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以新时代科学发展思想指导建设五篇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新时代科学发展思想指导建设五篇

  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经过40年快速城市化发展,我们党和政府在政策实践上以及学术界在理论探索上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市科学发展理论,将有力地指导新时代城市发展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后半程,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和谐宜居的城市将成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依托。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新概念应运而生。2018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市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是公园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第一次被正式提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公园城市是城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理论融合发展的新实践,需要以新时代城市科学发展思想指导公园城市规划建设。

  “一核心四注重”的新型城镇化思想为公园城市提供了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公园城市建设以“城、园、景、境”为核心要素、以“产、城、人、文”为着力点,就是要让更多的城市文明向农村居民延伸,让更多的生态福祉惠及更多的城市居民,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城市公共服务。

  “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发展思想为公园城市发展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基本要求

  做好城市工作,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公园城市建设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调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让公园城市不仅具有形态美、视觉美、生态美,还要人文美、生活美。

  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现代化理论为公园城市发展提供了城市善治的努力方向

  公园城市治理之善是法治、精治、慧治、共治的充分体现,四者有机结合和协同推进实现公园城市的善治。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美好。

  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不能简单地“一肩挑”“一刀切”,要探索创新治理机制,寻求多方联动。要创新管理手段,绣好城市管理这朵花,除了常规方式,还必须依靠先进科技,实施精准“行针走线”,尽可能地提升效率。要加强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顽症难题。绣花不是随心所欲地任意发挥,开始绣花之前,必须有“图样”作为行针走线的规范,而城市管理的“图样”就是法律法规。公园城市一定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典范。

  安全、健康、人文的城市发展新要求赋予公园城市时代内涵

  城市是神圣、安全、繁荣之所。宜居的城市,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要求。” 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公园城市要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做到万无一失,要着力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注重城市文脉延续。城市应该“有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是城市灵魂。”要增强公园城市宜居性,就需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让公园城市成为精神归宿之地。

  “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公园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和文旅体育,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大健康产业,探索融生态、绿化、运动、休闲、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发展思路,建设健康城市,把优美生态转化为人民生命健康的本钱,让公园城市成为人民康乐之所。

  【思想宣传范文】二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52次提到“开放”,明确指出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对外开放既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之道,也是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兴盛世,开放出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大潮兴起,生产的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实行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时代条件下,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更大发展空间,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财富,实现更大发展。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汉唐盛世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最为开放包容的时期。坚持开放包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正是促成汉唐盛世的重要因素。到了晚清,中国国力一落千丈,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其主要原因,是固步自封、闭关锁国造成了思想僵化、活力丧失、发展停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如此封闭保守,焉能不走向没落衰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开放发展中,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靠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40年来,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华章,对外开放功不可没。中国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30%以上,已成为世界最大市场之一。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开放是世界大势、时代潮流。然而,近年来,一些国家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暗流涌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各下调了0.2个百分点。经济全球化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面临要开放还是要封闭、要合作还是要对抗、要共赢还是要独占的重大抉择。在这一历史关口,习近平主席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这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坚定做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使命担当,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面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激荡开放发展的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迈出新的重大步伐,市场准入持续放宽,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习近平主席指出:“回顾历史,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立足当今,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放眼未来,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正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思想宣传范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特别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温故而知新,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一基本方略的创新性,有必要梳理它的来龙去脉,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党对相关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也强调,布尔什维克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代表他们的利益。其实,无产阶级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因为在马克思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广大人民。今天,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实际上,早在全民族抗战初期,毛泽东就声明:“我们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1939年2月,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4年,他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经整理修改后,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老三篇”之一。当时,毛泽东是很自然地讲出来的,甚至预先连草稿都没有。他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只要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在中共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成为我们党的宗旨。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不能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也不行。

  实际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蒋介石在1937年的日记中也提到过“为人民服务”,但他并没有把它上升为国民党的宗旨去要求,仅仅是说了一下而已。从他的日记和各种材料,根本看不出他及国民党做到了为人民服务。相反,蒋介石经常大骂“国人幼稚不驯”,甚至有故意愚弄人民的意味,比如他曾说:“政治家多以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之道运用于无声无臭、不知不觉之中来领导民众。”1946年,主持国民党党务的陈立夫慨叹:“国民党成为不能解决人民问题之党,失去各阶层之广大同情与拥护。既不代表农民,亦不代表工人,又不代表正常之工商,甚至不代表全体官吏,而只代表少数人之利益。”当时《革新》周刊一篇《我们的呼声》中更加形象地描绘了国民党与人民相脱离的情况:“党离党员,党员离党;党离民众,民众离党;上层有党,下层无党;都市有党,乡村无党;做官有党,做事无党;为私有党,为公无党;空谈有党,实行无党;党内有党,党外无党;党的头大,党的脚小;党的名存,党的实亡。”实际上,到1947年蒋介石自己也承认,“国民党当政20年,党政机构只重做官,不注意实行三民主义,对于社会与民众福利毫未着手。”最后,国民党变成了孤家寡人,分崩离析,不得不退出了历史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显然对我们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是非常清楚的。他指出,我们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对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说到底,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让人民过上最美好的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习近平总书记说,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党的利益。就像毛泽东说的那样:“最忠实地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叮嘱这一点:“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决不可为个人或少数人谋私利”;“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可以说,这样一种人民利益观,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发展是:一是把它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强调了它的崇高性;二是坚持把全心全意与没有任何私利联系起来,强调了它的纯洁性;三是明确服务的内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它的全面性和现实性。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它的思想内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并且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要内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讲的是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着眼于论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讲的是价值观和主观能动性,着眼于论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表现形式;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主要讲的是如何实现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着眼于论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和实现路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从而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思想宣传范文】四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找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点,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落实到位,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提供制度保障。

  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为推动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7122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的贡献超过60%。“十二五”时期民营经济税收贡献大幅提升,进入“十三五”时期后增长势头不减。2017年全国税收收入达144360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民营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超过50%。民营经济在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占比均超过60%,在技术创新成果、城镇劳动就业方面的贡献分别达到70%和80%。很多优秀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致力于科技创新,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贡献。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我们党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环境形成,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民营企业还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民营经济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促进了劳动力、人才的流动,促进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很多优秀民营企业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回馈人民,积极主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促进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居住、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光彩事业和其他公益慈善事业,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点

  一段时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从解决困难和问题出发,找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点。

  一是解决企业转型升级难的问题。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关口。只有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跨越关口,迈上发展新台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这一过程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目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都处于低端产业和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繁重。应引导民营企业树立主动转型升级意识,大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解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心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调动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但由于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提高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三是解决企业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受企业体量小、资金有限、人力资本匮乏等因素制约,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规范的企业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较差。还有一些企业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不但增加了企业融资难度,而且使企业在技术创新、寻求市场合作等方面遭遇较多困难。应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走可持续的现代企业发展道路。还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也应努力健全制度、改善经营、提升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情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规范的企业制度。

  为落实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提供制度保障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方面政策举措,具体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推动这些政策举措落地、落细、落实,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执行力度。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把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是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活力的经济体制。在未来改革中,仍然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要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当前,应在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取得工作实效。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努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在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同时,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思想宣传范文】五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为此,中央专门成立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十个坚持”的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党政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的职责定位摆在了突出位置。

  1.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法理意蕴和实践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从领导干部抓起是由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法治的精神就在于约束公权力和保障私权利。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历史证明,“法治优于一人之治”,法治作为一项使“人类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其基本原则之一便是“官方行为与法律的一致性”。故法治建设从领导干部抓起就是要掌权者树立法治的权力观,突出权力行使的有限性与程序性,凡事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这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从领导干部抓起是由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所决定的。“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变法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其通过“徙木立信”的方式,确立了法令对统治阶层普遍约束的公信力。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其能否坚持依法办事,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民“以吏为师”,领导干部是否依法用权,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会在自己的行动中效法。“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的基本法治观念,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才能使人们服从规则治理。管理学中的二八定律表明,只要牢牢抓住占百分之二十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抓住了法治建设的重点,从而提升法治建设整体水平。

  全面依法治国从领导干部抓起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所构成,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体现了多元交互共治的理念,这意味着政府不单只是治理主体,而且也是被治理对象。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必须理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在法治轨道内追求善治。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是要求党委和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领导干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规范发展行为。

  2.全面依法治国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官本位意识,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种现象不改变,依法治国就难以真正落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练虚功、摆花架,只是叶公好龙,并不真抓实干,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大的危害,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具体来说,抓住“关键少数”主要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逆法治思维的束缚。要从思想上引导领导干部重视法治建设,一个地区或部门的法治建设水平首先取决于党政一把手是否有真正实行法治的意愿,是否有真心推进法治建设的诚意。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权益。这无疑对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职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利于领导干部从思想上确立法治新思维,破除人治旧思维,使法律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将尊崇法治落实到具体行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的职责贯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具体而言,党政领导干部应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严格执行依法依规决策程序;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等内容。通过明晰主体责任,细化具体职责,党政领导干部才能在推进法治建设方面真抓实干,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要进一步强化监督,完善推进法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法治建设是软实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却难以量化,而经济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成效快,故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往往只把GDP当作政绩考核的唯一标准,抓经济建设硬,抓法治建设软。为了让法治建设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应从三个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是要求党政主要负责人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上级党委应当对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二是明确要求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察使用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三是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推进法治建设主体职责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依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予以问责。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法治建设的量化评估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倒逼其重视法治GDP。通过责任上肩、压力传导、奖惩并举,有效激励和促进各级党政一把手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真正使法治建设成为一种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


相关文章:

1.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五篇精选

2.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五篇

3.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范文五篇

4.201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5.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得体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