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
【导语】: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历久远而弥新,经沧桑而不老,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关于推进“两个伟大革命”的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97年来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新概括、新总结,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阐发和丰富发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是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以实行社会革命为根本政治目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之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党的一大制定通过的纲领明确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现社会革命”。中共二大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实现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初步回答了“往哪里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党领导进行社会革命的目标和方向。
伟大的社会革命必须由坚强的党来领导。党的一大对党员条件、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作了规定。党的二大强调我们党是“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凡一个革命的党,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够有力量去做革命的运动。这些要求深刻阐明了我们党领导推进社会革命和进行自身革命之间的内在关系,凸显了进行自身革命的决定性作用,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
97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强调的是我们党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奋斗历程和在奋斗历程中展示出来的奋斗精神,突出了我们党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是我们党诞生、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我们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走出了一条适合基本国情、符合人民意愿、顺应世界潮流的中国道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刻社会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自我革命强调的是党的自身建设,突出了立党、管党、治党的能力水平和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我革命精神,是不断成功推进社会革命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推进自我革命,是由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历经艰险曲折,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由一个成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不断发展壮大为拥有8900多万党员、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二者是紧密相连、有机统一的。从二者的主体来看,都是中国共产党;从二者高举的旗帜来看,都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二者的初心和使命来看,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二者贯穿和体现的精神状态来看,都保持了永不懈怠的革命精神和一往无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从二者取得的根本性成就来看,都是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观我们党的历史,伟大的社会革命和伟大的自我革命统一于党的不懈奋斗实践之中,统一于党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的历程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之中。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成功推进社会革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历史。
继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指明了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方向和路径
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向全党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再次宣示,彰显了我们党继续发扬革命精神、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定决心和信心,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他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使命担当和坚强政治定力,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前进道路各种风险挑战的高度警醒。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是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继续推进“两个伟大革命”,要牢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是革命者,继续以旺盛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强调要做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充分准备,彰显了我们党对推进“两个伟大革命”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高度清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强调继续保持我们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勇气,干事创业、勇于创新的激情,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一重要要求,站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高度,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新境界。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取得的宝贵成果,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来之十分不易,必须倍加珍惜。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革命的必由之路。这是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得出的必然结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牢牢把握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97年的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一重要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自我革命和领导推进的社会革命之间的紧密联系,抓住了推进社会革命的关键和根本。新时代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最根本的原则和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和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大部署,在整体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同时,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重点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这一重要论述,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既深刻揭示了人民立场在党的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前途命运的根本决定因素,又强烈宣示了管党治党的信心决心和实现伟大梦想的豪情壮志,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伟大梦想顺利实现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论述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善思路举措,从严管党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障。
1、始终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永恒追求
我们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牢牢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保持先锋队特质,践行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这一根本要求,我们党始终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永恒课题,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从延安时期整风运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到改革开放后开展的党性党风教育,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其常态化制度化,以及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无一不是我们党保持自我警醒、践行先进本质这一伟大追求的充分证明。由此可以说,建党9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党不断实现、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是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历史。这就启示我们,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是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应对和经受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
但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仍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同时,要求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永恒课题,常抓常新,始终保持先进本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必须始终不忘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身份,时刻牢记根本宗旨,始终不忘先锋队性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色不变,标杆永立——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本色,本身就是团结的旗帜、前进的号令,这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强大政治保证。
2、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是人类的天性。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憧憬美好生活是天性,是权利,是放飞理想、向往未来的真情表达;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责任,是目标,更是体现先进、彰显作为、凝聚人心民心的使命担当。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义无反顾,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再到改革开放今天的伟大实践,党的奋斗目标始终指向全民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生活。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宣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这不仅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两个根本问题,而且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执政为民的公仆情怀。
一诺千金,行动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围绕人民期盼,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努力一直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强调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为此,我们要敏锐观察美好生活需求发展新变化,科学把握“新向往”的目标指向、内容特征和实现可能,遵循发展规律,制定科学规划,促进人民新期盼与有效供给相对接,以不断满足新期盼的实践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成效更好地满足人民新期盼;要以“新向往”为牵引凝聚力量,始终不忘庄严承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新向往为前进动力,凝聚民心,汇聚民力,让人民始终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共同奋斗;要以“新向往”为目标干在一起,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用与群众“干在一起”的实际行为,引导群众明白“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真谛,真正做到与民共甘苦、与民同忧乐,在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实现伟业、成就自我。
3、始终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根本要求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期盼、增进群众感情、回应群众诉求,人民群众才会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真心实意跟党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多年实践证明,党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不断发生变化,但党始终为民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没有变。
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基于这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因此,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根本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增强忧患意识,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身体力行实践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追根溯源,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涵,强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终身追求;要恪守群众工作纪律,不仅率先垂范,自觉抵制“四风”侵蚀,还要与严重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甚至贪污/腐败等各种现象作斗争;要持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拓宽联系渠道,创新工作方法,善用新鲜载体,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力量凝聚起来,推进伟大梦想、伟大事业顺利实现。
4、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关键之策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时代不同,呈现矛盾的问题也就不一样。基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始终深怀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当时中国最突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伟大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倾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始终以解决中国各个时期的突出问题为己任,坚定执着,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这些重大举措无一不是以问题为起点、以问题为导向强力实施的,从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践充分证明,强烈的问题意识、坚定的问题导向与深厚的民生关怀,贯穿党的工作始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
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智慧启迪,认真践行“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的指示要求。要把敏锐发现问题作为重要前提,倾听时代呼声,把握发展大势,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把回答时代之问、追寻解决良策作为发展难题、推动创新发展、提升百姓福祉的重要机遇和根本途径。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要切口,善于在倾听民众呼声中寻找重点,把群众强烈期盼的优质医疗、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环境优美、食品安全等问题作为重点;善于在长短比较和发展协调性上寻找重点,把社会事业、环境保护、扶贫脱贫等短板问题作为优先解决的重点;善于在百姓感受“最痛处”、干部作风“最弱处”、体制机制“最堵处”寻找重点,分析原因、缕析思路,分门别类加以解决。要把解决实效作为根本落脚点,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既要满腔热情,又要遵循规律,既要使硬性项目和显性指标上得去,又要充分考虑百姓的真实感受,让解决问题的实效不仅体现在外在指标上,更要体现在老百姓的内心感受上,使群众的幸福指数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满意指数,从而凝聚起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共同奋斗。
关于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
上一篇:党建思想的创新与意义思想宣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