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作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首小诗。行文清新活泼,充满童趣。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了生活中的微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谁、过、说、和、沙、点”六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四点底”。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下,大自然中的不同美景,和风的轻柔与可爱。
二、内容分析
《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为从读中领悟风来后周围环境的变化。《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虽然他们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不少关于风的知识,能通过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和自己身体的感觉发现风的存在。但是,若要让他们明确地说出风是什么样子的,又感到很难用语言描述,因为风是摸不着、抓不到、无形、无色的。这就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可视性资料,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让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逐步清晰、鲜活起来。
四、教学准备
扇子、能感知风的图片和相关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你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扇子。
师: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生:风。
师:有谁想感受一下风呢?
生:(举手,教师指定一名同学上讲台面,并且面向同学们。)
师:(出示扇子)要仔细地感觉啊!(教师在学生面前扇动扇子)
师:(提问)
1.你闻到风了吗?
2.你看到风了吗?
3.你能抓到风吗?
生:(预设)什么也不能。
师:看来风师一个淘气的娃娃,喜欢和我们捉迷藏。我决定去寻找它,你们愿不愿意加入到这次“寻找风娃娃”的行动中来呢?
生:(预设)愿意。
师:那好,我们现在就投入到寻找“风”的行动中吧!
板书课题:6.风
师: “风”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呢?
生:(预设)后鼻音。
师:(领读课题)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读“风”。
生:跟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师:“风娃娃”究竟藏在了哪里呢?我们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吧!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第六课,借助拼音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吧!
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师:(提醒学生读书姿势和读完课文坐好的习惯)
师:多大家读的真认真。刚才风娃娃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任务,我们只有完成好了才能见到它,大家有信心完成好吗?
生:(预设)能。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相互读读课文,然后把生字表里的生字找出来,做上标记读一读。
生:同桌之间读课文,勾画生字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一个任务吧!
出示课件:我会读
师:你们能把这些生字拼读出来吗?
生:齐读(拼读)
师:谁能领着大家拼读这些生字?
生:指名拼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读的不错,为了奖励大家,风娃娃送给我们一些熟透了的红苹果,它希望我们快快地把她们采摘下来。
出示课件:摘果子
师:喜欢这些苹果吗?让我们开动小火车把它们装进车厢吧!
生: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苹果。
师:怎么有一个苹果有点特殊呢?你们找到它了吗?
生:(预设)“点”字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苹果又要出难题考我们了,你们怕不怕困难呢?
生:(预设)不怕。
师:那好,我们一起去解决它吧!
出示课件:认识新偏旁。
师:看看这些字,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呢?
生:指名拼读,其他人跟读。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预设)它们下边都有四个点。
师:你们知道这四个点的名称吗?
生:(预设)四点底。
师:不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偏旁-----四点底。观察一下,这四个点的写法一样吗?
生:(预设)不一样。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写写“点”字。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呢?
生:上下结构。
师:大家说出它的笔顺,老师来写这个字。
生:口述“点”字的笔顺。
师:四个点在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生:(预设)一点朝左,三点朝右。
师:伸出你们的食指,我们一块来写一写这个字。
师生共同书空。
师:现在苹果都收好了,我们一块把大苹果挑出来吧!
出示课件:挑出大苹果
生:齐读苹果上的生词。
师:大家读得很响亮,我们男女生之间比一比,看看谁能吧这些词语读得更好。
生:读词语(男女比赛)
师:老师听出来了,男生读的响亮,女生读得清脆,很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不服输的劲。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老师很想知道大家能不能把课文读通了,让老师听一听吧!大家一起来读。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在读得时候,不知道在课文当中发现了“风娃娃”没有?“风娃娃”给我们留下了两个问题,只有答对了,才能找到它,我们一块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寻找风娃娃
师:(读课件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了课文中,现在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把答案勾画出来吧!开始吧!
生:同桌间相互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谁最先找到了风娃娃呢?
生:反馈答案。
师:板书
游戏
跳舞
唱歌
像
河水-----起波纹
树木-----点头
树叶-----沙沙响
风
{
师:一会唱歌,一会跳舞,一会游戏的风娃娃会师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生:(预设)调皮的、可爱的、快乐的、顽皮的、讨人喜欢的。
师:板书学生反馈内容。
师: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份调皮可爱劲再来读一读《风》吧!
生:分节指名读-----个人展示读------男女比拼读
师:风娃娃听了大家的赞美,为我们送来了美美的音乐。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读一读课文吧!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去掉拼音的课文
师:大家能不能把这首《风》背给风娃娃听呢?试一试吧!
生:全体起立,背诵《风》。
(四)拓展训练
师: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的风娃娃,在我们不注意时,一溜烟儿的又跑了,这次它又去了哪些地方呢?我们问一问唐代诗人李峤吧!
出示课件:古诗《风》
师: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师范读)
生:跟读。
师:谁想读一读这首诗?
生:指名读。
师:你们觉得诗中的风娃娃又干了一些什么事呢?
生:思考。
师生共同讨论,并口述诗的内容。
师:喜欢这首诗吗?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古诗《风》。
师:风娃娃还去了一些地方,我们一块来看看是什么地方?
出示课件:被子句和把字句的练习题
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补充句子。
师:看一看前面的谜语,你们能用“被”字和“把”字说一说吗?
生:口头叙述,师生共评。
出示课件:根据图片编诗歌
师:你们能向作者那样自己编一编小诗,当一回诗人呢?
生:看图补充句子,编写小诗。
出示课件:谜语
师:下课以后,请你们发挥你们的想象,把这支谜语改编成小诗吧!
(五)总结与作业
师: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了风,知道风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也是闻不到的。但是,只要风一来,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它,是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实风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师:下课。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2
教学目标
1.会写“波游戏”3个生字,认识“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知风的调皮、可爱,体会诗歌传达的童真童趣。
4、背诵并学会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感知风的调皮、可爱,体会诗歌传达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根据诗歌特点仿写诗歌
教材分析:
《风》是作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首小诗。行文清新活泼,充满童趣。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描写了生活中的微风。小诗共三节,每一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写“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再写从哪些景物的变化中发现了风的踪迹,形象地描述了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这首诗浅显易懂,是一首平凡中透露着灵动,朴实中蕴含着优美的小诗。
学生分析
小诗语言浅显易懂,充满童趣,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够感受风的特点。在口头表述方面,学生能说完整的话,但语言的表述还欠美优与灵活。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微风习习的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去感受风的有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以此为跳板指导学生的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续编小诗的活动,让学生去探究、发现自然界中风的足迹,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用儿童的语言,谜语的形式开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可是,它太调皮了,我刚进教室,它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了。老师只好用几句谜语来介绍它,我来读,你来听,猜猜它是谁?
生:风师:你猜对了。哪些同学猜对了,请举手。
2、板书课题:你们真是很聪明,我们把风娃娃请到黑板上来吧。请你跟我一起写“风”
一起来读一读。给风标上音节,再正音,可以组成什么词(微风,清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丰富读的形式,通过自由读,解决独立识字的问题;男_比赛读,带动读书的氛围,在必较中注意纠正字音,感受语气语调的变化;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次正音。通过三读,学生能基本熟练课文的生字词语。)
(—)自读课文
1、师过度:风娃娃真是太淘气了,才从我身边溜走,又跑到谜语里藏起来,这会儿啊,它又钻到叶圣陶爷爷写的一首小诗中作客去了。想不想知道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呀?生:想
2、PPT2:请孩子们认真听录音,小手指着课文,看看风娃娃到底长什么样?
3、很多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到诗中去寻找风娃娃,那赶紧翻到87页,标出小节号,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掉字,不添字,开始读吧。
(二)读生词,提示音难字:
1、这首小诗共有几个小节?生:三个小节PPT2:带小节号的全诗
2、刚才你们一定读得很棒,风娃娃让课文里的词语宝宝出来跟大家打招呼啦(出示PPT3词语)。
谁想来认识他们,教教大家。抽生读词语。
准备生字卡片,卡片上标上音节:颤、波、游、戏、那儿,正走过。随机正音,再读。
2、再读PPT上的词语(全班齐读。)
(三)男_比赛读课文:
1、师:同学们读得很用心,风娃娃把词语宝宝请回课文里了,它现在邀请大家去小诗里作客。接下来比赛读课文,男生读第一小节,_读二小节,三小节一起读,注意刚才提醒的读音,可别读错了哦。
3、老师正音,评价。(随机继续正音)
(四)齐读课文:风娃娃邀请大家一块儿来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设计意图:注意用童语感染学生,以“风娃娃和我们做捉迷藏的游戏,快去找找他在哪儿”的提问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并在其间注重随文识词的练习;在第一小节的学法指导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慢慢渗透学习方法的应用;在跟随风娃娃做动作、表演读的基础上,充分让学生感受这首小诗的活泼和童趣。)
1、过渡:同学们看见过风是什么样子的吗?(生:没有)你看到过吗?她看到过风吗?老师也没有看到过,我们大家都没有看到过风,所以叶圣陶爷爷这样写道:PPT5(一小节)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指导朗读:风娃娃真的是很调皮,不想让我们找到他。大家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过渡:尽管看不到风的样子,但是细心的小朋友却总能发现风的踪影。在这个小节里面,你在哪儿找了风?抽生答(注意语句要完整)
A、第一节:(指导学法)
(1)理解“颤动”
师:什么时候发现风来了?出示词语卡片,随文读“树叶颤动”
A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PPT4:横线画出词语变红)
B现在你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让小树叶颤动起来吧?生做手势
相机理解:颤动就是轻轻地抖动,动作很轻。再读“颤动,颤动”。词语贴在黑板上
C你觉得此时的风怎样?生:很轻,很柔。再来读这个词?
师点评朗读:老师都感受到风娃娃正在抚摸我们的脸了。大家一起来读出这种感受吧。
(2)理解“在那儿了”
过渡:尽管风娃娃很轻很柔,但是我们还是发现风娃娃在?生:风在那儿了。(贴板书)
1、追问:风娃娃在那儿和树叶做什么呢?生:跟树叶打招呼,做游戏,问好
2、你们觉得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娃娃?生:温柔、调皮、活泼
3、抽生读:谁愿意做这位温柔又活泼的风娃娃呀?(抽生读)
渲染:风娃娃很温柔的,它轻轻一吹,树叶就“颤动”起来(语气轻),风娃娃很活泼,它和树叶打招呼,我们立马就发现它“在那儿了”(语气欣喜)。
4、师生读:老师和大家一起读,我读前两行,你们读后两行。
5、齐读:孩子们仿佛都变成了调皮的风娃娃了,再来一起读出风娃娃的活泼吧。
B、学习二、三节
过度:这会儿啊,风娃娃又溜走了。请同学们在二、三小节中去找一找风娃娃藏到哪里去了,像第一小节这样(指着屏幕),把重要的词语用横线勾画出来?
抽生汇报:你在什么时候找到了风娃娃?
1、PPT6:二、三节:
2、二小节: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PPT)出词语,随文读词,然后贴在黑板上
A:你们就是林木,我来说,你来做:呼呼,风来了,林木?(林木点头做动作)
B:师引导:当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风怎么了?生:正走过读词:正走过,正走过
3、你还在什么时候找到了风娃娃?
第三节: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但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PPT)读词,贴词语,
生:河水起波的时候发现了风娃娃。
师:风来了,河水?随文读词“起波,起波”
师:伸出你的手,做做河水起波的样子。
当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娃娃来干什么了?生:“来游戏”,读词语
小结:检查一下你勾画的和老师的一样吗?
4、指导朗读(2、3节):
师:(指着板书)风娃娃一会儿让树叶颤动,一会儿让林木点头,一会儿让河水起波,你觉得此时的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娃娃?生:活泼,调皮,淘气的,爱动的、有趣
师:风娃娃的本领可真大啊,谁来当淘气、有趣的风娃娃?请你来抽生读二、三节。
你读出来的风娃娃可真是调皮啊。孩子们,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本领大的风娃娃呀?请你们站起来边读边做动作,看看谁是本事的风娃娃。生齐读诗。
四、内化积累,仿写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该重视语用,四、五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诗歌的语言结构,用词的拟人化特点,模仿语言结构,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风,尽量多角度表达。)
(一)寻找特点,感受结构
1、找特点:同学们和风娃娃成为了朋友。请同学们仔细再看看小诗,三个小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1、三个小节一、二行都一样,ppt8
2、如果生说不到,师:再看三、四行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ppt9
点评: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就找到了小诗的秘密,看来风娃娃不管藏到哪儿,都逃不出大家的眼睛。
2、背诗歌:找出了这些特点,你们能很快背下这首小诗吗?)1、2大组背一小节,3、4大组背2小节,三小节大家一起来背。PPT10空白页,生脱稿背
(生自己练习对照板书来试着背一背。能背的起立,齐背)
(二)应用语言,仿写诗歌
1、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观察风吹过时事物发生的变化,就能发现风。生活中风有时像温柔的姑娘,有时又变成了顽皮的孩子,有时候欢天喜地,有时候怒气冲天。你们还在什么时候发现风在哪儿?它来干什么啦?对照大屏幕上的格式,当当小诗人,创编一节诗歌。
A:自己想、小组说,抽生汇报
B:说的不好,就出示PPT图片,启发学生说
2、重点指导:后半截拟人化的词语,请其他学生帮忙纠正(精彩的语言,把词语写在板书下面)
例:但是裙子飘起来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指导:风娃娃不是来游戏的,简直就是来捣蛋的。这句话就可以改成:我们知道风来捣蛋了。
3、PPT出示: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风()了。
学生根据这句话,把喜欢的句子写下来。
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精彩的语句,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填写在题单上面吧。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发现很精彩的语句,抽生读一读)
六、书写
(设计意图:仍然以“风娃娃”情境设计贯穿整个课堂,与风娃娃比赛写字,做到写字两注意:怎么写才正确,怎么写才好看。)
1、刚刚风娃娃悄悄告诉老师,他要跟你们比赛,比比谁的字写得好。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得好,孩子们。PPT13咱们一起来看看“游”是什么结构?怎么记住这个字?游,谁在做游戏?(小孩子,强调右边易错的部分)书空(一笔什么,二笔什么,,,,,)、组词,写在黑板上。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并能规范书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3、搜集有关风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规范书写生字。
2、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续写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猜谜语。
2、你知道哪些带有“风”字的词语。
3、师生课件(带有风字的成语)。
4、在生活中,你看见过风吗?风摸不着也看不见,但作家叶圣陶先生却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风,还写了一篇优美的小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叶爷爷的《风》这首小诗,去寻找风姑娘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再与同桌讨论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3、指名读词。
4、诗歌有几小节,指名分小节读文。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1、默读课文,仔细看看三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观察汇报,课件相机出示。
①每小节的第一句话是相同的。(出示第一句,齐读)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你能用什么词语替代句中的“谁”字,保持名意不变。
(理解“谁”就是指任何人,风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味道,你、我、他都没有看见过。风姑娘太神秘了!生再读此句)
②相同的还有: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
2、师生合作读文。师读一句,生读二句。
3、风姑娘爱和我们捉迷藏,它就藏在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小诗里。火眼金睛的你们能找到它吗?(出示课件),你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风?边轻读课文,边用笔勾划。
自由汇报:
生汇报第一处(师板书:树叶颤动在那儿)
①第一小节:树叶颤动会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课件)
“颤动”是什么意思?(短促而频繁地振动),给你一根树枝的枝叶,你能演示一下吗?我们就是那一颗颗小树,伸出你的小手,风来了,让这片小树叶轻轻地颤动起来吧!此时的风温柔、轻柔,多么温柔的风啊,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谁愿意做这位温柔的风姑娘读这句话呢?
通过“颤动”这个词我们还知道当时的风是怎样的?(很小、很轻微),这么小的风你都发现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读出发现风时你的欣赏之情)
_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②你还从哪些语句中找到了风,生汇报第二处,师板书(林木点头,正走过),出示课件。
指名读
我们看见林木点头,就知道微风正拂过,此时的风与第一小节的风相比较,劲儿大了一些,但依旧文文弱弱,男生齐读第二小节。
③生汇报第三处,师板书(河水起波,来游戏),出示课件
指名读
当平静的水面荡起层层波浪时,我们知道风姑娘来了,她与河水玩起了游戏,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读。
④同学们今天表现很棒,老师送你们一段音乐,指名配乐读文。
四、仿写诗歌,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首诗歌这么美,可惜太短了,老师给它续编了一节,你们看行吗?(课件出示),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来编一编呢?
2、指名上台展示,师评价。
五、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大自然中的现象有很多,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同学们有兴趣可以亲身走进大自然,探索他们的秘密。
课件出示作业
附:板书设计
树叶颤动在那儿
林木点头风正走过
河水起波来游戏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4
一、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_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
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
(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
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
(1)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
(2)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
(3)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①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
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
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
②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_表演,然后反之。
③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
(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
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
睡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要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_____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8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
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
“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
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3个生字,回5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评价,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亲情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悟父子真情的伟大。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研读,感悟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初步学习一些重点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重点:初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同学们,如果说母爱是一股潺潺不断的清泉,那么父爱就是一座山,巍然而高大。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品味一个感人至深的父子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听教师示范读文。
2、学生自由仿照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语气。
3、检查预习: ①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②检查词语,认读,初步理解重点词意思。
4、指生接读课文,订正错误,在朗读中体会亲情。
5、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6、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7、师生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父爱。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引入学文。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什么思路写的?
二、自主研读、感悟交流: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围绕热水壶作者写了几件事?
2、默读课文,画出父子亲情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二)、学生自学。
(三)、全班汇报交流:
1、理解句子:儿子的被窝总是暖烘烘的,父亲的心里总是暖烘烘的,他们面前的日子也是暖烘烘的。 (1)、理解3个暖烘烘。
(2)、联系上下文体会表达的情感。 (3)、读出自己的理解。
2、理解句子:壶是扁的,就像扣着一只碗,它明亮有光洁,是被长久日子磨出的。
(1)、理解比喻句的含义和作用。 (2)、指导朗读。
3、理解句子:父亲心里就涌起了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将这空荡荡的屋子填满。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父亲面对儿子的关怀,心里很满意,精神很充实。 (2)、读中感悟。
4、理解句子:我不怕,再大我也不怕!
5、找出文中描写风的句子,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理解环境描写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6、揭示难点:课文为什么以风为题?
三、总结升华:
送你一句名言: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
——【法】彭沙尔
四、拓展延伸:
1、讲讲生活中父母爱你的故事,讲讲你为父母所做的事。
2、说说从学习这一课你的收获,今后怎样用真情回报父母。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 一等奖公开课教学实录5篇
★ 名师课堂实录《慈母情深》
★ 名师《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
★ 《葡萄沟》教学设计公开课实录
★ 《锦瑟》教学实录
★ 《济南的冬天》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 音乐情景教学设计6篇
★ 《边城》公开课教学实录
★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
《风》情境教学课堂实录
上一篇:《陈情表》教学实录模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