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科技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思想的火花和改革的活力。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创新活力的迸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1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感谢大家参加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与高校应用服务架构创新研讨会”。今天研讨的主题为什么要聚焦在下一代互联网?我想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超过半数的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中国也产生了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在全世界面前我们算是一个互联网大国。

但我们还不是网络强国。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制高点的今天,建设网络强国无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应该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核心工程。

一、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是重大的战略举措

前不久,中央颁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释放了很多重要信号。这部规划和指导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第二步到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络信息企业。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纲要》还提到,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积极争取并巩固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着力构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比较优势。

《纲要》还要求,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并且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事实上,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是我们在网络空间领域拓展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发力点,也是开展移动互联网研究、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创新的主战场。

认真学习这份《纲要》,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信息化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自主创新精神的更高要求。面对宏伟目标,我们需要思考:高校应该怎么做?高校的网络研究和信息化工作应该怎么做?

二、高校一直是我国互联网创新的广阔舞台

今天参会者都是来自高校信息化领域的老师,对于高校的互联网创新激情一定深有体会。互联网进入中国,是从高校开始的。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的建树,也源自于高校。

当然,在IPv4互联网时代,我们主要是跟踪和模仿;而在IPv6下一代互联网方面,我们的CNGI-CERNET2开创性地走了纯IPv6路线,建成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在这一创新性的技术路线下,CERNET相继在两代网过渡技术、基于真实的原地址认证等方面获得了国际首创的突破性成就,先后获得了11项国际互联网标准RFC。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上,已经完全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人,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领域,我们要成为领跑者,主导者。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我们需要的是责任担当和不懈努力。

正因为有责任,由教育部科技司担任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和赛尔网络共同设立并提供资助资金的“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管,赛尔网络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今年也是第二届了。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两项活动对于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所产生的带动效应。可以说,高校在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下一代互联网也将成为我国高校下一阶段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

三、下一代互联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

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国家对未来30年高等教育的规划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的导向。

在这样一个大学已经没有围墙,教育互为师生的时代,要实现差异化发展,要在世界范围确立并保持自己的一流学校、一流学科地位,离开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已经有目共睹,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学习的方式和形态将彻底被翻转。信息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让我们听课的教室、授业的老师、学习和生活的校园都搬到了云端,虚拟到了身边。

下一代互联网的海量地址、带宽优势和安全机制,以及其所承载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新应用,将会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科研应用的多元发展;推动高校管理流程的成熟完善。未来云端一体化的高校智慧校园应用服务体系,将重构世界一流大学的存在方式。

未来是美好的,任务是艰巨的。我提议,大家可以细细比对一下两份文件。《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里关于网络强国战略的“三步走”目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里关于“双一流”三个阶段的目标,我们或许会有更多的启发,会发现作为高校信息化工作者更大的责任。

尽多大的责任,才能有多大的成就。”一项技术难题的攻克是创新,一个业务空白的填补是创新,一项应用服务的改进是创新;一项管理流程的优化也是创新。下一代互联网将让网络无处不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也必将无处不在。各位同仁,让我们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我们今天的汗水,必将造福于明天的人类。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2

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同志们作些交流。

一、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的背景

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的发展形势需求。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已经确立了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下一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目标。底,在学校第四届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大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普遍认为,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需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提升教育质量;第二个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和举措都可以作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抓手,学校经研究决定,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本学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大讨论。

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从到上半年,学校集中力量抓本科人才培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期间,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底,学校又召开了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如果把-作为学校的人才质量年,那从开始,学校将做些什么呢?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来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依靠教师,要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这些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能力。本学期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基本内容包括: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工作做的更好。总的目标是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二、“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回顾

第一,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技创新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平台和基地28个,其中“十五”以来,新建的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在过去的7年,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我们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校内外综合基地和科研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珠江校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其中农学站得到明显改善,园艺站和畜牧站重新建设,同时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站,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学校还加强了牌楼温网室的基地建设,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土桥的水稻实验站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另外,海南水稻南繁基地扩建和溧水农药残留降解试验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学校还与省内外的部分地区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展示、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五”以来,广大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十五”以来,学校科技立项1472项,立项总经费5.72亿元。科研经费从的4300万元增长到的1.52亿元。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在科研立项经费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5亿元,占被资助总经费的70%,显示了学校科研在国家级项目中的竞争力。

第三,科技产出增长势头迅速。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和成果。“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其中国家级成果6项,而且集中在到,连续产出了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展示了近年学校培育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效。另一项指标是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从的36篇增长到的437篇,7年来,学校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增长了10倍以上,这也表明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总体上讲,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第四,科技服务不断取得新实效。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科技大篷车”和“双百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创建了多种科教兴农新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和连云港合作开展的“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得到了江苏、省政府、农业部、教育部的好评,为连云港的农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双百工程”。

第五,建设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建设一流大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有一支较强竞争力的科研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师队伍。过去的几年,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教师晋升条件、导师增列条件、科技奖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了正确的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比较高。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十五”以来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用房,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另外全校设备总值从“九五”末的7000万元左右增加到“十五”末的3.6亿元,设备的量和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师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科技创新大讨论的目的

这次大讨论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序幕,目的是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次强调一下,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科技创新是造就学术大师、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起点,也是提供强有力社会服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要在全校树立科技强校的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做贡献。

第二,要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研究型大学建设制度先行,科技创新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完善和创新学校的政策导向机制,并将它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完善教师绩效评估的政策和办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效。要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产出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三,要优化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化学校科技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提升能力。要提出打造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以及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措施和办法,搭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几点要求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助于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统筹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进行科技大讨论的过程中,希望学院、部门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多谈那些我们能做的,能够做得好的。对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各单位和各学院的领导要了解学校的科技工作,了解本单位的科技工作,了解科技创新工作。否则不但形成不了正确的导向,反而形成误导。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加强学习,了解国家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外部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努力将大讨论引向深入。

第二,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教授、学术骨干都能参与大讨论,提意见,提建议,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发挥智慧,体现价值,做出贡献。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学习兄弟单位、兄弟学科、实验室的好经验

第三,重在落实,务求实效。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旨在为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思路、举措和目标,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以务实为主。找出不足,明确目标,提出举措,而且要形成固化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和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对学科点、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基地平台等,该培育的要培育,该扶持的要扶持,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最后要形成一套有助于加速推进学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3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大会,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一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一次会议,以提高科技工作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先导、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对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召开四大班子会议,对有关工作和文件作了专题研究。王市长刚才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近年来全市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我市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瞄准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灵宝两大目标,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农业富民,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培植壮大五大特色的发展需要,发挥职责,有所作为,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农村科技进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到20--年已达到--.-%,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全市人民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20--年度科技进步奖励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希望科技战线的同志们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把我市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促进灵宝腾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是我们党总结--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借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是我们党面向未来,用以指导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略,也是我们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和谐灵宝所必须牢牢坚持的首要方针。近年来,虽然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整体状况比较理想,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经济效益、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都实现了大幅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运行态势的一个时期,但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准来衡量,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全民科技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依靠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好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和谐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促进灵宝腾飞、争当中原崛起第一梯队排头兵、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市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排头兵、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基本途径也非常清晰。那就是,在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立足市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总体工作思路,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农业富民,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战略,培植壮大特色工业、农业、城市、旅游、教育五大特色,全力抓好以三区一园一基地为代表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扎实推进构建和谐灵宝工作,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也是的大局。但这一方针的落实,这一大局的维护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我们要提高工业化的程度,不管是新上项目还是做大原有企业,不管是促使产业群扩张还是拉长产业链条,如果还是走粗放经营、拼资源的老路子已根本行不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靠提高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不论是在黄金区外开发中,要提高勘探质量和统筹规划水平,还是开发境内的中深部矿产资源,更好地解决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棘手难题;不论是做大精深加工业,拉长黄金产业链条,还是新上一些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都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我们加快城镇化进程,也要科学地规划城市,合理地建设城市,努力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我们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步伐,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完成。可以说,科技进步已经渗透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只有它的率先发展,才能牵一发而动全局,更快更好地推动争当中原崛起第一梯队排头兵、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最后实现。

第三,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近年来,我市的经济总量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经济质量、效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资源型、粗加工型产业比重过大,制造业、精深加工业比重偏小,产业链条比较短,尤其是高终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整体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是我们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拦路虎。如果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仅靠固定资产的投入来实现量的扩张,而不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不仅难以完成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对我市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充分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作用,放远眼光,未雨绸缪,既要始终坚持一手抓产业改造提升,拉长工业九大产业链,扩大产业群,不断拓展综合利用的空间,又要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培植,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使我市的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总之,科技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是我们实观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加快三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切实把科技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做到制订规划凸现科技,工作部署突出科技,力量安排加强科技,真正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掀起新的-,把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突出重点,科学安排,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步伐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和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发展战略,统筹兼顾,科学安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促使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有明显提高。

一要围绕建设工业强市,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看到,我市传统产业占--.-%以上,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还是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主体,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市的传统产业都是依靠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的传统产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品种和结构、污染物的排放、单位产品物质消耗以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就必须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这是我们推进产业升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一位的任务。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要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大力鼓励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业设计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过程控制智能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要围绕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能降耗和防治污染,以开发、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相关配套技术水平以及工艺装备水平,加速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度化。三是大力引进、开发新产品。要围绕已形成规模的九大产业、六大工业生产加工基地,组织市内外各方面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加快新产品开发,推动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市资源型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粗放工业向精深加工业转变,一次资源利用向多次资源利用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高端产品和最终消费品比例,增加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

在重视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近年来,我市有-个项目先后被列入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获得省、三门峡市财政贴息---.-万元,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种,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电解铜箔、盐酸西替利嗪、硫基三元复合肥、高桩素等高新技术产品相继开发成功,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为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绝不可闭关自守,视而不见,坐失良机。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依托我市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现代医药化工等我市具有一定经济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的高新技术领域,以黄金股份公司、金源公司、黄金投资公司、绿源公司、三宝药业、豫西药业及新上的三个--万吨炼铅项目等骨干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为生力军,积极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培育和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市场前景广阔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围绕实施项目带动,实现项目建设和科技进步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项目的灵魂,项目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推动科技进步,离开了项目就是纸上谈兵,项目建设没有科技含量,也就不会有好的前景。各级各部门和各工业企业,要坚持把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内容,认真分析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筛选、科学论证一批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的项目,建好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科技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牵线搭桥,当好科技红娘,促使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之间,开展合作攻关,解决技术瓶颈,搞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究开发,为企业新上项目或改造提升备足后劲,奠定基础。企业作为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把推动科技进步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在项目建设中,优先选择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项目、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项目。各条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要努力成为本行业、本单位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推动者、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通过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实施,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八个突破。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增加农民收入,除了依靠政策和投入外,还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让科技进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点,即农民增收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面向农民增收。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大力加强农村科技新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在八个方面取得突破,加快现代科技向现代农业的全面渗透。一是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过去我们经常说,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不了,主要是缺乏转化渠道,没有转化平台。而科技专家大院的诞生,搭建了农业成果转化的有效平台。温-总理指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个创举,它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农民的对接,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活力。对这种新型服务体系,各乡镇要有足够的认识,在十一五期间要做为一把手工程,认真抓好落实。二是在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市党员电教网络即将建成,中小学远程教育已初具规模,农业信息化和科技信息网络建设要和以上两个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实行一台电脑管四家,实现科技知识、农业信息、党员电教、中小学远程教育四位一体化管理,早日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和科技信息村村通目标。三是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原则,扶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学会等民间经济合作组织,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发展,建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四是在培育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创新企业标准、企业品牌、企业知识产权,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促使龙头企业发挥应有作用。五是在星火学校建设和星火人才培训上实现新突破。要把星火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结合起来,以回乡高初中毕业生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重点,切实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每人都能掌握一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六是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牛羊胚胎移植要向农户延伸,植物组培要扩大花卉、水果规模,提高组培质量,在生物农业、信息农业等农业高新技术上也要有所作为。七是在农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八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到----年,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以上,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真正使第一生产力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第一支柱。

四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我市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在开发新产品、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完善提高和专利的创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大多数企业的自身研究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充分整合利用市内外科技资源,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以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获得企业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但必须认识到,引进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如果不注意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自主创新,就会形成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完善提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开发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正确处理科技进步与科学技术普及的关系,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科学、用科学成为全社会的文明风尚,不断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保证。

三、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保障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导向作用,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把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身体力行,做出表率。要把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推行和不断完善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考核,增强领导干部抓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一是要保证财政投入。市、乡两级财政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足额安排科技经费,按照《科技进步法》、《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规定,市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要占财政决算支出-%以上,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达到市基本建设支出决算的-%以上;乡镇科技三项经费要达到-%以上。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投入不足问题。二是企业要成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投入的主体。国家为鼓励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制订了许多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如技术开发费,规定大中型企业要达到销售额的-.-%,建有技术中心的企业要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以上,其中从事生物技术类的企业可达到-%,医药类企业可达到--%;对技术开发费增幅在--%以上的企业,允许再按实际发生额的--%抵扣应纳所得税额。还有鼓励企业技改的优惠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鼓励软件开发企业的优惠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含金量都很高,要用足用好。三是要积极主动地做好科技项目与金融的对接,吸引金融部门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高科技项目。四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市内市外符合条件的法人和社会投资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企业的成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做好技改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前期工作,搞好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项目扶持资金投入我市。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解决我市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我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落实好,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提升我市的区域特色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要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依托,大力协助企业引进我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要注意吸引高层次人才围绕我市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要认真探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路子,积极推动知识作为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对企业技术骨干,采取股票、期权等方式进行有效激励,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创新价值,逐步实现技术资本化,资本人格化,保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科技奖励杠杆的引导作用,加大奖励力度,重奖在技术创新、产学研结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推广科技成果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得到发扬光大。

同志们,新一轮科技进步浪潮方兴未艾,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加快发展,为促进我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4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市科技局的精心筹备下今天召开了。刚才,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20--年创新驱动发展工作目标责任书,高局长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了20--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这些都是在充分结合我市实际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也是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的。后面,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王美萍部长还要作重要指示,请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信心

20--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科技工作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着力营造环境、强化服务,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科技惠民示范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年为民办理的10项23件实事之一。经过我们的积极努力,省科技厅将我市1区6县全部列入科技惠民工程实施县区。按照一县一产业一项目的具体要求,以科技助推双联,通过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在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三大产业,去年全市组建申报了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定了11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年底,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覆盖。

三是科技引领再创新业绩。20--年,全市共推荐上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57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3项,批复立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投入科技经费2751万元;新批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量达到16家。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全市申请专利432件,同比增长20.3%,在国内的中药材气调仓储保值技术、马铃薯高效专用液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重点产业发展。在今年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综合整治技术开发》等6项成果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励,我市获奖数与酒泉并列全省第二。

在今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省科技厅李文卿厅长在工作报告中对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招商,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优势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和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科技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在创新领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还不够活跃、科技创新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还比较低。对此,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谋划统筹,协调解决。

二、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切实增强新常态下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国现阶段经济的特征,最综合的表述就是进入新常态,所谓新常态,主要就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深层调整,除去这个特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构性和体制性特征,都处在一个转换期,比如城乡的二元结构,比如很多领域的双轨制。另外,还有一个特征也值得注意,就是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周期的下行阶段,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的叠加,即阶段性变化,结构与体制的转换,周期性调整。

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引擎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外需不足,经济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

在市场经济中,主体是企业、是个人,中国人有智慧又勤奋,只要放手,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当前,创业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千千万万的年轻创业者,有资本保障,有互联网助力,有国际化的视野,放手创业把自己梦想的东西制造出来。

新常态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常态,正视挑战,把握机遇,把科技创新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一)科技创新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市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和趋势也更加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放缓,增长减速和换挡趋势十分明显。张书记在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了,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经济的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二是扶贫开发由传统单一向综合创新转变;三是特色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四是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为主向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快速兴起并重转变;五是经济增长动力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并重转变;六是招商引资由依靠优惠政策向营造良好环境转变。以上六个转变中二、三、四都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只有依靠科技,依靠创新发展才能实现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跨越。

(二)新常态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挑战

2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科技系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相比存在的差距,要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战略机遇,着力实现科技工作从小局到大局的转变,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从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转变。从我市现状来看,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明确方向,要主攻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在新能源、生物制药、文化旅游和养生保健等新业态上有所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科技工作全面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强化市、县区科技部门职能,解决好推进创新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三)新常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机遇

一个城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和深度。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里也明确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思路。从全市科技创新的发展基础来看,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拥有了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和一批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初步具备了承担起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源的基本能力。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我们提出了支持甘肃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实验区的建议,国家有关部委通过调研,认为甘肃发展陇药产业条件成熟。省政府启动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实验区规划编制工作,并委托中国中医药科学院开展规划编制,今年初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我市重点中医药企业,详细了解了企业在中医药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调研,专家组对我市近年来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市有着发展中医药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规划的编制报批,将把定西特别是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产业优化升级,在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国药都建设步伐迈上快车道。今后,我们要围绕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和人才链,聚焦全市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合力攻关,在一些基础好、有优势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

三、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抓住重点,积极作为,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今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决策部署,发挥创新驱动引领作用,重点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所突破,为打造定西经济发展升级版提供强大支撑。

发展目标: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4%。二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完成发明专利申请突破450件;三是培育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申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

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科技管理方法,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市、县区科技局要在提高项目设计、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加强科技项目及创新平台管理,探索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科技发展的科技项目管理新模式,从项目支持方向、管理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强化创新成果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发明创造和创新成果,维护科技人员和企业的权益。各县区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推进方案。

第二,着力搭建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激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带动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成为支撑我市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支持鼓励其改善科研条件和创新环境,提升中小企业吸引和聚集各类创新要素的能力;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不断拓展企业家视野,拓展与科研院校合作对接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切实发挥园区的载体和集聚作用。各县区要培育优势产业,吸纳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入驻,促进集聚发展,发挥集群效应。对已经建成的工业集中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配备。我们的整体资源有限,所以各县区更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为突破点,重点推进。

第三,着力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科技创新必须舍得投入。省里已经拿出10亿元建立创新驱动发展基金,今年我市也将设立创新基金,根据去年出台的四个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的意见,拿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决不是简单地一投了之,必须认真考察和准确评估企业的潜力和前景,从而确保投入能够产生相应的效益。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引导效应,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入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发挥引导资金的杠杆效应。

第四,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服务力度,构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新模式。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中医药和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草食畜牧业和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目标,贴近当前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生产实际,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发挥科技专家队伍优势,利用网络等多种渠道,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送到广大农村,送进千家万户,解决科技到田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科学引领新常态,努力把科技创新工作落到实处

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开创性强、涉及面广、风险性高、周期性长的特点,我们要根据科技创新的特殊性,辩证地看待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允许先行先试,理解挫折失败。我相信,只要大家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抓好科技创新工作,未来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市委在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要求逐级分解任务,提出具体落实方案。为此,我们一定要把准科技创新工作特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科技创新是一项开创性很强的工作。要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落实责任制。省政府对各市州进行年度考核,据此我们也应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县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绩效考核。各县区分管领导要学科技、懂科技,才能和企业有共同语言,才能将企业引进来、留得住,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要加强对本地科技工作的研究,要善于找亮点,找突破点,善于争取各种支持,善于帮助各类创新主体解决实际困难。科技创新涉及面广,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实施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科技、发改、财政、工信、教育、农业、人社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既要统筹抓好资源优化配置、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工作,又要在协调好解决跨产业、跨部门的重大科技问题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制定并落实好相关政策,整合科技资源,组织和开展各项科技交流和技术对接活动,促进企业加快进行科技创新。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创新氛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对此,中央也连续出台简政放权、税收支持、融资支持、财政支持等6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小微企业等群体创新创业。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真心、贴心为创新创业者服好务,从体制机制上大力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要抛弃抓大放小理念,聚沙成塔、不断去培育、去推动草根创新,只有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让每个创业创新者都拥有梦想成真的公平机会,才能培育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高的创新创业实体。要关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环境集聚人才、以感情联系人才、以待遇激励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努力为他们提供事业的平台和生活的照顾,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够安心舒心专心地工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要强化舆论宣传,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和我市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加大科技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宣传,在全市形成人人关注科技、支持科技、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优秀的科技管理队伍。去年,全市科技系统的同志们上下同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创新发展的重任相比,与人民群众的发展期盼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能力,继续保持优良作风。一要坚持依法行政。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要求,用法律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做守法、学法、用法的引领者。二要坚守廉政底线。科技部门拥有项目评审、资金审批等权力,大家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发挥绩效。三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必须强化学习,练好基本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常态下工作任务的新要求。各县区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抓好科技部门机构能力建设,科技部门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必须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同志们,经济新常态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将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内生动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共识、锐意进取,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构建具有定西特色的创新体系,激发全市创新活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定西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5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来这个会要在全国、全省科技工作大会以后紧接着召开,但考虑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要突出郴州特点特色,特别是根据郴州的实际制定我市科技跨越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所以准备酝酿这个会的时间比较长。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先后进行了专题研究,集中了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也包括市科技局出台的具体实施办法。应该说这次会议准备是充分的,工作指导性、针对性是很强的。今天这个会表彰了一批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等几个文件,瞿海市长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我完全赞同。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会议的部署和下发文件的要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

近年来,我们以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着力点和关键,把科技创新提到了新的高度,强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郴州,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实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体制机制的全面优化提升,推动郴州从一个科技欠发达城市变成一个科技实力整体提升、重点领域形成特色、关键技术拥有话语权的创新型城市。我们每年都召开不同形式的科技工作会议,组织各个层面的科研交流活动,借助市校合作、市厅合作、市市合作、院士郴州行等载体,积极发挥本地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切实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的基础不断夯实,一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方兴未艾。今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改革活力、创新活力将一同迸发,将为郴州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科技创新的使命是加速推动郴州起飞

科技创新,是历史进步永恒的话题、永恒的动力。但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使命,现阶段郴州科技创新的使命就是加速推动郴州起飞。

起飞,是我们根据当前郴州发展所处阶段确定的目标定位。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起飞阶段是关键阶段,几乎每个经济体都会经历发展的起飞阶段。起飞阶段的持续时间,首先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起飞之前以农业为主,起飞过程中制造业会逐渐扩大,起飞结束后服务业占比超过50%。除产业结构变化以外,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经济起飞的必然要求,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城镇化。起飞结束的标志是大部分人从事非农业的工作,住在城市或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城镇化将成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起飞的潜力。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需要有大量的资本投资和较高的要素生产率,为经济起飞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建立能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以及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三是有制度的变革。这三个条件,都是创新驱动的本质要求。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为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推动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真正实现郴州起飞。

当前,我市经济结构、综合竞争力的短板,就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概括起来:一是缺少创新的主体。我市企业大多是从资源采掘、冶选等领域中起步的,虽然有传统矿山国有企业转型的新五虎和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九大金刚作为企业创新的代表,但整体而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没有摆脱资源路径依赖,没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脱胎换骨,整体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二是缺少创新的平台。创新平台数量少、层次不高,特别是协同创新的平台不多,真正结合产学研用的平台不多。三是缺少创新的投入。今天的投入决定明天的竞争力。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5%以上。20--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仅占GDP的0.82%,与全国超过2%差距大,不到长株潭三市的一半。四是缺少创新的氛围。社会总体缺乏创新的导向、创新的机制和创新的环境。大多引进或考录的人才,还热衷于挤在公务员队伍或财政拨款的单位,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对郴州而言,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二、科技创新的路径是循序渐进、开放合作

郴州是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的城市,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少,专业技术人才少,人均受教育水平没有比较优势,社会创新的存量资源不足、增量引进有限,科技创新成果的孵化环境不优。这些,决定了我们开展科技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循序渐进、开放合作的路径,广泛整合各方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在坚持抓好自主创新、基础创新的基础上,注重集成创新,更加突出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更加突出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用性创新,步步累积实现科技创新质的跨越。这个问题我们一直讲,不光是创新,包括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引天下之才为我所用,集天下的资源为我所用。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信息化发展非常快,特别是有了高铁,郴州处在长株潭、珠三角两个大的城市群之间,就是要善于把资源和人才吸引到郴州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海、江苏、浙江有一个现象,就是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现象。上海的工程师利用星期天,到江苏、浙江一些企业帮助人家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最后把整个江苏、浙江的乡镇企业和巨人企业发展起来。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不仅仅是科技问题,包括我们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我们的产业发展,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把两地的资源整合起来,这个潜力、空间非常大,所以一定要用区域合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来整合这些资源。

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科技创新。古今中外,后发地区实现超越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但后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先后都在科技创新上各领风骚,甚至新兴的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在科技创新上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国的台湾、深圳等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特别是深圳在很短时间内,已经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先进城市行列,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等的创新企业。这说明:科技创新只要走对路子,实现后发赶超是完全可以的。一要把握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二要选准主攻方向。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必须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在一两个或几个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获得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今天会上印发的文件,提出了郴州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其中重点是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五大领域集中突破,实施40项重大科技专项、60项以上关键技术,转化20项重大科技成果。如果坚持不懈把这些抓好、抓出成效,郴州的转型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三要坚持循序推进。从科技发展史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经历的创新发展道路。要快速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拿来主义,通过引进发达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先进技术成果,或加强合作,借力发展,后发赶超。近年来我市65%的科技成果就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的。实际上,当今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昨天下午,到苏仙区良田镇泰安公司调研,我看了以后很受启发,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主要是研发和生产多功能立体车库,这个今后在全国的市场非常大,目前各大中城市的问题是停车难。这家公司整合了日本、韩国、德国,也包括国内其他一些生产立体车库的资源。尽管目前自主研发的成份不多,但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集成创新的成份还是很高的,如果说他们在技术上更加,成本不断下降,市场营销能力不断拓宽,今后这将是个非常大的产业。我们现在就是要搞这样的产业,前景非常广,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或者说做大做强规模形成的。下一步要在这方面出台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要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市厅合作、市校合作、市市合作、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和机制,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努力推动关键技术突破,逐步实现在某些领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三、科技创新的任务是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转型是郴州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难点,难就难在要从技术的突破入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升级、结构的转换、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突出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作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郴州长期扮演的是资源原产地和原材料基地的角色,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应有发挥。要建成中国有色金属之都,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层次和附加值,在一些领域的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的突破,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近年来,郴州创造的井下中深孔爆破技术、柿竹园选矿法、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等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金旺铋业、金贵银业、宇腾化工等企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上实现了国内同行业。我们要继续在采矿、选矿、冶炼提纯、加工等环节打造郴州的竞争优势,运用先进工艺技术,实现资源开采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要以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体系建设为推动,加快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步伐。有色金属科技创新是一个宝库,做好了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现在都是粗放型的,需要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面下功夫。昨天,云南锡业新任的董事长来郴州考察,我们进行了会谈。他对郴州很感兴趣,认为郴州的前景很好,城市很漂亮。我也跟他讲,希望一是把郴州做成云锡华南总部,尽快形成一个百亿级企业,二是要把精深加工包括总部这一块,把产业的高端部分放到郴州来。包括中国五矿下一步也要把高端部分放在郴州。我们是宁可你不来,地下资源宁可不开采。我到郴州工作了六年,没有同意新开过一个矿,而是关了不少矿。为什么?开了矿,你把矿石运走,没有精深加工,附加值不高,浪费了资源,还破坏了环境。现在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既开发利用资源又符合环保要求的地步,我们宁可把这东西放在地下,今后的人比我们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更有条件时再来开发利用,用好这些资源。因为如果依赖资源,就容易形成资源路径依赖,就容易形成发展慢、社会问题多的情况,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不进行资源开采,就需要我们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一些不要资源、能耗比较少、污染比较少的产业,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规律。

二是突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资源领域的科技创新相对应的,是生态的治理和环境保护。要积极开展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在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一些重点环境工程上开展技术难题攻关,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加快开发和推广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循环生产的关键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效节俭生产流程、关键设备等环节的技术瓶颈,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骨干企业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努力实现低排、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三是突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郴州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市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4家,培育了LED和稀贵金属两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多项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要抓住沿海产业转移和技术溢出带来的新机遇,在对接央企、承接沿海产业中积极吸纳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技术研发、引进和消化吸收,加快科技成果向我市转移、转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充分抓住我市在机器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招商突破的契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的先机。

四是突出现代服务业发展。今年我市部署发展现代服务业,明确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要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规律,以信息化推动服务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强服务业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我们过去理解科技创新,主要是在一些实体经济上利用,实际上现代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信息化这一块,空间和改善是非常大的。这次我到深圳走访怡亚通公司,这是家上市公司,是一个为实体服务的公司,实际上就是给方案,但是它在沟通企业与金融、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研发等方面发挥它的优势,起了一个平台和桥梁的作用,而且做得很大。这个企业落户郴州,准备整合资源集中把郴州有色金属产业的市场、金融、科研之间的路径打通。这就是我们讲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公司准备把总部放在郴州,把有色金属这一块,我们政府想解决的资金、物流、信息化、市场化等问题一揽子解决。这要是搞成了,是了不得的,当然他们刚刚进入,我们也在全力支持。

五是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必须同发展需求、人民群众需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技创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成果真正落地开花。

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体到科技创新,更是如此。发挥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三个层面。一是重视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关键群体,企业家本身就是创新的代名词。经济学上有个微笑曲线理论,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在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上的极端重要性。有人统计,全球600万名科技研?回流到社会之后创造了高达63万亿美元的GDP,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比高达1.25∶63。企业家应该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树立长远目光,舍得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有效整合科技力量资源。尽管我市创新资源相对有限,但分散在企业、科研院所、科协组织以及各部门、社会的科技力量和资源仍然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要大力整合这些资源,建立有效对接合作机制,依靠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把这些资源力量配置到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围绕共性技术、民生科技方面等进行联合攻关,依托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三是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着眼于郴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发展中急需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高层次企业运营管理人才等,强化人才保障。对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是非常重视的,这几年在人才引进方面是花了大本钱的,前年引进人才1000名(包括企业),去年是2000名,今年也是2000名。我们现在的发展,一是要打造经济洼地,降低门槛,通过优化环境,让所有资金流、信息流向这里转移;二是要打造一个人才高地,继续推动千名人才引进计划。不一定是要引进院士,只要是实用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我们都要引进。我在美国学习时,美国的马里兰州还不是美国的医学基地,但在它那里的医药基地就有二十多个国家研究所专门搞生物医药研究,拥有四万多名博士。湖南湘雅很多博士、教授都被他们的研究所聘用。要建立这样一套机制,把有钱的人留下来,把有才的人留下来,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五、科技创新的灵魂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科技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思想的火花和改革的活力。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创新活力的迸发。要切实改变与科技创新不适应的思想观念,清除与科技创新不相符的规定限制,革除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创新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位置,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意识,做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各级科技部门既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又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完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切实解决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克服创新的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三要营造创新环境。市委出台支持改革创新的意见,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重视成功,也宽容失败,保护创新成果,形成鲜明导向,调动全社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志们,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要肩负重任,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加快把郴州建设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城市。

高校科技研讨会三分钟讲话稿相关文章:

★ 科技创新大会讲话稿3分钟

★ 科技大会讲话稿3分钟

★ 大学科技节开幕式致辞3分钟

★ 科技创新演讲稿三分钟

★ 科技创新讲话稿5篇

★ 校园科技节学生讲话稿5分钟

★ 学校科技活动月领导精彩讲话稿

★ 高校校长讲话稿三分钟

★ 高校领导讲话稿3分钟

★ 科技大会上的领导讲话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