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了解对比手法

3、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示标

三、新授: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课文中几次写到闰土?

3、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

讨论:

①少年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

②少年闰土的动作语态是怎样的?

③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④少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⑤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对于中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神情)

讨论:

①闰土的外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②闰土的动作语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③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闰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⑤中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另一人物杨二嫂又是怎么描写的?

讨论:

①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

②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

7、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

8、“我”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样变化的?

9、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这就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写闰土、杨二嫂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10、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三、作文片断训练:肖像描写

四、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景物描写

2、了解对比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二、示标

三、新授: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 (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2、萧索的荒村:(讨论)

① 一般地说,冬天的景象如何?“深冬”呢?

②“天气又阴晦了”的“又”是什么意思?

③为什么写冷风发出呜呜的响声?

④“苍黄”的“苍”照应了前文的哪一个词?

⑤“深冬”“阴晦”“呜呜”“苍黄”各是写什么?这些背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⑥“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一句中,哪两个词是说明“萧索”的?它们各是什么意思?

⑦“我”为什么会产生“悲凉”的心情?

⑧作者要反映的仅仅是“几个”荒村吗?

3、神异的图画:(讨论)

①故乡近三十年前后有什么差异?

“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

“深冬”、“阴晦”、“冷风”、“苍黄”、“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②“天空”“圆月”“沙地”“西瓜”,“深蓝”“金黄”“碧绿”,从所写景物和色彩看,这幅图画给人什么感觉?

③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

④“我”儿时的故乡只是一个一般的村庄,儿时的闰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美呢?

4、朦胧中的想象

①作者写了“萧索的荒村”、“神异的图画”,为什么结尾还要写“朦胧中”的想象?而且基本上是“神异的图画”的重复?难道二十多年前的“故乡”就是美好的天堂?

这是为了反映“我”对现实的故乡的不满,希望能改变现实,有一个光明的世界,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希望”。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②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体会结句的含义)

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够实现。

5、齐读三处有关景物描写的部分。

6、作品对景物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写景要配合人物,要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四、作文片断训练:景物描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

2、对比手法突出中心

3、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写作特点:

1、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见、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

2、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⑴“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 (现在)

⑵“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⑶“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3、通过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闰土:政治上受迫害、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的贫苦农民的形象

杨二嫂:既被侮辱、被损害,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的形象

“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4、语言准确、生动,富有个性化。

三、课堂练习

(一)填空:

1、《故乡》体裁是 ,选自 《 》,作者是 ,原名 ,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 和 两个人物,运用 的手法突出了他们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可循,只有上下齐心,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方能成功。用《故乡》一文中的话来形容就是 。

(二)阅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我也说不出话”

1、选文中的“他”是指 ,“我”是指 。

2、选文分别从 、 、 等三方面对“他”作了描写。

3、“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在“他”心目中两人之间 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生活经验丰富了 B精神变麻木了

C出于礼节的需要 D社会地位悬殊增大了

4、“厚障壁”比喻( )

A外貌的巨大差异。

B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

C久别重逢的陌生感。

D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5、“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6、“我也说不出话”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感情是( )

A无可奈何

B难堪、恼怒

C震惊、悲哀

D兴奋、欢喜

三、阅读“我问问他的景况……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1、“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中的“刻”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刻”字扣“全然不动”和“石像”,描绘了闰土麻木的表情。

B“刻”字揭示了闰土内心的苦闷。

C“刻”字是闰土饱经生活磨难的写照。

D“刻”字表现出闰土自愧不如的呆滞。

2、闰土的性格特点是( )

A辛苦麻木

B呆滞麻木

C勤劳呆板

D怯懦无情

3、填空:

从选文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以下语句相呼应的词语。

①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②总是吃不够

③不太平

④什么地方都要钱

4、以上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阅读《故乡》最后三段:

1、第一段中三个“辛苦”的含义各不相同分别是:① ;② ;③ 。

2、第一段中“我们”是指, “他们”是指 ,“别人”是指 。

3、第一段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的意思是: 。

4、第一段中“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中“一气”的意思是 。

5、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6、第一段中最后一句中的两个“生活”的词性分别是 词、 词。

7、第二段中“手制的偶像”的含义是( )

A亲手用木头或泥土做成的神像。

B比喻让下一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C比喻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美好未来。

D比喻聊以自慰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8、“朦胧”中再现月下瓜地有什么作用?

9、“这正如地上的路,……也便成了路。”深刻含义是( )

A地上的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人走,就有路,没有人就没有路

B希望的有无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C地上的路是一代代人走出来的,后人要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D路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都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

10、文中“我想:……”这段话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对未来道路迷茫的怅惘。 B对见到光明前途的喜悦。

C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 D对美好前景的热切向往。

11、“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2

一 、 教 材 分 析

1.本 课 教 材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 故 乡 》 是 人 教 版 初 四 册 第 一 单 元 第 一 篇 讲 读 课 文 , 是 继 第 二 册 《 社 戏 》 后 的 第 二 篇 鲁 迅 小 说 , 本 课 教 材 从 整 个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小 说 应 完 成 的 教 学 目 标 来 看 , 应 教 会 学 生 体 会 通 过 塑 造 人 物 、 叙 述 故 事 情 节 、 描 写 环 境 来 表 达 作 者 的 思 想 感 情 ; 在 本 单 元 中 , 本 课 教 材 应 完 成 的 目 标 是 : 使 学 生 掌 握 本 教 材 和 在 本 单 元 中 鲁 迅 的 另 一 篇 杂 文 《 论 雷 峰 塔 的 倒 掉 》 所 反 映 出 来 的 共 同 的 反 封 建 的 主 题 , 以 及 理 解 和 掌 握 它 和 本 单 元 中 另 一 篇 讲 读 课 文 《 有 的 人 》 所 采 用 的 相 同 的 对 比 写 作 手 法 。 针 对 以 上 分 析 , 设 计 了 本 节 课 的 三 个 教 学 目 标 。

2.教 学 目 标

① 了 解 辛 亥 革 命 后 农 村 日 益 衰 败 、 农 民 生 活 日 趋 贫 困 的 社 会 现 实 ; 领 会 鲁 迅 先 生 改 造 旧 社 会 , 创 造 新 生 活 的 强 烈 愿 望 。

② 理 解 运 用 对 比 突 出 小 说 主 题 的 写 法 。

③ 理 解 小 说 中 议 论 的 作 用 。

3.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① 根 据 以 上 教 学 目 标 , 本 课 教 材 第 二 部 分 " 我 " 回 忆 少 年 闰 土 的 几 段 (第 12~ 30段 ), 与 闰 土 重 逢 的 部 分 (第 54~ 77段 )是 重 点 , 而 重 逢 一 节 以 及 杨 二 嫂 来 访 的 第 39~ 52段 也 是 重 点 。

② 第 二 部 分 我 离 开 故 乡 时 的 心 情 与 感 受 (第 86~ 88段 )是 难 点 。

二 、 教 法 分 析

根 据 本 课 教 材 篇 幅 长 , 难 度 大 的 特 点 指 导 学 生 预 习 。 根 据 小 说 特 点 (三 个 要 素 : 人 物 、 故 事 情 节 、 环 境 ), 找 出 小 说 中 描 写 的 主 要 人 物 , 简 要 复 述 故 事 情 节 , 体 会 对 故 乡 前 后 环 境 的 描 写 有 什 么 不 同 。 指 导 学 生 掌 握 阅 读 方 法 , 学 会 自 己 去 读 小 说 。

处 理 好 教 学 的 重 点 与 难 点 。 小 说 中 的 难 点 , 并 非 重 点 , 侧 重 教 师 简 要 讲 述 , 带 过 即 可 , 小 说 中 的 重 点 不 难 理 解 , 侧 重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 以 学 生 分 析 为 主 , 小 说 中 既 是 重 点 又 是 难 点 的 部 分 , 教 师 应 把 讲 述 与 启 发 结 合 起 来 , 引 导 学 生 深 入 领 会 。

三 、 学 法 指 导

教 学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是 学 生 的 学 。 学 是 中 心 , 会 学 是 目 的 , 因 此 在 教 学 中 要 不 断 指 导 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根 据 本 课 教 材 的 特 点 , 分 析 人 物 、 环 境 时 , 要 抓 住 一 个 " 变 " 字 , 通 过 这 种 变 化 的 对 比 , 培 养 学 生 比 较 思 维 的 能 力 。 通 过 人 物 性 格 的 归 纳 , 培 养 学 生 筛 选 重 要 信 息 、 归 纳 思 维 的 能 力 。 通 过 让 学 生 在 故 乡 画 面 上 画 上 合 适 的 人 物 , 培 养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 通 过 这 种 研 讨 式 的 学 习 方 法 , 可 以 增 加 学 生 的 参 与 机 会 , 增 强 参 与 意 识 , 教 给 学 生 获 取 知 识 的 途 径 和 思 考 问 题 的 方 法 , 使 学 生 真 正 成 为 学 习 主 人 , 也 只 有 这 样 做 , 才 能 " 学 " 有 所 " 思 " , " 思 " 有 所 " 得 " , 学 生 也 才 会 逐 步 感 悟 到 文 学 艺 术 的 美 , 会 产 生 一 种 成 功 感 ,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语 文 的 兴 趣 。 也 只 有 这 样 做 , 才 能 适 应 素 质 教 育 , 培 养 创 新 人 才 。

四 、 教 学 过 程

1.导 入 新 课

同 学 们 都 知 道 鲁 迅 (板 书 : 鲁 迅 )是 我 国 伟 大 的 文 学 家 、 思 想 家 和 革 命 家 , 请 回 忆 一 下 , 我 们 学 过 的 选 自 他 的 《 呐 喊 》 的 小 说 是 哪 一 篇 ?(明 确 : 《 社 戏 》 )今 天 , 我 们 再 来 学 习 他 写 于 1921年 的 《 呐 喊 》 集 中 的 另 一 篇 小 说 《 故 乡 》 (板 书 : 故 乡 )今 天 我 们 每 一 个 人 都 有 一 个 值 得 留 恋 的 、 美 丽 可 爱 的 故 乡 , 现 在 让 我 们 来 看 看 , 鲁 迅 写 的 故 乡 是 什 么 样 的 故 乡 呢 ?(指 导 学 生 读 预 习 提 示 )1919年 底 , 鲁 迅 从 北 京 回 故 乡 绍 兴 搬 家 , 亲 眼 看 到 农 村 衰 败 凋 零 的 景 象 和 农 民 贫 穷 痛 苦 的 生 活 , 心 情 十 分 悲 凉 , 一 年 后 便 以 自 己 的 所 见 所 闻 为 素 材 写 了 这 篇 题 为 《 故 乡 》 的 小 说 。 与 我 们 学 过 的 前 一 篇 小 说 一 样 , 作 者 用 第 一 人 称 写 法 。 请 注 意 , 小 说 中 的 " 我 " 不 等 于 作 者 , 但 反 映 了 作 者 的 感 情 。

(设 计 意 图 : 复 习 旧 知 识 , 同 时 为 学 习 本 课 做 背 景 知 识 的 铺 垫 。 )

2.出 示 目 标

(出 示 写 有 三 个 教 学 目 标 的 投 影 片 )

3.整 体 感 知 课 文

根 据 课 前 预 习 , 检 查 完 成 以 下 几 项 任 务 的 情 况 。

① 会 按 照 小 说 回 故 乡 、 在 故 乡 、 离 故 乡 的 结 构 简 要 复 述 故 事 情 节 。

② 能 找 出 三 个 情 节 中 描 写 的 主 要 人 物 。

明 确 : 闰 土 、 杨 二 嫂 。

(设 计 意 图 : 扫 清 语 言 障 碍 , 把 握 全 文 脉 络 线 索 和 基 本 内 容 , 理 清 作 品 结 构 , 初 步 了 解 作 者 的 意 图 。 )

4.对 教 材 深 入 分 析

问 题 一 :

这 两 个 人 物 20年 前 和 20年 后 在 外 貌 、 动 作 、 神 态 , 以 及 对 我 的 态 度 几 方 面 发 生 了 什 么 变 化 。 要 求 在 书 上 画 出 来 。

重 点 阅 读 第 二 部 分 。

20年 前 的 闰 土 : 12~ 15、 18、 23~ 26、 30自 然 段 。

20年 后 的 闰 土 : 59、 60、 62、 64、 66、 71、 72自 然 段 。

20年 前 、 后 的 杨 二 嫂 : 38~ 51自 然 段 。 教 师 出 示 投 影 片 , 进 行 归 纳 总 结 。

引 导 学 生 讨 论 并 归 纳 人 物 性 格 :

少 年 闰 土 : 天 真 、 活 泼 、 勤 劳 、 勇 敢 的 小 英 雄 。

中 年 闰 土 : 迷 信 麻 木 、 毫 不 觉 悟 的 木 偶 人 。

20年 前 的 杨 二 嫂 : 豆 腐 西 施 。

20年 后 的 杨 二 嫂 : 刁 泼 自 私 。

问 题 二 :

能 用 课 文 中 两 个 字 的 词 语 来 概 括 一 下 两 个 人 的 性 格 吗 ?

明 确 : 麻 木 、 恣 睢 。

问 题 三 :

20年 前 的 故 乡 和 20年 后 的 故 乡 也 不 一 样 , 画 出 描 写 故 乡 的 主 要 词 语 。

20年 前 的 故 乡 : 深 蓝 的 天 空 、 金 黄 的 圆 月 。

20年 后 的 故 乡 : 萧 索 、 阴 晦 。

问 题 四 :

是 什 么 原 因 导 致 了 故 乡 萧 索 、 破 败 , 故 乡 人 麻 木 、 恣 睢 呢 ?引 导 学 生 读 74自 然 段 。

明 确 : 多 子 、 饥 荒 、 苛 税 、 兵 、 匪 、 官 、 绅 苦 得 他 像 木 偶 人 。

组 织 学 生 讨 论 并 总 结 :

闰 土 生 活 的 年 代 正 是 辛 亥 革 命 前 后 , 辛 亥 革 命 没 有 能 改 变 中 国 半 封 建 半 殖 民 地 的 社 会 性 质 , 帝 国 主 义 瓜 分 中 国 , 各 派 军 阀 在 帝 国 主 义 支 持 下 各 踞 一 方 , 连 年 混 战 , 就 是 文 章 说 的 兵 匪 官 绅 。 战 争 给 农 村 带 来 了 灾 荒 和 欠 收 , 再 加 封 建 地 主 阶 级 的 苛 税 , 怎 么 能 不 使 中 国 农 民 陷 入 苦 难 的 深 渊 呢 ?

(设 计 意 图 : 通 过 对 人 物 、 环 境 的 比 较 阅 读 和 根 源 归 纳 , 完 成 了 两 个 教 学 目 标 , 培 养 了 学 生 比 较 阅 读 和 归 纳 总 结 的 能 力 。 )

作 为 思 想 家 、 革 命 家 , 鲁 迅 对 故 乡 的 苦 难 自 然 不 会 袖 手 旁 观 , 无 动 于 衷 , 他 有 改 造 旧 社 会 、 创 造 新 生 活 的 强 烈 愿 望 。 主 要 体 现 在 最 后 三 个 自 然 段 上 。 阅 读 后 解 决 两 个 难 点 。

第 一 : 理 解 " 新 生 活 " 的 含 义 。

明 确 是 我 们 未 经 生 活 过 的 , 不 同 于 " 我 " 、 闰 土 、 杨 二 嫂 的 生 活 。 实 质 上 就 是 打 倒 帝 国 主 义 、 封 建 主 义 , 消 除 封 建 剥 削 造 成 的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隔 膜 的 生 活 。

第 二 : " 希 望 是 本 无 所 谓 有 无 所 谓 无 的 , 这 正 如 地 上 的 路 , 其 实 地 上 本 没 有 路 , 走 的 人 多 了 , 也 便 成 了 路 。 " 应 该 怎 样 理 解 这 句 话 ?

明 确 : 这 句 话 比 喻 确 切 、 含 义 深 刻 。 它 告 诉 我 们 只 有 希 望 而 不 去 实 践 , 等 于 没 有 希 望 。 作 者 以 路 作 比 , 形 象 地 说 明 新 生 活 要 从 斗 争 中 获 得 。 这 表 现 了 作 者 踏 平 路 上 荆 棘 , 争 取 新 生 活 的 勇 气 和 信 心 。 这 一 名 言 体 现 了 十 分 重 视 实 践 意 义 的 深 刻 哲 理 和 积 极 进 取 的 精 神 , 鼓 舞 人 们 为 推 翻 旧 社 会 创 造 新 生 活 勇 往 直 前 , 英 勇 奋 斗 。

(设 计 意 图 : 这 是 本 文 的 第 三 个 学 习 目 标 , 也 是 重 点 , 分 析 这 段 议 论 对 小 说 主 题 认 识 有 很 大 作 用 。 但 要 明 确 : 记 叙 文 的 议 论 不 像 议 论 文 那 样 要 有 论 点 、 论 据 , 它 只 是 对 记 叙 起 到 画 龙 点 睛 的 作 用 。 )

作 者 是 用 深 蓝 的 天 空 中 挂 着 一 轮 金 黄 的 圆 月 , 来 描 绘 20年 前 的 故 乡 的 美 丽 和 未 来 故 乡 的 美 丽 的 。 但 不 同 的 是 , 以 前 的 画 面 中 有 一 个 小 英 雄 , 而 后 来 的 描 写 中 却 没 有 了 , 如 果 再 给 这 幅 未 来 美 丽 的 故 乡 图 画 画 上 人 物 的 话 , 要 画 上 谁 合 适 呢 ?根 据 小 说 想 像 一 下 。

明 确 : 宏 儿 、 水 生 , 因 为 鲁 迅 有 寄 希 望 于 下 一 代 的 想 法 , 他 认 为 宏 儿 和 水 生 应 该 过 一 种 新 的 生 活 , 所 以 对 新 生 活 展 望 的 画 面 上 要 画 上 这 两 个 人 物 。

(设 计 意 图 : 这 个 内 容 主 要 是 让 学 生 展 开 想 像 , 培 养 他 们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能 力 。 )

5.归 纳 总 结

(投 影 三 个 教 学 目 标 )

投 影 板 书 :

(设 计 意 图 : 封 建 主 义 , 帝 国 主 义 的 压 迫 像 十 字 架 , 旧 社 会 劳 动 人 民 苦 难 深 重 , 像 钉 在 十 字 架 上 。 板 书 上 部 是 闰 土 的 前 后 变 化 , 下 部 是 杨 二 嫂 的 前 后 变 化 , 中 间 突 出 了 一 个 " 变 " 字 , 体 现 了 对 比 的 写 作 特 点 。 )

6.布 置 作 业

① 书 面 作 业 : 课 本 第 二 题 。

② 背 诵 最 后 三 个 自 然 段 。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3

学习目标:1.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变化;

2.结合社会背景,领会小说表现的主题。

学习过程:

一、作者导入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呐喊》《彷徨》是鲁迅经典的小说集,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者,用笔作为武器揭露社会的黑暗,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文化战线上的民主英雄”。《故乡》这篇小说出自《呐喊》,作为现代语文教育史的名篇,一直活跃在国人的中学时代,今天我们将从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主题两个方面,再一次走进这篇经典。

在“我”本次回乡过程中,有两个人所用的笔墨最多——闰土、杨二嫂。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是谁?为什么?默读课文,找出触动你心灵的文字,谈谈你的理由。

闰土:

生:“紫红色的圆脸”看出少年闰土的可爱,“脖子上的银项圈”看出少年闰土有人的爱护。

师:现在的闰土呢?

生:现在“灰黄”“破毡帽”“极薄的棉衣”“皱纹”看出现在的闰土营养不良、生活贫困和深受生活压力之苦。

师:这是通过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生:对比。

师: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了时间对人的改变。(板书:对比)

生: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闰土喊了一声“老爷”,跟以前喊“我”“迅哥儿”不一样了。

师:注意一下老师标红的词语,为什么会出现“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生:“欢喜”体现了闰土再见“我”时内心的开心,“凄凉”则体现了精神苦,为自身的遭遇感到凄凉。

师:还有吗?

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终于恭敬起来”看出他在进行心理斗争。

师:为什么要挣扎啊?就像小时候那样,喊“迅哥儿”就是。

生:闰土说“小时候,不懂事”。

师:不懂事的时候,以“哥弟”相称,懂事了,就喊“老爷”。

师: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PPT:1.表示沉默;

2.表示语言被打断;

3.表示语言的省略部分;

4.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

5.表示语意未尽,欲言又止。

生:欲言又止。

师:齐读一下。(学生齐读)

师:这一声“老爷”,还有什么感情在里面?

生:无奈。

师:在经过了思想斗争后依旧喊出了“老爷”。这一声“老爷”是竖在“我”和闰土间的不可跨越的鸿沟,让“我”感到从内到外的寒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分析人物的另一个方法——抓住关键词。(板书:关键词)

生: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闰土以前很能说,现在不爱说话。

师:分析得不错,这一段中也有很多省略号,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揣摩一下。

生:沉默,欲言又止。

生:“只是摇头”“沉默”看出对于苦的现状已经无动于衷了,认命了,麻木了。

师:从没想过原因,也从看没到过希望。生活最可悲的不是生活的贫困,而是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

生: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这段对于少年闰土的语言描写看出一个充满活力、活泼的少年。

眼前的闰土早已没有了年少时对生活的滔滔不绝、妙语连珠,面对生活的贫苦,变得寡言少语,能做的只是摇头、沉默,全然没有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现实的生活残酷到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容颜,最可悲的是竟能彻头彻尾的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杨二嫂:

生: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从外貌上对杨二嫂进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一副刻薄的面相,“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不注意形象,与之前的“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看出她非常的贪心,爱占小便宜。

师:假如你就是杨二嫂,能试着来读一读吗?

生读。

师:通过朗读,你还能看出她身上什么特点?

生:非常的尖酸、咄咄逼人。

生:自作聪明。

师:如果现实中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你会非常非常的——

生:讨厌!

师:她为什么要贪小便宜?

生:为了生计。

师:她完全可以再卖豆腐嘛!

生:她年纪大了。

师:当一个人无法通过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保证时,为了生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为人不齿的手段获得这种保证了。年少时还可以凭借美貌来做生意,获得生存,当自己年老色衰时,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的手段了。这样来看,杨二嫂在可笑、可恨的同时,也非常的——

生:可怜、可悲。

师:是啊,可悲的不仅仅是她要通过这样的手段获得生存,更可悲的是她对于自己的这样的状态竟然无动于衷,认为理所当然,这也是一种——

生:麻木。

师:在《孔乙己》和《药》中有这样的人吗?

生:《药》中人们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刽子手却毕恭毕敬,将蘸了革命者血的馒头视为可以治病的良药,这是对革命的无知、麻木。

生:《孔乙己》中的短衣帮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处社会底层,却对孔乙己这一不幸者不仅没有同情,相反只有嘲笑和取乐,也是对现实的无知、冷酷和麻木。

鲁迅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塑造了典型的小说人物形象,更是他通过人物揭露了社会状况,到底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环境导致了这样的改变呢?

材料一:1920__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封建礼教的思想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同时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中国仍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他塑造这些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呢?

材料二:为什么做小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

所以我的取材,我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疗救”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改变这社会,改变这生活。鲁迅的希望在小说中也有体现。

我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种新的生活,其实作者心里也不明确到底是种什么样的生活,因为从未经历过。虽然渺茫,不知道目的是何方,在实现的过程中也可能漫长而艰难,但仍要继续走下去,这正如这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师:鲁迅先生的第三个伟大之处在于他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也不断的带

给我们希望。郁达夫这样说过——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鲁迅的小说不仅揭露当时社会的弊端,即使是现在对我们也有警醒作用,希望同学们课后将鲁迅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揣摩,相信一定会获益匪浅。

《药》

《祝福》

《孔乙己》

《狂人日记》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4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激发起学生热爱新中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烈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我”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时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我”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把小说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发现,“我”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所以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

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

二、导入

鲁迅先生是1898年离开故乡的,1919年12月第二次回故乡,目的是变卖老屋接母亲到北京。小说以“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小说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

1.教师提问:全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2.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①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一句话。这句话既写出“我”回故乡的急切心情,又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教师提问:第二自然段一共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语段。请用几个短语概括出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的作用。

③教师提问:第三自然段只有一个句子。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这个句子采用了否定形式的疑问语气这种结构。“这不是”是否定,句末加问号再否定,是否定之否定。由于故乡的荒凉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自己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这不仅反映了“我”复杂的思绪,沉重的心情,也为下文故乡的对比作了铺垫和暗示。在文章结构上,它承上启下,转换自然。

④教师提问:第四段开头写道“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按照一般写法,下文应该写故乡“好”在哪里。可是下面却用“但”字一转,说故乡的“美丽”、“佳处”“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这要联系全文来看。后面写记忆中的故乡,只是少年时代的“我”眼中的故乡,“时时记起的”也只是少年眼中故乡的局部的“神异的图画”,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少年对故乡的全貌进行整体的深刻的概述。由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闰土身上,因而他“时时记起的”只能是闰土与他所到之处。同时在这二十余年里,中国始终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故乡不会有什么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但是,故乡如此的荒凉又与少年时代的记忆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我”刚刚回到故乡,在未了解到原因之前,就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解释了棗“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这样在结构上自然地转入下文,点出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3.分析第二部分。

①教师提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主要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描写闰土的段落,填写人物的形象对照表。

闰土的形象:

②为什么闰土变成“木偶人”了呢?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③对杨二嫂这个人物,我们应怎样认识?在文中杨二嫂起什么作用?

杨二嫂的形象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

(尖刻、能说会道、令人可鄙)

行动“……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顺手牵羊,明索暗偷)

在小说中,杨二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

4.分析第三部分。

①教师提问:这一部分开始写了“我”和宏儿的几句对话,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明确:这几句对话反映出宏儿的天真和水生友情的留恋。童年“我”为了出外谋食不得不离开闰土、离开故乡;而今天是卖掉老屋,永远离开故乡了,因此,宏儿“回来”的想法不是很天真吗?“我”这次回故乡,已经感到与闰土的隔膜,那么宏儿与水生的将来会是怎样的情景?这就使“我”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加思绪万千,从而引出下文“我”对“新的生活”的议论和企盼。

②教师提问:小说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三段议论的论题是什么?有什么关系?请你概括出来。

教师提示:小说中的“我”既对新的生活充满信心,又不能明确解释“新的生活”的含义,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和觉悟水平。但是他也意识到,只要大多数人都向往和追求新的生活,敢于走向新生活之路,那么新的生活是能到来的,这又说明他比同一阶层的人眼光要敏锐,站得要高些。

布置作业

1.作“练习一”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2.作“练习二”

填写“人物变化表”尽量找出原句,这样可以进一步把握人物、加深理解。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填表,才能细读作品,真正理解小说的主题。

3.作“练习三”

见“内容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解决疑难语句的理解问题,进一步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2.辨析段的类型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小说的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但是,作品中还有一些语句需要认真分析、思考,才能深入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疑难语句的分析

1.“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句中,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蔽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景物的描写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判断句来理解,而是要联系上文。这个描写是要突出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情的凄楚可想而知,况且“我”是那样的怀念故乡。这种心情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正是协调一致的。

3.小说为什么要用许多篇幅写少年闰土的“许多新鲜事”?这和全文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第一,这些叙述和描写,不仅说明少年闰土的见多识广,而且反映了这位小英雄一言一行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之情。这与后面写他在现实的沉重压迫下喘不过气来,而把生活寄托在神灵身上,变得迟钝麻木恰成鲜明的对照。第二,正因为“我”从闰土那里知道了许多希奇事,所以“我”与闰土的深厚友谊是建立在“我”对闰土无比敬佩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一旦消失,小英雄变为“木偶人”时,“我”才深切感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意识给旧中国劳动人民造成的心灵上的创伤,才深切地认识到我们之间隔着的厚障壁了。但是,也正因为这位小英雄的形象和他讲述的许多希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所以在小说的结尾,美丽的景象又重现在眼前,从而使我的心底升起对未来的朦胧的希望。这两点正是全文内容的核心,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4.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

①“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第①处的“高墙”是实写,句子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孤陋寡闻,很单纯无知,很少与外界联系。第②处的“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的说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的“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5“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有。这句话有双重含义。一层是实写走在离乡的异地谋生的路上。第二层,与下文联系起来思考,这里的“路”正是指“我想”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因此,这句话在结构上统领下面的三段文字,在内容上提示下文。

6.“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迫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对这句话应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茫远。因为任何作家都受世界观的制限。当时共产党还没成立,鲁迅并没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朦胧。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注重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无的。路是由人走出来的,希望是要经过努力才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三、辨析段的类型

教师提问:作“练习五”,思考一下,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以哪一种表达方式是主要的为依据,就可以确定段的类型。

第1段是以叙述为主的叙述段,显示少年时代“我”和闰土难舍难分的关系,以及“我”和闰土的交往过程。

第2段是以描写为主的描写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第3段是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段,这段议论以再现少年时“神异的图画”为新生活的象征,以路为比喻,用富于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的渴求和态度。

四、小结

1.疑难语句的理解要紧紧联系全文的内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以及作者的态度,不能凭空臆断。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

2.辨析段的类型要以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为依据,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说。

布置作业

1.作“练习六”

小说中的议论文字只起辅助作用。它或者揭示所描写的人物,所叙述的事件内涵的意义,或直接表明作者对该人物、该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给读者指明理解作品主题的思路。小说中的议论只是用浓缩的语言表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需要议论文所具有的论证过程。

2.作“练习八”

把《可爱的故乡》与《故乡》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它们在所写的内容,采用的体裁,写作的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运用的写作方法上都不同。

教案点评: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预习的内容有三点:

①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②小说是怎样刻画闰土、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为什么以“我”为线索贯穿全文?在“我”的眼中,闰土和杨二嫂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③作者采用了哪些主要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4.课时安排:两课时。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5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主题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以闰土为例: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

杨二嫂:年轻─→中年─→?

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因为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过来的,好像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无数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然后又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再爆发农民起义,再……历史不停地轮回着,民众的苦难也不停地轮回着)。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认为“我”“放了道台”,孩提时代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已经完全消失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闰土: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杨二嫂: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我”: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飘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问题研究

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样变化的原因,课文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当时的社会会陷入这样苦难深重的境况。从这样的探讨中也可以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2.“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我”怎样看故乡所发生的让人伤心的变化,“我”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

3.作者最后所说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怎样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什么样的新生活,是否心中已经有所设计、规划,还是感到茫然,或者只是感到一丝朦胧的希望?闰土、水生、杨二嫂或者他们的后辈能否从历史的因袭中解脱出来呢?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解脱出来呢(物质的、精神的)?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不必强求一致的答案。

练习说明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见“课文说明”。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二、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三、“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像,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此题意在让学生探讨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问要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答案略。

四、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和人生。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教学建议

一、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我们要提倡理解的多样性,以此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要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

二、这篇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分析时不妨从历史、社会演变等方面作些点拨和指导。

三、对人物分析,要重点抓住“变”字,考察人物性格发展的外在和内在的原因,进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四、可以丰富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把视点扩展到自己的家乡,通过自己家乡人和事的变化,分析家乡的发展情况。

有关资料

一、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王富仁)

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一)回忆中的“故乡”

“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它的“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感受得出来:

1.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少年闰土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的项圈,海边有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这里,没有一种色彩不是鲜艳的,明丽的,任何两种色彩之间的对比都是鲜明的,它构成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2.它是一个寂静而又富有动感的世界:当“我”记起童年时的“故乡”,浮现在脑海里的首先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的碧绿的西瓜,整个大自然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但在这静谧的世界上,却有着活泼的生命。这活泼的生命给这个幽静的世界带来了动态的感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这是一个幽静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世界。它幽静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杂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和谐自然,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3.它是一个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多么广阔的世界啊!这里有高远的蓝天,有一望无垠的大海,有广阔的海边的沙地。但在这广阔的天和地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有活泼的少年闰土,有猹、獾猪、刺猬,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有五彩的贝壳,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这个世界广阔而又鲜活,一点也不狭窄,一点也不空洞。

我们可以看到,“我”回忆中的“故乡”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同时更是一个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与少年闰土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来的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更是“我”少年心灵状态的一种折射。这颗心灵是纯真的、自然的、活泼的、敏感的,同时又是充满美丽的幻想和丰富的想像力的。它没有被“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缚,而是在与少年闰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给自己展开了一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

那么,少年“我”的这个广阔而又美丽的世界是怎样展开的呢?是因为两颗童真的心灵的自然融合。少年“我”是纯真的、自然的,少年闰土也是纯真的、自然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用封建礼法关系组织起来的,而是用两颗心灵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的。少年闰土不把少年“我”视为一个比自己高贵的“少爷”,少年“我”也不把少年闰土视为一个比自己低贱的“穷孩子”。他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观念。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是畅通无阻的,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犹豫的。我们可以重新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感到,他们之间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他们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说,也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说,而是说的双方都感兴趣的话。两个人的心灵就在这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了,也在这融合中各自都变得丰富了。少年闰土来到城里,“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少年“我”通过与少年闰土的谈话,也像看到了过去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

总之,“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实际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

(二)现实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们对这个“故乡”的具体感受:它是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压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

这时的“故乡”是由三种不同的人及其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

1.豆腐西施杨二嫂。

豆腐西施杨二嫂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

她为什么可怜呢?因为她是一个人。一个人是需要物质生活的保证的。当一个人无法通过自己正常的努力而获得自己最起码的物质生活保证的时候,为了生命的保存,就要通过一些非正常的、为人所不齿的手段获取这种保证了。在这个意义上,她是值得同情的。她原来是开豆腐店的,为了豆腐店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美”,在豆腐西施杨二嫂这里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成了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物质实利成了她人生的惟一目的。为了这个目的,她是可以牺牲自己的道德名誉的。当自己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做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在这类人的感受里,“利”即是“情”,“情”即是“利”。“利”外无“情”,天地间无非一个“利”字。她感受不到别人的真挚的感情,对别人也产生不了这样的感情,“感情”也只成了捞取好处的手段。她的眼里只有“物”,只有“利”,只有“钱”,而没有“人”,没有有感情、有道德、有精神需要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她是能捞就捞,能骗就骗,能偷就偷,能抢就抢。但人类社会是在相互关联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类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感情的联系,需要道德的修养,需要精神品质的美化。像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一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厌恶乃至憎恨的。所以,就她本人命运的悲惨,她是可怜的,而就其对别人的态度,她又是可气、可恨的。她的可笑在于长期的狭隘自私使她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正常感觉。她把虚情假意当做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做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是属于世俗社会所谓的“能说会道”“手脚麻利”“干净利索”“不笨不傻”的女人。但在正常人眼里,她这些小聪明、小把戏都是瞒不了人、骗不了人的。所以,人们又感到她的言行的可笑。人们无法尊重她、爱戴她,甚至也无法真正地帮助她。她是一个令人看不起的人。

如果说少年“我”和少年闰土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是自然、纯真,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一切言行的总体特点则是“不自然”“不真挚”。在她这里,一切都是夸大了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利考虑变了形的。她一出场,发出的就是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这是她不感惊奇而故做惊奇的结果。她的面貌特征也是在长期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形成的,她一生只练就了一个“薄嘴唇”,“能说会道”,脸相却迅速衰老下来,只留下一个“凸颧骨”,没有了当年的风韵。她的站姿也是不自然的,故意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实际上她早已失去了自己的自信心,失去了做人的骄傲,但又希望别人看得起她,尊重她。她对“我”没有怀恋,没有感情,但又故意装出一副有感情的样子。她能说的只有“我还抱过你咧!”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事实,但却把这个事实说得非常严重,好像这就对“我”有了多么大的恩情,好像“我”必须对她感恩戴德、牢牢记住她对“我”的重要性。她不关心别人,因而也不会知道别人的生活状况,不会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她通过自己的想像把别人的生活说得无比阔气和富裕,无非是为了从别人那里捞取更多的好处。

豆腐西施杨二嫂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

2.成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父亲十分爱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看西瓜去,你也去。”“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在这些话里,跳动着的是一个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更多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多么生动,多么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给他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印象。但这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闰土,到了现在,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为什么他在少年时就能有所感而又形容得出,现在却形容不出了呢?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但“不懂事”的时候是一个活泼泼的人,现在“懂事”了,却成了一个“木偶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际是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

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是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法关系,而所有这些封建礼法关系都是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的关系之上的。帝王与臣民,大官与小官,官僚与百姓,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儿子,兄长与弟弟,男性与女性,都被视为上下等级的关系。他们之间没有平等的地位,也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力。上尊下卑,“上”对“下”是指挥,是命令,是教诲,“下”对“上”是服从,是驯顺,是听话。闰土之所以说小的时候是“不懂事”,是因为按照现在他已经懂得了的礼法关系,“我”是少爷,他是长工的儿子,二者是不能平等的。“我”尊,闰土卑,他那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贱地位,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了那么多的话,都是极不应该的。但那时年龄小,可以原谅,一到成年,中国人都要遵守这样一套礼法关系。不遵守这套礼法关系,就被中国社会视为一个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人了,就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惩罚。闰土就是在这样一套礼法关系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但一旦把这种礼法关系当成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就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了,人与人的心灵就融合不到一起了。这就是在“我”和闰土之间发生的精神悲剧。“我”怀念着闰土,闰土也怀念着“我”,他们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了平等的、友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两个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我”想到故乡,首先想到的是闰土,闰土实际上也一直怀念着“我”。“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只要想到他和“我”在童年一起玩耍的情景,我们就能够想到,闰土的这些话绝不是一般的客气话。两个人重新见面时,“我”“很兴奋”,闰土也很兴奋,“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说明他心里颤抖着多少真挚的感情啊!但封建的礼法关系却把所有这些感情都堵在了他的内心里,形容不出来了,表现不出来了。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在这里,我们能够听到两颗原本融合在一起的心灵被生生撕裂开时所发出的那种带血的声音。闰土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他把“我”放在了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已经无法诉说,无法表现,这个称呼带着一种“敬”,但同时也透着一股“冷”。在这种“冷”的氛围中,“我”的感情也被凝固在了内心里。两颗心灵就被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所以“我”“打了一个寒噤”,知道两个人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才是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人在自然的发展中不会把自己视为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像闰土这样一个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力,使他习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痛苦。那个手持胡叉向猹刺去的闰土是多么富有朝气,富有生命的活力啊!是多么勇敢啊!但封建的礼法关系逐渐压抑了他的生命力,使他在一切困苦和不幸面前只有消极的忍耐。只有意识到闰土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能够“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自己。久而久之,他的思想干瘪了下去,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下去,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下去,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他的精神已经死亡,肉体也迅速衰老下去。

成年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是善良的、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

3.成年“我”。

“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落脚地。他像一个游魂,已经没有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官僚地主。在经济上是地主,在政治上是官僚,是有权有势的阔人。但现代的知识分子是在城市谋生的人,已经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的权力。在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心目中,值得惧怕和尊敬的是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坐“八抬的大轿”的“阔人”。现在“我”不“阔”了,所以也就不再惧怕他,尊重他,而成了她可以随时掠夺、偷窃的对象。他同情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豆腐西施杨二嫂却不会同情他。他无法同她建立起精神的联系。他在她那里感到的是被歧视、被掠夺的无奈感。闰土是他在内心所亲近的人物,但闰土却仍然按照对待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他,使他无法再与闰土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他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他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

总之,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

(三)理想中的“故乡”

回忆中的“故乡”是美的,但却是消失了的,回忆中的,想像中的,不那么“真实”的。因为它只是在少年童真心灵感受中的“故乡”,而不是一个承担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成年人感受中的故乡。这种童真的心灵是脆弱的,是注定要消失的。少年可以不承担物质生活的压力,不必养家糊口,也不必介入到成人的社会关系之中去。但人注定是要从少年成长为成年人的,成年人注定是要独立谋生的。所以成年人眼中的“故乡”才是一个更重要的也更真实的“故乡”,因为它不但决定着成年人的命运,同样也决定着一代一代孩子们的前途。但是,这个现实的“故乡”却是痛苦的,缺乏生命力量的,缺乏发展的潜力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用自己的自私狭隘、用自己物质实利的欲望腐化着“故乡”的精神,瓦解着“故乡”的前途,闰土则用自己的忍耐维持着现实的苦难,使现实的一切不可能向着美好的前途转化。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希望“故乡”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能不产生改变现实的“故乡”的愿望。这不但因为它毁灭了自己回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更因为现实的“故乡”决定着一代一代故乡人民的命运。

真正的理想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别人告诉自己的。它们都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那样的“理想”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起不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深入到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去,是一个人可有可无的东西,一遇困难他就会轻易放弃它。一个人的真正的理想是在自己不同生活感受的差异中产生出来的,是从对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中产生出来的。具体到《故乡》中来说,“我”有一个回忆中的美好的“故乡”,也有一个令人感到痛苦的现实的“故乡”。前一个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故乡”的现实,不是全体“故乡”人民实际生活中的“故乡”。而现实的“故乡”“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希望,希望现实的“故乡”也像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像回忆中的“故乡”中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我”与少年闰土那样亲切友好、两心相印。但是,现在的“故乡”已经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实是无法改变的,改变的只能是未来。在这时,“我”就有了一个理想的“故乡”的观念。只有这种理想,才是“我”的最真切的理想,因为它是从自我的生活感受、社会感受中自然形成的,是从自己心灵深处升华出来的。这种理想一旦产生,“我”就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我”对故乡的理想。

这个理想能够不能够实现呢?“我”没有给人作出明确的回答。实际上,任何的理想都是无法作出确定无疑的回答的。因为“理想”是要人去具体地实现的,是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人又是变化着的,并且是有各种不同的发展变化的可能的,这就使任何一个人任何一种理想都难以得到确定无疑的实现。但“我”的理想又绝对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因为人类自身永远存在着向上追求的力量。在《故乡》中,那就是水生和宏儿的友谊。它像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一样,也是脆弱的,也是可以瞬时即逝的,但他们到底还没有被社会压榨成像成年闰土、成年“我”或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物,他们是有可能变得比现在的人们更好、更有朝气、更有美好的心灵的。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

作者没有给我们作出美好未来的许诺。所有关于未来的许诺都是虚幻不实的。他让我们去追求,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故乡》中,三个“故乡”的关系是:

过去 现在 未来

少年闰土 成年闰土 成年水生

少年“我” 成年“我” 成年宏儿

豆腐西施杨二嫂

少年水生

少年宏儿

回忆中的“故乡” 现实的“故乡” 理想中的“故乡”

(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却是无限广大的。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的,《故乡》具体描绘的是“我”回故乡时的见闻和感受,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但这个“故乡”的范围却是可大可小的。在杭州,绍兴就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就是鲁迅的故乡;而到了日本,中国就是鲁迅的故乡。在这时,“故乡”和“祖国”就成了同一个概念。所以,在有的民族的语言里,“故乡”和“祖国”是同一个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就是“祖国”,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就是“故乡”。可以说,《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在我们的观念里,“故乡”好像只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好像一个人对自己故乡的热爱是天然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是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的。实际上,“故乡”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时时变动着的精神的实体,它是在一个人与它的精神联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故乡》中,“我”与“故乡”的精神联系首先是由于有了少年“我”与少年闰土的友好和谐的关系,在这时,“故乡”在他的观念中是美好的、亲切的。但当他再次回到“故乡”,这种精神联系淡漠了,“故乡”的观念就变化了,在这时,他对“故乡”的现实是厌恶的、反感的。但“我”到底是曾经与故乡人有过亲密的情感联系的,他无法忘却自己记忆中的那个美好的故乡,无法对故乡人的痛苦生活采取完全冷漠的态度,所以他希望自己的故乡好起来,希望自己故乡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难看出,这表达的也是鲁迅对自己祖国的痛苦的爱。鲁迅的生命是在自己的祖国成长发展起来的,他曾经在自己的祖国感受到爱,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温暖。但当他离开自己的童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进入了社会,有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和社会视野,经历了人生的艰难,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他对“祖国”的感受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精神中的“祖国”失落了,物质“祖国”仍然存在着,但在这个“祖国”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这时的“祖国”,主要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像豆腐西施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他们是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固定的操守,极端狭隘自私的人。他们虚情假意,把任何一个人都视为自己掠夺的对象。对人没有真挚的感情,关心的只是个人眼前的物质实利。他们没有“别人”的观念,更没有“祖国”的观念,他们是社会腐败、人与人关系混乱的精神根源。中国物质文化的落后更加重了部分中国人对单纯的物质实利的关心,加重了这些人的狭隘和自私。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不老实”的人。但另一种像成年闰土这样的“老实人”,又是被中国传统宗法伦理道德严重束缚着的人。他们已经没有旺盛的生命力量,没有争取自己美好前途的奋斗意志和智慧才能,他们消极地忍受着生活的重压。有能力的不讲道德,讲道德的没有能力。彼此没有起码的同情和理解,更没有团结奋斗的精神。他对这样一个“祖国”不能不感到严重的失望。但这种失望又是在关切着它的时候产生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没有失望的感觉,因为她并不关心自己的祖国;闰土也已经感觉不到对社会、对祖国的失望,因为他只有在忘却中才有刹那的心灵的平静,他已经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正是这种失望,使作者产生了对祖国未来的理想,并切实地思考着祖国的未来。鲁迅的“爱国主义”不是虚情假意的“爱国主义”,也不是狭隘自私的“爱国主义”,而是通过对“祖国”现实命运的切实关心、对祖国前途的痛苦思考体现出来的。

假若我们把鲁迅的《故乡》提高到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切的高度来体验、来感受,那么,《故乡》与我们当代的读者也就有了密切的精神联系。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在发展过程之中的,人的成长也是缓慢的,曲折的。童年的梦都是美的,成年人的发展则是受到社会人生的严重制约的。每个人都必须获得物质生活的保证,但物质利益随时都可以把大量的社会成员变成一些不讲道德、没有感情、狭隘自私、损人利己的人,他们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会成为腐化社会、破坏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力量,而人与人的社会竞争又会把社会不平等的关系保持下来,压抑广大社会群众的生存意志和奋斗意志,使之成为像成年闰土那样精神麻木的木偶人。既不成为豆腐西施杨二嫂那样的人,也不成为成年闰土那样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人类发展的过程不也是这样的吗?一千年以后还会有豆腐西施杨二嫂这样的人,也会有成年闰土这样的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还会像成年“我”一样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归宿。

《故乡》的意义将是常青的。

(五)悠长的忧郁,悠长的美

即使在鲁迅的小说里,《故乡》的美学风格也是独树一帜的。《狂人日记》有压抑的愤懑,它像一颗颗连发的炮弹一样把自己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愤懑发射出去,它是对整个中国旧有文明、旧有文化的总攻击,打的是阵地战。只有反抗,没有留恋;只有愤懑,没有忧郁。《孔乙己》是写一个人物的命运的,这里有同情,也有讽刺,而作者同孔乙己是保持着一定思想感情的距离的。作者从来没有也不会与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建立起像同少年闰土那样的亲密无间的感情联系,这样的感情联系是只有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孔乙己的等级意识把别人的这种感情关在了自己的心扉之外,不但他自己产生不了这种感情,就是别人也无法产生对他的这种感情。作者对孔乙己的同情只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同情,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另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同情。除此之外没有完全个人化的因素。《孔乙己》完成的只是一个简短的记事,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报导”。它简洁得有些冷峻,短小得有些愤懑。《故乡》则不同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去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的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但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悠长”是《故乡》整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可以说,小说所要表现的无非是“我”重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但这种感受是无法脱离开原来对“故乡”的印象和感受的。小说一开始,并没有直接进入对现实“故乡”的描写,而是用较长的篇幅写了路上的感受和这次回故乡的缘由。回到“故乡”后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对故乡现实的刻画,而是由母亲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用更长的篇幅记叙了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作风和态度。作者并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他一寸一寸地接近它,半步半步地接近它,而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酝酿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基调,它渐渐使读者的心灵进入到“我”回“故乡”时的心境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像“我”那样感受现实的见闻。离开“故乡”的描写同回“故乡”的过程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于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地记叙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有一个外国学者认为,《故乡》结尾时的议论是不必要的。我认为,这结尾时的议论不仅仅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认识,它更是一种抒情的必要。如果说开头部分给人以身未到“故乡”而心已到“故乡”的感觉,这里给人的则是身已离“故乡”而心尚未离“故乡”的感觉。整篇小说像一座弧形的桥梁。前边是一段长长的引桥,中间是主桥,后边又是一段长长的拱桥,弧度很小,但桥身很长,给人产生的是悠长而又悠长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流动着的是越来越浓郁的忧郁的情绪。直到结尾,这种忧郁的情绪仍然是没有全部抒发罄尽的。鲁迅没有给读者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没有指明“故乡”的或悲或喜的固定前途。“故乡”的前途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一个需要人自己去争取的未来。它把人们对“故乡”的关心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把对“故乡”现实的痛苦感受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人们没有在结尾时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慰,它继续在人们的心灵感受中延长着,延长着,它给人的感觉是悠长而又悠长的,是一种没有尽头的忧郁情绪,一种没有端点的历史的期望。这是一种忧郁之美。

这种忧郁的美感不仅表现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还表现在它的语言特色上。小说开头和结尾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抒情性,它们把中间的小说叙事置于了一个封闭的抒情语言的框架中,为其中的叙事谱上了忧郁的曲调。小说中惟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它接着就被对“故乡”现实描写的低沉空气驱散了,剩下的只是一种忧郁和感伤。在前后两段的描写中,句式是悠长的,虽有起伏,但造成的不是明快的基调。它们像飞不起来的阴湿的树叶子,一片一片,粘连在一起,你压着我,我压着你,似断又连,都有一种悠长而又沉重的感觉。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整整这一段,还是没有说清过去的故乡到底是不是比现在美丽,实际上这两种感觉已经叠合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了。它造成的只是一种忧郁的心情,而不是任何一个明确的结论。它的语言也和这种心情一样,没有跳跃性,你牵着我,我牵着你,似有停顿,又停不下来,整整这一段似乎只是一个句子,把“我”那种忧郁的心情很好地传达了出来。

忧郁是一种悠长的情绪,又是一种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情绪。整个《故乡》的色调,也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时候是“深冬”,天气是“严寒”的、“阴晦”的,刮着“冷风”,声音是“呜呜”的,看到的是“萧索的荒村”。即使结尾处那些议论性的语言,也带着昏暗的色彩,阴冷的气氛和低沉的调子。它不是痛苦的怨诉,也不是热情的呼唤;不是绝望的挣扎,也不是乐观的进取。一切都是朦胧的、模糊不清的。如果说红色是热情的,蓝色是平静的,绿色是清凉的,黑色是沉重的,灰色就是丰富的、复杂的。它是多种色调的混合体。它包含着所有色调,而又没有任何一种色调取得压倒的优势。忧郁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情绪。忧郁是灰色的,《故乡》的主色调也是灰色的。

(选自《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二、精神的故园在何方──鲁迅小说《故乡》意蕴新探(靖辉)

对《故乡》的阅读使我越来越无法将作品中的“我”与鲁迅分隔开来。我不认为作品中“我”的所言所行是鲁迅先生1919年12月回故乡搬家时所为,但我却确信作品中“我”的所思所感则是鲁迅先生创作本篇时的内心实感。在精神本质上“我”是代表着鲁迅的灵魂在讲话。

就《故乡》中的“我”而言,它具有三方面的作用和内涵,一是叙述者,即讲故事的人,故事的发生、发展是由“我”来讲述的;二是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以及其他人物因 “我”的存在而存在;三是“我”成为客观现实的作者本人的代言,“我”的思想情感就是作者的主观意象。前两者是艺术创作需要的虚写,后者是主观情绪传达需要的实写。虚写是艺术的形式,是实写的铺垫,实写是艺术的意味,是虚写的升华。虚写讲述了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交待了几种人生,创造了一个艺术形象的天地;实写,则将几种人生形象意象化,它直言了作者蕴含于虚写中的情绪和理性判断。《故乡》正是这样将艺术的形式与意味、虚与实有机地融为一体。

清醒地认识《故乡》中的 “我”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故乡越近,游子的心越切,但《故乡》中的“我”则不同,“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点没有看到引起“我”美好心绪的景致: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萧瑟,最难以承受这种悲凉的只能是“我”了。于是,“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他想给自己找到一种心态的注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真实的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这种心绪看自然之景,只能使本就如此没有一些活气的故乡抹上更加浓重的阴郁之色。故乡的美丽是虚无的、是幻想的、是聊以自慰的“谎言”,而故乡的萧瑟则是实有的、是现实的、是无法回避的真实存在。“我”正是在这种心绪中,踏上回故乡之路的。因此,作品的开首便给读者奠定了一个沉郁的、深层矛盾的情感基调。倘若仅仅是故乡的景致萧瑟,并不要紧。而人的“景致”的失落,才是使“我”感到凄凉的关键之所在。

首先是闰土,母亲一提到闰土,立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闰土那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少年英雄形象,作者不惜笔墨抒写了少年闰土的淳朴、羞涩、灵气以及我与闰土的兄弟般的友情,并且不无动情地写道:“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重点号为引者所加)看到这里让我联想到前文“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故乡好得多了,可是却记不起美丽的佳处来,而经母亲一提闰土,“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倘若不留心,我们很容易忽略这“美丽”中的深层意味,因为前文中的美丽是由故乡的景致所引出,而无论是前文还是整篇作品的确没有写到故乡什么美丽的景致,看来前文所谓的美丽佳处,表面上是想说故乡的自然景致,实际上却是留在我潜意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正因为这种潜意识中的美丽佳处是少年闰土形象的记忆(是关于人的记忆),它难以直接由故乡的自然景致引发出来,所以才会“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实际上,故乡的全部美丽是属于记忆中的而且是仅仅停留在少年闰土身上的。这全文中出现的惟一一次短暂的亮点,不仅没能也无法改变全文的沉郁色彩,从审美感受上看,更反衬并加重了这种沉郁色彩的浓度。故乡的亮点是记忆中的、瞬间的、暂时的,而故乡的暗色却是眼前的、无处不在的,不是吗?

“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母亲的话提醒“我”,知道来了一伙明是买木器的实乃偷家什的故乡人,而且来过不止一次。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尖利的怪声中俗不可耐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已站在“我”面前,一番尖酸刻薄之后,没忘了“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启程之日,“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总之真诚惜别送行的人少,贪图东西的人多。

悲哀于不动声色中和盘托出!

如果说“我”对以豆腐西施杨二嫂为重点的一班人的嘴脸感到可恶可憎的话,那么,眼前的闰土的巨大变化则令“我”生叹生悲。这里闰土的仿佛石膏像一般的木偶人取代生龙活虎般的少年形象,固然是令“我”生叹生悲的重要因素,恐怕更重要的在于闰土那以“老爷”取代“迅哥”的称呼,以规矩恭敬的态度取代自然欢喜之神情,确乎使我的心灵来了一次巨大的震颤,这彼此间“可悲的厚障壁”使我“说不出话”来,那仅存的一丁点亮点也黯然失色。

回故乡,来时“本没什么好心绪”,走时更感“非常气闷”“非常的悲哀”。无疑小说《故乡》是作者鲁迅极度失望苦闷心绪的告白。

精神的故乡在哪里?我们的后辈应该有我们所未经过的新的生活,但它真会有吗?眼前的水生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然而今天的闰土变得麻木了,明天的水生会否又是一个今天的闰土;宏儿不是在像“我”想念闰土一样想念水生吗?然而今天的“我”与闰土之间已有了悲哀的隔绝,明天的宏儿与水生之间会否也出现今天我与闰土之间的“厚障壁”。鲁迅希望留住孩子们今天的这一切,但他深知留住这一切的无望。

眼下的鲁迅与闰土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只有生存于艰难苦涩的现实中(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而又看不到希望的人,才更加看重希望,才会产生对神灵与偶像的笃信(富足达贵之人崇拜神灵偶像,目的是为了庇佑今日所拥有的一切,这与闰土的崇拜神灵偶像不可同日而语)。闰土要香炉和烛台,因为他完全可以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忘却现实的困苦而得到关于将来的实实在在的精神寄托(尽管在鲁迅看来这是不觉悟的、麻木的、可笑的),但鲁迅的希望、他“自己手制的偶像”,却无法使他像闰土那样陶然于精神的寄托与宽慰。他们都有希望,都有偶像,但闰土的希望与偶像能带给他精神的安慰,只是他不知这希望与偶像是虚无的;而“我”的希望与偶像则无法安慰“我”苦涩的灵魂,只因“我”清醒地知道这希望与偶像是虚无的。他比谁都清楚“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以他在《故乡》的结尾处不无矛盾地写下心灵的苦涩:“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一种观点认为:鲁迅的这段话表明只要有更多的人来“走路”,希望就会成为现实的乐观倾向。恐怕这种理解与文本之间有较大的出入,也与作品的整体风格无法协调。以路比喻希望,又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无异于说世上本没有希望。它并不会因为“走的人多了”而有希望,这种“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是一种聊以自慰同时也慰藉他人的“无望的希望”。这种“无望的希望”正是《故乡》的主体情绪。这种“无望的希望”也贯穿着鲁迅先生的一生,我们并不会因此而低估了这位思想和艺术的伟人,相反却从他“‘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人作绝望的抗战”中深深体会到一种坚定的人格力量和悲剧的壮美。

(选自《名作欣赏》1998年第3期)

三、哀人间之隔膜,探人生之新路(沈振煜)

凡了解一点鲁迅生平的人都知道,《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可考。鲁迅自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之后,曾于1919年底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居北京。他当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以及和童年时代的朋友──农民章运水见面的情景,在小说《故乡》中都有如实的反映。不过,作品并非作者故乡行的纪实,而是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描述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小说开篇即写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可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却呈现出一派凋敝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美丽的,但此刻又说不出它的美丽和佳处来。故乡萧索的景象和叙事主人公悲凉的心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基调。

“我”到家后,和母亲谈起家事,母亲便提起了闰土──“我”童年时的好朋友。顿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了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其间,活跃着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少年,英姿勃勃地守护着一望无际的瓜地。这个富有生活情趣的童话般境界里的小主人公,便是农民的儿子闰土。以下,作者以相当长的篇幅,充满抒情诗意的笔触,细腻地忆写了“我”和闰土童年时的友谊与欢乐。虽然那时的“我”是一个少爷,闰土是“忙月”(短工)的儿子,但孩子的心灵世界还没有被社会污染,他们在一起并不分尊卑贵贱。两人见面不到半日,便熟识起来了。从闰土那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儿:雪地里装捕鸟,夏日到海边拾贝,月亮地下守瓜刺猹,潮汐来时看跳鱼儿……这些,不禁使“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是的,生长在海边农家的闰土,从小便掌握了劳动的本领,懂得许多自然与生活的知识,他是那样的聪明伶俐、勇敢能干,很快就成了“我”难舍难分的小伙伴。两个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纯真无邪、亲密和谐的关系。“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得不肯出门”,但分别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一别便是将近30年。此刻,这一切美好的回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我”这才发现,美丽的故乡的影像,正存活在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中,它与少年闰土的可爱的形象、与孩子间纯洁无瑕的友谊交融为一体,正是他心中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理想的象征。

可是,冷酷的现实随即摧毁了美好的影像。两位老友会面的情景实在出人意料。“我”一见到闰土,“不由的非常出惊”,因为中年闰土外貌的变化太大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早先“红活圆实的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而更令“我”惊异的,是闰土精神状态的变异。见到30年来时时惦念的童年好友,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老爷”二字,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一声“老爷”的称呼,道尽了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所遭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也刻画出了农民闰土与知识分子“我”之间关系的隔膜。在封建思想意识的毒害下,闰土的心灵世界已经变得麻木了,麻木得反而去维护压迫他的封建等级观念。否则,他便认为是不“规矩”,“不懂事”。问到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我”要闰土挑一点旧家具,闰土却特意要了香炉和烛台,这便暗示他日后将在求神拜佛中进一步麻醉自己。作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揭示了致使闰土“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似的社会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即封建军阀与官僚地主的黑暗统治。不过,作品着重表现的,还是封建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对农民及一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与毒害。最使作者痛心的,是闰土的愚昧、麻木,是闰土和“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异与幻灭。在小说中,闰土与“我”久别相见之前,还插入了一个小市民杨二嫂的表演。杨二嫂是“我”家的近邻,她已由年轻时有名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外形如同细脚伶仃的“圆规”般的老女人。她来到“我”家,是专为捡便宜的。故而,她硬说“我”阔了,“放了道台了”,“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并且根本不听“我”的辩解。以后还诬称闰土将碗碟埋在灰堆里,自己则乘机明拿暗偷“我”家的东西。其尖嘴利舌、贪财爱小的性格特征,不仅对闰土淳朴诚实的品性是一个衬托,而且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罪恶。同时,又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表述了打破彼此间的隔膜,再探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与追求。作品中描写的水生与宏儿,分明是闰土与 “我”亲密关系的延伸。“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作者所执着追求的,不仅是要重建儿时那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 “人”的生活!

篇末,借助渐渐远离故乡的“我”的朦胧之感,再一次幻化出一个神奇的境界: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它似乎照亮了作者心中的希望之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富于哲理性的警句,为全文作了深沉而隽永的收束。

就艺术表现而言,《故乡》兼备小说与散文的特长。它以精练的生活片断的连缀取代了曲折的情节铺述,以叙事主人公“我”的情感的起伏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大大加强了抒情的成分。同时,对客观人事的生动描绘与主观情感的充分抒发有机地交融,童话般美妙的境界与琐屑世俗生活相互映衬,再加上某些思辨性的精辟议论,凡此种.种,使作品既富于历史的深度,又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给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哲理启示。


《故乡》名家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 《故乡》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

★ 一等奖公开课教学实录5篇

★ 《乡愁》教学实录

★ 名师《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 《牧场之国》教学实录

★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实录

★ 关于桂林山水的教学实录

★ 名师《搭石》课堂实录

★ 《伯牙绝弦》名师教学实录

★ 名师课堂实录《慈母情深》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