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一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情节真实生动,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调皮惟妙惟肖,使人禁不住会心微笑,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1
( 上课地点:启东市香格小学三1班)
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和大家一块儿学习一篇新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师:我们齐读一下这个题目。
生齐读题目。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为什么叫“金色的草地”呀?
师:老师听出来了。在你的印象中,草地应该是——
生1:绿色的。这儿却是“金色”的。
师:这是很好的一个问题。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2:“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呀?
生3:“金色的草地”是不是傍晚的草地?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咱们一块儿来看看课文。请大家自由地读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指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才读了一遍,就读得这样正确。真不错!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为什么称“金色的草地”了吗?
生:因为蒲公英开花了,所以是金色的。
师:(追问)你知道蒲公英的花儿是什么颜色的?
生:金色的。
师:是淡黄色的。一朵蒲公英怎么会构成“金色的草地”?
生:因为课文中说“一大片”“长满了”“盛开”。
师:你真会读书!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重点词。这些词语说明什么?生:蒲公英长得很多。
师: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把蒲公英读得比他更多。
指另一生朗读。
师: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
(待续)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节是第二课时,重点理解蒲公英的变化,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以情贯穿。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蒲公英这种小花呢?
生读后纷纷举手,
生1:我认为作者和弟弟吹那小绒毛玩很开心,所以他就写蒲公英。
生2:因为作者很喜欢蒲公英,课文里写着: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生3:蒲公英一会黄一会绿,很有意思。
二、引入情境,体会感情。
大屏幕显示一个小孩吹蒲公英种子,同学们看后笑逐颜开,“哎,真有意思!”“那时候我也玩过。”
师:吹过这种绒毛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老师,我们屯水壕边上有婆婆丁,我们上学路过,经常吹着玩。
师:是吗?那一定很有趣了。
生:可好玩了。
师:可好玩了?能换一个词吗?答案就在书中。
生:可开心了。
师:小作者和你们一样开心,把你自己融入到课文中,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敢站起来读,同学们听听他开心吗?
指导学生朗读。先叫不好的学生读,大家评价后再叫好的同学读。最后同桌读。
师:这么开心的事后来怎么不做了呢?
生:因为他有了一个新发现。
生:他发现蒲公英和我们一起起来一起睡觉。
生疑惑地:老师,蒲公英的花瓣怎么像我们的手呢?怎么合拢?
师:这样吧,我们和小作者一起去看看他的新发现。
大屏幕显示:公鸡打鸣,草地是绿色的,画外配乐朗读课文:“那天——而是绿色的。”
中午,草地一片金黄;傍晚,草地又绿了。一个小孩走近草地,一株蒲公英特写在小孩脑中浮现:早晨花瓣合拢——太阳升起花瓣慢慢张开——晚上又合拢。
学生在下面有说有笑,“你看那花瓣!”“课文读得真好听”
师:怎么样?说说你的新发现吧。
生:我看到蒲公英早晨花瓣都合在一起,没开花,到白天才开花,晚上又并上了。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叫刚才提问题的同学)
生:蒲公英开花的时候就像这样,(手掌张开成花状),合上的时候好像这样(手指并成团状)
师:你这样比划倒很形象,大家都可以学学。
这次我们小组读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草地和蒲公英的样子,一会咱们小组比读。
有了这个新发现作者会怎么想呢?
生:原来蒲公英这么好玩,一会开一会合。
生:作者肯定想,以后别揪它了,它到晚上也睡觉呢。
师惊奇:你怎么知道的?
生:你看课文里不是写着吗,“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一起起床”
师:你可真棒,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去了,而且读得很有感情,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段吧。
作者都想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了,他是把蒲公英当成了自己的伙伴。对待自己的伙伴能像刚才那样吗?再来一遍。
生再读。
师:这才更喜欢蒲公英了呢。其实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就像我们的伙伴,我们应该爱护。
三、通读全文、回到整体。
大声读全篇课文,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声音里,哪一个能像小作者一样喜爱蒲公英,就站起来读课文。
四、利用方法、课外延伸。
你也有喜爱的花草吗?和同桌说一说。老师给你们三天的时间,你去仔细观察,三天后我们来到课堂说说你的新发现。
再让学生说说观察方法。
反思: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让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前后联系,上下贯通,理解内容;再回到全文,认真品味,体会思想感情。我在这节课中正是按从整体到部分又到整体设计的。抓住了
“新发现”
前后我们对待蒲公英态度的不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又从重点段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并能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当中。课堂中让学生读中悟情、以读促情,学生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总之我在教学中能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教学语言在精炼些、幽默些,效果会更好。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3
【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
师: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
(板书:( )的草地)
(生各抒己见。)
师: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金色)
生:没有。
二、认读生字词
师:你们想去见见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
(出示生字词,生自由读生字词。)
师: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
(出示生字词,抽号检测学生认读情况。)
(生抽号认读并带读。)
师:同桌互读。
(生同桌互读检测。)
师:检测。
(师指字,全班齐读。)
师:“耍”字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似?
(师板“要”字,区分字形。)
(全班书空。)
师:“钓”字和哪个字相似?
(师板“钩”字,区分字形。)
(生在桌面上书空。)
三、感知课文
师:看来生字宝宝读得不错,管理员说你们可以拿到入场券了。现在让我们手拉手,带上生字宝宝到金色的草地上玩,谁愿意跟我一起去?
师:听老师读课文,什么时候愿意和老师一起欣赏,可以跟老师一起读。
(喜欢的段落站起来读。)
师:美吗?你们读得比老师好,但提个小意见,遇到逗号、句号要停顿。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把它画下来。
(板书:发现)
(生:读、画、自己说说。师巡视。)
师:请在小组开个新闻发布会,说说你在草地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
师:管理员很欣赏你们,想让你们由考察家变成考官,把你发现的秘密变成问题,考考其他同学。
(生自己准备写提出的问题。)
师:抽号读出自己的问题。
生:早上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板书:早上 绿)
生:为什么早上的草地是绿色的?
(师指导朗读“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女生读、男生挑战女生、全班读。)
生:中午的时候,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师:你请谁来回答?
生:因为中午的时候,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所以草地也是金色的。
师: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同位。
(同位互说。)
师:你们一起告诉我吧!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知道的站起来读。
(齐读句子。)
师:你们还有问题提出吗?
生:傍晚的时候,草地为什么又变绿了?
(板书:傍晚 绿)
师:为什么小作者那么厉害,能发现这个秘密?
生:仔细观察。
师:无论什么事,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秘密。作者喜欢草地,喜欢蒲公英吗?从哪知道?
(齐读最后一段。)
师:蒲公英会睡觉,会起床吗?
生:蒲公英花朵合拢时是睡觉,花朵张开时是起床。
四、拓展延伸
师:如果你来到这,你会怎么夸这草地?这么美的草地,你和父母欣赏,请你回家后向他们介绍草地的秘密。
【点评】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强调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交融。
3、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质疑的能力。
4、在复述中渗透语言的内化。
5、读的形式多样,要求明确,有层次性。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的导入没有太多的铺陈,谈话时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紧密联系在一起,设置了悬念,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进行了语言的训练。
二、强调自主学习
1、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的能力,课堂上老师直接检测学生预习自学的情况,根据反馈进行调控。并针对重难点进行指导,如字形的区分。
2、在重视自学自悟的同时,有效地把自主与合作融合起来,不仅让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还让学生自主参与组内及组间的合作学习。老师设计从考察家发现草地的秘密,到开新闻发布会,到考官提问,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达到自主的学习。
3、小组合作:
组内合作更有效的帮促后进的学生,抽小组提问其他组,既能起到检测各组学习情况的作用,还能以各组之间的提问帮助理解感悟本组还没注意到或领悟到的句段。通过合作,加大学生的参与面,同时增加学生的练习量,使更多的学生能在同一时间进行语言的训练。这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
三、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质疑的能力
1、在初读的自读自悟中,加强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原有读书方法的基础上强化这种习惯的培养。
2、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老师检测完生字,让学生按照自己已有的读书习惯进入文本去学习,看能读懂什么,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老师抓住学生回答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展开教学,突出教学的重点。然而能够读懂词句,只是停留初步感知层面,为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句段,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读懂了句子的基础上当考官提出问题靠靠别人,这是对文本理解的一个方法指导,能够提出问题,才能感悟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意味。这是一个有效自主的阅读方法。
四、老师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这是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记忆和积累的训练。如果能在课堂上呈现,并进行指导,效果会更好。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记叙文,文字不多,语言朴实。但叙事清楚、明白,平铺直叙中有引发崎岖的波澜,阐述事理中有耐人寻味的情思。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开头有叙述、描写,虽是孩童趣事,确实整个故事的铺垫,与结尾遥相呼应。文章的结尾,作者眼中的蒲公英,就不仅是让人聊以“开心”的花儿了。它“和我们一同睡觉,一同来迎接太阳”,人与花儿便有了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感情的交流与契合,实现了作者认识的深化与情感的升华。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科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样的新发现;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习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有了怎样的新发现;理解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种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与习惯,引发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融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采集蒲公英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图片等相关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画纸、彩笔。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板书:草地
生齐读。
师:读了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畅谈。(大多应该会谈绿草地)
课件出示绿草如茵的草地图片
师:是这样的草地吗?用一句话谈谈图上草地带给你的感受。
(可能从绿、美等角度谈)
师:是呀,平日里我们一提到草地,这种绿绿的充满生机的景色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可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金色的草地
板书:金色的
生齐读题。
师:见过金色的草地吗?什么时候见过?
(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交流)
师:课文的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的,相信学完课文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指名朗读课文。(选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目的在于给全班同学做出朗读上的示范)
3、小组内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轮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语;
3)交流查找的词语解释。
4、班内交流(以竞赛形式):
师:好了,又到了我们的“比比谁的收获大”的环节了,看看今天哪个小组能胜出!
1)每小组选派代表读课文——读完简单评议;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以没有出错的小组胜出;
3)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强调“落”“数”的字音,及“赞、察、睡”等字的写法。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通过刚才的检查,知道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和生字新词成为了好朋友,相信再读课文的时候,你一定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了解。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词语:惹人注意、观察、 擦黑、 手掌、 拳头
隐 蔽、 早晨、 徐徐、 睡觉、 迎接
师提示:你可以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进行概括。(主要目的降低学生概括的难度)
生默读思考后试述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
2、课文中的草地一直都是金色的吗?(不是,绿色)
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
交流:有蒲公英盛开。
(这两个问题视主要内容概括情况而定,也可由教师直接点出)
找到课文中描写作者发现金草地的句子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板书:绿 金)
师: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大家是怎样的心情?(惊讶、兴奋)
教师相机课件出示蒲公英满地盛开的图片,问: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
那就请大家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在读这一段,看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
感情朗读。
3、师:你见过蒲公英吗?你知道关于它的哪些情况?
生以多种方式:交流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图片,展示采集的蒲公英等。
四、配乐读文,绘图表文
1、师:如此普通的蒲公英,如此普通的草地,原来也有这样美丽的时刻,这样神奇的地方,大自然真是很奇妙呀!相信现在同学们对课文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就请每位同学边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听老师读课文,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为课文想两幅插图,然后再画下来,我们互相猜猜你画的是什么时候的蒲公英,好吗?
放音乐读文,生静听想象。
2、学生绘画
(弹性环节,绘画完不成可作为课下作业)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 2020关于《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汇编
★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
★ 文学精选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范文
★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点评
★ 有关《诫子书》的课堂教学实录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
上一篇:《检阅》优秀教学实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