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五篇)
实习是一件很具意义的事情,在实习中能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能力,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
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精选篇1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 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3. 编辑整理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 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精选篇2
采访者的生平,小到他在过去的公开场合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要有所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在采访过程当中更加容易地与被采访者发生共鸣,让他们觉得你对他有充分的了解,对这个专访非常地重视,自然而然,被采访者也就会非常默契地与你一道完成整个采访任务了。
与一般的被采访者不同,《盛世》杂志所专注的都是一些总裁、名人,他们接受采访的时间并不是可以由记者自己挑选的。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断地联系他们的公关,不时地提醒他们为自己安排采访时间,确保能赶在截稿时间前完成。因为公关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媒体,他们不会一直把我们的采访计划放在心上,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他们。
至于采访所涉及的问题我们也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出现冷场的现象。我曾经对美食家蔡澜先生所做的小访问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因为是偶遇的关系,事前自己并没有对蔡澜先生以及他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以至于在整个访问过程中我只能提一些较为“客套”的问题,虽然心里知道这样一个机会是非常难得,但是却因为事前准备太少而使整个访问出现了几次冷场的情况,颇为尴尬。
此外,我们还要做到“不懂马上问”,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因为当你行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于某个讯息不太肯定而打电话向被采访者询问,这样就会让对方觉得你太不专业,给人以不好的印象。哪怕自己在采访过程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切记一定要在现场“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要担心这样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领悟能力太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你对于被采访者所说的全部内容完全消化,不会在文章中出现“失实”的情况。
大陆人的“优势” 与香港土生土长的记者相比,我们这些大陆来的新闻记者显然在处理内地新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在语言还是背景资料的了解上,我们都会比他们更加容易上手。
记得我曾经参加的一个广西“港澳招商周”晚宴上,与一席操着不咸不淡的普通话的香港记者采访梧州市委书记。在采访中,我这个大陆人的普通话明显在提问过程中引起了在场记者的“刮目相看”,而市委书记对于我的问题也显得格外的感兴趣和配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在众多记者中当“主角”的滋味。
采访过后,一位同是实习的文汇报记者还向我询问了整个招商活动的背景讯息,包括什么是招商,为什么要招商,市委书记接受采访中所提到的个别名词概念,让我这个“蹩脚”记者也有了一个充当“顾问”的机会。
穿装打扮合时宜 我们这次的工作虽然属于“实习”性质,但是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却决不会因为你是实习生而放松对你的要求,特别在香港这个“时间等于金钱”的地方,公司根本没有时间给你重新学习,一到公司他们就马上把你当成了他们的员工,与其他正式员工一样对待。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也要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不要一味地觉得自己只是实习生,所作所为还与在校一样,包括我们的穿衣打扮也要与在学校有所区别。记得学院的外教nicole在安排学生到上海采访世乒赛的时候,一直严格要求出行的同学要穿着成熟,此行的实习让我深切明白了这个道理。
开始实习的前一天,在院长的指引和帮助下,我们精心准备了各自第一天上班的“战衣”,虽然对于一身ol的打扮我们还不是非常地适应,但这样的装扮却让我们在用人单位里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一开始我们还很不能理解,总是认为当记者的要四周围跑,穿成这个样子怎么能工作。到了《盛世》,经过副社长的解释我才明白原来记者也要分场合穿衣服。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本高档次的财经类杂志而言,更多出席的是一些高档场所,见的是一些商界名人,对于穿衣打扮的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在公司,我们永远都能发现一些记者的位子旁边挂着一套笔挺的西装,目的就是用来应付突如其来的采访任务。
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精选篇3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新闻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报告: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新闻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新闻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新闻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新闻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新闻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新闻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新闻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精选篇4
实习单位:__报巴彦淖尔记者站
实习时间:20__.2---20__.4
20__年2月到4月,我有幸在__报巴彦淖尔记者站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学生时代不一样的体验。
一、实习单位介绍
《__报》是内蒙古五大主流报纸之一,其针对巴彦淖尔地区读者开设的“巴彦淖尔新闻版”已逐渐成为《__报》吸引巴彦淖尔地区读者的一大亮点。“巴彦淖尔新闻版”建版三年来,一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地区政府部门与市民百姓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桥梁,成为深受河套地区读者喜爱和欢迎的主流报纸。三年来,铁肩道义,激扬文字,说百姓话,想百姓事,帮百姓忙,进百姓家,一直秉持“太阳一出,我们上路”的办报宗旨。三年来,“巴彦淖尔新闻版”因读者而生,因读者而荣。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
作为__学院20__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将我在学校学习到关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我有幸在该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变了角色:老师变成了领导,同学变成了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有过彷徨,迷茫,开始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但这只是暂时的,我逐渐认识了新的自己,明白我眼前需要做到和必须做到的事情。
实习前期,报社的老记者教会了我如何做有价值的新闻,我学会了很多专业用于实践的方法,主要参与户外的采访活动,基本与民生新闻以及相关活动打交道,还通过“扫街”找新闻、和从其他各大网站和报纸上找好的新闻素材来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实习中期,我在参与采访活动的同时,也开始接触了排版以及《民生·社会》版面的制作。我提高了报纸版面排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自己制作版面。老师还让我参与了突发事件的采访,锻炼我的胆量和应变的能力。
实习后期,开始跟随编辑学习编稿、校对。在学习的同时也尝试着改写新闻素材,被采用了近10篇。
三、实习目的和意义
由于受到很多老师的照顾和关心,我得到了很多不同岗位的实习锻炼机会,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也逐渐认识了我自己,明白眼前的我需要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认知,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打算。应该说这整个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样,是个大量吸收的过程。但是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说学到所有的技术和能力。老师说得对,大二的实习机会最重要的不是说要学怎样的写新闻,而是要看到在资讯发达的社会,作为一个媒体人是怎样做的或者作为记者,是怎样做新闻的。每一天,我都会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学到的和自己的感触,因为我觉得记录是一种习惯,一种姿态,可以让自己在停留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也因此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这次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灵的蜕变,是一个茫然到理性、幼稚到成熟、虚幻到现实的变化过程。我虽然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但是一直以来,我认为学校学习的新闻理论知识是没什么用的,甚至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一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实习之后,我发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那么可能连自己现在能干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实践中,特别体现在知道我们如何采访的操作上,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不会对手里的工作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我认为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巩固,不要埋没了自己的优势也不要淡忘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四、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我认为最难掌握的就是突发事件的采访,记得有一次,我们发现某商场有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当时我们记者乔装进入,老师在路上已经对我们说了一些采访的要点,但是我当时到了现场还是十分紧张,虽然采访顺利完成了,但我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事后我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首先,在赶往事发现场的途中,需要根据的线索内容整理出事件大概情况,迅速制定采访提纲。根据对事件的理解确定采访对象(这里是指身份上的确定,例如目击者,当事人),以及需要问的问题。由于是突发事件,现场状况一般会比较混乱,如果没有一个大概的计划,则会在采访过程中由于慌乱而漏掉一些细节。
然后,到达时间现场后,迅速确定采访对象(这里是指具体人的确定,即选择哪一个目击者进行采访)。当然,要客观的报到时间则需要尽量多的采访各个方面,除了当事人、目击者还有相关事件处理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但是,有时候时间上并不允许,所以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寻找能给予最大量信息的人进行采访。同时,还要对现场进行详细地观察,以利在新闻稿件中描述现场。
最后,一些大的事件的现场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基本采访结束后,可在脑中做一个构思,组合出新闻稿,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发现采访的不足而及时弥补。
按照以上的三个步骤应对,在面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时通常就会比较顺手而不至于慌乱。整个采访过程也会井井有条。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应急事件处理部门有其新闻发言的一些规则。例如,事件处理现场职位最高者有权利向记者发布现场情况以及回答在场记者的问题,明确了这一点,在采访过程中就会少碰一些壁,节省时间。
五、实习总结及心得体会
这一次的实习,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有了运用的机会,更让我得到了实际的锻炼,从中总结了经验,使得我的专业能力有了进步,同时也让我吸取了一些教训。
1.要抓紧时间。突发事件的采访没有规定时间,从得到线索到赶赴现场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节省时间,因为事情在不断的发展改变过程中,很可能耽误了一两分钟就失去了很多采访机会。
2.为了尽量使采访到的信息真实,要记录被采访者的姓名,同时要在新闻稿件中体现。这是我常常忽略的一点,也因此常常被批评。
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精选篇5
20__年6月底,根据新疆财经大学制定的学年实习计划,我学院组织我们新闻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了专业实习。此次实习采用小组协作分散实习的方式,将班里的学生按5—7人分为一个小组,每组设定一名组长,由学生自己拟稿、策划、拍摄、编辑、制作,最终完成小组的实习作品。
一、实习目的
首先,我们大三的学习已经结束,即将踏上社会,离开了书本,我们对社会知之甚少,通过实习可以增强我们的时间操作能力,为我们投身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是让我们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学习拍摄技巧,对大洋D3非线编软件的使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让我们能更好地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达到学以致用,理论和时间的完美结合。
再次,通过实习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写作,同学之间相处将会更加和谐融洽。
最后,能够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发现生活中他人未发现的亮点信息,找寻前人没有运用的角度去审视身边的生活。在实践中开拓思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二、实习过程
(一)策划与构思
本小组由7名成员组成,有组长王杨,组员杨奕、张颖颖、张洁玉、万玉来、马明、涂宇鹏。大家协作以完成实习作品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谁负责的工作,大家都会尽量赶到现场,以便能够详细地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的思想,我们决定拍摄一些别人常常忽视的题材。就选题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在一起商讨了很久,分歧一直存在,很难最后敲定。最后组长王杨提议拍摄我们校园里的拾荒者(那些在校园里捡拾空瓶子和收集可回收垃圾的人),同时拍摄一些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产生对比,反映他们与我们大学生生活的不同。这项提议得到我们小组的一直赞成。
给我们所制作的DV短片命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最初定的题目为《关注》,可是我们觉得这个名字不能表达我们所制作的DV短片的真正内涵,不能反映我们的真正想法,一次次的商讨,一遍遍的更改,我们决定使用《一样的校园 不一样的生活》作为我们此次作品的名字。在同一所学校,在同一个校园,我们大学生与那些拾荒者却有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生活命运。
(二)采访与拍摄
选题一经敲定,我们就开始着手拍摄事务,我们于20_年6月29日就从学院实验室借来摄像机装好电池,准备进行素材的拍摄。
我们经商议决定将在校8号公寓楼后存放捡拾来的可再回收垃圾的那位老奶奶作为主要的采访对象,另外在对校园中其他拾荒者进行补充拍摄。由于我每年假期都会去家乡的电视台实习,对摄像机的运用、常规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比较了解,并且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于是小组决定由我主要负责拍摄任务,组里其他成员帮助我完成拍摄工作。
可是,计划归计划,现实总是会超越计划之外。我们在第一天拍摄时就遇到了困难,我们没有找到预定的拍摄对象。起初,我们以为她已经在校园里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但是我们转遍校园也没有找到她的踪影;后来,我们决定“蹲点”,就在她存放东西的地点等待她的出现。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很考验耐性的,我们在等待时看到了在清扫7号公寓楼下垃圾箱的一位老大爷。我们临时决定先对他进行一个短时间的采访和拍摄,我们在学习《新闻采访学》时老师曾讲过,在采访一位陌生的对象前,首先要博得他的认同和好感。我们就先与他打招呼、交谈,并且介绍了我们的情况。很幸运,我们想将他记录入我们DV短片的请求得到了他的许可。之后,我们便顺利的问得了他的实际情况并且如愿得拍摄到了我们想要的真实的画面。
后来,我们又在校园里四处寻觅对象,先后拍摄到很多的拾荒者翻找垃圾桶和背着装有捡拾来东西的编织袋行走的宝贵画面。
经过一番寻找,我们最终找到了我们要找的那位老奶奶,她佝偻的背影让我们很难开口说出我们的意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商讨,我们鼓足勇气说出了我们的来意并且也得到了许可,可是,意外又一次发生了,我们的摄像机电池没有电了,计划再一次被打乱,虽然我们也与她进行了交谈并且了解了她的情况,可遗憾的是我们最终只记录下了她佝偻的背影和一些零碎的片段。
后面的拍摄我们将场所改到了新城公园,里面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同时也有一些拾荒者,我们对这些画面进行了记录。后来遇到了一位拾荒的阿姨,他对我们的拍摄很感兴趣,欣然的接受了采访,同时也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她的家庭都和生活,其中我们想要信息很少,出于礼貌我们耐心的听完了她的讲述。
经过两天的辛苦拍摄,我们终于拍摄到了我们想要的素材,时长达1小时40分钟。
(三)剪辑与合成
拍摄结束后,我们就开始着手采集,新闻与传媒实验室的非编软件是大洋科技公司的,和我以前实习所使用的软件不同,开始我并不会操作,在万凤银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使用1394采集法,简单而方便。通过一个多小时的采集我们终于将拍摄的素材导入了实验室的编辑机素材库中。
将素材采集完毕后,我们首先浏览了一遍,之后我对素材进行了初剪,将拍摄的画面中的一些过度曝光的、抖动厉害的还有一些由于外界干扰所造成的无法使用的画面剪掉,留下的有41分钟。组长王杨又对这41分钟的素材进行了又一次剪辑,留下了10分钟左右的素材。
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按我们最初的想法将所需的画面进行排序,重复或者是相似画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在剪辑完的画面中,每一个画面都需要我们进行衔接,精细到一桢一桢的剪,一遍一遍的反复的看、剪、接,将我们想给人以冲击
的画面添加特技,快放或者是慢放,有的画面我们还运用了静帧的效果,以期得到观众的关注。最后我们配上了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
三、实习结果
通过一周多的努力,通过我们小组的精诚协作,我们独立的完成了我们人生的第一部DV短片《一样的校园 不一样的生活》。
四、实习总结和体会
(一)实习后的收获
在上小学时,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够很好的记忆生词和背诵课文,曾告诉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还有些抵触情绪,现在方知其中的重要含义,没有实践的理论永远都属于纸上谈兵。实践,自古就被认为是人成长的必修之路。在我们没有实践经验之前就不能说自己是有能力的,否则那将只是夸夸其谈。古人经验可以证明,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就可以证实实践的重要性。此次学年实习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更好的历练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日后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这次学年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关注他人未关注之现象,讲述他人未讲述之事实。极大的扩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我们小组是由7个人组成的,如果大家相互间不理解,不沟通,都秉持自己的意见不放松,那么,我们小组的工作将无法顺利完成。
高校新闻类实习报告(热门)
上一篇:2023新闻类实习报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