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卓范文网!

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游词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导语:吉林位于中国东北中部,有许多自然风光,吸引着许多游客观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吉林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参观。在参观期间有两个小小的要求:第一,请不要吸烟,因为长影是一级防火单位;第二,我们是集体参观,请大家跟上我不要掉队,以免您漏掉项目。参观结束后可以自由活动,谢谢合作。

  第一项:①伪“满映”主楼

  长影的前身是“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推行殖民文化所建立的电影机构。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奴役中国人民、妄图吞并中国的罪证。伪“满映”的厂房于1937年8月动工兴建,1939年11月竣工。整个厂房建筑由德国工程师仿照德国“乌发”电影厂的模式设计,当时占地面积共163,963平方米,建有六个面积为600平方米的摄影棚,大小四个录音室,还有其他附属建筑,号称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主楼共三层,伪“满映”时,一层是集体办公的地方,二楼是当时“满映”理事长大特务头子甘柏正彦的办公室,每到上班的时间,他就坐在前面的雨搭上,监视着工人来上班。有职务的人员由主楼正门进入大厅集合,而普通的工人则走主楼两侧。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将一楼改建为接待室,二楼、二楼部作为办公室。中央三代领导人亲临视察时,都到过这里。许多国家的首脑和知名人士来长影参观时,都是在这里与长影的领导人和艺术家们见面。

  角落里的“定石+楚”是满洲国郑孝胥在1939年的题字。

  ②毛主席雕塑像:这座毛主席雕塑像是1968年“”时期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制作的,由我厂美术、技术人员自行设计,雕像高7米,材料是白水泥,整个制作时间大约4个月。这座雕像建好后,因为它比例协、造型逼真,吉林江南公园、辽源矿务局都从我们这里进行了翻制。

  注:①②可按照参观顺序提供。

  第二项:黑龙会平面图

  这副平面图,是日本黑龙会的标志,是1937年建厂时日本人用马赛克镶嵌在这里的。两条龙中间,是整个“满映”的平面图。最前面突出的部分是停车的雨搭,紧挨着便是大接待室,大接待室的两侧有两条走廊,左侧的走廊通往一、二、三摄影棚,右侧的走廊通往四、五、六摄影棚。大接待室后面有一个篮球场,篮球场后面是洗印车间,两侧有天桥连接,左侧的通往录音车间,右侧的通往剪接车间。洗印车间后面是美工制作车间。有关电影制作流程,我们到后面会详细地向大家解说。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军国主义霸占中国的美梦灰飞湮灭,“满映”回到中国人民手中。新中国成立后,长影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建造了第七摄影棚,面积1200多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中国最大的摄影棚,也是亚洲最大的摄影棚之一。

  第三项:摇篮宫

  长影作为中国电影的摇篮,为新中国的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倍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请看这三张照片:①1958年2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临长影视察,他来到第六摄影棚与《红孩子》剧组的小演员宁和合影。②1964年7月10日,中央邓小平同志视察长影,接见了《兵临城下》的主创人员。陪同的是我厂党委书记岳林。③1991年1月11日,江泽民视察长影,在第六摄影棚里接见了《铁血精英》摄制组全体人员。江书记左侧为厂长阎敏军。视察结束后,江书记亲笔题词“发扬长影的优良传统,为党的电影事业做出新成绩!”

  2、厂史部分:

  工农兵的厂标。

  我厂的前身是1937年,伪满时期日本人建立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我党为建立自己的电影生产基地,派中共党员刘建民、赵东黎秘密进入“满映”,组织进步职工开展护厂斗争,于10月1日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内战一触即发,东北电影公司于5月13日迁往合江省兴山市,即现在的黑龙江省鹤岗市。在当时的一所小学校里,白手起家,建设“厂房”,建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并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生产,拍摄了新中国的七个第一部,同时调出大批干部支援新厂建设,因此被形象地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东影一面坚持生产,一面分批迁回长春。1955年,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现今,我们成立了长影集团。

  为了这是记录、及时反映、紧密配合东北解放战争,东影一开始就把拍摄记录片放在了首位。从1947年5月---1949年7月,东影先后派出了 32支摄影小分队深入到前线、工厂和农村,拍摄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编辑了十七集新闻记录片《民主东北》,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新闻记录片,它不仅生动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华北解放战争的面貌,而且真实记录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部分实况、影片的成功向海外发行,于1950年获捷克卡罗维?发利第五届国际电影节记录片名誉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