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
初中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发文大全一
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一课主要介绍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课内容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教材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这一历史事件时空跨度较大,对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学情分析
在学习《三国鼎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导致皇权衰微,黄巾起义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等情况,这些知识正是三国鼎立形成的背景之一。同时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小说、电视电影、游戏了解了三国时期许多生动的故事,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还不高,容易把文学作品当成为真实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区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以及相关历史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3、学会从书本(文字、数据、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比较、统计、识图、分析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1、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相关史实。
2、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
3、层层设疑,分组讨论。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4、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通过创设情景、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分组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时期混战不断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对今天的和平时期更加珍惜,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通过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更好地体会这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所蕴含的大智慧。
3、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4、通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等关键人物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主要作用。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掌握其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重要标准。
5、通过历史史实和《三国演义》的对比,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培养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影片情境,导入新课(约5分钟)
播放课件视频《三国》片段,把学生带入三国乱世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对于新课的兴趣。(教师提问:这部电视剧叫什么?其中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大家知道三国有哪些著名人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102页方框里的文字。)
(板书:第18课 三国鼎立)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约30分钟)
1、我们要探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就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
刚才大家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得知,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那么,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北方战乱局面呢?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102页“官渡之战”大字部分的内容。
(板书:一、官渡之战)
2、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这个人是曹操。(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作)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志,统一天下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3、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对,是袁绍。(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地图)在当时北方有两个最主要的军事势力,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袁绍,其次是曹操。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曹操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那曹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对,大家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课件分点显示)。
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两强相遇,定要一决高下。曹操与袁绍展开了一次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下面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下这个表格。(课件显示表格)
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 交战时间 交战地点 兵力对比 交战结果 6、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大家结合教材103页上方的小字,一起来思考一下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7、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可以说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我们前面提到了,曹操的政治抱负是什么?对,是统一天下。那么接下来,毫无疑问,曹操大军就要向南方进发了。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赤壁之战”下方大字部分内容。
(板书:二、赤壁之战)
8、我们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这时的南方有两股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江东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有了卧龙先生精彩的“隆中对”。大家一起来看教材104页左上方的图片。
9、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接下来,与官渡之战一样,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显示表格)
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交战时间 交战地点 兵力对比 交战结果 10、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大败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最根本原因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11、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三国鼎立的形成”下面大字部分的内容,包括地图,之后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及表格)
(板书: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 ? ? 蜀 ? ? ? 吴 ? ? ? 17、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请三个组学生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
(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提出思考问题: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课堂小结,承前启后(约2分钟)
总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欲知后事如何,窃听下回分解。
四、课堂练习(约3分钟)
(一) 选择题
决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的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二) 思考探究
我们已经学完了本课,课后大家可以再看看三国时期的相关影视作品或者是小说,思考一下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有何异同?
五、课外实践活动
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学生准备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国人物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初中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发文大二
教学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打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说一说,你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二)、探究合作,学习新知
一、官渡之战
1、出示官渡之战的作战示意图
①学生找出作战时间、双方、特点、结果、影响。
②学生讨论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
= 3 GB3 ③ 出示《龟虽寿》中句子,点出曹操具有雄心斗志:统一天下,引入赤壁之战
二、赤壁之战
1、出示赤壁之战的作战示意图
①交代背景,学生介绍刘备、诸葛亮、孙权的情况。
②学生找出作战双方、结果、特点、结果、影响。
= 3 GB3 ③ 播放《火烧赤壁》片段
= 4 GB3 ④ 出示赤壁之战前后形势变化图
= 5 GB3 ⑤ 学生讨论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初中历史三国鼎立教案优秀发文大三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官渡、赤壁之战相关多媒体、三国鼎立图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三国鼎立,就是那像一个圆鼎的三条腿分
立似的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国。今天我们共同讨论这课的内容。
3、讲述新课:
三国鼎立是哪三国?同学们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请翻翻
课本找到关于三国建立的那一段,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讲。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
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
[播放多媒体《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转头空,转头
之间或得或失,这个道理突出的表现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大战役中。
这两大战役都有曹操这个主角,大概同学们对曹操也很有兴趣,先从课文中找出这两个战役的年代。(官渡之战在200年,赤壁之战在208年)相距仅八年的两战,曹操呢?前者以少胜多,后者以多败于少,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评论,我们先说说官渡之战。
(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准备,后由学生发言,讲述故事。)
208年,孙刘联军在长江边的赤壁与曹操对垒。请大家先谈一下在这一
战中居于优势的曹操,弱点在哪里?赤壁之战经过、结果又如何?
(先观看多媒体诗词大江东去……,后由学生发言)
接下来我们一块了解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5、课堂讨论:戏曲中的曹操与历史中的曹操区别。播放多媒体资料,戏曲资料并展开讨论。
最后由教师小结,指出如何评价曹操。
(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对的,谁有本事谁就应当称帝,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
6、作业
初中关于历史上三国鼎立教案大全合集相关文章:
1.关于初中下册历史教案计划合集大全
2.初中历史有关北伐战争教案范文大全合集
3.关于初中历史春秋争霸教案范文大全合集
4.初中历史经典古代教案范文大全合集
5.初中历史春秋争霸历史教案范文合集大全
6.关于初中历史君主集权强化教案汇总合集
7.初中历史文化和同为一家教案范文合集
8.初中历史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教案汇总大全
9.初中历史战争事件教案范文大全总汇
10.初中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案大全
初中关于历史上三国鼎立教案大全合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