,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城镇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城镇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每位干部群众责无旁贷的光荣义务。让我们携手同心,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移风易俗,树立新风,用实际行动为“活力、创新、美丽、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码头做出新贡献!
中共码头镇委员会
码头镇人民政府
2019年7月10日
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三)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铁腕整治“四风”问题,狠刹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歪风陋习,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慕虚荣、比阔气的不良现象在干部群众中仍不同程度存在,增加了人们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特向全区干部群众发出倡议:
一、崇尚节俭,婚事新办。积极培育婚育新观念,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不滥发请柬邀请宾客,不攀比斗阔,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借机敛财,不举办违反规定和超出能力范围的婚礼,反对低俗庸俗媚俗行为,提倡集体婚礼、植树婚礼、旅游结婚等新型婚礼,做到贺喜庆祝有分寸,礼尚往来有尺度,人情世故讲法纪。
二、厚养薄葬,丧事简办。传承孝老敬老、厚养薄葬好风尚,对老人多一些生前的关爱和温暖,常回家看看,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治办丧事时要从简,服从殡葬管理,不乱搭灵堂,不乱烧纸钱,不乱燃鞭炮,不搞封建迷信,不修建豪华坟墓,提倡生态安葬。倡行网上祭奠、送鲜花、植树、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奠活动,用生态环保、文明节俭的方式表达哀思。
三、破旧立新,倡树新风。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提倡生育、升学、入伍、生日、升职、乔迁等喜事一律不办,鼓励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杜绝滥发通知、收受礼金、大摆筵席、铺张浪费,自觉抵制他有我有互攀比、奢华阔气显排场的不良习气,做净化风俗的推动者!
四、修身养德,好事多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关爱他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和公益事业,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争做文明居民,争创文明家庭,共创文明城市。
让我们携起手来,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争做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实践者,齐心协力建设文明、美丽、幸福的神农架!
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四)
全市广大团员、青年朋友们: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立国传家之本,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柱石。广大团员青年应从自身做起,破除陈规陋习,净化社会风气,做弘扬时代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为此,共青团鹰潭市委发出以下倡议:
婚事新办 崇尚节俭
积极树立婚育新观念,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不攀比斗阔,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借机敛财,不举办违反规定和超出能力范围的婚礼,反对低俗庸俗媚俗行为,提倡集体婚礼、植树婚礼、慈善婚礼、旅游结婚等新型婚礼,做到贺喜庆祝有分寸,礼尚往来有尺度,人情世故讲法纪。
丧事简办 厚养薄葬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自觉传承孝老敬老、厚养薄葬好风尚。父母健在时常回家看看,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治办丧事要从简,不大摆宴席,不乱搭灵堂,不沿街游丧,不乱烧纸钱,不修建豪华坟墓,提倡遗体火化和生态安葬;清明祭祖,不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冥币、燃放鞭炮,倡行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络祭奠等文明祭奠活动。
余事不办 树立新风
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提倡生育、升学、入伍、生日、升职、乔迁等喜事一律不办,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句问候等方式表达贺意,杜绝滥发请帖、收受礼金、大摆筵席、铺张浪费,坚决抵制相互攀比的不良习气,倡导崇德尚礼、健康节俭、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好事多办 修身养德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关爱他人、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做到文明用餐、文明上网、文明过节、文明出行,自觉远离酒桌牌桌,严禁涉黄涉毒涉赌,杜绝各类封建迷信活动,保持文明健康生活理念。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希望广大团员青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争当移风易俗表率,争做文明风尚楷模,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鹰潭贡献青春力量!
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五)
尊敬的各位家长: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慕虚荣、比阔气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致使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广大干部群众不堪重负,而且影响了正常人的人际关系,破坏了社会风气。
为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九龙湖幼儿园儿园发出以下倡议:
1.要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百善孝为先,要传承尊老、孝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自觉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在生活中,给予老人足够的精神慰藉,满足老人的正常物质需求。在办理丧事时,自觉摈弃在公共场所搭建灵棚、高音播放音乐、撒纸钱烧纸扎冥币、大肆燃放烟花爆竹、大摆宴席等不良行为,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做社会新风的建设者!
2.要崇尚节俭,婚事新办。提倡适度办婚礼、节俭过日子,摈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自觉抵制高额彩礼攀比威风、婚车成率影响交通、鞭炮滥放污染环境、大办宴席铺张浪费,力戒恶俗闹婚,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倡树婚事新办新风尚,做勤俭节约的倡导者!
3.要破旧立新,倡树新风。提倡在办理生育、升学、入伍、生日、乔迁等事宜时,在亲朋好友间通过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杯清茶、一句问候等文明方式,表达贺意,增进感情,杜绝滥发通知、收受礼金、大摆筵席、铺张浪费,自觉抵制他有我有互攀比、奢华阔气显排场的不良习气,做净化风俗的推动者!
4.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爱护公共基础设施,保护公共环境卫生,坚决抵制在道路两旁树木、灯杆、窖井盖等张贴红纸、大肆燃放鞭炮等不良习俗,倡导绿色、文明、生态殡葬,做生态城市的创建者!
小海马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学会节水、节电、节粮,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争做勤俭节约小能手。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移风易俗“三字经”。
新时代 风尚高 婚喜事 尚办好
讲文明 树新风 不攀比 无烦恼
生厚养 丧简办 破迷信 恶习抛
改殡丧 革陋习 环境美 心情好
不铺张 不浪费 好传统 人人晓
为子孙 要环保 好生态 乐逍遥
南京市江宁区九龙湖幼儿园
2019年4月22日
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范文精选
上一篇:关于移风易俗的倡议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