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7篇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范文7篇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7篇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1

宝兴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成果数据已经国家专班审查通过。按照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要求,现将宝兴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进行公示。

一、整合优化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精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宝兴县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不纳入整合优化,其他7个自然保护地均纳入本次整合优化,分别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四川夹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宝兴硗碛湖省级湿地公园、四川宝兴省级地质公园(未正式批复设立)、四川宝兴河珍稀鱼类市级自然保护区。本次纳入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含交叉重叠)总面积2591.34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83.22%。

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如下。

(一)将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四川夹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宝兴省级地质公园(未正式批复设立)等4个自然保护地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重叠部分整合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公园外部分经科学评估论证不再保留,撤销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四川夹金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宝兴省级地质公园。

(二)优化四川宝兴硗碛湖省级湿地公园范围,将硗碛湖环湖路内侧成片永久基本农田调出湿地公园范围,面积由5.61平方公里调整为5.40平方公里。

(三)将四川宝兴河珍稀鱼类市级自然保护区与大熊猫国家公园重叠部分整合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将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整合入四川宝兴硗碛湖省级湿地公园并同步进行范围优化,保留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从硗碛电站大坝以下至穆坪镇两河口之间的主河段,包括锅巴岩沟、邓池沟部分河段,面积1.31平方公里。

经整合优化后,宝兴县保留3个自然保护地,一是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2545.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1884.72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661.10平方公里;二是四川宝兴硗碛湖省级湿地公园,面积5.40平方公里;三是四川宝兴河珍稀鱼类市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31平方公里。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2552.52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81.97%,与宝兴县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保持一致。

为体现整合优化工作的公开、透明,强化公众参与,现对该方案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23年3月20日至2023年3月24日,共5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可采用来信、来电或来访的方式,提出建议或反映问题。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2

一、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概况

(一)主要自然生态现状及保护价值

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因长江与赤水河交汇而得名,幅员面积2414平方公里,是长江出川第一港口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38000公顷,林地面积125000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669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4000万株,杂竹蓄积量450万吨,森林覆盖率57.15%。林地面积中生态公益林50846.67公顷,人工商品林74153.33公顷。

陆域自然保护地以佛宝自然保护区为主,地处四川盆地周边的云贵高原北坡,大娄山的褶皱北缘向西南延伸的尾部,多中低山地形。土壤主要以水稻土、紫色土、黄壤土等构成。保护区内有蕨类植物197种,裸子植物24种,被子植物1982种;有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II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保护区内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兽类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兽类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8种;两栖动物20种;爬行动物25种。植被类型为华山松林、杉木林、马尾松等乔木及各类灌丛。保护区内丹霞地貌发育良好,出露齐整,垂直高差明显,地层构造特殊,地形切割强烈,涌现大量奇峰异石、孤峰窄脊、岩穴石峰等地貌奇观。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点有笔架山仙人口、天堂坝洞坪瀑布、红牵子石人、显龙村桃子岩、血牵岩等。

水域保护区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总长度111公里,其中长江干流54公里,支流赤水河57公里。功能分区情况:长江干流6公里流域为缓冲区,其余为核心区;支流中1公里为核心区,其余为缓冲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产卵场。保护区内分布有鱼类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为代表的20多种特有鱼类。

(二)自然保护地现状

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地6块,总面积为119343.6公顷(含交叉重叠),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49.44%。2022年11月,成立合江县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服务站,统筹管理全县各类自然保护地。

其中3块单独成型:

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保护区流域总长度111公里,长江干流54公里,长江支流赤水河干流57公里;

2.笔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030公顷;

3.南滩白鹭林市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11.6公顷;

其中3块交叉重叠:

1.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1000公顷;

2.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43310公顷;

3.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8706公顷。

(三)整合优化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启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并完成摸底自查和外业调查核实。2020年委托四川省林业和科学研究院指导编制《合江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经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多次审核修改完善后形成方案文本及成果数据。

二、主要问题存在和冲突现状

(一)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

3块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合计面积为113016公顷,其中交叉重叠面积95027公顷。

具体交叉重叠情况: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包含了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95%区域,包含了福宝国家森林公园99.15%的区域;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包含了福宝国家森林公园89%的区域。

形成原因:机构改革前,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归属不同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设立的保护目的、技术标准、区划范围不一致。

(二)现有自然保护地内冲突概况

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在实际管理中,保护区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冲突。一是长江干流48公里区划为核心区,按《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核心区禁止人为活动,但保护区两岸沿线分布县城、2个园区、5个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同时目前有2座跨江桥梁在建,2条港口岸线、1座人行桥、2座深水码头、1座航道提升改造工程拟实施。二是长江支流赤水河56公里区划为缓冲区,按《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但事实上两岸沿线分布6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

2.笔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紧邻合江县城镇规划建设区,山上集中成片林地近20公顷,山下林地零星分散,与农耕地和农房交错分布。风景区内林地面积为336公顷,均为人工商品林。耕地面积41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90公顷。景区内有寺庙云台寺1座,大小农家乐20余家,周末和节假日进入景区休闲游玩人员众多,农户生产生活和景区游玩休闲等人为活动极为频繁。

3.南滩白鹭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近几年,白鹭自然迁移,目前保护区内仅有少量白鹭留存。保护区内基本农田占保护区面积42%,商品林占保护区面积32%,人为活动频繁。

4.福宝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内林地面积10760.43公顷,其中天然林5490.57公顷,人工林5269.86公顷;公益林1773.89公顷,商品林3495.97公顷。一般耕地3.74公顷,基本农田0.51公顷。森林公园分布于福宝、先滩、石龙3个镇,涉及21个村3.2万人。主要矛盾在于森林公园内生产生活等人为活动频繁,人工造林面积大、投入大,商品性采伐需求大。与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度交叉重叠。

5.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林地面积42161.8公顷,其中:天然林16496.5公顷,人工林25665.3公顷;公益林12524.9公顷,商品林13140.4公顷。一般耕地面积1529.74公顷,基本农田面积917.28公顷。涉及福宝、先滩2个镇26村4.5万人,生产生活人为活动频繁。与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高度交叉重叠。

6.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58706公顷,其中林地面积53601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35421公顷,商品林18180公顷;耕地面积4596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3436公顷;保护区内场镇、村民聚居点、道路等面积509公顷。涉及福宝、先滩、石龙等3个镇31个村4.8万人。主要矛盾冲突:一是保护区内规划布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省道441(福宝镇—至红圈子)、渝—叙—筠高速、重庆江津四面山-贵州省长沙七里坝旅游环线、先滩镇—江津四面山旅游通道、县域内天堂坝—自怀重点林区森林防火通道等建设项目;二是人工商品林面积大,造林大户及农户商品性采伐需求大;三是原住居民数量多,生产生活等人为活动频繁;四是与福宝国家森林公园和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度交叉重叠。

项目建设及违法违规情况:中国福宝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玉兰山景区项目位于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福宝国家森林公园和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交叉重叠区域内,因未批先建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交办,已完成整改销号。

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一)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结果。

整合优化后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地5块,总面积41185.94公顷,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7.06%。其中:四川笔架山风景名胜区,面积1005.34公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面积4379.95公顷;四川佛宝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5189.58公顷;四川南滩白鹭林自然保护区,面积6.64公顷;四川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面积604.43公顷。

(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1.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

(1)空间整合:整合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名称不变,保护地类型不变,保护级别不变,流域长度不变,调出了矛盾冲突区域,优化了功能分区。

(2)范围优化:优化前保护区面积4894.16公顷,优化后面积4379.95公顷,调出面积514.21公顷,调出区域为沿岸场镇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和民用及执法岸线码头等基础设施,调出后解决了管理与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了现有合法岸线项目的正常运行,预留了规划岸线基础设施项目。无调入区域。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

整合优化前保护区流域总长度111公里,其中长江干流54公里,长江支流赤水河流域57公里。功能分区为:长江干流48公里核心区,6公里缓冲区;赤水河流域1公里核心区,56公里缓冲区。

整合优化后功能分区:长江干流白沙场出口至黄溪水厂6.8公里和榕山波司登大桥+1700米至重庆江津界9.6公里两段为核心区,其余长江干流(合江段)37.6公里和赤水河流域(合江段)57公里为一般控制区。

调整理由:长江干流(合江段)37.6公里和赤水河流域1公里核心区调整为一般控制区,管理了与现实矛盾冲突,为必须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需求预留空间。

(4)管理机构队伍:合江县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服务站。

2.四川笔架山风景名胜区。

(1)空间整合:整合后名称不变,保护地类型为自然公园,调出城镇开发边界线。

(2)范围优化:调出城镇开发边界线,调出面积24.51公顷,解决了管理与现实历史矛盾冲突问题。无调入区域。

(3)功能分区调整:功能分区未调整,按《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按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管控。

(4)管理机构队伍:合江县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服务站。

3.四川南滩白鹭林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整合后名称不变,保护地类型不变,保护级别不变,保护区范围进行整合优化。

(2)范围优化: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面积511.6公顷,整合优化后保护区面积6.64公顷,调出区域面积504.96公顷,无调入区域。调出区域为人类密集区、基本农田、人工商品林等,整合后,解决管理与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解决保护区内人工商品林禁伐导致林业经营利益受损而__不断的社会矛盾。

(3)功能分区调整:该保护区由于批复设立范围不明确,边界范围与功能分区一直没有明确落界上图。本次整合功能分区为:核心保护区面积2.85公顷,一般控制区面积3.79公顷;

(4)管理机构队伍:合江县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服务站。

4.福宝国家森林公园。

(1)空间整合:整合后名称不变,保护地类型为自然公园,保护区范围进行整合优化。

(2)范围优化:整合优化前面积10760.43公顷,归并佛宝自然保护区面积8105.91公顷,调出面积2050.09公顷,整合优化后面积为604.43公顷。调出区域为成片人工商品林、人类活动密集区。

(3)功能分区调整:功能分区未调整,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按自然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管控。

(4)管理机构队伍:合江县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服务站。

5.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撤销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撤销理由:与佛宝市级自级保护区和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高度交叉重叠。

6.四川佛宝省级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整合前名称为四川佛宝市级自然保护区,整合后名称调整为四川佛宝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地类型不变,保护区范围进行了优化。

(2)范围优化: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面积58706公顷,整合优化后面积35189.58公顷,调出面积23667.39公顷,调入面积150.97公顷。调出区域为集体林成片人工商品林、基本农田、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等。调入区域为自然资源优质、保护价值高的地块。

(3)功能分区调整:整合优化前保护区总面积58706公顷,功能分区为:核心区20743公顷,缓冲区9397公顷,实验区28566公顷。整合优化保护区总面积35189.58公顷,功能分区为:核心保护区面积23051.54公顷,一般控制区面积12138.04公顷。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缓冲区调整为一般控制区的面积1146.34公顷。调整理由:解决管理与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保护区内造林大户因人工商品林禁伐导致经营利益受损而长期__的社会问题,调出了人类活动密集、保护价值不高,不利于开展保护工作的区域。

(4)管理机构队伍:合江县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自然保护地服务站。

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效预估

(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江段)

通过整合优化,调出沿岸场镇人类活动密集区域和民用及执法岸线码头等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分区,解决管理与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功能分区更科学合理,水生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环境得到系统性保护,保障现有合法岸线项目的正常运行,解决规划岸线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为长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四川南滩白鹭林自然保护区

通过整合优化,调出保护区内商品林、农户院落、耕地农田,有效解决管理与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对白鹭及其栖息生境给予更加明确的保护,群众满意度高,生态效益得到更好体现,社会效益得到更好发挥。

(三)四川笔架山风景名胜区

通过整合优化,调出城镇开发边界线,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目标更明确、更科学、更合理,城镇开发建设更规范,群众满意度高,生态效益得到更好体现,社会效益得到更好发挥。

(四)3块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通过整合优化,撤销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优化四川福宝国家森林公园和佛宝省级自然区范围及功能分区,调出佛宝自然保护区内的集体商品林、村民聚居点、基本农田、人为活动频繁区域和场镇开发边界线,解决交叉重叠、多重管理问题和管理与现实矛盾冲突历史遗留问题。保护对象更明晰,更有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有效化解保护区内造林大户因人工商品林“禁伐、限伐”导致不断__的社会矛盾,保障林业经营者合法利益,保持林区社会稳定,为依法、科学、合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预留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工程建设落地预留空间。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相关意见和承诺

(一)调出区域无非国家战略资源的矿业权、无经济开发区、无风电光伏和蓄能发电项目。调出区域中的公路、岸线基础设施项目、场镇人口密集区符合自然保护整合优化要求,符合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要求,符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对保护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是科学的、必要的,也是合规的。

(二)在3块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区域内,中国福宝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玉兰山景区项目因未批先建问题被央督环保交办,我县成立专项工作组,认真查处整改,现已完成整改销号。下一步,我县将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管控,决不出现“以调代改”“死灰复燃”等情况。

六、调整建议

(一)笔架山风景名胜区内尚有0.3963公顷城市开发边界线未调出,建议调出;

(二)福宝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有5.2558公顷成片商品林存在国、社林权历史遗留纠纷,建议调出,有利于林权纠纷调处。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3

根据《省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复核报批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保护地办发〔2023〕1号)要求,现将我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如下:

一、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情况

整合优化前,我县共有4个自然保护地,即:从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从江岜沙县级自然保护区、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从江县风景名胜区。总面积42568.88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324490公顷的13.1%。

1.从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4月21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黔东南府函(2003)34号文)批准,涉及3个乡镇25个村,面积24800公顷(矢量面积22403.68公顷),其中核心区7040公顷,缓冲区10544公顷,实验区721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

2.从江岜沙县级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从江县人民政府(从府函(2002) 39号)文件批复,涉及3个镇13个行政村,面积2657.88公顷(矢量面积2654.59公顷)。其中核心区896.64公顷,缓冲区705.12公顷,实验区1056.1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3.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于2015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人工湿地公园试点,2021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涉及加榜乡7个行政村,面积2911公顷(矢量面积2910.84公顷),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面积874.46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0%。主要保护对象为水系和水质保护、梯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湿地文化资源保护。

4.从江县风景名胜区于2003年11月设立,批复面积122平方公里(矢量面积10994公顷),划分为增冲鼓楼、银潭一小黄侗寨、龙图和都柳江等4个景区和高仟、岜沙原生态苗族村寨、龙王潭瀑布等3个独立景点。主要以独有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村寨为主体,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适于开展民族风情游、观光休闲游、生态游及民族研究。

二、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情况

根据国家专班审查通过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成果数据,整合优化后,撤销从江岜沙县级自然保护区后,我县共有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41989.82公顷。

1.从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7567.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11848.54公顷,一般控制区15719.02公顷,其主要保护对象为水源涵养林。

2.从江风景名胜区以《省人民政府关于从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的批复》(黔府函〔2023〕4号)为准,面积12064公顷,划分为增冲鼓楼、银潭-小黄侗寨、都柳江、岜沙苗寨等4个景区,其中核心景区面积为726公顷。

3.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面积为2358.26公顷,一般控制区2358.26公顷。

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一)从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下发的预案成果数据,从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拟调出自然保护地面积3577.05公顷,调入面积8740.93公顷。实际调入5163.88公顷。

(二)从江岜沙县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下发的预案成果数据,从江岜沙县级自然保护区拟净调出自然保护地面积2654.59公顷。

(三)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根据下发的预案成果数据,贵州从江加榜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拟净调出自然保护地面积552.49公顷。无调入。实际调出552.49公顷。

另外,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从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年)的批复》文件批准的从江风景名胜区。调出面积3620公顷,其中调出城镇建成区面积492公顷;村庄面积31公顷;调出稳定利用耕地(含基本农田)面积530公顷;调出集体人工商品林面积885公顷;调出矿业权175公顷;调出碎斑面积1507公顷。累计调入4690公顷。实际调入1070公顷。

四、涉及省级重大项目设施等调出图斑说明

从江月亮山州级自然保护区调出图斑44块,为省水利厅“十四五”规划项目,面积79.87公顷,申请调出。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4

全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和成果数据已经国家专班审查通过。按照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要求,现将全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进行公示。

一、整合优化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号)精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全南县3个自然保护地纳入本次整合优化,分别是江西赣州桃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西赣州梅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江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本次纳入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2671.06公顷,占县域面积的8.25%。

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如下。

(一)江西赣州桃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赣州桃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11602.58公顷,拟调出552.26公顷,拟调入618.7公顷。

(二)江西赣州梅子山省级森林公园

江西赣州梅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前185.45公顷,拟调出10.35公顷,拟调入259.75公顷。

(三)江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整合优化前883.03公顷,拟调出136.71公顷,拟调入989.91公顷。

经整合优化后,全南县保留3个自然保护地,一是江西赣州桃江源地方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1669.02公顷;二是江西赣州梅子山地方级森林公园,面积434.85公顷;三是江西桃江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736.23公顷。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3840.1公顷,占县域面积的9.02%。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5

一、概况

(一)盐边县自然生态现状及保护价值。

盐边县隶属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四川西南角,攀枝花市北部,是全国康养百强县、二滩电站库区主淹没县,享受少数民族县待遇。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25′~27°21′,东经101°08′~102°04′之间,辖区面积3269.4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4%,森林覆盖率63.88%。总人口20.92万人。盐边县属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暖、春温高、夏秋凉,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冬季低层逆温效应显著。盐边县自然保护地是以保护鸟类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地,是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干热河谷稀疏灌草丛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长江上游生态系统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盐边县自然保护地现状。

盐边县现有自然保护地3处,总面积(投影面积)达9.5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9%,范围涵盖全县8个乡镇。按类型分,自然保护区1处、森林公园1处、地质公园1处;按级别分,国家级1处,省级2处。覆盖重点林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对象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质遗迹、自然景观等。

1.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级别为省级,投影面积为74522.58公顷,其中原核心区面积29282.59公顷,原缓冲区面积10697.65公顷,原实验区面积34542.3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鸟类资源、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金雕、黑颈鹤、云南红豆杉等。保护区设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盐边县林业局下属事业单位。

2.二滩国家森林公园。

四川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级别为国家级,投影面积为54360.97公顷,与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四川白坡山自然保护区均有交叉重叠,重叠部分面积共计27231.01公顷,扣除重叠区域后面积27129.96公顷。横跨盐边县和米易县,地处长江上游源头,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地区。森林公园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为市林业局下属副县级参公单位。

3.格萨拉地质公园。

2018年3月,四川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被原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地质公园申报资格,2022年发布实施《四川盐边格萨拉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5年)》,并报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备案。投影面积10625.29公顷,管理机构为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保护中心,隶属于盐边县林业局。

(三)整合优化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编制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的通知》(川林自函﹝2020﹞193号)文件要求,盐边县高度重视,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科学评估和系统论证,编制了《盐边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经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和国家林草主管部门审核,现编制完成《盐边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二、自然保护地存在主要问题和冲突现状

(一)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

盐边县涉及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的保护地有2个,其中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类型为自然保护区,级别为省级;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类型为森林公园,级别为国家级。盐边县境内的重叠面积为13246.56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555.28公顷,集体人工商品林975.5公顷,村庄和人口聚居区230.35公顷,城镇建成区33.67公顷,矿业权3.17公顷。重叠的原因为历史原因,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规划部门不同,工作缺乏衔接和比对。

(二)现有自然保护地内冲突概况。

1.城镇建成区。盐边县涉及城镇建成区的自然保护地3个。具体情况为: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范围内125.2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7.66公顷,缓冲区面积13.87公顷;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涉及城镇面积204.24公顷;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城镇面积26.57公顷。盐边县建制乡共和乡全域在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建制镇渔门镇、永兴镇在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范围内。

2.村庄和人口。盐边县域内自然保护地涉及自然村39个。涉及村庄和人口的自然保护区的情况为: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涉及自然村21个,人口31000人,所处地域按功能区分:核心区涉及自然村8个,3294人,缓冲区涉及自然村14个,3496人。村庄面积为761.2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63.65公顷,缓冲区面积123.20公顷,实验区374.43公顷。主要位于共和乡、渔门镇等乡镇。在保护区划定时未将人口密集区划出保护区范围,现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制约。涉及村庄和人口的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涉及盐边县自然村29个,人口24000人,面积为512.52公顷;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自然村5个,人口3000人,面积134.28公顷。

3.永久基本农田。盐边县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自然保护地3个。具体情况为: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924.0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29.46公顷,缓冲区面积205.23公顷,实验区2289.40公顷;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涉及永久基本农田1051.27公顷;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764.74公顷。主要涉及渔门镇、共和乡、红宝乡等乡镇,人类活动频繁。

4.人工商品林。盐边县涉及成片集体人工商品林的自然保护地有3个。具体情况为: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涉及集体人工商品林面积3273.9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61.18公顷,缓冲区面积237.65公顷,实验区面积2775.12公顷;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涉及集体人工商品林1616.38公顷;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集体人工商品林面积44.77公顷;渔门镇、共和乡、红宝乡等乡镇存在大量的人工商品林,严重制约了当地居民的发展。

5.矿业权。盐边县涉及矿业权的自然保护地3个,。具体情况为: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涉及矿业权面积4.45公顷(属已注销矿权,土地属性暂未转换,川环督察办函(2020)29号文已同意五个矿权整改),其中核心区面积0.58公顷,缓冲区面积0.28公顷,实验区面积3.59公顷;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涉及矿业权面积24.40公顷;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矿业权面积2.03公顷。

6.开发区。盐边县自然保护地未涉及开发区。

7.工业园区。盐边县自然保护地未涉及工业园区。

8.项目设施。盐边县域内自然保护地不涉及与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相冲突的项目设施。

9.违法违规情况。第一轮环保督察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涉及“保护区内有居民居住并从事生产生活,存在林权问题,存在放牧、祭祀现场”“设立有探矿权与采矿权”“二滩库区水面偶见少量油污”“沙坝电站、龙腾电站、龙胜电站、共太电站”“2个河道采砂场”“保护区内烟叶收购站”“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道路、桥梁、输电线路、通讯塔”等问题均已制定了整改方案,已整改到位,并销号。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中央环督__案件2017082005号,已整改完成。第二轮环保督察格萨拉地质公园涉及“省林业和草原局对地质公园的监督管理缺位,全省多数地质公园长期批而未建、建而不管,地质公园内违法违规建设及探矿、采矿问题时有发生。”问题已整改完成。

10.其他情况。

(1)房屋老旧问题:自然保护地内原有居住村民房屋大多于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结构单一,多数处于D级与C级危房等级,目前无政策支持原址修建。

(2)产业发展问题:自然保护地内原有居住村民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单一,除基本的农田耕种外,无政策支持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严重影响该区域经济发展。

(3)基础设施薄弱:自然保护地内原有居住村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基本为村民修建且未硬化,受雨季点暴雨冲刷损毁严重,甚至无法正常出行。

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一)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结果。

然保护区1个、自然公园2个,与整合优化前数量一致。按类型分自然保护区1处、森林自然公园1处、地质自然公园1处,整合优化后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与二滩国家级森林公园不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整合后总面积73008.32公顷,占县域面积的22.33%。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后,面积55219.42公顷,占县域面积的16.89%。其中:核心控制区面积36854.96公顷,一般控制区面积18364.46公顷。相比整合优化前图面面积减少19301.39公顷,减少比例25.9%;核心控制区相比原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之和减少3126.67公顷,减少比例6.91%。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后盐边县域内面积10617.40公顷,占县域面积的3.25%;格萨拉地质公园整合优化后面积7171.50公顷,占县域面积的2.19%。

(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1.空间整合(身份处置)。

盐边县3个自然保护地均不涉及空间整合(身份处置)情况。

2.范围优化。

(1)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调出地块情况。

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调出地块面积19301.39公顷。按调出归类分:城镇调出6.58公顷,耕地调出4144.68公顷,商品林调出13002.54公顷,村庄调出377.86公顷,其他地块调出1769.73公顷。调出依据:根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文件《关于编制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的通知》(川林自函﹝2020﹞193号)精神:“重点对无保护价值或保护价值低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冲突的区域进行调整,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同时调出地块主要是集体人工商品林和保护区周边农民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的耕地、人口密集区,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冲突。

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不涉及调入地块。

(2)二滩国家森林公园调出地块情况。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盐边县域内调出面积3433.14公顷。按调出归类分:城镇调出155.18公顷,耕地调出1292.39公顷,商品林调出998.48公顷,村庄调出685.65公顷,矿业权调出155.62公顷,其他地块调出145.81公顷。根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文件《关于编制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的通知》(川林自函﹝2020﹞193号)精神:“重点对无保护价值或保护价值低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冲突的区域进行调整,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调出地块主要是集体人工商品林和保护区周边农民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的耕地、人口密集区,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冲突。

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不涉及调入地块。

(3)格萨拉地质公园调出地块情况。

格萨拉地质公园调出面积3450.30公顷。按调出归类分:城镇调出1.55公顷,耕地调出2747.07公顷,商品林调出103.26公顷,村庄调出230.94公顷,其他地块调出367.48公顷。根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文件《关于编制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的通知》(川林自函﹝2020﹞193号)精神:“重点对无保护价值或保护价值低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冲突的区域进行调整,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调出地块主要是集体人工商品林和保护区周边农民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的耕地、人口密集区,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冲突。

格萨拉地质公园不涉及调入地块。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

本次整合优化对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功能进行了整合优化,核心区和缓冲区一共调出3126.67公顷,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调至一般控制区485.32公顷,实验区调至核心保护区205.54公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的要求,核心区保留区域更名为核心控制区,缓冲区距离人类活动区域太近,现有观测点未发现保护对象活动痕迹,栖息地相对琐碎凌乱,和实验区保留区域更名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伍。

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为公益一类股所级事业单位,隶属于盐边县林业局。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主要管理机构为攀枝花市二滩国家森林公园保护中心,编制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参公事业单位隶属于攀枝花市林业局。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为盐边格萨拉地质公园保护中心,为公益一类股所级事业单位,隶属于盐边县林业局。

四、影响和效益评价

(一)生态效益。

本次整合优化主要将无保护对象或保护价值低的地块调出自然保护地,本次优化调整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无重点自然景观、自然遗迹和重要栖息地调出,对自然保护地的生态影响较小。

(二)经济效益。

优化调整后为保护区周边人民群众预留了一定的生产生活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生活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

本次优化调整将自然保护地中的耕地、建设用地等调出,符合当地村民、村组的意愿,社会关系将得到明显改善,缓和了自然保护工作中的一些矛盾,构建了保护区和谐的保护与利用关系。优化后充分保障了当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发展空间,将促进盐边县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

五、相关意见和承诺

(一)相关意见。

在“预案调出图班_涉及矿业权项目设施等”图层中涉及盐边县的矿业权有3个(盐边县杨柳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坭杨柳湾铁矿、盐边县魏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袁岩矿井、攀枝花一立煤业有限公司金民煤矿)、建设项目有1个(攀盐高速)。经核实,盐边县魏家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袁岩矿井、攀枝花一立煤业有限公司金民煤矿已关停,盐边县杨柳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红坭杨柳湾铁矿已过期但未注销。攀盐高速是连接攀枝花至盐源县的重要通道,是两地经济高速发展的桥梁,目前已纳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建议调出。

(二)调出地块涉及各类问题情况及有关承诺。

?  经核实,一是“沙坝电站、龙腾电站、龙胜电站、共太电站”位于调出区域,已按整改要求拆除完毕,已销号;二是“2个河道采砂场”中的大洼采砂点位于调出区域,已按整改要求拆除完毕,已销号;三是“保护区内烟叶收购站”位于调出区域,其中林海(老)烟点已拆除,其余6个烟点已补办进入自然保护区许可,已销号。四是“设立有探矿权与采矿权”中的永兴砖厂全部位于调出区域,其余4个矿权部分位于调出区域,均已整改完成,已销号;五是“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道路、桥梁、输电线路、通讯塔”部分位于调出区域,已整改完成,已销号。不存在“以调代改”的情况,调出后,盐边县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严格林地、林木管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巡察巡护,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死灰复燃”。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6

根据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冀林草函[2023]55号)的要求,现将沽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主要内容向社会公示如下:

一、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情况

整合优化前,沽源县共有4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2.2351万公顷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6.65%。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名称为河北坝上沽源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1月25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成立,面积10357.6932公顷;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名称为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2月23日由原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面积4125.9992公顷;省级级湿地公园1个,名称为河北沽源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2018年12月29日由原河北省林业厅批准正式建立,面积6788.5034公顷;国家级沙漠公园1个,名称为河北沽源九连城国家沙漠公园,2019年1月4日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立,面积1078.1153公顷。

二、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情况

根据国家专班审查通过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成果数据,整合优化后,沽源县有4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2.1310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6.34%。

1.河北坝上沽源国家森林公园,面积9935.2741公顷;

2.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3976.3221公顷;

3.河北沽源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面积6435.5957公顷;

4.河北沽源九连城国家沙漠公园,面积963.1304公顷。

三、整合优化方案情况

1.调入

整合优化后,我县自然保护地共计调入面积181.6467公顷。其中:河北坝上沽源国家森林公园调入60.6951公顷;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调入50.5170公顷。河北沽源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调入17.1151公顷,河北沽源九连城国家沙漠公园调入53.3194公顷。

2.调出

整合优化后,我县自然保护地共计调出1222.6370公顷。其中:河北坝上沽源国家森林公园调出483.1140公顷;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调出200.1946公顷。河北沽源葫芦河省级湿地公园调出370.0257公顷,河北沽源九连城国家沙漠公园调出169.3027公顷。

四、涉及矿业权、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等调出图斑说明

1.矿业权,项目名称河北省沽源县常铁炉乡大官厂地区铀矿勘探,涉及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申请调出面积9.3795公顷;

2.国家或省级重大项目,项目名称沽源县丰源店中小型抽水蓄能项目,涉及河北坝上沽源国家森林公园,申请调出面积377.7973公顷。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篇7

一、整合优化依据

2019年11月,为落实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 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依据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矿业权差别化管理的通知》、《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有关空间矛盾冲突处理规则的补充通知》、《关于在全国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函》、《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关于做好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的函》等文件,开展临淄区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与整合优化工作。

二、整合优化规则

1.整合重叠交叉自然保护地。整合风景名胜区和其他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的问题,按照风景资源分布,权属问题,对交叉区域进行合理拆分,归并,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

2.科学划定管控边界范围。在科学评估论证和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以2021年上报国务院范围为基础,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国土三调”数据、2022年8月三区三线划定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封库数据,对自然保护地进行边界范围优化。纳入周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调出无保护价值的区域。

3.分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分类有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风景区进行科学评估,将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价值低的城镇建成区或者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符合县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已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的各类开发区(不包括旅游类开发区)、工厂和已建、拟建项目设施及用地;或虽未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但涉及重大经济和民生项目的设施及用地(线性工程除外)调出风景区范围.

三、整合情况

整合前临淄区自然保护地包括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和汞山森林公园。整合前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面积为6664.08公顷;汞山森林公园面积为426.41公顷。2处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重叠面积143.79公顷。根据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规则要求,经科学论证将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拆分为两部分,与山东淄博汞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交叉重叠部分划入山东淄博汞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剩余区域保留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山东淄博汞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调出不具备生态价值的区域,面积为118.1公顷;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调出城镇建成区117.08公顷,村庄48.28公顷,其他面积295.86公顷。

四、整合后情况

两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两处自然保护地,即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和山东淄博汞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整合优化后不存在交叉重叠。

整合后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面积为6059.07公顷,山东淄博汞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面积为308.31公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