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NASA发现两颗“超级地球”:距离只有33光年 NEW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官方宣布,最近又发现了两颗“超级地球”,也就是和地球状态、环境非常接近的系外行星,而且距离不远,只有33光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地球最近的多行星系统之一。它们都围绕编号HD260655的一颗红矮星运行,其大小和亮度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其中,HD260655b比地球大20%,质量约等于两个地球,公转周期仅仅2.8天;HD260655c则比地球大50%,质量相当于三个地球,公转周期5.7天。从大小、质... Read More >
202206-20 350公里时速高铁回来了 京广高铁京武段提速:北京到武汉不到4小时 NEW 6月20日,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投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开行高品质标杆列车,推广静音车厢、新型票制等服务。据了解,京广高铁京武段连接南北,承东启西,与徐兰、郑渝、汉十等多条高铁紧密衔接,干线地位十分重要,提速后,京广高铁沿线及周边多个城市间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京广高铁按时速300至350公里标准建设,2012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以来,常态化按时速310公里达标运营。提升至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后,该区段整体运输能力将... Read More >
202206-19 国产TP500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载重半吨 能飞1800公里 NEW 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6月18日上午,由航空工业一飞院研制的TP500无人运输机实现首飞。据悉,该机可满足500kg级标准载重、500km半径范围的无人驾驶航空货运覆盖,最大航程1800km,是一款通用型大载重无人运输平台,也是首个完全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该无人运输机由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作为总体研制单位,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作为总体装配单位。TP500无人运输机主要应用于货运无人运输市场,整机主要采用复合材... Read More >
202206-15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和田至若羌铁路6月16日开通运营 据@中国铁路 官微消息,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将开通运营,开通后和田至若羌11小时26分可达。这也标志着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官方介绍,和若铁路西起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预留电气化条件。全线共设车站22座,其中和田、洛浦、策勒、玉泉镇、于田、民丰、南屯、金山、... Read More >
202206-13 首次在地球外确认生命之源?你可能白兴奋了 “外星人带我去星际旅行吧!”“母星什么时候派飞船接我回家?”……本周三,在微博热搜“首次在地球外确认生命之源存在”话题引导下,网友们放飞自我,畅想了一番有外星生物参与的生活。不过,好事总是一波三折的,这次也不例外。事实证明,大家很可能白兴奋了一场——“首次在地球外确认生命之源存在”的说法本质是对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最新研究进展的误读。6月8日,“首次在地球外确认生命之源存在”热搜显示“爆”。既非“首次”,也不确定是“生命之源”一切源于日媒的一则报道:6月6日,日本文部科学... Read More >
202206-09 Gartner:到2024年 金融领域一半人工智能项目将被推迟或取消 Gartner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业务流程外包,到2024年,金融领域一半的人工智能项目将被推迟或取消。根据 Gartner首席财务官的说法,到2024年,目前一半的金融人工智能 (AI) 部署将被推迟或取消,而用于人工智能的业务流程外包 (BPO) 的使用率将在两年内从6% 上升到40%。在内部扩大使用人工智能方面面临重大障碍,并将越来越多地转向业务流程外包 (BPO) 解决方案来实现其数字化转型目标。金融部领域在为人工智能奠定基础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Gart... Read More >
202206-09 研究人员开发智能水凝胶敷料 可在检测到细菌时释放抗生素 布朗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材料,只有当致病菌存在时才会释放药物。当作为绷带使用时,这种水凝胶可以在感染开始时按需提供药物。过度使用抗生素是细菌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数量可以帮助减缓这一过程,但判断起来可能很麻烦。因此,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智能材料,只有在检测到细菌时才会释放其药物载荷。这种水凝胶是由一种交联的聚合物网络组成的,可以容纳大量纳米颗粒,如抗生素,它们将被紧紧“锁住”。然... Read More >
202205-28 国轩高科三元半固态电池已装车:1000公里续航、百公里3.9s加速 日前国内的动力电池公司国轩高科宣布三元半固态电池已经装车应用,电池包容量可达160KWh,能量密度260Wh/kg,电动车将实现1000公里续航,百公里加速时间只要3.9s。其他能量密度更大的半固态电池也在路上,国轩高科工研院副院长张宏立表示,公司研发的360Wh/kg三元半固态电池将在今年实现量产,同时,400Wh/Kg的三元半固态电池目前在公司实验室已有原型样品。此外,国轩高科和大众集团共同研发的第一代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标准电芯... Read More >
202205-22 核酸采样机器人在上海问世 30秒完成一次无人检测:提高效率 核酸采样机器人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诞生。它搭载在研究院与奇瑞控股集团、节卡机器人合作开发的“SAIRI赛瑞”智能核酸采样车上,能代替人力,完成核酸采样整个过程。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政府、临港集团和商汤科技共同投资发起的新型研发机构。针对核酸采样,他们提出了“车动人不动”理念,以降低人群在采样时交叉感染的风险,也为车内采样的医务人员树立一道保护屏障。采完样后,核酸采样车直接把样本运往实验室,可以提高检测... Read More >
202205-19 海水冷却岩浆 为什么汤加火山在海下爆发 却波及半个地球? 说到汤加王国,这个人口只有10万出头的国家很少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很多人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这次北京奥运会上健壮的旗手。但是,1月15号历史性的汤加火山喷发,其影响范围已经超过了半个地球,巨大的声波连远在北半球的美国都能听到,而其引发的海啸让日本都拉响了海啸预警。图注:汤加火山爆发的位置汤加地质服务局表示,从火山喷出的气体、烟雾和灰烬直冲天空 20 公里,这意味着此次火山喷发的气溶胶已经波及平流层。由于到达平流层的气溶胶将很难落向地面,它会形成阳伞效应——反射太阳光,可能... Read More >
202205-16 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最新发现 最新研究揭秘:非常严重 是什么导致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最新研究显示:可能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超级抗原相关。以上发现刊发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研究表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可导致体内病毒库形成。具体来说是新冠病毒在儿童胃肠道中的持续存在可导致病毒蛋白在肠道上皮细胞中反复释放,从而引起免疫激活。这种反复的免疫激活可能是由新冠病毒的刺突... Read More >
202205-13 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发布:距地球仅2.5万光年、质量是太阳400万倍 今晚,是属于全球天文、天体关注者的盛会。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报道,今晚全球各地都在讨论黑洞,天文学家们向人们公布了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它位于银河系的中心,是我们自己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这张照片是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这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布在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而成。因为黑洞不发光,所以我们看不见黑洞自身,但绕转的发光气体给出了其存在的信号:一个被亮环状结构围绕的暗弱中心区域(称之为阴影)。照片上显现出的(射电)光... Read More >
202205-10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与空间站组合体对接仅需6.5小时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今天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20次飞行。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刻,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本次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了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用时仅为6... Read More >
202204-29 中国科学家重大突破!实现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 去年9月,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宣布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该技术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不需要大面积种地、施肥和农作物加工,原料只需二氧化碳,氢气和电,就能生成淀粉。 据新华网报道,日前,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该科研成... Read More >
202204-25 全球首次!中国成功发射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 据央视消息,4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星箭天航空间技术公司合作的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地面发射试验,在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成功进行。火箭飞行高度达到预期,数据回收稳定,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据介绍,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发射,也就是借助高空气球担任临近空间空基发射平台,使用高空零压氦气球,将火箭带升至25-40千米高空,通过遥控实现空中点火发射。火箭可承担载荷任务,以及进行数据收集,升空达到预定高度后,再进行伞降。这也是... Read More >
202204-22 128万元!人类在月球第一张照片“地出”被拍卖 4月22日,据凤凰网报道,人类在月球上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地出”(Earthrise)将在第62届纽约古图书展上销售,预计售价为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万元)。这张照片被称为“最具影响力的大自然图片”。据悉,这张照片是由阿波罗飞船8号航天员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于1968年12月24日在月球拍摄的,它是人类在月球上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照片。不过,这张照片并不是在月球上拍摄的第一张地球照片,... Read More >
202203-31 神奇!我国发现4亿多年前古鱼化石:像极了表情包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报道了在江西武宁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大约4.38亿年前)清水组中首次发现的早期真盔甲鱼类两个新物种,命名“俊卿清水鱼”和“刺猬安吉鱼”,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真盔甲鱼类化石记录。盔甲鱼类是东亚地区特有的一种无颌的鱼类,目前仅发现于中国和越南北部,是一种土著色彩非常浓厚的鱼类。视频据悉,盔甲鱼亚纲除基干类群(包括修水鱼科、汉阳鱼科、大庸鱼科)外,主要分为三个单系类群——真盔甲鱼目、多... Read More >
202203-30 抓紧打!研究称新冠疫苗第四针加强针可降低78%老人死亡率 全球新一轮新冠疫情中,老年人死亡成为重灾区,很多人都是没有打过疫苗的,而以色列研究人员公布的结果显示,接种了第四针加强针的老年人死亡率可降低78%。据以色列Clalit卫生服务机构和Sapir学院的研究显示,注射辉瑞公司的四剂新冠病毒疫苗,可大大减少奥密克戎疫情中以色列老年人群的死亡率。该研究纳入了来自563465名60岁以上的以色列人的匿名数据,其中58%的人接受了第四剂疫苗。在对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人口统计学因素和预先存在的... Read More >
202203-27 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微塑料颗粒 科学家惊叹:对健康有影响吗? 据英国《卫报》24日报道,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据悉,在近80%的实验受试者样本中发现了这种微小颗粒。报道称,这一发现表明,这些颗粒可以在人体周围传播,并可能停留在器官中。虽然其对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人员担心的是,在实验室中,微塑料会对人体细胞造成损害,而空气污染颗粒已被证明会进入人体,且每年导致数百万人过早死亡。《卫报》指出,随着大量塑料垃圾被倾倒在环境中,从珠穆朗玛峰顶峰到最深的海洋,微塑料现在已经污染了整个... Read More >
202203-23 疫情何时结束?官方:需4个条件 最重要是病毒变异要越来越弱 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3月1日至21日,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41000例,波及28个省。吉林省疫情处于高位发展阶段,3月1日至21日,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22000例,自3月14日以来连续8天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均超过1000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吉林市和长春市,两市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目前全国疫情处于高位平台阶段,疫情防控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督察组... Read More >