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既然这样,那么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供大家参考!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1)

为推行北大荒“以稻治涝”战略,实现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徐一戎在花甲之年开始了旱育稀植的科研征程。

徐一戎往来于80多个国有农场间,教刚刚学种水田的职工苗怎么育,大棚怎么扣,苗床怎么做,水肥怎么管,秧怎么插,怎样晒水,怎样把握水源、密度,怎样进行浅湿干间歇灌溉。徐一戎精心编制了寒地水稻的栽培图和模式图。在这些图历中,分蘖期、生育转换期、长穗期段落清晰。每个时期的叶片伸长、组织分化、颖花分化、减数分裂一目了然。株高、叶长、茎数全部量化。相关的晾田、调水、增温、加肥措施简洁实用。为了增产一粒稻米,为了富裕一方人,徐一戎把“器官同伸理论”、“叶龄模式理论”这些在农业大学上的高等课程变成了看图识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黑龙江垦区水稻面积由150多万亩迅速发展到1000万亩的8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150多万亩,最高年份达200多万亩。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2)

为了收集高温天气对寒地水稻苗情影响的数据,徐一戎跑遍农垦牡丹江分局的9个农场。“这种情况我也没遇到过,要好好记录和分析。现在的公路好走,都是水泥路;过去也是‘水泥路’,除了水就是泥,要走八、九个小时呢!”徐一戎打趣道。

每次下地,徐一戎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陪同他的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解保胜说,早晨7点他就下地,下午回来还要和农户唠一阵子,一忙活就到晚上六七点钟。

别人问徐一戎累不累,他总是摇头。

“能不累吗?你想想,这么大的运动量,年轻人有时还吃不消,何况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这两年,大家怕影响徐老的健康,请他讲课、指导的越来越少,他就把字条天天装在兜里。”解保胜说。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3)

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局有104个下属农场,其中87个种植水稻,总计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徐一戎去过每个种水稻的农场至少两遍,有的农场他去过几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技术指导,讲解推广水稻科研的新成果,检查水稻育种、生长情况,他的足迹遍及田间地头。

1994年夏天,他在牡丹江分局的13个种有水稻的农场检查稻子质量,16天每天走五六个生产队,同行人称此行是“水稻质量万里行”。整个行程结束时看汽车的计程表,计数里程13000余公里,平均每天行走800多公里。

有细心人作过这样的统计,徐老每年奔走于各大小农场、科研单位的路程约合8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走上两圈儿。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4)

徐一戎1924年出生。1951年,他来到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担任技术室副主任。上班后,他把即将开发的10余个农场走了一遍后,看到这些农场有三分之二是低洼地块,他心底埋藏多年的水稻梦被点燃了。

北大荒土质肥沃,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但又因为北大荒地处高寒地带,冬季漫长、寒冷、干燥,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一年中有8个月都在冰雪的统治之下,冻土层最厚达到2.5米,所以人们不敢在这里大面积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对温度十分苛求,最怕冷害。过去,在北大荒的种植史上,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变化对于农业的影响也是不可抗拒的。

不信邪的徐一戎一头扎进稻田里。种子是第一道关口。短短几年,徐一戎行程近万里,搜集到近千份水稻种子,进行试种。1984年,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重点推广的“合江19号”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寒地水稻禁区的大门第一次被叩开,水稻和玉米、大豆一样,进入北大荒主栽作物的行列。但是,北大荒每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低温冷害,每一次冷害都是水稻的灭顶之灾。尤其是水稻进入孕穗期后,如果连续三五天出现17℃以下的低温,水稻就会遭受低温冷害大幅减产,大片水稻就会空壳、瘪粒,重灾区平均亩产竟只有二三十斤。直播技术把水稻的生长过程控制得再好,也无法弥补水稻在特殊冷害年份所欠下的积温,而积温不足就会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恰在此时,一名日本稻农在黑龙江方正县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徐一戎前去考察。回来后,他心里像开了一扇天窗般的亮堂:旱育稀植将稻种播在温室苗床上,待长成秧苗后再插秧入田。这么一来,至少可以帮助秧苗在生长的第一个月抢到300℃的积温。制约水稻稳产、高产的“紧箍儿”似乎有了解开的可能。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5)

夏天,正是田间管理最忙时节,垦区的很多农场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每天驱车在相隔几百里的农场间穿梭检查、指导工作,忙得饭都顾不上吃。为了节省时间,隋凤富常常在赶往下一个农场之前,带上六个包子凑合一顿饭。

在二道河农场,正在检查农忙秋收的隋凤富说:“尽管6月份以来,我们遇到了低温寡照和多雨天气,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昼夜奋战在生产一线,抓住有利时机加紧施肥、除草,保证了今年垦区300亿斤商品粮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再辛苦心里也甜啊!”

在垦区,岂止是被农业部评选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的隋凤富一个人这般忙碌,千里垦区都沸腾了。在红兴隆分局采访时,分局党委书记常绍峰告诉记者:“今年分局取得了粮食大丰收,得益于农场干部职工落实了`白加黑'和`5加2'工作法。”记者知情后恍然大悟,这个工作法就是自觉地夜以继日、一周干七天的拼搏精神!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6)

南有袁隆平,北有徐一戎,这是中国水稻界两个挚天的巨柱。

在北大荒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百个吃大米的人,可能有九十九个不知道徐一戎,但一百个种水稻的人,有九十九个都知道徐一戎。”

徐一戎首次提出寒地水稻冷害防御技术,首次提出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首次完成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寒地水稻主茎11叶品种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模式图,首次绘制出寒地直播水稻亩产千斤栽培模式图,首次编制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图例。

这些创造性的研究,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黑龙江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的2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900多万亩;亩产由159.7公斤,增长到2009年的564公斤。

徐一戎个人事迹介绍(篇7)

1991年,建三江垦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丰收的果实被大水吞没。1992年,特大洪涝灾害再一次降临到建三江垦区。两年的损失相当于30年来国家给建三江垦区的全部投资,相当于100万台新出产的拖拉机被水冲走。被洪涝逼进死胡同的建三江人作出一个大胆决定:改只种植小麦大豆为种植水稻,变靠天吃饭为用天吃饭。建三江垦区慕名找到被誉为“寒地水稻之父”的徐一戎,请其“出山”帮助建三江垦区改种水稻。

建三江垦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虽然这里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这片高寒区域,长期被视为水稻种植禁区。

又一个春天到了,70岁的徐一戎奔走在建三江垦区每块稻田的田埂上。“旱育稀植”水稻栽培迅速在建三江垦区的15个农场全面铺开,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耕地的八成。那一年的秋天,建三江垦区迎来了久违的大丰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