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英文名:Robot)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机器人实训心得体会,请看!喜欢可以收藏分享哟!
机器人实训心得体会(篇1)
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自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通过对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的观察、了解,让我们初步掌握机械制造技术(包括设备、工艺、刀具、液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现场实习、观察,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面扩大了。实习使我们获得了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同时又锻炼和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我们接触社会、了解机械行业状况、了解就业行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并且让我们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根据学校的实习安排,我们总共去了四个机械类的公司,它们分别是:江淮汽车,华星集团,恒升机床厂,贝特尔阀门工业有限公司。实习时间:
①江淮汽车———-4月14日上午。
②华星集团———-4月16日上午。
③恒升机床厂———-4月16日上午。
④贝特尔阀门工业有限公司———-4月19日上午。
二、实习内容
第一天:我们的首站是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由于它是在合肥的公司,因此4月14号早上六点,我们机制专业的全体学生就坐上了去合肥的汽车,在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行车之后,我们在雨中来到了目的地。
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我们下了车,在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江淮商用车公司的前桥一车间,它主要是加工转向节的,转向节食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一般载货汽车多以前桥为转向桥。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转向节形状比较复杂,集中了轴、套、盘环、叉架等四类零件的结构特点,主要由支承轴颈、法兰盘、叉架三大部分组成。支承轴颈的结构形状为阶梯轴,其结构特点是由同轴的外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面,以及与轴心线垂直的轴肩、过渡圆角和端面组成的回转体;法兰盘包括法兰面、均布的连接螺栓通孔和转向限位的螺纹孔;叉架是由转向节的上、下耳和法兰面构成叉架形体的。
它的加工工艺路线:
工序设备
(1)铣两耳四平面专用铣床
(2)钻、镗主销孔,倒角数控机床
(3)拉主销孔卧式拉床
(4)铣杆部以及凹窝专用双面组合铣床
(5)铣两耳外侧面专用双面组合铣床
(6)打中心孔专用中心孔钻床
(7)粗车轴颈数控车床
(8)粗车端面数控车床
(9)半精车端面、轴颈专用液压仿形车床及数控车床
(10)精车轴颈数控车床
(11)精车端面专用液压仿形车床及数控车床
(12)粗磨端面、轴颈双砂轮端面外圆磨床
(13)钻法兰螺栓孔卧式钻、扩组合机床
(15)攻螺纹钻孔、攻螺纹组合机床
(16)清洗专用清洗机
(17)淬火中频淬火机
(18)半精磨端面、轴颈双砂轮端面外圆磨床
(19)铣耳环侧面特种铣床
(20)钻铰锥孔立式六工位钻铰组合机床
(21)钻孔攻螺纹钻孔、攻螺纹组合机床
(22)拉键槽卧式拉床
(23)铣两耳内侧面专用组合铣床
(24)压衬套,并拉套孔单柱液压校正机
(25)精磨端面、轴颈双砂轮端面外圆磨床
(26)车螺纹轴颈数控车床
(27)滚压螺纹螺纹滚丝机
(28)铣螺纹平面数控铣床
(29)探伤紫外线探伤机
(30)打标记数控打标机
(31)清洗清洗机
经过以上的几十道工序,转向节才算是制作完成。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崭新的转向节整齐的摆放在固定的位置,被叉车运往指定的位置。
一车间还生产前轴:汽车前轴是长杆类对称零件,在整车中承担承重,支承,转向的作用,属于汽车上的重要零件,作为汽车的关键之一,前轴的机加工精度要求高。而江淮汽车作为我国的自主产权的汽车集团在前轴的生产上做到了最好,工人尽可能的精益求精,因此前轴的质量也有了保障。
机器人实训心得体会(篇2)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又到年底了,经过了一学期机器人活动小组的教学,感觉大家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这学期的机器人活动兴趣班主要是由四、五年级的学生所组成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学习操作机器人还是有些困难,难能可贵的是,这帮孩子很听话,很好学,很乐学,进步令人欣慰。
要想操控好机器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好的遥控操作基础,能够熟练地操控遥控器;二是要对机器人的结构比较熟悉和了解;三是还要有理解程序能力与善于动手维修的能力。本来以为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比较陌生,可是令我意外的是,每当讲解过后,他们也能知晓一二,并且兴趣很浓厚。于是,我在接下来的培训活动中间,着意对四年级孩子们多倾斜了点,希望他们早日成长。
这次与孩子们一起开展机器人兴趣活动,没有像以前那样先教孩子们一个个熟悉机器人软件的使用,也没有谈太多的理论知识。因为总结以前的经验,我发现这些对于小学阶段的的孩子们都不太适合,在他们这个好奇心强、持续性短的年龄阶段,他们习惯的就是见识真实的、能看的见、摸得着的机器人,并且有机会能很快自己动手做出来,亲自操控它。根据孩子们的这种年龄和知识特点,我选择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那就是不直接讲解程序的设计与程序的意图,而是在一次次简单的机器人操作中让孩子们来感知程序的存在和重要性,并想知道程序到底是怎么样来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意图,让机器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行动和完成任务的。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参与机器人活动,激发兴趣,保持兴趣。
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活动,孩子们从刚开始时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不具体的机器人开始,到现在都已经掌握了操控机器人的方法与知识。如对机器人结构的了解,对遥控器与机器人运动方式的掌握,对竞赛规则的学习,对竞赛实战的模拟。还有个别孩子表现很是突出,在数百人的观摩现场都能游刃有余的操控机器人进行比赛,真是很棒的。 当然,活动小组也有些准备不充分、考虑欠周到的地方,比如,刚开始时,时间定在周二、周三、周四中午,但是由于后来我要参与学校的青年夜校学习,又不得不改在了周三和周五的中午,看到现在孩子们的表现,又自责刚开始时对四年的孩子们估计过低,不过,两位高年级的老队员表现很不错,为活动小组的开展做了不少的贡献,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起来,为这些聪明的孩子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的分量日益加重,在接下来的一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准备与组织好孩子们参与和学习机器人的活动,同时也要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机器人实训心得体会(篇3)
一.绪论
1.1机器人的发展背景与前瞻与课程设计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因其在教育,医疗,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巨大应用,因此得到许多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
机器人在以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会取代繁重的人力劳动,使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同时机器人的发展也将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足机器人不仅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而且对步行环境要求很低,能适应各种地面且具有较高的逾越障碍的能力,其步行性能是其它步行结构无法比拟的。研究双足行走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主要内容:
1)、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与仿真;
2)、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
2、训练形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确定整体方案;指导教师给出实训方向,技术指标等,协助学生完成训练任务。
二.实习任务
这次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Ⅲ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分组选题完成实习要求;二是开发性设计。本报告书将从整体上分为两部分对本次实习的要求进行汇报。完成对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组装、调试以及实现预定的功能。
三.实习要求
要使六自由度机器人实现人类的一些动作,那么六自由度机器人必须有它的独特性。事实上,关于运动灵活性,人类大约拥有四百个左右的自由度。因此,机器人的关节的选择、自由度的确定是很必要的,步行机器人自由度的配置对其结构有很大影响。自由度越少,结构越简单,可实现功能越少,控制起来相对简单;自由度越多,结构越复杂,可实现功能越多,控制过程相对复杂。
自由度的配置必须合理:首先分析一下步行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向前)和行走步骤:重心右移(先右腿支撑)、左腿抬起、左腿放下、重心移到双腿中间、重心左移、右腿抬起、右腿放下、重心移到双腿间,共分8个阶段。从机器人步行过程可以看出:机器人向前迈步时,髋关节与踝关节必须各自配置有1个自由度以配合实现支撑腿、上躯体的移动和实现重心转移。另外膝关节处配置1个俯仰自由度能够调整摆动腿的着地高度,保证步行时落足平稳。这样最终决定髋关节配置1个自由度,膝关节配置1个俯仰自由度,踝关节配置有1个偏转自由度。这样,每条腿配置3个自由度,两条腿共6个自由度。髋关节和膝关节俯仰自由度共同协调动作可完成机器人的在纵向平面(前进方向)内的直线行走功能;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协调动作可实现在横向平面内的重心转移功能。步行运动中普遍存在结构对称性。运动的对称性和腿机构的对称性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在单足支撑阶段,对称性的机身运动要求腿部机构也是对称的。根据这点,在结构设计时也采用对称性布置。
四.工作原理
4.1六自由度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由六支作动筒,上、下各六只万向铰链和上、下两个平台组成,下平台固定在基础上,借助六支作动筒的伸缩运动,完成上平台在空间六个自由度(X,Y,Z,α,β,γ)的运动,从而可以模拟出各种空间运动姿态。可广泛应用到各种训练模拟器如飞行模拟器、舰艇模拟器、海军直升机起降模拟平台、坦克模拟器、汽车驾驶模拟器、火车驾驶模拟器、地震模拟器以及动感电影、娱乐设备等领域,甚至可用到空间宇宙飞船的对接,空中加油机的加油对接中。在加工业可制成六轴联动机床、灵巧机器人等。由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涉及机械、液压、电气、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空间运动数学模型、实时信号传输处理、图形显示、动态仿真等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因而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研制变成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在液压和控制领域水平的标志性象征。六自由度运动平台是传动及控制技术领域的皇冠级产品,掌握了它,在传动和控制领域基本上就没有了难题。
4.2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按照目前最宽泛的定义,如果某样东西被许多人认为是机器人,那么它就是机器人。许多机器人专家(制造机器人的人)使用的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定义。他们规定,机器人应具有可重新编程的大脑(一台计算机),用来移动身体。
根据这一定义,机器人与其他可移动的机器(如汽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计算机要素。许多新型汽车都有一台车载计算机,但只是用它来做微小的调整。驾驶员通过各种机械装置直接控制车辆的大多数部件。而机器人在物理特性方面与普通的计算机不同,它们各自连接着一个身体,而普通的计算机则不然。
大多数机器人确实拥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几乎所有机器人都有一个可以移动的身体。有些拥有的只是机动化的轮子,而有些则拥有大量可移动的部件,这些部件一般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与人体骨骼类似,这些独立的部件是用关节连接起来的。
工业机器人专门用来在受控环境下反复执行完全相同的工作。例如,某部机器人可能会负责给装配线上传送的花生酱罐子拧上盖子。为了教机器人如何做这项工作,程序员会用一只手持控制器来引导机器臂完成整套动作。机器人将动作序列准确地存储在内存中,此后每当装配线上有新的罐子传送过来时,它就会反复地做这套动作。
大多数工业机器人在汽车装配线上工作,负责组装汽车。在进行大量的此类工作时,机器人的效率比人类高得多,因为它们非常精确。无论它们已经工作了多少小时,它们仍能在相同的位置钻孔,用相同的力度拧螺钉。制造类机器人在计算机产业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无比精确的巧手可以将一块极小的微型芯片组装起来。
4.3舵机的驱动原理
舵机的工作原理。舵机常用的控制信号是一个周期为20毫秒左右,宽度为1毫秒到2毫秒的脉冲信号。当舵机收到该信号后,会马上激发出一个与之相同的,宽度为1.5毫秒的负向标准的中位脉冲。之后二个脉冲在一个加法器中进行相加得到了所谓的差值脉冲。输入信号脉冲如果宽于负向的标准脉冲,得到的就是正的差值脉冲。如果输入脉冲比标准脉冲窄,相加后得到的肯定是负的脉冲。此差值脉冲放大后就是驱动舵机正反转动的动力信号。舵机电机的转动,通过齿轮组减速后,同时驱动转盘和标准脉冲宽度调节电位器转动。直到标准脉冲与输入脉冲宽度完全相同时,差值脉冲消失时才会停止转动!,这就是舵机的工作原理。
五.机器人行走的实现
双足机器人的行走要取决于步态规划,步态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所需驱动力矩的大小以及姿态的美观性等多个方面,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到控制方法及其实现的难易程度。
5.1步态规划的概念
双足步行机器人的步态规划,是指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其各组成部分运动轨迹的规划,比如说,脚掌何时离开地面、摆动中整个脚掌在空中的轨迹、何时落地等。步态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
5.2步态规划的方法
现在使用的步态规划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基于实验的规划方法
这种规划方法基于力学的相似原理,基本过程如下:让人模仿机器人行走(如果机器人有几个自由度,那么人在模仿行走的时候也尽量只动相应的关节),同时对此人的行走过程进行正面和侧面的录像,然后对这些录像进行分析,得到此人在步行过程各个主要关节的角度变化,然后根据力学相似原理把这些角度相似地推广到机器人的关节变化上。
2、基于能量原理的规划方法
这种方法来源于一个生物学假设:人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其行走方式是能量消耗最低的,而且还能保持步行的稳定性。如果机器人也能满足这个假设,则其行走方式将与人一样或很接近。根据能耗最小原则可以建立一个变分方程,并最终得到机器人的轨迹方程。
3、基于力学稳定性的规划方法
在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其ZMP点必须落在某个区域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步行机器人稳定地行走。实现方法有两种:
a.计算出理想的ZMP轨迹,然后推导出各个关节的运动函数以实现理想行走。
b.先大致规划出双足和躯干的运动轨迹,然后进行ZMP计算,最后选出稳定性最好的结果作为控制方程。
相比后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更易于理解及掌握。所以本文将采用第一种方法,结合人体行走过程规划机器人步态的参数化设计。
5.3步态设计
进行双足机器人行走动作设计。首先分析一下步行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和行走步骤:
1)行走前进:重心右移(右腿支撑)、左腿抬起、迈步左腿放下、重心左移、右腿抬起、迈步右腿放下。依次循环。
2)停止:将重心移到双腿之间,双腿放下。
从机器人步行过程分析得出:机器人向前迈步时,髋关节与踝关节必须各自配置有1个自由度以配合实现支撑腿、上躯体的移动和重心转移。膝关节处配置一个自由度能够调整摆动腿的着地高度,保证步行时落足平稳。这样,最终确定每条腿配置3个自由度,踝关节配置1个偏转自由度、膝关节和髋关节各配置1个俯仰自由度。步行运动中存在结构对称性。运动的对称性和腿机构的对称性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步行前进时,对称的机身运动要求腿部机构也是对称的,两条腿共6个自由度。髋关节和膝关节俯仰自由度共同协调动作可完成机器人在纵向平面(前进方向)的直线行走功能,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协调动作可实现在横向平面内的重心转移功能。
机器人的前翻跟头过程和步骤分析:低头(髋关节)、俯身(膝关节)使头脚面板同时着地、左腿离地、右腿离地使倒立、两腿同时弯膝(膝关节)、两脚同时着地(髋关节),头离地使重新直立。
小组在调试动作中,最后一步机器人头离地使重新直立这一步,经过小组组员间协商,找出了解决方法。使一只脚稍微向内侧倾斜一点角度,施力帮助机器人的头部离地,配合两个髋关节的舵机转动角度,最终使得机器人重新站立。
机器人实训心得体会最新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