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作能力在不断的进步中,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努力的,尽量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那么有关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模板,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模板1

20_年是采编部任务最重,压力的一年,采编部全体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

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团结,密切配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一、采购工作随着我院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为了更好的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今年学院对图书购置经费的投入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全年购书金额达160多万,购入图书近8万册。今年,图书采购继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

学院委托盛联招标公司组织招标,经过竞争性谈判,有5家图书经销商最终中标,作为我馆的图书供货商。今年图书采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5月初,图书招标结束,7月底,要完成所有的采购任务,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要完成8万册的图书采购量,难度可想而知。招标公示期满,立即组织馆内和院系的老师到市内书店现场选书。现场选书具有直观性好、针对性强等优点,可以缩短配货的渠道,加快图书到货的速度。对于这样的选书模式,得到了老师们充分的肯定,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了现采以外,还加强了与系部的联系,多渠道收集师生对专业文献的需求。同时,广泛搜集电子书目信息,采用多种采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工具进行采访工作。另外,为了拓宽采购渠道,七月初,先后到国防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等重点、部署出版社选购图书。为了补充外文图书,我馆与中国公司常年保持着业务往来。

每年选购一些既具有专业特色又具有收藏价值、实用价值的外文年鉴;

二、图书分编工作本年度采编部的日分编任务,与往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照学院的部署,8月10号之前,馆藏总量要达到98.5万册,生均图书册数要超过80册,对于这样的评估指标要求,我们有近12万册的图书缺口。平均每天要加工1500册图书,对于这样的工作量,如果单存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按时完成任务,所以,充分发挥书商的力量。

今年,在招标合同中,补充了一些附加条款,要求书商派人到馆加工,从拆包验收到流通上架,实现“一条龙”式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负责指导、组织和监督。书商到馆加工人员,素质、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而且,因为工作需要,要频繁换人,这给我们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我们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反复提示,加强记忆。每周,要列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用人计划,以保证工作进度;同时,我们的工作人员严把质量关,加工过程中,一经发现未达到要求的,一律返工。经过采编部全体同志不懈的努力,截止到8月9号,共加工图书15609种,120689册;光盘3089种,22500张;使得我馆的馆藏总量、生均图书册数均达到了评估指标的要求。另外,为了规范各岗位自身的工作职责,使采编部各项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立足长效管理,加强业务规范,成文采编各项工作细则。先后修订了2个业务工作细则:《图书加工细则》和《中文图书著录细则》。著录细则涉及到类目修改、类级的使用、交替类目的使用、具体类目的使用,以及总论复分表的使用等。

通过此项措施,统一了分类、编目、加工的标准,编目质量、加工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搬迁工作图书馆搬迁是今年面临的一项非常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搬迁初期,采编部大部分同志并没有直接参与图书的下架、打包工作。这段时间,集中一切力量加工图书,尽努力,使馆藏总量达到评估要求。从8月10号开始,采编部全体同志直接参与图书打包收尾阶段的工作;每名同志被编到组里,将阅览室和借书处的书合并在一起,重新进行排序,再协助工人打包,做好包头标识工作。打包结束以后,一部分同志被安排到架子组,监督工人拆装架子,安装木线、护板等工作;另一部分同志被安排到运书组,负责图书拆包、排架,另外,还做了一些统计工作,计算架位、空格,写一些架位标识等。此次搬迁正值酷暑,天气炎热,任务艰巨,大家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部门,齐心协力,超工作量、大负荷的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搬迁任务。此外,为了使新馆架位摆放整齐、美观,馆里成立了划线组,由我负责。经过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又通过反复论证,确定了选参照点、分区域,等分切线的划线方案。在划线的过程中,无论是打线、描点、量距离,都需要频繁的蹲起,时间长了,就会有腰酸腿疼、头晕目眩的感觉。另外,划线现场卫生、噪音情况极差,经常是这边划线,头上还刮着大白,耳边响着切割声,尽管这样,划线组的同志,没有一句怨言,奋勇争先,埋头苦干。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按计划的完成了划线任务。四、评估工作本科教学评估是全馆工作的主线和重中之重。根据馆领导的部署和安排,将评估材料分解成若干个方面,每个部门相应的承担一部分工作。在组织材料的过程中,采编部遇到的困难是图书分类统计。从52年建校到评估年,时间跨度太长,经手人过多;另外,相关帐目记录不够详细、全面,老图书馆管理软件自身功能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使得图书分类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大家从头缕起,翻阅各种帐目,对每批图书重新进行分类累加,经过近4个月的时间,圆满的完成了此项工作。其它评估佐证材料,经过大家加班加点,不厌其烦,认真严格地搜集、整理、归档。又经过多次修改、充实、完善,最终按照规定的要求按时完成了每一阶段的任务。透视过去一年,尽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与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配合是分不开的。成绩已成为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尽我们的努力,扬长避短,虚心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模板2

本学期,采编部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踏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编目加工图书30086册本学期计划加工30000册,尽管总量不大,但由于不同的书都要按楼层进行分配,实际编目工作更复杂,要求更为仔细

2.采购图书8760册,2408种,在采购中适当减少复本,注重图书品种的增加,适时采购热门图书。今年是建党__周年,有针对地采购了部分红色书籍。

3.新书拆包验收850件。认真组织好新书拆包验收工作,对配错,缺书的情况及时登记。

4.清点分类入库图书30086册。按楼层分配情况将加工好的新书分类清点后入库,保证图书分配的准确。

5.收到新书787件。本学期共计收到三新,儒林,新华等书店送来的新书787件,都及时清点接收。

6.处理城建、信工、文法学院等订单,及时进行订购,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

7.修补各类书标541册,修补条码1260册。

8.图书分配地址调整15400条。本学期按楼层对图书进行了重新分配,对于地址分配有误的图书都及时进行了逐条调整。

9.本学期共收到各类赠书423册。

10.到流通参加密集书库拆包上架,数据采集工作4次。认真仔细的做好图书数据的采集工作。

11.举办世界读书日新书好书推荐活动,网上推荐与实物展示,设立新书好书展台。

12.加工处理赔书306册。对赔付的新书及时进行加工,粘贴书标,盖章,贴条码等。

13.馆藏数据提取整理汇总。

14.为了充实我馆外文图书,联系省外文书店开展外文进口图书的征订工作,将征订目录送到外语学院勾选。

15.图书数据查重10000余条。

16.依据我部现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岗位职责。

17.图书错误修改1148条,赔书数据处理26条。

18.组织新进的勤工俭学学生开会学习相关图书加工流程,保证图书加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19.做好学科咨询工作。本学期,我部全体工作人员都报名参加了学科咨询员,努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0.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由于本学期我校转设更名,我部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了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在工作中,我部人员都积极认真,耐心细致,努力做好宣传工作,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

总的来说,在部门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采编部本学期的工作完成的比较圆满,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

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模板3

在校委会的领导下,20_年5月学报新、老主编完成了交替接换工作,明确了编辑部编制与人员。在主编的高度重视和直接主持下,学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坚持了编前会议制度以及三审、三校和出刊后的审读制度,确保了各期获得满意的质量效果。出版的期刊,版本记录齐全、完整,文章编排规范,有较高的学术水平。20_年度上半年,学报一共出版正刊4期,每期128页,均按时按质按要求出版。

为争取跻入核心期刊行列,学报狠抓稿件质量,加大约稿力度,向高放、奚广庆等名家约稿。20_年上半年,学报已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9篇,被《新华文摘》转摘1篇,在省内具有了较高的影响力。目前学报正在申报第一届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奖。

学报严格按照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的要求,于20_年上半年完成了年度年检工作和期刊送审工作。加强了对责任编辑的管理,新办责任编辑证1人,续展登记责任编辑4人。并根据校委会的工作变更,在省新闻出版局完成主编变更的登记备案工作。

在科研方面,编辑部获20_年省软科学项目立项1项、省党校系统调研课题1项、校级一般课题1项,完成省文化厅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调研项目、古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和青羊区会展业调研报告。公开发表科研成果4项。

在教学方面,编辑部组织、完成了第2期高端班人文素养与领导智慧专题教学任务。并在高端班、处长班、中青班及社会化选学担任了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为配合党校建校30周年校庆活动,编辑出版学报增刊1期、《__,我们启航》(口述史)1部。并承担了党校校庆在四川电视台《共产党人》节目播出与组织部《共产党人》杂志封面形象宣传联络、协调工作。

20_年下半年,编辑部将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1.加快制定提升刊物质量的实施办法、拟定学报长远发展规划;

2.继续狠抓办刊质量,争取有更高的转载率;

3.加强对责任编辑的培训,接省新闻出版局的要求,对所有责任编辑完成48课时/人的年度培训;

4.完成高端班、中青班及社会化选学下半年的教学培训工作;

5.完成学校为教研人员下达的科研任务。

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模板4

我们小组在新成立后,已经完成的书有:《风声鹤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魅力英文7:聆听花开的声音》、《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你不可不知的文学典故》、《本草纲目中的女子养颜经》三分之一部分。其中:

《风声鹤唳》是l负责的,送到社里审稿两次,在内容上,关于“姊姊”与“姐姐”的整体替换上出现了修改建议分歧,已做适当解释,有所依据;排版上,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已做修正。

《本草纲目中的女子养颜经》的封面文字和三分之一的文字部分是l负责的,基本没有问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c负责的,文字部分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找图和图说方面存在的问题多一些,用了很长时间,现在已经基本能理解图说的大致模板。

《聆听花开的声音》是r负责的,在开始时的书名和提纲的确定上,花费的精力多些,在完成时间上给予肯定,但是由于很多细节问题没有统一替换,后期校对纸稿工程,用了较长时间。

《文学典故》一书的电子稿部分是已经离开的j负责的,后来的q接手负责找图、图说。纸稿先后进行了三次校对。第一次校对q负责;第二次校对l负责;第三次校对q、l共同负责。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文字部分和找图的思路都没有打开,图说样式不统一,很多文字和图说在纸稿二次校对时做了大幅度的修改。

正在进行中的书有:

l《啼笑皆非》文字部分已经修改完毕,等待书号、封面、扉页,即可出片;《听刘墉讲为人处世》,等待排版;新接手《衣衫褴褛的迪克》改版权。

q《岳飞传》,排版结束,等待校对纸稿;由其负责的另一本书《本草纲目使用手册》样稿已经出炉,已经大致看过,提出修改建议,基本可以开始正文的完善。

r《风险博弈》,第三遍修改文字,尝试改换新的大纲,重新整合。

c《听朱光潜讲美学》,整体基本完成,正文部分文字要做美化,附录和前言正在做。

二、遇到的问题和想法

虽然每天做的工作大同小异,但是总会有千奇百怪的问题跑出来打断你的思路,让你每次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任务去解决,等在回过神来的时候,什么思路、灵感、想法都没有了,一切都要重新来。

1、关于选题

做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本书成功的关键,也是每一名编辑的目标,这样不仅做起来轻松些,也会有较好的市场。一般来说,我主要通过图书网站和新闻、报纸、杂志来探寻选题的灵感,但是总觉得不够好,没有抓到精髓,做出来的选题要不俗到不行,要不就脱离实际。

我们组的成员大多对选题的认识程度也不够,不清楚好选题该是怎样挖掘出来的,屡次强调后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没有选题,一个就是滥竽充数。导致做出来的书,既难做,又难卖。

在选题筛选上,为了照顾每一位老师的情绪,没有精挑细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走入一个量大于质的误区。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加强大家对选题的重视意识,做好选题的沟通工作,精中选精,也希望能公司也能给予相关的培训。

2、关于工作流程和效率

一本书从无到有,是个很奇妙的过程,不奇妙的是这个的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在每一本书的流程都要靠组长统筹,与各个部门沟通,必要时还要加班。但由于我们组也是新成立的,经验尚且不足,经常是不按照顺序出牌,有时候还有遗漏疏忽的地方,加上如果每一次都要组长这样提醒,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下面编辑与其它部门老师的沟通,给人感觉每次讲解就像是在做无用功。

可不可以给每位编辑一份本公司图书制作的详细流程,这样大家每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每一步跟谁交涉、对谁负责都一目了然,便于对整体时间的大致的把握,起到鞭策、催促作用,同时有利于力高工作效率,增强紧迫感。

每次做书都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整合资料,希望能找到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是每次都会陷入瓶颈,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与有经验的同事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也给后来的同时起到榜样教育作用。

3、关于征订单和宣传活动

征订单和新书宣传活动,都是一个公司的门面,因为他们直接对外。所以每次做征订单的时候都很紧张,要从好多网站查找资料,做到一份既详细又有特点的征订单。而实际上征订单的某些信息应该是营销部来完成的,我们只负责提供相关文字就好,但是现在把营销的工作全都做了,每天除了手头工作还要兼顾封面、排版、流程。营销部门形同虚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只要我们一个数据没写上,就不要我们的征订单,而且语言毫不客气,等数据凑齐了,又说我们给晚了,影响征订。更常出现的情况是,我们的征订单发了好多遍,最后还说我们没给,所有的责任全在我们这边。

如果一个营销编辑不通,那么他怎么来宣传、推荐这本书?同时,在最近的两次新书发布会上,营销编辑只负责在门口给媒体签到,连基本的录音、照相、会议记录都没有专人负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编辑来完成,完全丧失了一个宣传部门应有的作用。

4、关于要不要给建议

我们组是新成立的,从人到电脑都是新的,新人新气象,想带动一下编辑部以往沉闷的空气流动起来。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个人十分尊重各位老师的想法,想让他们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感来做新的书。这是一种不同于老编已经固定思维模式的书,是一种“手快于眼睛”走在前面的书。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来看,这种想法似乎是过于理想化了、行不通。因为不仅没有新的开拓,连老编的“经验之谈”都被其认为是没用的个人想法。这个时候已经由“教不教”的问题,转到了“听不听”的问题,问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就不知道怎么努力了。

5、关于培训和拓展训练

因为做编辑是一种脑力活动,长时间的做书,常常有一种脑子被掏空的感觉,平时会注意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获得一些填充,但是得不到系统的规划培训,个人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业余组织学习,所以有时候感觉很迷茫、压力很大。

我们组的同事也有相关的情况:尽管工作很努力,但是工作常常得不到肯定,感觉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和动力,时常怀疑自己……

三、总结工作特点及日后努力方向

c老师在工作中,很谦虚,能够多与同事交流,汲取相关经验,但是做东西,有些慢,忽略了时间的观念,讲过的东西,总是重复问起。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勤督促她提高工作效率。

r老师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希望做一本好书,但是轻易不采纳别人的建议,思路总是打不开;遇到问题不愿意思考,总是寄托希望别人来帮忙解决,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督促其工作状态的调整。

q老师对待工作很认真,对于别人的建议,肯于吸收和消化,但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等下一步骤做好了,才提出来,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主动督促询问,争取不重复做无用功。

综上,是这段时间对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些总结和感悟,很多问题思考得还不是很成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稿子方面,会侧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注意多和有经验的同事沟通,多与新来的同事学习;组织管理方面,会侧重于大方向的指引,而不是细节的考虑,及时统计工作量,及时汇报工作完成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沟通,不仅做到主动,还要做到创造性主动。把握好工作中言语的力度和尺度,争取组中的每一位编辑都能早日成熟起来,独当一面。

2021年采编部年终总结模板5

给位同事的支持下,20_年,新闻宣传科、校报编辑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巩固新闻宣传阵地,注重新闻策划,细分矿大故事,形成了内宣精彩,外宣有力的良好局面。

一、常规工作

1.创新机制,完善“三个联动”。

一是建立校院两级联动制度,每个学院和部处单位都安排专人负责与学校新闻中心的联络,初步建立了校园新闻素材征集与共享机制。二是建立了内外联动机制,一方面为校外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另一方面外宣主动结合社会热点议题对学校进行采访报道。三是实现了报网良性联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有效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果。

2.巩固阵地,提升新闻网与校报影响力。

不断丰富矿大新闻网的内容。明确了矿大新闻网刘勇、卢进丽、刘尊旭分别负责的栏目,提高了更新率。全年共审核新闻近万条,发布6000余条,其中视点新闻540余条,图片新闻5条,校园文化1500条,矿大故事149条。会同网络中心开发制作新闻网APP,目前已经开发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继续发挥校报影响力。全年出版校报18期,增加深度报道、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进一步美化校报版面,增强可读性。校报上网,数字化发送,对上万个邮箱进行精确投递,在三个校车站点设置了自助取报栏。

3.把握导向,围绕办学目标细分矿大故事。

围绕“三个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继续讲好矿大故事。围绕综合改革,推出“综合改革系列访问”栏目,采访了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学科办负责人及青年教师,为学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围绕一流的学科,策划了我校协同创新外宣稿及毕业生看专业系列报道,翻译并刊登了卡罗·卢比亚及陈清泉院士来校演讲的内容。围绕一流的人才,推出了“矿大人物”、“青年才俊”、“欢迎教师”等栏目。围绕一流的学生,推出了“每日一星”、“新生新鲜事”、“优秀毕业生”等栏目。此外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了20篇专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4.扩大影响,加大外宣策划的力度。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重大活动,形成了多家重要媒体规模大、气氛浓、影响广的宣传合力。重要报道包括《科技日报》两篇头版头条文章,《中国能源报》、《中国青年报》的两篇头版文章,《中国矿业报》、《江苏教育报》的专版文章。7月3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服务煤炭行业,产学研融合,实施协同创新的探索和实践。10月11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的院士、安全专家共同呼吁推进煤与瓦斯共采。

11月16日,《中国能源报》头版报道专访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文章。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对青年恒好公益创业孵化基地在中国矿业大学落地的情况进行了报道。9月初,《中国矿业报》、《中国煤炭报》、《江苏教育报》、《徐州日报》以专版或者专栏的方式报道抗日战争的中国矿业大学。11月10日,CCTV-5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第三届半程马拉松赛暨首届全国高校半程马拉松赛。全年各大报纸外宣稿件230多篇,主流网站发表稿件5000多篇。此外,对20_年外宣稿件进行了统计与奖励,召开了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

此外,协助领导做好包括化工学院实验室爆燃事件在的各类负面新闻的媒体应对工作。

5.规范制度,理顺新闻工作流程。

按照服务群众、方便师生的要求,对我校新闻宣传制作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新闻工作流程及规范》、《关于扩大新闻线索来源的实施意见》、《中国矿业大学接待媒体记者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学院新闻宣传报道情况统计方案》。加强了内部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明确了新闻宣传科三人的分工与合作。

6.加强服务,凝聚新闻宣传合力。

坚持“用服务赢得尊重”的理念,加强与学院和部门的沟通交流。开设新闻宣传写作指导讲座8场,指导举办第三届徐州市大学生记者文化节,开展活动15项,评选“优秀学院传媒中心”9个、“十佳”和“优秀”大学生记者48人。

7.开拓创新,提升新闻从业能力。

针对做好外宣及危机应对,邀请新华日报记者李刚来校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研讨、继续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校报有四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江苏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校报有五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个人获得“机关管理服务标兵”称号。工作之余,注重理论研究,熟悉媒体发展规律,撰写论文四篇,在《现代传媒》、《新闻研究》发表了两篇论文。

二、创新工作

1.加大外宣策划力度,实现了外宣新的突破。主要包括《科技日报》两篇头版头条文章,《中国能源报》一篇头版文章。

2.把握导向,围绕“三个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细分矿大故事。推出了“毕业生看专业”、“每日一星”、“新生新鲜事”、“青年才俊”等系列栏目。

三、不足

1.融媒体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内宣合力没能很好地转化为外宣动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