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5篇
日本(Japan,全称: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国名意为“日出之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1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课件<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 2、火车 3、飞机 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的旅游胜地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 人口数(亿)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 13 960万
日本 1.27 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 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图片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
日本
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2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3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及其原因;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近卫三原则;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对论陷区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2. 能力方面:
(1)通过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讲述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的过程及其卖国行径,使学生认识汪伪政权是日本统治中国的工具,汪伪集团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从而激发学生对卖国贼的仇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正义感。
(2)通过讲述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使学生体会到沦陷区人民过着水深火热般的亡国奴生活,培养学生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战争的情感。
(3)通过讲述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激发学生对抗日志士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 学生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有关的史料,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略方针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处理、运用史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表现,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表格归纳繁琐的历史知识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重点。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进攻。就中国方面看,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学生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容易出现片面性。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
(2)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是重点,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它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的击为辅。日本帝国主义彻底____的根本目的是始终未变的,改变的只是不同时期的战略方针。
2. 难点分析:
(1)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是难点。日本帝国主义在战争相持阶段的战略方针以近卫三原则为标志,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有关的史料,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2)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是难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既野蛮又残酷;方式和手段因经济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而花招百出。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头绪多、知识点多。利用表格归纳解决这一难点,可帮助学生掌握、整理知识点的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幅照片。(屏幕上显示照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一部分:学生与黑板)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一所学校——公民小学的一间教室,学生们正在上课。(屏幕显示黑板上的内容)学习的却是有关颂扬日本“天皇陛下万岁”、“日支亲善”的内容。是谁在授课呢?(屏幕显示全照片)一名日本军官。在学们的两侧还站满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他们正虎视眈眈地监视着这群孩子。现在,我们全明白了,这不是一间正常的教室,这也不是一节正常的课,内容是虚伪的,方式是强制性的,气氛是恐怖的。这就是中国沦陷区的小学生被迫接受奴化教育的写照。这说明,武装侵略、军事进攻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第一步,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完全占领中国,收服民心,彻底消灭中华民族,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一部分。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板书)一、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
1.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请大家看《抗日战争形势图》。(屏幕显示此图)1938年秋,昌军先后占领了广州、武汉。(屏幕以红色显示)这样,在完全占领了东三省之后,从七七事变到广州、武汉失守的15个月里,日军又占领了中国北方的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河南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华中的京沪杭地区、武汉地区,华南的广州地区(屏幕逐一以黑色显示所提到的地区),侵略气焰极度嚣张。但是,恰恰是从这时起,日军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而且日军政府还“重瓣检讨对华国策”,估计“要迅速取得成果,预料尚有困难”,要准备“对付长期作战”。这是为什么?日本政府面临的“困难”都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材料1至4后,思考并回答。
生:(按教师要求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日开战前,日军陆军有17个常备师团,共约38万人,此处还有预备役和后备役战斗兵力160多万人。
材料二:到1938年,日军伤亡已达44.7万人。
材料三:1938年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消耗的军用物资有92%是从美国进口的。
材料四:1937年11月,八路军的第115师的一部2000余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建立了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根据地,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接着日军组织二万多人进行扫荡,八路军迎头反击,歼敌2000多人。以后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晋察冀边区进一步扩大,包括山西、察哈尔、热河、辽宁五省之各一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县治108个。由于地处华北敌人的心脏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八年抗中,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作战3。2万次,毙伤日伪军35万人。(以上四则材料均摘自《中国现现代史》下册,王桧林主编)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日本政府面临的“困难”都是什么?)
师:(归纳总结)随着日军在中国占领区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本的兵力、财力、物力不足的根本弱点已经暴露出来;日军的全面进攻并没有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更没有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大大牵制了日军,对其后方构成严重的威胁。这一切使日本帝国主义的困难日益增加,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那么,中国方面是否可以利用敌人的困难时期,反戈一击,迅速打败日军呢?生:(讨论后回答)
师:中国虽然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但是经过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伤亡惨重;人民抗日力量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没有达到进行战略反攻的程度。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____计划的破产,日本因而改变了战略方针。
2. 日本侵华战备方针的改变。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5至材料8。
材料五:《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政府声明》
材料六:《政府声明——虽国民政府,亦不拒绝》
材料七:《第三次近卫声明》
材料八:《日本首相平沼的国会演说》(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
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师:材料五反映了日本对国民政府的何种态度?
生:否认,不承认国民政府。师:对比材料五,材料六反映了日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生:由否认国民政府变为承认国民政府,但是仍然不承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师:从材料七看,所谓“日中友好”的条件主要是什么?
生:国民政府放弃抗日,承认伪满洲国。
师:伪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而东北三省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伪满洲国,实际上就是向日本表示屈服,认同它的既得利益。因此,所谓的“友好”只不过是日本在特定时期抛出的诱饵,为投降派提供一个堂皇的借口。“共同防共”说明日本把军事进攻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生:生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
师:日本提出____这一口号,目的还在于挑拨国共的关系,破坏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提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目的何在?
生:华北、内蒙古,也就是沦陷区中战略地位得要的地区。目的是掠夺资源,解决自身财力、物力的不足。师:以上分析说明日本把战略重点放在了巩固占领方面。材料八反映出日本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生:由反蒋变为拉拢蒋介石。
师:蒋介石要获得日本承认的条件是什么?
生:响应近卫三原则。师:综上所述,在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集中重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变”的是不同时期的具体策略,“不变”的是____之野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攻势之下,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亲日集团,公开叛国投敌。
3. 汪伪政权的建立
生:(按教师要求朗读课文54页第一段小字部分。)
师: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它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帮助日本侵略者加强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并且组织伪军进攻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汪精卫成为可耻的头号卖国贼。(屏幕显示漫画《香槟》和汪精卫的照片)在漫画中,汪精卫通过治理整顿日协定换取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刺刀上流淌的、酒杯中盛满的是中华民族的鲜血。这幅画向我们展示了汪精卫在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下的丑陋、卑鄙、凶残的嘴脸。汪伪政权成立后,延安抗日军民,国统区各界人民纷纷召开讨汪大会;海外华侨致电国民政府“汪逆叛党祸国……认贼作父,丧尽天良,辱尽华裔,乃抗战当前之大敌。”在全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集团宣布开除汪精卫的国民党党籍。这时候,英美帝国主义为了推动日本进攻苏联,力谋与日本妥协,也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英国驻华大使以中日双方的“调停人”自居,在重庆同蒋介石多次密谈,劝蒋介石与日本“议和”。美国驻华大使也表示支持日本建立“东亚新秩序”。于是,蒋介石的抗日态度也有所动摇。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巨性。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政策在政治上采取“以华制华”措施的同时,在经济上推行“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以战养战”的实质是尽量使沦陷区的经济殖民地化,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资源贫乏的问题日益显露。1938年3月,日本国内一切金属消费实行配给,几乎完全停止了非军用的金属及橡胶的生产,实行非军用的石油消费的配给,甚至允许学生赤脚上学,因为缩减了皮鞋、胶鞋生产。为了解决战争所需,日本加紧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妄图把中国变为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
二、野蛮的经济掠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55页到58页的第一段文字,按照屏幕上表格的要求(屏幕显示空白表格),在书上画出有关的内容,然后回答。
生:(按照要求做)
师:(归纳总结,同时屏幕显示完整的表格)
三、推行奴化教育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征服中国,在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通过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群众推行奴化教育。所谓奴化教育,就是侵略者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企图在思想、精神方面消磨、摧残甚至泯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即达到使沦陷区人民心甘情愿做亡国奴的政治目的。奴化教育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前者又是重点。在学校教育方面,日本帝国主义调整学制年限,加大初等教育阶段的比得,出版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为内容的教科书,日语被定为“国语”课,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凡是易于激发学生爱国思想的东西都被剔除。侵略者的目的在于从小就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泯灭学生幼小心灵中的民族意识。在社会教育方面,日伪利用一切信息媒介和宣传工具,大肆宣传旧的封建道德,进行____宣传,企业以此来磨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这种奴化教育往往都是配以残酷的镇压手段来推行。请一个同学朗读59页第一段大字和小字。
四、日伪的残酷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生:(朗读课文)
师:面对日本侵略者用刺刀维持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沦陷区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采取“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待的斗争方针,通过罢工、举行_、掀起大规模的“消毒”运动、印发漫画传单等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日伪殖民统治。(屏幕显示《民先队印发的_日本帝国主义漫画传单》)这幅漫画是民先队北京师范大学队部印发的,画中的文字说明是:看!这辆坦克车底下的12岁朱姓孩是日兵进朝阳门时,因听见这小孩喊:“_日本帝国主义”,而将她放在车底下压死了,这是多么令人伤心的一桩事。是的,小女孩的惨死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禽兽般的残酷;而“_日本帝国主义”这一口号从一个12岁的小女孩口中响亮地喊出,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这张传单在充满白色恐怖的沦陷区广泛传播,唤起了中华民族在野蛮强权面前不屈的反抗精神。小结1938年秋,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集中重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国民党集团出现动摇、分裂,汪伪集团公开叛国投敌,建立南京伪政权。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集中体现为以下特点: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日本的当时目的就是巩固占领区,扩大既得利益,把沦陷区变为准备长期战争和扩大战争的后方基地,从而最终彻底____。中国的抗战进入漫长而艰巨的时期,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屈服,顽强抵抗。中华民族是一个因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伟大民族!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4
(出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提要:
日本是东亚唯一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它自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败。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它抓住机遇,克服经济发展劣势,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品,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俄罗斯形成鲜明的对比。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人体健康。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注重了对其国内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教学思路与设计: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我国有着许多历史渊源和瓜葛,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多次讲述到有关日本的内容(初二讲述了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初三讲述了日本的崛起――明治维新)。但在本课是作为当前经济发达的一个国家来讲述(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日本立足本国、发展经济的模式――即地处太平洋一侧的岛国,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但充分利用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的优势,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出口工业产品。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如果仅依靠课本所提供的资料、图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围绕课本这一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对大量图片的阅读、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当延伸,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引起学
1 生的兴趣,从而“链接”到其他内容的学习,包括以后对初
二、初三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日本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认识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2、 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日本工业区与俄罗斯工业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图片,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同教材文字叙述相结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概括、分析一个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对比日本和俄罗斯工业发展所需原料来源的不同,及其对工业区分布特点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在不同资源条件下,如何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日本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发展工业;工业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日本、俄罗斯工业分布特点的对比,教会学生用对比法学习区域地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相
2 互关系及各种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制作、图片、音像资料的收集等
六、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教师多媒体播放樱花、富士山等图片以及歌曲,请学生来回答问题。
师:看到这些图片,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所以他们的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能想到是日本。)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对,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这首歌是著名日本民歌《樱花之歌》。前面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以及欧洲大陆上的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德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亚唯一的一个经济强国――日本。
2、出示课题――《日本》
师: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就要了解其地理位置。
教师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完成填空。 地理位置:
位于 东部、 西部,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 国。
教师出示日本政区图,问以下问题,并请学生完成填空。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由 、 、 、 4个大岛和其它6800 、 、 、 相望,是我国“ ”的近邻。
学生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
3 多个小岛屿组成。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 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面积、人口:
面 积 37万平方千米 , 人口 1.27亿, 人口密度 336 人╱平方千米。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结 论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师: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那日本的资源、环境情况怎样呢?这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教师展示日本地形图,问: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得出:①山地多、平原少、森林资源丰富。
师: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教师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得出:②火山、地震多。
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饵料丰富,鱼群密集,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 得出:③渔业资源丰富。
教师展示日本地形图,指出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特别是在太平洋沿岸。
得出: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4 教师请学生在图中找出几个著名的港口及城市:如神户、横滨、东京等。
教师展示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图,问:从这张图上,你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学生通过读图,很快得出:)
⑤矿产资源贫乏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有关日本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片。(教师播放有关日本工业的视频。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师:这段影片告诉我们什么? 生:„„
学生得出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这样一个结论。 师:日本工业发达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课本以后回答,教师投影:机床制造、工业机器人、照相机、手表、汽车、造船„„ 课堂活动①:比一比,赛一赛:
日本工业产品充斥全球,请你说出你所知道的在中国市场上的日本品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重复别人的倒扣分数。以说出最多的获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数码产品:尼康、富士、柯尼卡、索尼、佳能、美能达、松下、东芝、奥林巴斯、JVC、NEC„„
家用电器:JVC、索尼、松下、东芝、卡西欧、爱华、日立、夏普、富士通、爱普生、理光、三洋„„
汽车:本田、丰田、铃木、日产、三菱、马自达、皇冠、五十铃„„ 化妆日用类:资生堂、花王、狮王、诗芬、碧柔、多芬、乐而雅、高丝„„
烟酒食品:三得利食品、柔和七星、明治食品、四洲食品、麒麟啤酒、午后红茶、朝日啤酒、日清食品、味千拉面„„
师:发达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刚才我们了解到日本是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那么这些原料和燃料是从
5 什么地方来的呢?
生:从国外进口。
教师展示日本原料进口图和商品出口图说明。
师:日本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又要销往国外,日本的工业应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生:„„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为了克服本国矿产资源贫乏的劣势,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因为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多,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师:日本发展工业的模式是“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加工制造—出口工业产品”。它的工业分布与俄罗斯有什么异同? 课堂活动②:讨论、比较:日本工业分布与俄罗斯工业分布异同。教师投影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和日本贸易示意图
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因此,两国工业分布区域不同:日本是地处太平洋一侧的岛国,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但充分利用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的优势,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出口工业产品;俄国地广人稀,本国资源丰富,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原料、燃料所地。两国工业分布区域虽然不同,但都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国优势的原则、扬长避短,可以说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相同点。这其实也是工业区域分布所遵循的一个原则。
师: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是否碰到什么问题? 生:有。
师:什么问题?(这部分内容课本出现,学生能够回答) 师:日本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过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中叶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其中四件就发生在日本。
教师投影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 美国)
6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起 美国)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 英国) 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 日本) 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 日本) 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起 日本) 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 日本) 教师解释什么是公害事件,并试举一例说明。 师:面对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怎么办?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回答。
①“树木银行”②从外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进口木材③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④垃圾分类等。
教师补充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情况。
后排从左到右分别为:纸杯、纸杯、可燃物、可燃物、塑料类塑料类。
前后排,同类的都集中在一起,
相关的挨着摆放。
每个垃圾箱上都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正面和顶部都有明显的图标。这样就不容易投放错。
左图为清洁工在收集垃圾前检查分类是否准确。
7 专放纸杯
专放报纸杂志类
专放塑料类
专放一次性木筷子
图示,四川九寨沟的垃圾箱。 8
专放食品残渣
专放塑料饮料瓶
讨论:联系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日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内容讲完后作本课小结。指出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矿产资源贫乏,本身具有军国主义传统,因此对外具有侵略扩张性。近代历史上对周边国家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给它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创伤。当今,为了获得我国东海大陆架丰富的油气资源,磨刀霍霍,有关这部分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了解,以后我们也将学习。(从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到以后的学习,为初二、初三历史的学习埋下伏笔。)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5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3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导入。日本在我国的东部,是我们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对于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日本。
(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位置、面积、人口、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 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据此判断日本是位于北温带) (
2、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东海、朝鲜海峡、日本海。(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3、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 师过渡:引导学生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4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海上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二)日本地形特点
[课件展示“日本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的主体部分分别是什
么?(生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师小结(边点击课件):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和3900多个岛屿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约37.8万平方千米,引出人口,2000年日本是1.27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336人;而我国是12.95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135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国的2.5倍,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其中以本州岛最大,地位最突出,首都东京所在地。日本的主要居民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让学生在发下去的空白地形图上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名称。] (师板书:
2 日本的地形特点)再叫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发现日本平原狭窄,最大平原的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师小结:多山的日本岛国,地表崎岖,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3/4。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最大的关东平原才 1.68万平方千米。日本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是经济发达国家。 )
过渡问:日本的地形除了岛多之外,还有什么特色地形?(生答:多火山地震)课件出示: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利用课件运用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师小结:世界上 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课件闪动)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师布置:请阅读P67 材料——富士山,你读懂了什么?[师补充: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
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18次。1707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被称为火山国的印 度尼西亚全国共有火山400座,其中120多座为活火山。]
3 师补充资料: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 [课件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时的录像] 小组讨论:
1、火山对人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好在下列地点,你将采取何种措施避险? A、家庭
B、学校
C、户外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位置、地形及火山、地震和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的特点。知道了火山地震能 4 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太洲位置:亚洲东部
2、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多天然良港
二、地形北海道
1、领土本 州 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 。
2、多火山地震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相关文章:
★ 地理《日本》教案范文模板
★ 关于初中日本说课稿教案范文大全
★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
★ 优秀教学设计《藤野先生》
★ 《调控情绪》教学课件
★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模板
★ 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模板
日本教学设计粤教版
上一篇: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