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5篇

语文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跳跃性的教育,通过学习文字的联想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篇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3、5两个自然段。

方法与过程:

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

黄山奇石的幻灯片,黄山风景录相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2. 知道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了解主要内容。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

4. 读懂第1、2段课文。

5. 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形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列段式,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读懂第2自然段是怎样把黄山奇石的样子写具体的。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板书:“黄山”)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谁能介绍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师简介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 播放全文录音

2. 3. 4. 5. 自读课文,把课文介绍的奇石用“——“划下来

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这4块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你觉得文中哪个段落与众不同?为什么?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 .挂小黑板,出示本课12个生字。

区 省 秀 尤 其 仙 翻 滚 巨 著 形 状

2.指读。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组词为“形状”,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二字要注意区别。

著:要和“着”区别。著,音zhū,组词为“著名”;“着”,音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 多音字组词:

tán ()弹dàn ()

5.辨字组词:

徽() 尤() 陡() 状() 臂() 峭()

微() 龙() 徒() 壮() 避() 消()

6.字形分析:微、脖,并交流如何巧记难字。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神奇、陡峭、云海、闻名中外、奇形怪状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8.质疑问难。

四、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共有几句?分别写了什么?

a) 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b) 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特点。师提问: “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

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3.“那里”指什么地方?黄山风景区整体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哪一句总写了黄山石的神奇?哪个词点明了在黄山景色中,“奇石”是最有名的?(尤其)给“尤其”找个近义词。

五、研读第2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2自然段

2.指导学生认识并列段式:

像第2自然段这样在一段话中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的“段”叫并列段,并列段中的几个内容可以调换顺序,它与总分段式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总起句,各句之间是表示并列的关系。

3. 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说说:并列段式可分几步来学?讨论后出示小黑板:

1).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

2).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

3).这几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4. 根据学法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

(2)这两个内容分别是怎样写的?

①(出示“猴子观海”投影片)齐读写“猴子观海”的话,“猴子观海”奇在什么地方?

a) 在哪里观海?

b) 观什么“海”?

c) 怎样观海?圈出3个动词

②(出示“仙人指路”投影片)齐读写“仙人指路”的话,说说“仙人指路”又奇在什么地方?

a) 第5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b) 圈出写仙人姿势动作的3个动词,并在投影上指认“仙人”、“手臂”等。

(3)这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

a) 默读,用“~~~~~~~~”划出这句话,并圈出最重要的连接词。(“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b) 指导朗读这句话(“也”读重音)

c) 你能把“也很有趣”换个词说说吗?(也很有意思??)

(4)小结:口头填空后完成《作业本》第5题。

(5)指导朗读并背诵第2段。

六、作业:《作业本》第2、3题。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篇2】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按要求背诵两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引起兴趣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归类识字一》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对安徽黄山,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板书课题:

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初读,看清段落,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1、看图,出示投影:(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树木的郁郁葱葱……

师:那么,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

2、指名读第一段:

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

⑴ 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⑴ 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看地图)

⑵ 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⑶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

⑷ 是什么意思?

⑸ “中外”指哪里?

⑵ 指名读第二句:

⑴ 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⑵ 在这秀丽神奇的景色中,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石”最有趣?“尤其”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特别、非常……)

3、老师引读第一段,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

⑴ 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

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

⑵ 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仙桃石?看图: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能看清吗?为什么不能清楚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仙桃石。

⑶ 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启发学生想象。)“仙桃石”的神奇就在于:

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

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

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的呢?(启发学生想象)(也许王母娘娘在开皤桃会的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那么第二块奇石又是什么呢?课文又是怎么描述它的?

4、指名读第三段看图,出示投影:

⑴ 这块石头像什么?他落在什么地方?“陡峭”是什么意思?(坡度大,直上直下。)

猴子在干什么?(观看云海。)从书中划出表示猴子动作的词。(抱、蹲、望。)

⑵ 猴子抱着什么?(腿)它蹲在什么地方?(山头)

⑶ 怎么样的蹲着?(一动不动。)它在望什么?(翻滚的云海。)

⑷ 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启发学生想象。)

翻滚的云海,也是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平时我们从地面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比较分明。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即使动也是缓缓地飘动,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层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这美丽的景象,把猴子看呆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色,所以他一动不动。“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翻滚的云海。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观海)

5、总结教法:

刚才我们欣赏了两块奇石,一块是“仙桃石”,一块是“猴子观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块奇石的写法一样吗?“仙桃石”是先写奇石的名称,再写它的样子,而“猴子观海”是先写它的样子,后写它的名称。不管怎样写我们都是用“读文→看图→想象”的方法来学习的。

6、指导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四、五段:(检查自学情况)

⑴ 指名读第四段。出示投影:

第三块奇石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这块奇石叫什么?(“仙人指路”)为什么说它更有趣?(“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一样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谁能把这幅图画出来?(让学生想象画图)

⑵ 指名读第五段。出示投影:

① 这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几块巨石像什么?

(雄鸡)

②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巨石呢?

(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③ 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金鸡对面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著名的天都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打鸣,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

“金鸡叫天都”的神奇主要是一个“变”字: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

7、齐读第六段:

⑴ 这段主要写什么?

(黄山奇石很多。)

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3种)

⑵ 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

(指名让学生想象、试说。)

⑶ “仙女弹琴”后面是什么号?省略了什么?叫出名字的石头都数不清,那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就更多了,正等着你们去给它起名字呢?

四、总结全文

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录音机朗读课文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精妙的用词,对美丽自然景色的描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黄山的景色非常秀丽,特别是那里的奇石,非常神奇,非常有趣。正因为这样它才会吸引无数的游客留恋往返;正因为这样它才会成为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正因为这样它才会闻名中外。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黄山给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起了更好听的名字。大家说好不好?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篇3】

一、谈话揭题,激发情趣

新课开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名山吗?(生答后师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介绍黄山的课文,题目叫《黄山奇石》。(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师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哪些问题呢?(黄山在哪里?黄山是怎样的?黄山的奇石又是怎么样的?)学生为了弄懂这些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情趣。

二、看图识文,训练观察

当学生进入急切求知情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彩图的作用,借助画面中的具体鲜明的形象,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启发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了解图意,感知文意,具体可这样引导:首先观察第一幅黄山整体景观彩图,提示学生边看边想:图上画了些什么?这个地方的风景怎么样?使他们初步了解黄山有陡峭的山峰,茫茫的云海,苍翠的树木,一派壮美秀丽的景色;然后分别观察第二、三、四幅黄山“怪石”的彩图,启发学生从整体入手,看看每幅图上的主要景物像什么?次要景物有哪些?如观察第二幅图时,可问学生: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你们说,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教师再指着远方起伏的山峦,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清晰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的样子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生:仙桃石)。每幅图都看完了,再让学生一幅一幅依次连起来观察一遍,了解它们与整个黄山景观的联系,初步感知那些怪石的确十分有趣。而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图意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通读课文,边读文边对照彩图,了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哪几段和彩图相对应?分别和哪幅图对应?哪些段没和彩图对应?

三、图文结合,训练语言

图文结合,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教好看图学文的关键。因此,在学生看懂图意,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即引导他们图文对照,逐段细读课文,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围绕“这段课文是怎样介绍第一幅彩图的”这个问题进行引导:

①指名读这段课文,并思考这段写了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②理解第一句着重明确:

A.黄山在哪里?(出示地图,找位置)

B.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学生说“风景区”,“区”字前面还可以搭配什么词是指什么地区的?如:游览区,住宅区等)

C.我国的风景区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学新词“闻名”)句中的“中”和“外”各指哪里?

③理解第二句主要弄懂:

A.句子中的“那里”指的是哪里?

B.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句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借图释“秀丽神奇”)

C.这清秀美丽,非常奇妙的景色中,什么最有趣?你从句中哪个词看出来的?(学生说“尤其”,“尤其”可以换成哪个词,表示相同的意思?如:特别)

④小结本段内容并按课后习题3(1)的形式进行引读,加深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和两句话的意思。

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四个景点,叙述的方式基本相同。教学时,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先指导读文第二段:点叫(仙桃石),这块奇石落在(石盘上),它像个(大桃子)。

再引导学生按第二段“读读文,看看图”的读书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边读边画边填好下表后几个空横栏,并汇报自学情况。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结合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如:通过“抱、蹲、望”等词感受猴子观海的形象,抓住“陡峭”体会山峰的险峻;通过与翻滚的大海比较,明确“翻滚的云海”的样子。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只有文没有图的内容。如第四段“仙人指路”,可以让学生想象屹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的岩石的样子,把“伸着手臂”的样子同“指路”联系起来,把“远远望去”同山峰的云雾缭绕联系起来,想象出如同在仙境中一位仙人为游人指示方向,“仙人指路”的名称由来就迎刃而解了。同样,那些在第六段中没有详细描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伴随着学生丰富想象,在他们头脑中也会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理解这些内容。

四、赏图诵文,训练朗读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要指导具体,落到实处。这篇课文想象丰富,感情充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学生看懂图意,理解文意之后,教师即指导他们再次看图,将画面摄入脑海,充分调动形象思维,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如第二段“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一句,应边读边想到这块状如大桃的岩石,与众不同,险踞山巅的情景;第三、五段要分别抓住“抱、蹲、望”和“升起、变成、伸着、啼叫”等词语,读出句中的停顿和有趣、快活的语气,读到“翻滚的云海”就应想到山间厚厚的云层像大海一样翻腾不息的气势;读到“金光闪闪的雄鸡”要通过想象几块巨石的形状像雄鸡,体会它由于受阳光照射,巨石上金光闪闪,就像一只美丽的“金鸡”的情景。可见,这样根据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轻缓、舒畅的语气诵读全文,使他们在诵读中领略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增强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篇4】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归类识字(一)告诉我们安徽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谁来说说,是哪一座山?(生回答:黄山)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黄山的课文。(板书《黄山奇石》)

3.齐读课题,(“奇”上加点),问:“奇”是什么意思?(奇怪)黄山到底有什么奇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师读第一自然段,生看图,并思考: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⑵出示黄山景观照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黄山有陡峭的山峰,茫茫的云海,苍翠的树木,间接感受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

⑶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①理解第一句着重明确:黄山在哪里?并结合课文理解“闻名中外”的含义。

②理解第二句着重弄清:黄山景色怎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秀丽神奇)

③根据理解,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要有强调的语气。

2.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生看图,找一找哪儿是仙桃石?它放在什么地方?

⑵指导看图,远处是起伏的山,近处是白色的云雾,仙桃石像天上掉下来的落在山顶上。让学生体会“仙”的含义。

⑶根据情景,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把“飞”、“落”两字强调出来。(加着重号)

小结:这段只有一句话,讲了三个内容(板书:)①这段讲了什么景点?(仙桃石)②它在什么地方?(在石盘上)③它是什么样子的?(大桃子)

3.指出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介绍的景点,大体也是按照以下三个问题来写的,让学生按照这三个问题看看图,学学文,自学三、四、五自然段,并完成表格:

什么景点奇石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

4.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

⑴猴子观海

①“猴子观海”时“猴子”的样子,按课文中的动词顺序说一说。(“抱”、“蹲”、“望”,为了加深理解,可让学生上台表演)

②理解“翻滚的云海”。)可配上动作)

(启发:平时我们看到的天空的云,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层次很低分明,而且基本是静止的。就是动,也是朝一个方向飘去。黄山的云很特别,四周都是高山高峰,大片大片的云层积得很厚,风一时吹不来,去一时出不去,加上山底下大量的热空气不断上升,因而,云就像海浪那样“上下左右翻滚”。这样就形成了著名的“黄山云海”奇观。)

③我们说“猴子观海”是根据“猴子”的哪个神态来想像的?(奇在“一动不动”地观看)

④指导阅读,让学生在“抱”、“蹲”、“望”等字下加点,读时读出趣味来。

⑵仙人指路

①“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用动词说一说。(“站着”、“伸着”、“指向”)

②我们说“仙人指路”主要根据“仙人”的哪个神态来想像的?

③指导阅读,读出“更有趣味来”,读时把“更”、“伸”、“指”强调出来。

⑶金鸡叫天都

①变成“金鸡叫天都”的原因。

②“金鸡叫天都”是什么样子的?(读出原句)

③“金鸡”就是书上说的什么鸡?它是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的。(读出原句)

(启发:我们去黄山观看“金鸡叫天都”时需要在晴天早上,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金鸡叫天都”的著名,其原因大概就在这。)

④指导阅读,一、二两句要读出神奇感,第三句要读出强调的语气。

5.师指导学生学习第六自然段

⑴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

⑵提问:你读了这些有什么想法?(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启发:如果我们去黄山或别的游览胜地,给不知名的奇石取名,要仔细观察,抓住奇石的特点。)

三、作业指导

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语文课文教案范文【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要运用音乐、图像等手段创设语文学习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经验与情感的储备,化繁为简,整体把握,重视朗读、背诵,注重熏陶感染。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千峰竞秀,著名的七十二峰雄姿灵秀,气势磅礴。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那些怪石,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分布遍及峰壑巅坡,构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情趣图。《黄山奇石》一文正是对黄山奇石的描写,“奇”字概括出黄山石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初步辨别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

2、通过与小伙伴合作交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区分课文描写内容的详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

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看图学文、读文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热身】

(播放课件)同学们,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上课之前,请你像我这样做:学会自信、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好了,上课!

一、录像引入,激趣质疑。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桂林山水甲天下,西湖美景人人夸。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安徽省南部,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黄山。【板书:黄山。】

2、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奇石。】齐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播放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对这个“奇”字是怎样理解的呢?再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进入文本,初读感知。

1、(出示读文提示)带着问题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找一名同学读要求):

(1)标上自然段序号。

(2)选择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找到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

2、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6个。)请同学们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喜欢读的同学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读。注意不要唱读。教师纠正读音。

三、研读文本,深入探究。

(一)理清详略。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jǐng)区在我国安徽(huī)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yóu)其是那些怪石,有趣(qù)极了。】

1、课文读完了,你一定找到了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了吧?(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板书:神奇、有趣。】“尤其”的近义词是什么呢?(特别。)你能把“尤其”换成“特别”,再读一读这句话吗?第一自然段还告诉了我们什么?“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黄山在哪里?读这个自然段的时候,注意重读“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极”,谁还能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后思考题“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描写的奇石的名字。

3、汇报:详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略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二)深入探究。

这四种详写的奇石中,你对哪种最感兴趣?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看看是什么奇石的图片呢?那么我们就先来游览下这两处奇石。引导学生先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一座陡(dǒu)峭(qiào)的山峰(fēng)上,有一只石猴。它两只胳(gē)膊(bo)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dūn)在山头,望着翻滚(gǔn)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

(1)观察:看,这是什么?【板书:猴子观海。】猴子在哪呢?他在干什么?

(2)读文:看看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猴子观海”?谁来读给大家听?和小伙伴讨论一下,写得好吗,哪些词语用得好?“陡峭(山非常高、直上直下的)”“翻滚(云海的动态)”;动词“抱”“蹲”“望(向远处看)”。这个自然段写出了猴子观海的位置、动作。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在面对着云海的山峰上,有一块大石头,这就是“猴子观海”。好不好?(不好,原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得很生动。)请同学们学生做动作体会一下。

(3)想象:一名学生读短文,其他同学看图片。想象:为什么猴子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抓住“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蹲”。

(4)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过渡:刚才我们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学习了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接下里我们就继续按照这种方法学习,好吗?】

2、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bì)指向前方。】

课文还有一张插图,画的是什么?【板书:仙人指路。】

(1)观察:看到了什么?(用文中或者自己的话回答。)

(2)读文:看图,找一名同学读文,注意动词“站、指”。全班同学做动作。这是一个比喻句,十分形象。

(3)想象:我们现在就在这黄山奇石的世界中,看到这位仙人你会和他说什么,他又会和你说什么呢?(提示:仙人既然在指路,就应该有人——问路。)

(4)再读。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按照“观察——读文——想象”的方法自学第2和第5自然段,然后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写一写或者画一画。学生自学、交流收获。教师巡视,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观看图片的感受;也可以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哪里写得好;还可以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3、仙桃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板书:仙桃石。】

(1)看图说仙桃石的样子。

(2)读课文,什么样的,什么地方的?(用书中句子回答。)注意动词:飞、落。(动画演示。)

(3)如果这样说: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好不好?

(4)看到“仙桃石”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课件观察、联想。

4、金鸡叫天都:【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巨(jù)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xióng)鸡。它伸着脖(bó)子,就像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tí)叫。不用说,这就是著(zhù)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看图描述。【板书:金鸡叫天都。】

(2)读文。注意动词“伸、啼叫”,“天都”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画一画“金鸡叫天都”你会画些什么?化成什么样?为什么?

(3)读文。

(三)创造提升。

1、读最后一自然段。【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shī)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略写了什么?

2、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是什么样子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还会有什么样的奇石?

3、读最后一句。【板书:奇形怪状】

四、总结升华,激发欲望。

1、品悟“奇”: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奇形怪状、引起想象。

2、记得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比五岳的景色还要美、还要神奇。如果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黄山看一看那奇石的美景。

板书设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