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机关、群众团体或个人针对某一问题写给有关对象的公开信。这类公开信有的是表扬,有的是批评,有的是倡导好风气,有的是提出建议。那么你知道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小编整理了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供你参考。
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范文一
尊敬的部长:
我叫XXX,怀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真诚爱惜,我饱含着泪水给您写信。我要对您说的是:英语热、语文冷让人心悸,再这样下去,语文真危险!
今天是除夕佳节,我去陕西黄陵县的桥山祭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离开黄帝陵时,听到一个家长这样教育他的孩子:“下学期一定要参加剑桥少儿英语,要是英语不好的话,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即便考上大学,通不过英语等级考试,也拿不到学位……”
听完这话,我的心很悲凉。英语在许多领域 (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主流语言,倡导全民从小学英语本身没有错,这一波全民学英语的浪潮总让我联想起历史上的全民大炼钢铁。中国如此之大,让所有人一拥而上地去做同一件具体的事情实在是不智之举。全民英语热语文冷的背后,折射出重英轻汉这一文化短腿的现实,语文在现实中的衰微,表露出人们对本国文化的自卑。
语言文化的作用,首先是实用。离开了实用而谈语言,就是“博物馆语言”,必然要在现实生活中萎缩。事实上,许多人学习英语并不是在于今后的实用,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让所有的人从小强制接受 “双语教育”,学不好英语不让上大学之类的做法,至少有些过份。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一个人运用母语水平的高低,体现出这个人具体的思想能力。在美国各级学校的考试中,英语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项目,超过了数学和外语的重要性。从SAT到GRE,不管是上大学也好,读研究生也好,大家首先看的是英语水平。英文好不好,在英语社会中成为一个人的教养和训练水平的标志。可惜,在中国各类学校的考试中,语文考试成了与数学和英语平分秋色的学科,并没有什么独特的重要。
历史和现实证明:使用同一语言文化的群体容易结成一个社会群体,语言文是维护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构件。遗憾的是,我们这个以汉语为纽带联络民族感情的国家,现在却大力提倡学英语,至少是重英轻汉,这样下去,是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的。
当然,我不是说要废英语、尊语文。只有保证语言的多样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为此,我以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和语文爱好者的双重身份,建议教育部:调整各级考试制度中的重英轻汉的现象。具体为:调整各级考试中语文和英语的分值比例,将现行高考中英语和语文各150分的比例,调整为语文200分、英语100分;将现行中考中英语和语文各120分的比例,调整为语文140分、英语100分。
我认为,提倡全民学习语文,再多的宣传,可能也抵不上考试制度改革的引导作用大。只有让考试指挥棒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英语热、语文冷的现状,才能从尽快实现复兴国学这一宏伟目标。
一介书生的感言,不一定完全正确,请您批评指正。
遥祝:
春节快乐!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范文二
尊敬的部长先生:
请原谅我用这样一种方式与您沟通。作为一介草民,我不知道除了这种方式,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您看到或者即使您看不到、但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一直想对中国教育发的这番感慨。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走过一栋房子,从那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他告诉我:这是学校。我问他:学校是干什么的?父亲说:学校是给人灵魂的地方。我那时不懂什么叫灵魂,但我知道那一定是神圣的地方。后来我上小学了,父母又告诉我:学校,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地方。13岁那年,“”开始了,我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教室。我记得,当我离开学校时,心里的凄楚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不知道离开这个给人灵魂的地方,未来命运将如何?我们这一代人都从那一年开始中断了学业,我们的命运也因此充满坎坷,因而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老三届。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中国最戏剧化的那一段历史,也许正是因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断教育而下乡的特殊经历,让我迟早有一天要来评说中国的教育。
写这封信时,正值2005年年末。就在整整一百年前,光绪皇帝一纸诏书,废除了科举。自此,承载了中国文人几千年梦想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培养与选拔人才的教育体系,于是,从那时开始,另一种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与考试制度主导了中国整整一个世纪。
从1901年清政府下《兴学诏》,令各省设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州设小学堂开始,中国近代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向全国公布并实施了基于考试制度的教育体制。至此,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时代的教育,发生了转折。
如果我们回顾人类教育的历史,20世纪的教育是迄今为止对文明推动最大的一段时期,人类工业文明基本上就是靠这种教育体系来支撑的。而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学校教育中,中国与别的国家不同的是,经历了““””这个特殊阶段,使原有的教育体系嘎然而止。这个特殊阶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能很多年后,才能看清楚,但它对教育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而1977年恢复高考,则是对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从恢复高考到现在,已是30年过去了,在这30年中,中国的教育是怎样演变的呢?它又是怎样地影响了中国的文明进程呢?
部长先生,恕我才疏学浅,因而对中国教育和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有许多困惑之处,想在此向您请教。
首先,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16年教育,基本上是传授许多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垃圾知识。我们上学是为什么?仅仅为学知识、为学习而学习吗?
您可能认为我这话说得太极端,有否定一切之嫌。那好,咱们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垃圾知识。我认为:凡是过时的、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就是垃圾知识。我当记者多年,采访过的人,大概也近千了吧。他们大多是有文化的人,每当采访结束时,我常常会顺便问一句与采访不相干的问题(教育,是我心中的一个结,所以我一直不能释怀):“你觉得你在学校这十几年学的东西里,有多少对你一生的工作或生活有用?”您知道人们通常怎么回答我吗?答案惊人的一致:不到1%!
我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人都要化十几年的时间去学那些一辈子用不着的知识呢?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吗?人生苦短,要知道,这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十几年的青春、时间与精力呀!
我记得“”刚结束那会儿,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过去,我们将人生分为3块儿——上学、工作和退休。我们认为年少时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够我们吃一辈子。毕业了,甭管是中专还是大学,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辈子就OK了。
不知为什么,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一直有一种盲目的“学习崇拜”——认为只要博学,就能有饭吃,不愁找不到工作,所谓“开卷有益"。不过,我一直在怀疑“开卷有益"这事儿:据说英国100多年前就曾有过这么一位书痴叫阿克顿。这厮别无所长,就是特爱学习,且博闻强记。碰巧他还有幸生在了富裕人家,家中藏书多达18万册!据说这阿克顿绝非等闲人物,脑瓜很灵,几乎过目成诵!算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
这个博学的家伙活到68岁才翘辩子——身后怎样呢?一篇论文也没有留下,也没提出过任何有创造性的见解——那一脑袋瓜子的学问就这样白白地随他进了坟墓!过去中国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说,连他们英国人也为阿克顿惋惜,说他是“读书的悲剧”。
然而,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过去,这种悲剧颇具个人色彩,无非多几个中国的阿克顿罢了。而在今天,这种悲剧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了。
我在网上看到一位从事了30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校长这样评价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在经过12年的教育以后,假如不能考上大学,学生们所学的考试知识在社会上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也将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很快被忘记,这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教育浪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教育浪费”这个字眼儿。
2006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博士生跳楼身亡了。这个从山西农村出来的苦孩子,非常努力,她不仅获得了吴玉章奖,研究成果也是同级学生中最多的。4天后,她就将参加论文答辩,拿到博士证书了……可就在这个结骨眼儿上,她选择了放弃生命。据报载,她虽然“在学术上颇有成就”,但已经40岁的她找工作却很困难,几次碰钉子后,她选择了死亡,留下一个13岁的儿子和也正在读博士的丈夫。这位女博士的一位同学说:“大龄女博士的压力太大了。55岁退休,还能干几年?而且她有家有口,单位要解决的东西太多。我感觉她是为了改变命运把全部宝都押上了,但现在的情况她不能接受。”
寒窗苦读这么多年,难道就为了这纵身一跳?博士找工作尚且如此,那大学生呢?过去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只要毕业,就不愁没饭碗,哪儿都抢。现在可没这好事了,大学毕业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我的朋友亲戚中,不少人的孩子都是这两年大学毕业。唉哟,当爹妈愁的!找工作这费劲哪,即使名校毕业的,能找个月薪1000多元的工作就不错。
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2006年的调查,京、沪、穗三地大学生平均月收入只有707元——这不跟北京保姆挣得一样多吗!据我所知,熟练的保姆月薪能拿1000多,还管吃管住哪!就在不久前,四川大学生物系的研究生黄艳,居然也到家政服务公司寻求一份作保姆的工作!那则新闻这样写道:“尽管黄艳表示选择做保姆并未侮辱她的学历,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目前就业压力下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毕竟,没有一个人当初考大学时就为了今后当保姆。”
这些年,关于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零起薪。就是白干活儿,不拿工资!有的不愿意这样,索性毕业好几年了就是不工作,让爹妈养着。自从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孝顺”这事儿就倒着来了:都是老的孝敬小的了!我就想不通,不是有不少拿高薪的白领吗?怎么我身边朋友亲戚的孩子都没“混出个人样儿”呢?
要说这小的学了那么多年,倒让老的养着,这脸上也过不去呀!怎么办呢?总不能都去考研吧,那是容易的事吗?得下多少功夫啊!于是有人回过头上技校——白领当不成,就当蓝领吧。这两年又出现了大学毕业“回炉”上技校的怪事儿!据说2006年仅广州便有3000多个“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的大学生,“回炉”已不是个别现象,且快速“升温”!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普通劳动者?保姆算吗?零起薪?当技工?东北新闻网有一篇针对这则新闻的评论,作者说:我不反对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但我认为,教育部在向大学生及其家长提出这种要求之前,必须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首先,做普通劳动者能收回上大学的成本吗?现在一个学生读到大学至少要花十五六万,而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月薪则在一千元以下。这么低的工资,收回成本看起来是没什么指望的。不能收回成本,实际上就等于学生家长用自己的血汗钱补贴用工企业,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干?孩子上大学欠的钱怎么还?助学贷款怎么还?
成本问题之外,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现在也非常不尽如人意。他们休息的权利,获得报酬的权利,病、伤退休之后得到保障的权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落实。这种状况是任何一个受过完备教育的人都很难忍受的,在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就把大学生往普通劳动者中间赶,教育部不觉得有点强人所难吗?
(下略)
红网更是发表评论,题目是“中国大学:收费精英化,就业大众化?”
关于教育成本的争论,不由让人想起民国时期。“七七事变”之前,中国经济虽然落后,却由于政局从军阀混战走向统一,经济发展很快,那时大学生毕业的起薪,按民国政府的统一月薪为80银元,最低的也是50银元,而以50银元所能购买的物品来折算的话,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000元人民币。可以这么说,只要大学毕业,就是最低收入,也能“中产”了。而大学一年的学费呢,是22银元,也就是现在的1000多元!
按说,做普通劳动者也应该。但我们寒窗苦读了那么多年,总得学以致用吧?可现在不光是就业难,即使就了业,也很少有人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据说这是“扩招”导致的,我觉得这观点有点牵强:现在分明有很多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干哪!现在有多少新行业、新企业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哇。
既然上学读书是这样一件高成本、低效益、得不偿失的事儿,我们又为什么要上这学呢?
据说在一次教学改革论证会上,当时的国务院副李岚清问在座的专家:昆明世博会共有多少个国家参加?专家都摇头。李岚清副说:“不要说你们,就是我作为组委会的主任,我也回答不上来。但这个问题居然出现在学生的考试试卷中,你们说,记住了这个‘知识’有意思吗?”
我们老百姓真作难哪:不学这“没意思”的知识吧,就通不过考试;学吧,这“没意思”的东西装了一肚子,到哪儿找合适的工作?
这两年,有关北大毕业生的新闻颇为热闹:先是一个去卖肉了,后来又一个去卖糖葫芦了,闹得沸沸扬扬。
北大?那是什么大学呀?那是咱们中国顶了尖儿的大学!年年中国各地的高考状元,不都是让北大、清华给收编去了吗?说实在的,咱老百姓就活个面子!若是谁家孩子能考上北大、清华,当爹妈的,脸上多有光彩啊,祖坟上都冒烟!北大毕业生?那是几亿人里边的尖儿!现在可好,这些个“尖儿”竟然去卖糖葫芦了!
——哦,好的教育资源都让你们享受了,到头来你们又去卖肉,卖糖芦了!中国人不吃糖葫芦能死吗?既然你卖糖葫芦(这是任何一个民工都干了这事儿),犯不着霸占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啊!你干嘛要上北大呀?
更为戏剧性的是,前不久,一位北大毕业生更是直截了当地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据说这篇文章成为“一塌糊涂BBS”网站当时最热门的帖子,很多网站都转载了这篇文章。
别看该废物名不见经传,却颇有能量,在中国掀起过两场不大不小的文字风波。除了《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在网上兴风作浪之外,这厮还写过一本书《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把应试教育的典型人物“哈佛女孩”捎带手也“置疑”了一番!
该废物在文章中说:“我是1997年从北大毕业的,我告诉大家,那年,我们系毕业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99%都是废物。我认识的很多北大校友现在都混得惨不忍睹……这些人不仅丢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计也成问题。”
他说:“我的许多言辞可能比较激烈。但对于浮躁的人会有好处。本来,废物是个很主观的说法,是一种感觉,但很多人都纠缠于这个概念,我不妨多说几句。对于国家而言,能力低下,缺乏创造能力的是废物。对于社会而言,自私愚钝,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废物。对于个体而言,缺乏境界,生活委琐,营营苟苟的人是废物。对于个体而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顽固迂腐的人是废物。对于个体而言,缺乏信仰,浑浑噩噩的人是废物。对于大学生而言,去做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做民工一般的工作是废物。对于北大毕业生而言,缺乏以上任何一条都是废物。”
该废物姓萧,在《实话实说》栏目作过策划,我刚好有机会在一个朋友那里见到了他。小伙子一表人才,而且思维十分敏锐。
我们的谈话基本上是围绕“废物”这个话题,我问他:“你为什么想到写这样一篇文章?”
他说:“我是大学混出来的,比较了解大学。”
我实在难以理解:“你真觉得自己是废物吗?”这么出色的……废物?
他这样回答:“中国人这么刻苦,没命地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不是废物又是什么?我觉得之所以没成废物,是因为我毕业后学了很多东西。如果你学了十几年,就是为了卖肉的话,那又何必呢?”
我反问他:“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废物呢?”
他说:“起码要具备3点:1、很强的谋生能力。2、人文素质。3、社会责任感。我认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现在的工作越来越个性化了,新技术不断涌现,到学生毕业时所学的东西就已经与现实脱节了。”
他还说:“教育领域是既得利益,如果真改革了,教师们就没饭碗了,他们不教垃圾知识,谁给他们钱?于是就不断恶性循环。咱们就说著名编剧邹静之吧,不过是个工人,下了几年乡,但文化积淀很深,才能写出那么多好剧本来。现在本科学编剧的那么多,有几个写出来的?我们这学上的,天天读书,倒把文化的精华丢失了。我也想搞创作,但没有文化积淀。我是那一年唐山的高考状元,考试从来横扫,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自己也不过有点小聪明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过去想象的人才!”
小萧是到了《实话实说》栏目组后,才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他发现这个团队里的人们的知识面和他完全不一样,方知天外有天。后来,他离开了《实话实说》,就索性不工作了,干什么?看书!开始补哲学这一课。有了网络,他的眼界就更开阔了。他对我说:“我整个人,是到三十岁才蜕变了,没有互联网,我这辈子就算交待了。寻找真理是很难的,包括北大的老师,他们没有启蒙意识,还是灌输的意识。是《实话实说》让我意识到社会责任。”
北大废物?这让一直有名校崇拜意识的中国人太不能接受啦!于是便有那好事的记者去证实这件事,该记者采访了一位2001年毕业的北大学生中文系姓龚的学生,没想到这位北大的“尖儿”也是想也没想,就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错,我也是废物。”
该记者还是不死心,转而又采访了另一名校——清华自动化系的一个学生,这位清华的“尖儿”谈到这个问题时,显得温和一些。他表示,本科毕业后将继续读研:“班上的同学跟我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读研和出国两条路,找工作的很少。”
为啥?逃避就业压力!这位清华的“尖儿”说:“社会上一提到清华的学生,就觉得应该找很好的工作,拿很高的工资,有很好的出路,其实不是的。”他说:继续深造不过是不使自己变成“废物”的有效方式之一。
这位记者最后的结论是: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究竟是怎样从“精英”变成“废物”的,这位清华学生和他的同学始终都没想通。
为什么没想通?谁敢怀疑教育呀!
寒窗苦读的这些年,谁不是靠死记硬背,题山题海中转腰子来“过关斩将”的?就为了那块就业的“敲门砖”,满脑子都灌的是未来工作用不上、且又索然无味的过剩知识,能不成废物吗?
“尖儿”们的遭遇,让我心中不免生出这样的感慨:教育,恰恰是无法对比、也无法评价的,不像工厂的产品,次品在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因此,教育者不管做得如何,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教育改革是成功的。即使孩子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成了“废物”,也没有人敢去怀疑教育。
不久前,还差一年就毕业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垠退了学,这个年少轻狂的家伙,把自己的光辉前途抛弃了不说,还写了个“万言书”,把中国教育给埋汰了一番:说中国教育一再扼杀学生创造力。“我已经完全看透了中国教育的失败”,“中国教育已经成为埋没人才的祸首”,“我今天要对这个系统大声地说一声‘不!’”
据说他退学的原因有二,一是不认同清华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二是不愿意充当导师挣钱的工具。
瞧瞧,真正站出来置疑教育、到处给中国教育抹黑的,恰恰是我们教育培养的这些“尖儿”们!不过,这也让我感到一丝欣喜:到底是尖儿呀,他们的过人之处,也正是体现在这种批判精神,这种追求真理的眼光和勇气上!同样是被灌输了十几年的垃圾知识,他们却能脱颖而出,理性地反观与批判孕育了他们灵魂的这种教育,真让我觉得中国未来有望!
顺便说一句,卖肉和卖糖葫芦的那二位,据说被媒体爆光后,得到社会各界的援助,于是二位因祸得福,都有了一份铁饭碗的工作,众人皆大欢喜。这是教育的幸呢,还是不幸?
我困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只为考试而存在了。难道我们教育的目地就是培养孩子们娴熟的考试技巧?
这些年,高考已经成了中国教育最大的一个“结”,一个斯芬克斯之谜。这个谜,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就缠着我们,而且越缠越紧。
本来,高考不过是一次大学选拔新生的考试——教育资源有限,当然得让“尖儿”们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啊!可要是所有人都挤破头去当这“尖儿”,事情就不妙了!可怜的是孩子们,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被塑造成“尖儿”的激烈竞争中: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学前教育的折磨,钢琴、唐诗、幼儿园还要上双语的……所有孩子都奔着精英路线成长,最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留学……这些年,全社会都围着高考转。分数,不仅维系学生的未来,也成了教师的价值所在,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更是很多家长的人生目标……高考,是许多人改变一生命运的惟一方式,于是,分数成了所有人的指挥棒,轻而易举地把我们大家都给绑架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了中国独特的一道风景……当我们从小学熬到大学毕业,不知要经历多少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地考过来,我们就变成了什么?变成了优秀的答题机器!
没有谁强迫我们这样苦自己,是我们自个儿要这样的:我们从骨子里就天生一种对考试的敬畏:无权无势的老百姓,除了考试,还有什么能改变命运?
看看中国古时典型的才子佳人小说如《西厢记》之类,那里面你就可以找到注解:才子若是不能高中状元,莺莺小姐还不早钻进了别人的鸳鸯帐?连自由恋爱的资格都没有!若是当年梁山伯能够高中状元,那祝英台何至于把自己的小命也搭上?别以为“化蝶”那事儿多浪漫,那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小时候,只要晚上闹着不睡觉,我姥姥就会搂着我说:“小燕燕(我的小名)哪,姥姥给你讲个故事。”在姥姥的故事里,英雄最后都是金榜题名的。那情节,我能背出来:寒窗苦读,进京赶考,然后穷困潦倒,然后被妓女所救,红袖添香,夜夜伴读,最后状元及弟,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红颜知已也成了诰命夫人,皆大欢喜。纵然是千难万险,一俟高中状元,便全都化险为夷。中不了状元,有多大能耐都没戏!打小儿我就知道,中国旧文人的全部理想,俱在那金榜之上!
别看科举已经让光绪皇帝给废了100年了,但状元情结,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今年重庆一所学校因为出了市高考状元,他们的游泳池就贴着这样的广告词:游清澈池水,沾状元灵气。好嘛,连游泳都能沾上状元气!
今天,我们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上了重点中学,才能上名牌大学,才有好工作、好未来。
有谁没深刻地感受到文凭带来的好处:评职称、晋级、分房,哪一项跟文凭没关系?此外,人事关系、户口等一系列的“复杂手续”和这些手续后面跟着的地位、福利,不是也跟文凭有关吗?不光是你自个儿的命运,你的所有亲人的命运可能都跟你的文凭连着呢!即使你有权力、有关系,也得有个文凭垫底儿,要不迟早让人事部门给“考察”下来,你看看现在的大小官员,哪个不是学历高得吓人?有几个不是博士?反正现在这文凭真真假假的,就是累得吐了血,就是使上浑身解数,使上不那么光明的手段,也得挠持这么一个!
这文凭,承载了太多本该与它无关的利益,人们怎么能不趋之若鹜?当高考被人们越抬越高时,教育也被诱入一个误区:我们的教育只为考试而存在,只以考试为目地,却把原本的目的——培养人才给忽略了!
所有人都被裹挟着,只能走一条道儿:死记硬背,题山题海中转腰子!你再有能耐,没文凭,也没人敢要你!于是,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甭管世界怎样改变,我们还是在被动地等待被灌输知识,甚至被灌输垃圾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考试!
我们渐渐掌握了娴熟的考试技巧,学习能力、自我提高的能力却越来越差了;个个“全面发展”,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皆会,而真正的文化修养、审美与情趣却越来越低俗;外语证书拿了一个又一个,不仅不能用英文写作任何东西,基本的语言能力与文化根基却越来越差……缺乏理性、道德滑坡、意志薄弱、身体羸弱、不爱劳动、社会适应性差……考试,就是这样塑造了我们!
杰出的考试能力,真能在今后改变我们的命运?这种能力,我们一生能用上几次?
我时常忧虑地想:这么多年了,连网络都在中国普及十年了!我们这个民族,却还在为那些毫无意义的考试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我们的孩子将来什么能力都没有,就剩下一种能力——应付考试的能力,难道我们就靠这个来实现现代化?来与别的国家竞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据说在瑞士这个欧洲最富裕的国家,百分之七十的初中生毕业以后就不再继续读书了,直接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做手表、做军刀、做皮鞋。瑞士是一个以技术为最高价值的国家,一般人职高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享受美好的生活,犯不着再苦吃苦扒地钻营高学历。我就搞不懂:怎么人家经济还那么发达、没文凭还能活得那么滋润呢?在中国试试,做手表?一个月能挣上200元就不错,养得活自个儿吗?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范文三
部长先生:
您好,从我懂事起,因为不断受到有识之士和学校老师的教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我记得最清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抗美援朝时,为了给志愿军供应在战壕里吃的方便食品,我们几个小伙伴硬是要和大人们一道切胡萝卜片,烤胡萝卜干,硬是要用小扁担挑着一点胡萝卜干和大人们一道往集中点上送,由于人小担子重跟不上大人们的队伍,我们几个小孩子硬是多走了十几里路而把胡萝卜干送到邻乡的集中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逐渐开始深入思考在自己周围发生发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进而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与方法,这种习惯坚持到后来,还常将一些自己经长时间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和周围的朋友们、同学们研讨并将一些得到大家赞同的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以写信的方式向各级决策部门甚至中央的决策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例如:
1、1977年高考恢复后,随着高考热的不断升温,全国各地各种各样针对高考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而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三项调查,搞了一项针对数学的实验,据此又提出了解决方案,然后于1984年给国家教委邮信反映,与此同时将相应稿件邮太原日报,事隔一年多没有音讯,后来在国家教委下发不许乱编乱印各种复习资料的通知后不久,太原日报于1986年2月25日将这一稿件摘编刊发。
2、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针对高考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方向和方案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于80年代末成文,在与多人进一步研讨后于90年代初将文稿邮发国家教育部。在等待无果的情况下,又将文稿改编,赋名《烈日炎炎话考试》投《科学之友》杂志社,之后刊发于该杂志的1993年第九期。当时在文中就对高考改革提出了六大建议:其一、首先应彻底打破一次考试定命运的现状,增加招生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尤其是全国或各省市的各级各类重点学校,在订出一些招生原则后,可以放手让各校自己取生。其二、减少考试科目,增加应考科目的题量和考试时间。考题要新颖活泼,增加考核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检验创造力的试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设计一些检查意志、情感的项目,以及一些需要考生之间互相协作才能完成的课题。其三、克服当前各科试题间分界太严的弊端,增加各学科之间能相互渗透、知识之间能够互相综合的试题,试题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部答完,只要求学生选取其中80%或90%,选中的试题完全答对即可得满分。其四、成立专门的考试机构,兴建专门供考试使用的场所,变现在的统一招生为各级各类学校委托考试机构进行考核的委托招生,这样做有利于各校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组织出适应性针对性更强的各类试题和考试方法。其五、改变当前集中于夏季招生的考试安排。可以通过专门的考试机构,应用专用的场所常年进行招考工作。其六、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引入招考工作中。例如,可以利用电视和录像对考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考核。利用电子计算机,请考生设计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实验程序,改变现在的被动实验为操作和设计实验。
有兴趣的人士,可据此时间和改革措施和国家教委后来陆续出台的相关方案进行对照。但是现在这些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或体现了建议中的初衷。
3、随着房改方案的陆续出台,我就认为这一方案不适合教育系统(其他系统因未深入研究过所以不好随便下结论)。比如学院、学校的宿舍就建在院、校之内或院、校近旁,这是为方便教师和教职工生活而设,设想都将其卖给现在职工且可继承,那么过十年、二十年后,宿舍内还有没有现职职工,而新的工作人员却需另处买房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发现的这一情况,当时曾提出以下方案:现有宿舍(按院、校规模不足的可投资补足,并留有适当空余的机动房),租给或无偿提供给现有教职工居住,教职工调动,关系一走就交回房屋(因调人单位也会有人员调动,何况还有机动房机动),每个人的住房公积金按国家政策每年存入个人账户,至退休前后,每个人可按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本地或其他地方购买适当的商品房。 4、因为我曾在农村上过一段小学,所以多年来一直思考农村教育中存在的教学点分散,教师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等问题,终于在1984年设计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集中建立寄宿制学校,将分散的教学点集中形成规模办学(具体得失分析因限于篇幅,这儿就不多讲了)。同样这些方案成文后,也给国家教委邮发了信件。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
1.1986年就在太原市特级教师评议会上提出考核教师的六条标准:学、导、管、动、悟、灵机,这一发言当场就引起轰动。
2.高校学制改革问题。
3.近三十年来,一直研究≤成功、成才、成功≥(现改名为双成教育工程)的教改项目,该项目有三项目标:①品德修养目标因子;②情感目标因子(即非智力因素问题,本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80年代初期成文、并在山西省的太原或其他城市多次作专题讲演,之后相应文稿于1983年由太原日报等报刊杂志刊发,并被评为省优秀论文);③智能目标因子。
在此三项目标之后,又提供了四十多个在教学活动中能具体实施的操作因子,供第一线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其目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给学生开创各种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成才,并为其一生的不断成功奠基。≤双成教育工程≥以学生终生受益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基本原则,以多元激励手段为机制,以开放式轻松教学为主线,以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为宗旨。这一实验项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上的热情关注,省、市电视台、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太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相应文稿于2003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省优秀论文一等奖,该项目推出前和推出后,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能轻松应付现在各阶段的各级各类考试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和最低目标,许多老师都为考试后学生的出色表现而惊奇。可惜这一项目给教育部反映无回音,基层教育部门无人支持,一直由个人在这儿艰难维持。
4.初、高中的教材问题,也是我多年关注研究的课题,解放以来,历次出版的教材,普遍存在下面的十几方面问题。诸如:⑴知识性、观念性错误⑵叙述繁琐⑶总体较难较深⑷体例格式观念僵化⑸充斥绝对化观念和认识⑹分析、观察问题的片面性⑺许多内容枯燥无味⑻充斥一些早应淘汰的内容⑼远离生活⑽脱离实际⑾远离社会⑿灌输知识为主等等问题。这样的教材仅是给师生提供知识的资料,培养解题机器的工具,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作用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至于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就更谈不上了。近几年来,全国陆续有十几套新教材出版,但以上谈到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在这些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例如某套数学教材中,对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问题,书中给出了一个注解,现照抄如下:①b2-4ac<0时,方程无解。还有如某教材中讲:某林场树木最高达30米,则此林场树木的高度y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以取(0,30)内的一切值,……。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是否应改为:它可以近似地看作可以取(0,30)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也可以近似地看成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因为“是”、“不是”、“近似地看成”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新教材中出现的诸如此类问题,反映了相关人员数学素养的欠缺及对教材作用认识的不足,使教材在很多地方错失了绝好的培养学生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当然也丧失了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契机。而作为教育部来讲,应将重点放在发动全国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教材的编写献计献策,或发现能够编写出优秀教材的人才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努力编出更好的教科书。
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甚至奥林匹克某些运动项目的改革:联合国增常改革等许多问题,因与教育系统无直接关系,这就不谈了。
20多年来,自己一直坚持给有关部门写信提建议,甚至我的徒弟们在全面了解了≤双成教育工程≥和教材编写方案及部分编写体例后,也向有关部门反映这些情况,并多次建议有关部门吸收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高考改革的研究工作,但是这些信一封封都如石沉大海,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采取写公开信的方法,我就不信千呼万唤能一直无人理睬。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